(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颐和园 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29379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颐和园 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颐和园 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颐和园 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颐和园 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颐和园 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颐和园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颐和园 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颐和园颐和园【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2.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民族自豪感。2.学习本课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3.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课前准备课前准备】1.颐和园风光图或录象片。2.学生课前查阅有关颐和园的资料。【课时安排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师激情引入,导入新课一、教师激情引入,导入新课她,构思巧妙,

2、建筑精致,全国各地有名的园林都能在此看到影子,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称;她,被誉为“世界几大文明的有力象征” ,是中国的“世界遗产”之一,园内的长廊还被列入“吉尼斯世界记录”之中。她,就是北京的颐和园。今天,我们一起来细细游赏这个美丽的大公园。板书课题:颐和园读课题,认读“颐”字。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先请你们自己跟随课文去游览颐和园。(老师要求同学们带着问题去观赏美景,既游览了美景,又自己解决了问题。 )1.请生自己提出自学的要求,师归纳总结: 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标出生字在文中的位置,理解词语意思并想办法记住生字。 在文中标出作者描写了颐和园的哪些景色。

3、 有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多读几遍课文,联系上下文,争取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它弄懂。2.指名朗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3.指名小组合作学习: 议议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 认真读每个自然段,想想作者抓住了每个景点的什么特点来向大家介绍? 议议自学中不理解的地方。4.小组汇报学习情况:师:说说作者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生说,师板书:长廊万寿山脚下佛香阁前昆明湖你怎么知道的?师小结:文中四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都写出要游览的地方,因此这篇课文是按照作者的游览顺序来介绍颐和园的。三、学习第一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三、学习第一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1.游览了颐和园,你觉得颐和园给你留下的总的印象是怎样的?板书:大

4、、美课文哪一部分很明确地为我们指出来?(引导学生找出第一、六自然段)2.这是什么写法?(首尾照应)3.指导朗读:看到这么大和美的颐和园,你的心情怎样?(生说:惊喜、喜爱)我们就带着这种心情来朗读这两段吧!四、总结四、总结同学们真不错,游览也挺仔细的,我们感受到了颐和园的大、美,也从中体会到了作者心中的喜爱。那你喜欢颐和园那一处景色的景色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五、作业五、作业巩固要认的字,练习要写的字。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新课一、复习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按游览的顺序游览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呢?作者是怎样向我们介绍这些景点的?今天,我们再一起走进颐和园吧!二、学习课文二、学习课文1.师:各位

5、“游客” ,带上摄像机或者照相机,让我们一起走进颐和园吧。你最想在哪里“留影” ,就把描写那里风景的段落练习有感情地多读几遍吧!学生自主选择段落,练习有感情朗读,教师巡回指导。2.师:你最想在哪儿“留影”呢?为什么?(生自由说,师点拨) 有的想在长廊留影,为什么?出示长廊课件。师:一进入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来到了长廊,啊!好美呀,你们最想把长廊的哪儿拍摄下来?(生说:柱子、栏杆、横槛、花木)这一切都向我们展示了长廊的特点是,文中用了具体的数字来说明长廊的这一特点。板书:长、美谁来向游客介绍这么美、大的长廊?该用什么语气?(喜欢、惊奇)指导朗读。 有的想在万寿山脚下留影,为什么?出示课件:佛

6、香阁、排云殿。用上面学过的方法学习这一段,并突出佛香阁、排云殿的特点朗读时读重,表示强调。板书:闪闪发光、金碧辉煌 有的想在佛香阁留影,为什么?师:一转眼,我们就登上了万寿山,站在佛香阁前向下望,哇,我留影的背景好美呀,赶快向大家介绍一下吧!板书:葱郁的树丛,黄绿屋顶,朱红的宫墙,昆明湖的静、绿,古老的城楼,白塔师:这些景点按什么顺序来描写的?(从远到近)谁来介绍一处景点,按从远到近的顺序。师:这些景色中那些词用得好?(引导学生学习一些形容词)文中“滑”这个动词,为什么不用“划”?生谈,师引导:“滑”字让昆明湖更静、更美,让人回味无穷。我们来读读。 有的想在昆明湖留影,为什么?自学这一处美景,

7、师板书:桥洞多,石柱多,石狮子多,且姿态不一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游览了颐和园,在各处留影了吧!感觉怎样?我们带着对颐和园的喜爱来读一读全文吧!4.再次感受颐和园的美:美丽的颐和园让我们流连往返,我们把刚才拍摄的颐和园的录象,大家一起来共享一下吧!师放录象。三、创设情景,拓展练习三、创设情景,拓展练习这一节课,我们跟随作者游览了颐和园的美,所以作者在课文最后发出感叹“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究竟颐和园还有哪些美丽的景点?你们能根据自己对颐和园的了解,来当当导游,向大家介绍一下,介绍时,请用今天学过的游览的顺序来介绍。四、小结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按游览

8、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也感受到了颐和园的美景。1998 年,颐和园被列入“世界遗产” ,誉为“世界几大文明之一” ,那你们还了解哪些“世界遗产”呢?请同学们去了解了解。五、作业五、作业1.回家,用游览的顺序,把颐和园介绍给爸爸、妈妈。2.用游览的顺序,向你的朋友介绍一处自己熟悉的景物。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游览顺序 景物特点长廊 长、美万寿山脚下 佛香阁 闪闪发光(抬头看) 排云殿 金碧辉煌颐和园 (美丽的大公园) 葱郁的树丛登上万寿山 黄绿屋顶(向下望) 朱红的宫墙昆明湖 静、绿古老的城楼、白塔昆明湖 堤岸、石桥、杨柳小岛、宫殿、十七孔桥、石柱、狮子设计说明设计说明: :本课的教学设计是以“情感”为纽带,以学生观赏为主,让“颐和园”的美景深深地打动了学生。语文教学具有审美性的特点,把学生带入意境,批文如情,是学冶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