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的越战综合症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528790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国人的越战综合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美国人的越战综合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美国人的越战综合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美国人的越战综合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美国人的越战综合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国人的越战综合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人的越战综合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美国人的越战综合症“我们误判了中国在战争中的角色”越南战争的现代记忆及其影响 越战是美国历史上重要的和最长的一场战争,也是最不得人心的战争。美国在这场战争中惨败,使得两届美国政府(约翰逊及尼克松政府)被毁 1,但更重要的是,在这场战争结束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它仍深刻地影响着美国的社会、政治、文化、外交政策及国际关系。故此,研究有关这场战争的现代记忆,不仅有学术价值,也有现实意义。 一 冷战的产物及代价 研究关于越战的记忆,有必要先回顾美国卷入越南的历史。在 1950 年代末,大多数美国人不知道越南在那里,她似乎与美国利益无甚关联。甚至到艾森豪威尔总统卸任前一天,在他向当选总统肯尼迪介绍美国面临

2、的外交难题中,越南并不是他关注的主要问题。他告诉肯尼迪,美国在东南亚的头号问题是老挝。他始终未提越南 2。在这种背景下,为甚么美国后来卷入越南如此之深,以至不可自拔呢? 越战事实上是冷战的产物。只要美国的遏制政策不变,美国早晚是要卷入越南的。艾森豪威尔政府虽然拒绝单方面军事介入,拒绝出兵奠边府,坐视法国面临灭顶之灾,从而迫使法国势力退出印度支那,但美国以非军事的形式介入越南则为期甚早甚深。例如,在 1953 年的财政年度,法国印度支那军费的三分之一是由美国承担的 3。更有甚者,在 1954 年 4 月艾森豪威尔提出所谓多米诺骨牌理论,声称如果印度支那陷入共产党统治,东南亚其它地区将会像多米诺骨

3、牌一样,很快陷落。他警告说,这种局势对西方来说,后果不堪想象 4。鉴于这种多米诺骨牌效2应的考虑,艾森豪威尔在 1954 年法国撤离印度支那后,开始大幅度援助及扶持1954 年建立的吴庭艳政府。在 1955-1961 年间,美国共向西贡政府提供了 10 多亿美元的经济及军事援助 5。参议员肯尼迪在 1956 年的一次演说,颇能代表美国对吴庭艳政府的态度。他说,西贡政府代表着自由世界在东南亚的基石, 它是我们的孩子,我们不能拋弃、忽视它的需求6。 在 1960 年总统大选中,肯尼迪以强烈的立场获胜。他在就职演说中宣称, 为保证自由的存在及成功,我们愿意付出任何代价,承担任何负担,忍受任何困难,支

4、持任何朋友,反对任何敌人7。肯尼迪政府以其年轻的朝气、活力及自信,迅速把美国卷入越南泥潭。1961 年底,肯尼迪决定把美国在越南的军事顾问人数由原来的几百人增加到 16,000 人。1963 年下半年,美国认为吴庭艳政府已成为美国越南政策的障碍,决定除之而后快。因此,美国鼓励及支持西贡军事政变,结果导致吴庭艳政府在 1963 年 11 月初被推翻,吴庭艳兄弟被杀。事与愿违的是,美国拋弃了这个曾享受艾森豪威尔政府全力支持、被后来成为总统的约翰逊称为亚洲的丘吉尔的吴庭艳后 8,越南局势比以前更糟,政局严重不稳。在吴庭艳被推翻不到一年的时间,南越更换了六届政府。曾任肯尼迪及约翰逊政府国防部长的麦克纳

5、马拉,在描述吴庭艳死后的越南情形时慨叹道:美国在南亚面临一个完全政治真空,在追求同美国目标相应政策时,美国已无任何回旋余地。 9 显然,除去吴氏兄弟不但没有缓解美国的越南问题,反而使问题更趋复杂、严重。美国在越南陷得愈来愈深。包括麦克纳马拉在内的一些政界及学界人士认为,如果肯尼迪不被暗杀的话,他也许最终会撤出越南 10。然而,历史是不能假设的。现实是,在吴庭艳兄弟被杀后不到三个星期,肯尼迪被刺身亡。此后,美国更进一步滑进越战的深渊。31964 年在约翰逊政府的精心操纵下,美国国会通过所谓东京湾决议11,授予行政部门广泛的军事决策权力。1965 年 7 月,约翰逊政府决定向越南派出 175,00

