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概论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421124 上传时间:2018-05-15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2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政策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公共政策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公共政策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公共政策概论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公共政策概论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政策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政策概论(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公共政策概论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及期末复习及考核的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特别强调:特别强调:1。立即行动起来,认真复习,努力争取期末有个好成绩,来回报自己,回报家庭,回报社会!2 务必要认真复习本资料和中央电大复习资料及教材 3不认真复习是很难过关的。知识系统:公共政策概念-主体-能力-系统-体制-决策过程-执行-评价-思维方法-系统分析-知识经济时代的公共政变永恒的理念:本科学你即使考核及格了,你如不能记住浴盆模型,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和巴拉姆騼子思维方法,我任然认为你还是个不及格 的学员!第一部分一部分 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一 公共政策概论是中央广播电

2、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开放本科的一门必修课,课程结业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二考核教材使用陈庆云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公共政策概论。学生可参考使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制作的公共政策概论录像教材、IP 课件等其他教学媒体讲授的内容进行考试复习。三本课程的考核采取平时作业考核和期末结业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平时作业由中央电大以形成性考核册的形式统一布置,共安排四次,每次作业均按百分制评定。平时作业包括小论文、专题讨论、案例分析、调查报告、综合测试等形式。小论文、案例分析、调查报告、专题讨论等的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等评定,并按对应关系分别计为 90 分、80 分、70 分、60 分

3、、50 分;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对小论文、案例分析、专题讨论等评定为优秀者上浮 10 分之内,对评定为不及格者下浮 10 分之内。综合测2试的成绩直接按百分制评定。四次作业成绩的平均分按 20%的比例折算计入课程总成绩。未完成作业者,记为 0 分。四期末结业考试采取闭卷方式。试题分为较难、适中、较易三个等级。未完成平时作业及平时作业成绩不合格者,不得参加课程结业考试。试卷均采用百分制。卷面成绩按 80的比例折算计入课程总成绩。试题类型包括名词解释、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含案例分析)。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分别为:10 分 10 分 10 分 30 分 40 分第 二二

4、部部 分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公共政策概论综合练习题(一)公共政策概论综合练习题(一)第第一一章章 导导 论论习题习题一、名词解释 公共政策二、单项选择题1公共政策是( )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A政府 B企业 C个人 D社会组织2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 )措施相联系, 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A奖励性 B惩罚性 C温和性 D权威性3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 ),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A权威性 B合法性 C系统性 D倾斜性4“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 )最早提出的。A伊斯顿 B西蒙 C拉斯韦尔 D史密斯5.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

5、 。A、整体性 B、超前性 C、层次性 D、系统性三、多项选择题1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 )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A选择 B综合 C分配 D落实 2政策的导向是( )的导向。A文化 B观念 C条件 D行为3公共政策的功能包括( ) 。3A分配功能 B导向功能 C调控功能 D规制功能 四、问答题1 简述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2 简述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3 试分析哪些人群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利益?4 简述公共政策分析要素的基本内容。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 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二、单项选择题1A 2B

6、 3D 4C 5、D三、多项选择题1ABCD 2BD 3ABC 四、问答题1(1)整体性。公共政策要解决的问题是复杂的。尽管某一政策是针对特定问题提出的,但这些问题总是与其它问题连结为一个整体,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整体性不仅表现于政策的内容与形式上,而且还表现在政策过程中。作为政策体系的整体功能,以及政策过程诸环节的整体作用,除取决于自身的联系之外,还与政策环境密切相关。(2)超前性。尽管公共政策是针对现实问题提出的,但它们是对未来发展的一种安排与指南,必须具有预见性。任何政策都有明确的政策目标,即解决政策问题所要达到的目的、结果和状态。先进的政策目标,决定了政策应是超前的。除目标外,相关的政

7、策内容,也能揭示事物的未来发展方向,同样具有超前性。政策的超前性,不是脱离实际的空想,而是建立在科学预测与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充分认识基础上的必然结果。(3)层次性。政策作为政府行为的产出项,根据不同层次的政策主体,具有不同规格。尽管不同的政策间是相互联系的,但这种关系并非“平起平坐”的关系,而是有主次之分。(4)多样性。公共政策的多样性,显然导源于政策的“公共”特征。随着生产力的不4断发展,社会事务的日益增多,总的说来政府职能的发展趋势是日益丰富、复杂和扩大,那些在过去不太需要政府管理的问题,均被列入现代政府的管理范围内。由此而引发的政策问题,自然变得多样复杂。(5)合法性。政府行为,是一种特

8、殊的“法人行为” 。体现政府行为的政策,本身就具有一定法律性质。它的规范作用,与道德规范不同。它既要依靠社会舆论来维持,更要通过国家的强制力量来监督执行。政策的合法性首先表现在内容上,不能与宪法、法律相抵触;其次还表现在程序上要严格守法。2所谓公共政策的功能,就是公共政策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它通过政策的地位、结构、影响力与结果表现出来。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有:(1)导向功能。公共政策是针对社会利益关系中的矛盾所引发的社会问题而提出的。为解决某个政策问题,政府依据特定的目标,通过政策对人们的行为和事物的发展加以引导,使得政策具有导向性。政策的这种引导作用,不仅体现在直接影响着人们

