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寓言两则 揠苗助长 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29354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寓言两则 揠苗助长 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鲁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寓言两则 揠苗助长 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鲁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寓言两则 揠苗助长 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鲁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寓言两则 揠苗助长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寓言两则 揠苗助长 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揠苗助长揠苗助长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揠苗助长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盼望禾苗长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事物有它自身发展规律,如果违反自然发展规律,强借外力,强求促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安排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寓言表达上的特点,体会寓言包含的道理。寓言本身通俗易懂,故事情节简明有趣,但寓意深刻,体会寓意是学习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对一些比较浅显的词语,已经能够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准确理解出来,较长的句子也基本能准确断句,读通顺。但这是初次接触寓言故事,这种文体,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

2、了解“寓言”这个文学体裁,以及它的基本特点。 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教学中注意采用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注意通过创设情境、激发等手段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一些学起来比较困难有难度的问题,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解决,教师去课堂上只充当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的角色。 教学设想教学设想1.挂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抓住重点词语帮助学生理解种田人的心情。3.通过讨论挖掘寓言蕴含的寓意,从而让学生掌握“凡是寓言故事,都含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一特点。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 5 个生字,认识一个字。掌握由本课生字构成的词语。2.读懂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道理,懂

3、得做事要老老实实,不能急于求成。3.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寓言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通过读来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悟出寓意。 课前准备课前准备1.通过查字典或采用其他方法,弄明白什么是“寓言” ,它有什么特点?2.布置学生从一些课外读物中阅读一些寓言故事,加深对寓言这种文体的了解。 教学时数教学时数1 课时。 教学流程教学流程一、一、 导入导入1.示题: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寓言两则 ,看钱老师写“寓”字。一起读课题。2.解题:我们都听过寓言故事,那么什么是“寓言”呢?(寓言就是用有趣的小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 )这篇课文一共有两个小故事,所以就是“两则”

4、 。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则寓言故事。3.出示挂图,创设情境让学生观察挂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师:这人正在想怎样让他地里的禾苗长的快一些,大家帮他出出主意好不好?生:师:大家的办法很不错,下面我们看看他自己想出了什么办法?板题、指名读题、解题, “揠”是什么意思?(拔) “揠苗助长”就是“拔苗助长” 。4.质疑:看了这个题目你会提出什么问题?二、初读课文。二、初读课文。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吧!看看你能读懂什么?对照着后面的生字表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师:在这篇课文中,你又学会了哪些以前不会的词语?(1) 指名说(宋国、焦急、筋疲力尽、兴致勃勃、纳闷) 。(2) 指名读。

5、(3) 齐读。三、感悟课文三、感悟课文(一)提出“纳闷” ,理解含义提问:“纳闷”是什么意思?(因为心里疑惑而发闷)(二)围绕“纳闷” ,逆推情节1.宋国农夫的儿子为什么“纳闷”?(因为对父亲的话产生了疑惑,所以“纳闷”起来)2.父亲回到家里究竟讲了一些什么话?是怎样讲的?这些为什么会引起儿子的“纳闷”?要点:(1)父亲“兴致勃勃地说” ,父亲为什么这么高兴?(禾苗长了一大截,父亲自然高兴)(2)父亲说:“真把我累坏拉!”究竟是干什么的?(父亲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怎不累坏了?结合理解成语“筋疲力尽” 。 )(3)父亲说:“咱家的禾苗棵棵都长了一大截!”半天里就有这么大的变化,这可能吗?所以他

6、的儿子产生了疑惑。3.这位父亲为什么这样舍得花力气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要点:(1)他巴望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 (理解“巴望” ,盼望。 )(2)他为禾苗不见长高而焦急。(三)回到“纳闷” ,顺推结果1.儿子既然“纳闷” ,为什么不立即下田探看,而要等到第二天?(天已经黑了,来不及,只好等到第二天。 )2.怎么知道天已黑?(这位父亲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 )3.儿子下田探看,结果怎样?4.这一结果怎么造成的?5.从这则寓言故事中,你懂了一个什么道理?如果你是他的儿子,你会对他说什么?四、你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吗?争取用上课文中关键的词语。四、你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吗?争取用上课文中关键的词语。五、这样深刻的教训,我们一定要记住,想一想,这样的一个道理,你想对谁说,怎五、这样深刻的教训,我们一定要记住,想一想,这样的一个道理,你想对谁说,怎么说?么说?六、作业:六、作业:1.写一篇读书日记。2.集你喜欢的寓言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