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观书有感 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28386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观书有感 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观书有感 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观书有感 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观书有感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观书有感 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观书有感观书有感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材简解教材简解】观书有感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这首诗借景喻理,借方塘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不断读书,时时补充新知,从而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诵古诗。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美景,感悟“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深刻道理。3激发学生读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美景。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领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了解诗借景喻理的特点。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

2、史。自古以来,文人辈出,宋朝的时候,出了一位伟大学者,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名字叫朱熹。 (板书:朱熹)注意“熹”字多写法,喜欢的喜加了四点底。朱熹的思想很多成为明、清两朝的治国方针,他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因为他一生勤奋读书,朱熹先生是勤奋读书的典范,不光读,还注意思考。有一天,朱熹读书读累了,信步走到一个池塘边,一塘清水引发了朱熹对读书的又一种思考,他颇有感触地写下了咱们今天要多这首诗, (出示诗歌)谁来读读题目。题目是什么意思?“观书有感”就是读书以后的感受。来,让我们一起大声读题。二、初读古诗1、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学习古诗一个最重要多方法就是“读” 。现在请大家自己读读这首诗,注

3、意把字音读准,诗句读通顺。2、学生自读,师巡视。3、检查自读情况,正音。三、再读古诗,自学理解诗意1、除了“反复读”这样一个学习古诗的方法外,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古诗呢?我们可以借助“课下注释” “书中的插图” “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现在就请大家运用这些方法自己学习古诗,看看你能读懂哪些诗句的意思,还有什么地方读不明白,请在书上做上记号,然后同桌交流交流。2、 学生自学。四、 理解诗意,指导朗读1、 通过自学,你读懂了哪些诗句?(指名回答,下面的教学据学生回答相机进行)2、朱熹来到池塘边,看到了什么?诗中哪几句写到的是他看到的。3、学习“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1) “鉴

4、”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知道的?看来你很会利用“课下注释” 。(2) “一鉴开”又是什么意思?“鉴”是镜子,古代的镜子是用铜制成,铜镜不用时常常用布盖着,用时打开。这里的“开”理解为打开。(3)你能把这句话的意思说好吗?(师:理解诗句,说诗句意思时,可以用上这些方法:连词成句,调整词序,添加词语。)(4)把半亩方塘比喻成一面刚打开的镜子,可见池塘里的水怎样?(用比喻突出水的清澈透明。 )(5)再读这两句诗,水的清澈透明,还表现在哪里?(6) “徘徊”是什么意思?(7)这两句诗,描写了池塘优美的景色(板书:景) ,老师非常喜欢喜欢这明丽清新的田园风光。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诵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

5、了什么?(学生自由描绘)(8)美读:一边想像画面,一边美美地朗读这两句诗。(9)多美的景色呀!蓝天和白云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为什么会不停地晃动?(暗示了水不停地流动,也就是活水)4、学习“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看着清澈鲜活的池水,善于思考的朱熹诺有所思,他想到了什么呢?这两句话的意思你能理解吗?我们先来读一读。(2)引导学生理解三、四句诗意a“渠”是什么意思?(它,指方塘。 )b 哪得:怎么会。如许:这样。清如许:这样的清澈。为:是因为。c 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d 哦!原来这一池塘水能不断保鲜的的秘诀就是不断有活水的流入。试想如果没有活水不断流入,方塘会变成什么样子。

6、F 齐读这两句。(四)让我们一起读读这首诗五、引入哲理理解1、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 ,为什么诗中却没有提到读书?它和读书有着怎样的联系呢?也就是说诗人看到方塘,为什么联想到读书呢?池水清澈 读书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_不断地读书使人_2、交流,指答。出示、齐读: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使人变得更加聪明。3、小结:六、延伸阅读范围1、出示观书有感其二朱熹先生写了这么一首写景的诗,非常优美,巧妙地把读书的道理蕴藏在里面,使人们一下子就能接受他的观点,他的思考,可真不愧是一个杰出的思想家,所以像这样的诗也叫“说理诗” (板书:说理诗) 。朱熹还有一首鲜为人知的观书有感:出示观书有感其二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2、自学,体会诗句的意思,想想诗所说明的道理。(蒙冲:古代的一种战船。向来:从来,一向。一毛轻:轻如一根羽毛。意思为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而当春水猛涨,即使艨艟巨舰也如羽毛般轻,自由自在地飘行在水流中。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意在强调做学问要功夫到家,才能有所突破)3、总结同学们,伟大的诗人杜甫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多读了,才会活用,平时候的积累非常重要,希望同学也能像朱熹那样勤奋读书,善于思考,写出好文章来。【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观书有感景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