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详解分享

上传人:qiuji****ngye 文档编号:39469615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545.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详解分享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详解分享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详解分享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详解分享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详解分享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详解分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详解分享(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承载梦想承载梦想,启航未来启航未来20132013 年中国人民大学年中国人民大学 802802 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详解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详解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1 1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是什么?并说明其含义。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是什么?并说明其含义。 答答: (1)社会简单再生产的含义 社会生产需要连续进行, 这种周而复始, 连续进行的生产就是再生产。 社会简单再生产, 就是指社会剩余产品是用于消费而不是用于积累的,生产在维持原来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2)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两个基本前提) 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社会总

2、产品是指社会 各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其在价值形态上区分为三个部分 和按产品的实物形态把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的原理, 是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 本原理。 三个部分 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又称社会总产值, 它划分为包含在产品中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不 变资本价值(c) 、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可变资本价值(v)以及凝结在产 品中的由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剩余价值(m) 。 两大部类 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上, 根据其最终用途, 区分为用于生产性消费的生产资料和用于 生活消费的消费资料。相应地,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是由生 产生产

3、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第二部类()是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 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 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不仅要说明社会总产品各部分的价值补偿问题, 而且要说 明它的实物补偿问题。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指它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 包括不变资本 价值、可变资本价值、剩余价值如何由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即如何通过商品的销售以 货币的形式收回, 从而补偿预付资本的价值并获得剩余价值。 社会总产品的实物补偿是指它 的各组成部分的价值转化为货币形式后再如何转化为所需要的产品, 相当于处于不变资本的 价值从哪里和怎样获得所需要的生产资料, 可变资本的价值和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

4、从哪里 和怎样获得所需的消费资料。 只有使社会总产品既获得价值补偿又获得实物补偿才能保证社 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2)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含义阐述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条件, 也就是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所必须保持的两大部类之间的 基本比例关系,这些基本比例关系如果不能保持,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就不能顺利进行,具 体实现条件如下: 基本实现条件:(v+m)=c。即:第部类的可变资本加剩余价值,应等于第 部类的不变资本。 该公式体现了两大部类之间的内在联系。 要使简单再生产能够正常进行, 第一部类为第 二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同第二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 以及第二部类消费资料的生产和 第一部类对消

5、费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第一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c+v+m)=c+c,即第部类所 生产的生产资料价值的总和,应该等于两个部类不变资本价值的总和。 这一公式表明生产资料的生产同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需要之间的关系。 在简单再生产条 件下,第部类的生产资料供给应该同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要相等。 第二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c+v+m)=(v+m)+(v+m) ,即第部类每年生产 的消费资料总价值,等于两大部类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总和。承载梦想承载梦想,启航未来启航未来该公式表明消费资料产品的实现与两大部类工人和资本家个人消费之间的关系。 在简单 再生产条件下,第部类

6、生产的消费资料,在价值上,应该同全社会工人取得的工资与资本 家的剩余价值之和相等;在实物上,应该同工人和资本家所需要的消费资料相适应。2 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如何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如何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的?的? 答答: (1)资本总公式及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资本总公式即资本流通公式:货币商品货币(G-W-G) ,其中GGG ,即原预 付货币额加上一个增殖额,这个增殖额就是剩余价值。从形式上看,资本总公式是同价值规 律相矛盾的。 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按照等价原则进行, 因而交换的结果只会使价值的表现 形式发生变化,而价

7、值量不会发生变化。但资本总公式表明,货币资本在流通过程中发生了 增殖。 在资本流通过程中所出现的这种商品等价交换与价值增殖之间的矛盾, 就是资本总公 式的矛盾。 (2)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 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关键在于阐明价值增殖,从剩余价值产生的条件来看,剩余价值 不能从流通中产生。 这是因为, 在商品流通中, 如果是等价交换, 则商品按照价值进行交换, 交换双方都不能得到更多的价值,不能产生出剩余价值。这样,剩余价值似乎是由不等价交 换产生的。如果是不等价交换,通过贱买或贵卖,虽然可以使交换的一方占到便宜,可是商 品生产者不仅作为卖者而且也要作为买者出现在市场上, 他作为卖者或者买者得