6、0人的作战部队。这是美国陷入越南悲剧的关键性步骤。自此,美国已被完全绑到越战的战车上而骑虎难下。1973 年 1 月,美国在越南的作战部队达到 543,400 人。从 1960-1975 年,美国共派出 200 多万作战军队至越南。然而,先进的武器、训练有素的庞大部队并没有帮助美国取得胜利。1973 年 1 月,美国同越南签署所谓巴黎协议。美国历史上最长的一场战争终于以美国的失败告一段落。1975 年 4月,西贡政府解体,越南统一。越南,这个被基辛格称为四等国家的莞尔小国,使美国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到 1973 年 1 月,美国从军事上撤离越南时,计有58,191 个美国人死于越南丛林,其中

7、尚不包括迄今仍被列为 MIA(战争中失踪者)的 1,615 人 12。受伤者则达 30 多万。美国蒙受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千亿美元。尤有甚者,美国社会、文化、经济及政治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二 麦克纳马拉的最新反省 1995 年 8 月 5 日,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到达河内,美国同越南重新建立外交关系。克里斯托弗在河内的演说中充满乐观:让我们不再纠缠过去及冲突,而共同创造有效合作的未来。 13 翌日,他进一步声称:我们现在已进入充满希望及变革的时代。 我们认为越南是自己历史的产物,它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我们不再视越南是一场战争,而是一个国家,我们认为越南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贸易及外交伙伴。 14

8、这些话听上去让人感到美越似乎没有经历一场灾难战争及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甚至让人觉得美国人已忘记越战的创伤。然而,克里斯托弗的话充其量只是一厢情愿的外交辞令而已。就像中国人无法忘记文化大革命一样,美国人4根本无法忘记越战。在越战已结束二十多年的今天,美国人对其现代记忆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淡忘,越战已深入美国的灵魂及民族基因。军事意义上的越战也许已经结束,但政治及心灵意义上的越战的终结尚杳杳无期。1995 年出版的美国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的越战回忆录回顾:越南的悲剧及教训(In Retrospect: The Tragedy and Lessons of Vietnam),引起美国朝野特别是越战老兵

9、的强烈反应,即是一个很好的例证。麦克纳马拉在 1961-1968 年期间就任美国国防部长,由于他卷入越南决策太深,以致当时许多人称越战为麦克纳马拉的战争15。可悲的是,这个曾被称作生活在无所不能的社会和无所不能的时代中无所不能的人16,到1967 年后开始对美国的越南政策感到怀疑,但就如何解决问题却束手无策。1968年 2 月,麦克纳马拉在极度沮丧中离开五角大楼 17。此后,他对越战一直三缄其口,沉默了近 20 年。现在,他终于写出了这本他从来不准备写的书 18。这本书与一般回忆录的最大不同处是,它是在大量研究基础上写成的,有历史学家指导。另一个特别之处是,该书是一本忏悔录,它揭示了一个因越战

10、而备受心灵及良心折磨的当事人的心路历程。作者公开指出,在越南问题上, 我们错了,大错特错了19。麦克纳马拉以其对数字的终生不疲的爱好,在书中列出美国陷入越战灾难的11 个原因 20: 1 美国错误判断了越南的动机,高估了越南行动对美国的威胁。 2 美国把自己的经验套到南越身上,对南越的政治力量作出完全错误的估计。 3 美国低估了民族主义对越南人民的推动力。 4 美国在越南的错误,反映了其对越南的历史、文化、政治的无知。美国缺乏这方面的专家 21。 55 美国没有意识到现代化军队,高科技装备及先进理论在对抗特殊的、高度动员的人民运动中的局限性。 6 行政部门在决定重大步骤前,没有同国会和美国人民

11、进行开诚布公的讨论。 7 因为决策者在越战问题上向美国人民解释不力,导致其外交政策缺乏人民的广泛支持。 8 决策者未意识到美国不是无所不知。美国无权按自己的意志去改造别国。 9 在美国的安全未受到直接威胁下,其在越南的行动应该与多国部队配合,并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但美国没有做到这一点。 10 美国没有意识到在国际事务中有些问题是没有直接答案的。 11 行政部门不能有效地处理特别复杂的政治及军事问题。这种组织缺陷也是美国在越南失败的重要因素。 麦克纳马拉的这些观点代表着美国对越战的最新记忆及反省,同时也唤醒了久远的和痛苦的记忆22。该书一问世,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反响极其强烈。白宫对该书的出版表示