9、的行为方向上,而且体现在引导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之上。政策的导向,是行为的导向,也是观念的导向。其导向功能,有两种作用形式:一种是直接引导,另一种是间接引导。公共政策所具有的导向功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人们要充分发挥政策的正导向功能,又要清醒地认识到政策的负导向功能,要主动地调整社会的利益关系,克服它们的消极影响,特别要尽量避免那些因错误政策所产生的负导向作用。(2)调控功能。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是指政府运用政策,在对社会公共事务中出现的各种利益矛盾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它既有调节作用,也有控制作用,这两种作用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经常是调节中有控制,控制中达到了调节。政

10、策的调控作用,主要体现在调控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尤其是物质利益关系。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也有直接的和间接的两种形式,常常还表现出特有的倾斜性。(3)分配功能。公共政策应具有利益的分配功能。每一项具体政策,都有一个“谁受益”的问题,即把利益分配给谁?这既是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严肃的实践问题。离开了“究竟把利益分配给谁”这一核心问题,公共政策将失去制定的必要性,即使制定出来也会失去其灵魂。3公共政策具有利益的分配功能,利益究竟分配给谁,在通常情况下,有三种利益群体和个体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利益:(1)与政府主观偏好一致或基本一致者。政府是政策制定的主体,自然也是公共利益分配的主体。政府显然愿意把

11、公共利益分配给自己的拥护者,而不是反对者。5(2)最能代表社会生产力发展方向者。政策的好与坏、正确与错误,首先看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其行为体现生产力发展趋势者,必然会从政策中获益。(3)普遍获益的社会多数者。一项政策的实际效果,取决于该政策是否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因为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利益得到满足或基本满足的各种利益群体与个体,会自觉不自觉地拥护和执行政策,促使政策的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一致。一般地说,政策受益的人越多,发生政策偏离的可能性就越小。4.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要素有:政策问题、政策目标、政策方案、政策模型、政策资源、政策评价标准、政策效果、政策环境和政策信息。(1)政策问题。某

12、一公共政策能否顺利地完好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是否对政策问题取得共识。政策问题是从大量社会问题中筛选出来的,如何筛选?谁参与筛选?其结果会大相径庭。作为有选择的社会问题,人们对它们所做出的判断是否准确,既取决于经验知识,还取决于伦理道德方面的价值观念等。(2)政策目标。政策分析的中心任务,是要确定解决问题的目标,或者明确地说,确定目标是分析的前提。所谓政策目标是政策所希望取得的结果或完成的任务。如果没有目标,政策方案是无法确定的。但目标不明确,也同样会使政策出现偏差。所以必须要求目标明确,具体落实。政策目标既不能朝令夕改,要具有稳定性,又要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具有应变能力。(3)政策方

13、案。为实现某一目标,可采用多种手段或措施,它们统称为备选方案。拟定可供选择的各种备选方案,也是政策分析的基础。由于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中发现的,所以需要拟定出一定数量的可行方案进行对比选择。没有选择也就没有分析。决策理论中的“霍布森选择” ,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应该严格禁止出现。(4)政策模型。按照系统分析的基本掌握,模型是对研究对象和过程某一方面的本质属性所进行的一种抽象描述。它可以将复杂问题简化为易于处理的简单模式,不受现实中非本质因素的约束,易于基本掌握、操作、模拟与优化。有几类模型在政策分析中是十分有用的,它们是图标、物理、符号和形象模型。所有的模型讨论,都涉及到总体研究。最优化模型是

14、在特定假设和约束条件下可以求出最优选择结果的模型。(5)政策资源。在政策制定与实际执行中,都会消耗各种资源,尤其在执行中。政府的“作为” ,以能否提供多少资源为基础,这是政策分析的前提条件。所消耗的资源,一般可以用货币表示费用。但政策分析中,大量的是非货币支出的费用。如生态影响因素、6环境污染因素等,无法用货币来衡量。资源消耗分析,有许多因素不能用货币衡量。人、财、物、时间、信息都是资源。除此之外,权力、地位、名誉等,也可能是资源。(6)政策评价标准。整个政策过程,无论是从系统评估、投资评估、推测评估、方案评估,还是执行评价或总评价等,都有待于建立合适的评价标准。政策制定是政治过程,离不开政治

15、上的评价及其标准。政策评价,往往是综合性评价,因为不同方面的标准,无法用较为统一的尺度来衡量。(7)政策效果。效果是达到目的时所取得的成果。衡量政策效果的尺度往往用效益和有效性表示。效益大体有三个方面: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从投入产出模型分析,政策效果基本由两个因素所决定:一是政策执行的成本;二是政策执行的结果。当政策执行结果所产生的效益,高于政策执行成本时,政策效果是有效的。二者之间的差越大则说明政策效果的有效性越高。反之政策效果是无效的。(8)政策环境。公共政策系统不仅包括政策主体和政策客体等多种要素,而且还包括外在环境。这些制约和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结果的外在因素统称为环境因素。其中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国际环境等。由政治心理、政治思想所构成的政治文化,在社会变革时期,对政策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9)政策信息。公共政策活动实际上是对政策信息进行搜集、传递、加工、使用、反馈的过程,即输入关于社会各方面要求与需要的信息,经过转换(领导层的决策) ,输出作为所制定的政策内容的信息,其中也包括政策实施情况的反馈信息。政策信息原则上应该是开放的,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因信息闭塞而造成政出多门,互相抵消、不同步、不配套等问题。获得政策信息应是多渠道的,既有来自大众交流媒介的各种社会渠道,也有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