8、到的, 又会 在作为买者或卖者时失掉,即使有的商品生产者善于欺骗,既贱买又贵卖,这也能使个别人 发财致富,而不能使所有的商品生产者都获得剩余价值。因为,贱买贵卖没有增加全社会的 剩余价值总量,只是改变了价值在不同人之间的分配。总之, “无论怎样颠来倒去,结果都 是一样。如果是等价交换,不产生剩余价值;如果是不等价交换,也不产生剩余价值。流通 或商品交换不创造价值。 ” 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但是,离开流通也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因为在流通之外, 商品生产者之间不发生关系,他们只是和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商品生产者 只能以自己的劳动创造出商品的使用价值,不能实现价值。 综上所述,剩余

9、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这是解决资本总 公式矛盾的条件。 (3)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关键 首先, 价值增殖不会发生在 G-W 阶段的货币上, 因为此时货币作为购买手段或支付手段 只是实现商品的价格,其价值量没有增殖。其次,价值增殖也不可能发生在 W-G阶段上, 此时商品的价值是既定的,不会因商品的出售而发生增殖。最后,价值增殖必然发生在 G-W 阶段的商品上。货币所有者必须购买到某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通 过对它的使用能创造价值, 而且能够创造比这种商品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这种特殊的商品 就是劳动力。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并为资本家所雇佣,是货币转化

10、为资本的前提,从而也 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关键。 (4)资本总公式矛盾的解决 资本家在购买了劳动力之后,就离开流通领域,进入生产过程。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家 消费所购买的劳动力,让它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生产出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商品,并使预 付的价值发生增殖。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在资本主义的生 产过程中,资本家的目的不是生产使用价值而是生产剩余价值。价值形成过程继续延长,超 过一定点就会产生剩余价值。 资本家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 劳动时间以上,从而劳动力所创造的全部价值,超过了劳动力的价值,超过的那部分价值就承载梦想承载梦想,启航未来启

11、航未来是剩余价值,因而价值增殖过程就实现了。 把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加以比较,可以看出, “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 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 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必要劳动时间, 如果价值形成过程只达到这一点, 即工人新生产的价值只等于劳动力的价值, 那就只是单纯 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超过这一点,从而生产出剩余价值,价值形成过程就转 化为价值增殖过程。生产过程当作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是商品的生产过程;生 产过程当作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则是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 在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之后,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并没有违背价值规律,而

12、是价 值规律的作用扩大到劳动力商品上的结果。资本家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或者出卖商品, 都是按等价交换原则进行的。 有决定意义的是劳动力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 即劳动力的使用 所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本身的价值。这样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就解决了。3 3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试论述试论述: (1 1)为为 什么说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什么说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2 2)如何实现共同富裕?)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答:答: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 “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13、共同富裕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 (1)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和根本目的,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规定,是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条件和要求。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 富裕。这里事实上是抓住了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两大环节: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是实 现共同富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是服从于共同富裕这一根本目 的,为其提供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的。也只有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相联系,解放和发展生产 力,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才能融入社会主义本质规定

14、。否则,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在一 切新社会制度里都起作用的,就像共产党宣言中讲过,资产阶级统治不到一百年的时间 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至于消灭剥削和 消除两极分化,与共同富裕的内涵是一致的,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条件。共同富裕就意味 着剥削和两极分化的消灭。因此,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区别于 以往一切社会制度的最本质规定,这是在本质前加一个“最”字的用意所在。 社会主义要实现全体劳动人民的共同富裕,“让所有劳动者过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 这是社会主义区别于以往一切社会制度的本质所在。 原始社会没有私有制, 没有阶级剥削与 对立,平

15、均分配,没有收入分配上的不公平,但由于生产力极端落后,不可能有共同富裕和 美好的生活。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都存在阶级剥削与对立,存在贫富两极 分化, 不可能共同富裕。 因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快速发展生产力, 保障和改善民生,走共同富裕道路,完全符合马、恩、列的理论指导。没有改马克思主义之 旗,易科学社会主义之帜。 又好又快地发展生产力, 是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物质条件。 实行公有制为基础或为 主体, 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证, 私有化必然导致两极分化, 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 因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实行公有制为主体。 只有在公有制为主体前提下发

16、展非公有制经 济,才能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2)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 “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 本原则。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 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承载梦想承载梦想,启航未来启航未来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实现共同富裕主要的途径有: 要加快“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 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邓小平明确告诉我们: “我们在改革中坚持了两 条,一条是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一条是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只要我国 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一般说来,私有制经济或资本主义经济会 产生贫富分化,难以实现社会主义所要求的共同富裕。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走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 不能放弃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规定和根本原则的共同富裕。 所以一定要完善公 有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