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夸父逐日 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29325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夸父逐日 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夸父逐日 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夸父逐日 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夸父逐日 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夸父逐日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夸父逐日 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神话与传说神话与传说单元教材解读:单元教材解读:本单元编排的五篇课文为中外神话和传说。期中鲧禹治水 大卫 夸父逐日是精读课文, 天上偷来的火种 女娲造人是略读课文。本单元课文既有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又有外国著名的传说。学生阅读这些优秀作品,能深刻地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是怎样大胆、丰富的想象中,来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还能感受到神话与传说想象丰富、情节离奇的特点。本单元的“语文百花园一”包括”温故知新“”口语交际“和”习作“三个栏目。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神话想象丰富、情节离奇的特点,从而体会远古先民是怎样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的。教学时,还要注意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欣赏神话与传说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品味生动灵活的故事语言。本单元随 课文会认识 12 个生字,会写 7 个生字。3 3夸父逐日夸父逐日教材简析:教材简析:这是一篇文言文神话故事,选自山海经*海外北经 。讲的是巨人夸父追赶太阳,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作桃林的故事。这篇古代神话表现了夸父胸怀大志、英勇顽强的精神,反映了古代先民探索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的意志。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让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培养学生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和兴趣;了解这个神话故事的内容,感悟古代先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欲望和顽强的意志,

3、体会故事蕴含的意义;引导学生体会神话故事的特点。设计理念:设计理念:这是一篇文言文神话故事,要让学生体会文言文的特点,培养学生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和兴趣。教学时要结合以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让学生自主交流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然后再放手让学生自学,讨论疑难问题,弄懂词句的意思。注意朗读的指导,并能讲述和背诵课文。鼓励学生多元的理解人物和评价人物,体会这个故事的特点。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道学生朗读并背诵课文。2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逐步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3引导学生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和意志,体会神话故事的特点。4帮助学生会认“渭、邓”两个字。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教

4、会学生结合注释,或查阅阅读工具书理解一些文言文字词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的内容。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引导理解这个故事所揭示的意义。课时安排: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准备:教学准备:让学生了解山海经 ,阅读山海经相关的故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一、情境导入1让学生说一说山海经是怎样的一部书,读过哪些神话故事?2让学生说说夸父逐日的故事。3播放动画片夸父逐日 。(您可以在一些大型视频网站上找到这个动画片)4让学生谈谈体会。5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出自山海经的神话故事夸父逐日 (板书课题) 。6.读课题,并理解。(夸父:神话传说中善于奔跑的巨人。逐日:追赶,赛跑。 )二

5、、通读课文二、通读课文1、教师范读。2、学生自由朗读。3、指名学生朗读。三、理解课文三、理解课文1让学生回顾以前学习文言文的过程和方法。2教师总结,出示自学提示。(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字词的意思,进而理解句子的意思。(2)在逐句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了解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3)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后,讨论:夸父逐日表现了夸父怎样的精神?这篇神话寄托了古人怎样的愿望?3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4读议交流。(1)弄懂词句的意思。参考:逐走追赶,赛跑。入日太阳落山的地方。欲想要。饮渴。河、渭黄河与渭水。大泽大湖至末道途中。弃遗弃。邓林桃林。(夸父口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那么,什么是“邓

6、林”呢?“邓林”实有基础,在现在大别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据清代学者毕沅考证, “邓”“桃”音近, “邓林”即“桃林” 。 “邓林”为地名之说,与“邓林”即“桃林”之说并不矛盾。我们可以认为, “邓林”既是地名,也是“桃林” , “邓林”这一地名是因“邓林”的“桃林”之义而得名的。此处, “杖”与“桃林”同为木,形象上有相通之处;夸父的口渴如焚,与提供甘甜多汁果实和成片绿阴的“桃林“,在内容上也是相合的。夸父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这一结尾,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像力,丰富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内涵,丰富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

7、义的魅力。 )(2)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夸父追赶太阳,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他喝,又去北方的太湖喝水。还没赶到太湖,半路上就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作了桃林。 )(3)讨论:你怎样看待夸父这个人物?夸父逐日表现了夸父怎样的精神?这篇神话寄托了古人怎样的愿望?【对夸父这个人物,学生会有分歧,可能有学生认为夸父是不自量力,教师对此也不要断然否定,应该保护学生争论问题的积极性。可以从神话故事的特点方面引导学生从积极方面理解夸父的行为,从而理解夸父的宏大的志向,巨大的气魄。夸父是一个古代神话英雄,他不向自然屈服,敢于和自然斗争,甚至

8、为此献身,更令人感动的是,死后,他的手杖,还要化成一片桃林,将顽强的生命延续下去。勇于探索、不怕牺牲、造福人类的可贵精神。 】(4)成语“夸父逐日” ( “夸父追日” “逐日” )意为: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四、体会这个神话故事的特点四、体会这个神话故事的特点(从夸父其人以及他追赶太阳,可以感受到古人想象力丰富;从文中夸父“饮于河、渭;河、渭不足” “北饮大泽” “弃其仗,化为邓林”等细节中体会这个故事想象奇特,塑造了一个无比顽强的巨人形象。 )五、背诵课文五、背诵课文六、布置作业六、布置作业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中的杞人忧天和神农尝药的故事。板书设计:板书设计:3夸父逐日渴 饮 胸怀大志 英勇顽强弃 课后练习:课后练习:1朗读并背诵课文。2用自己的话讲述夸父逐日的故事 。3说说你对夸父的评价。4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渴,欲得饮,饮于河、渭。弃其杖,化为邓林。补充建议:补充建议:1本文篇幅短小,故事情节比较简单,且课文配有注释,因此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鼓励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并通过互助学习来解决这些疑难问题。2对于怎样看待夸父这个人物,鼓励学生多元的理解。3可以让学生想象夸父临死前的内心独白。4对于一会古代神话故事的特点,可以让学生结合学过的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综合的谈一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