12、高兴,因为麦克纳马拉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为当年逃避越战兵役、自称反对和蔑视越战的克林顿总统 23,提供了辩解的理由。当年的越战老兵及其家属则对麦克纳马拉的观点感到非常气愤。他们质问道,如果麦克纳马拉认为越战是大错特错,为甚么等了这么久才说?为甚么他在出任国防部长时,要绞尽脑汁为美国越战政策辩护,并成为该政策的主要制订者?麦克纳马拉该如何向死在越南的上万美国士兵交代?当年在美国政府部门特别是国务院任职的部分官6员,对麦克纳马拉的论点也颇有微词。麦克纳马拉的观点虽不全面,有时甚至自相矛盾,例如他在回忆录的最后表示,美国在越南作战八年是出于善良及诚实理由的(good and honest reason

13、s)24,但整体而言,这本书的观点毕竟尚属公正。面对铺天而来的愤怒浪潮,我们不能不深思这样的问题:为甚么有如此多的尖锐批评?美国人究竟接受甚么样的越战记忆?有没有一个关于越战的集体记忆? 三 两种越战记忆:可赢性与必输性 对同一事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记忆,在不同的时间,记忆也会相异。美国人对越战的记忆也是如此。在战争刚结束不久,美国人想把它当作一场恶梦或愤怒的梦来忘记。政客们出于各种不同的心理,也想把它置诸不理。例如,1976 年的总统大选就很少涉及越战。 忘却性记忆在今天仍有某些市场。例如,前总统布什在 1995年 9 月 5 日访问越南时所作的一次演讲中公开声称,在越战问题上, 我不是修正

14、派,不同意麦克纳马拉的观点。 我更倾向于立足现在,放眼未来。揭开旧伤疤毫无意义。 25 但整体而言,这种所谓忘却性记忆持续的时间不长,并很快被所谓可赢性记忆所代替。持这种记忆的人认为,美国在越战中本来是可以赢的,只是因为军方的手脚被缚,美国才坐失赢机。持这一观点的主要是一些保守的政客及军方人士,例如,在 1980 年代初,以保守著称的里根在竞选总统期间及入主白宫后,欲以重振美国的口号唤起美国人的信心。为了打消美国人对越战的灰色记忆,里根意图灌输一种新的内容。他公开声称,越战是一场高尚的事业26。美国的失败不是由于美国缺乏道义及实力,而是由于反战派不让美国赢,他们束缚了军方的手脚,美国遭受背后插

15、刀(A stab in the back)27。里根把美国地位的下降等统统归咎于美国在越战的失败,他鼓吹美国应摒弃越南综合症(Vietnam Syndrome)28。尼克松在 1985 年出版的不再越南(No More Vietnams)中,更是7赤裸裸地贩卖这一观点。在开篇伊始,尼克松写道:美国历史上没有甚么事件比越战更受到误解了,其在当时被歪曲报导,现在则被歪曲记忆。 29 遗憾的是,尼克松这本为自己辩护及推卸责任之书,加深了美国人对越战的记忆失真。例如,他在书中一本正经地声称,越战失败于美国政坛,而不是在东南亚战场30。对美国来说,越战是道义的战争,可赢的战争。在 1973 年,美国通过

16、签署巴黎协议,实际上赢得了战争,但由于美国国会拒绝采取必要措施,并束缚了行政部门的手脚,导致美国失去了和平。尼克松全书的底蕴是:越南的失败,不是他尼克松的错。至于越战的教训,尼克松进一步指出,这只是美国一时的挫折, 重要的是美国应从失败中吸取正确的教训。在尼克松看来, 不再越南并不意谓美国不再卷入类似干涉,而是意味着美国不再失败31。 美国许多军方人士更是竭力加强这种可赢性记忆。例如,威斯特摩兰(William Westmoreland)将军自始至终认为美国军方在越南从未输掉任何重要战役,也从未输掉这场战争。美国的失败是国会的行动造成的32。夏普(U.S. Grant Sharp)将军、帕尔谋(David Richard Palmer)将军等也竞相著书立说,把越战失败的责任推卸到行政部门身上 33。学者中持可赢性记忆的也不乏其人。这些人认为,反战运动、媒体误导及行政部门的错误决策导致本来能赢的战争功亏一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