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壮族传统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418276 上传时间:2018-05-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述壮族传统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简述壮族传统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简述壮族传统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简述壮族传统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简述壮族传统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简述壮族传统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述壮族传统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简述壮族传统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论文关键词:壮族 传统文化 构建 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论文摘要:壮族传统文化中普遍存在着一种“和谐”理念,这是壮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种潜在优势资源。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此种资源的所在和价值,进而利用其为广西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服务。 文化是人类适应环境的产物,传统文化是这种产物的历史积淀,它不仅是民族之间相互区别的外在标志和民族内部相互认同的内在依据,而且是民族群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源泉。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文化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日益为人们认识和重视。有人已将文化视为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软实力”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出了“文化力”的概念。

2、1(P34)如何发掘和撷取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加速本国或本民族的发展,已成为当代世界发展的一种潮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目前我国国家建设的时代主题,是包括广大少数民族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面临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样离不开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开发和利用。本文即拟以壮族传统文化为研究对象,分析和揭示其所包含的“和谐”理念及其产生的根源,进而提出弘扬壮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一、壮族传统文化中普遍存在的“和谐”理念 所谓“和谐”,依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就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它具有协调、融洽、合作等意义,不是普遍性的统一,而是多样性的有

3、机统一。它可以用于2形容和描述不同系统或整体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状态。具体地说,“和谐”就是指存在差别的各种因素可以相互协调地联系在一起。它有两层含义:一是组成一个整体或系统的各个成分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二是这些存在着明显差别的各个成分可以非常协调的整合在一起,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人类对“和谐”现象和规律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由于各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经济社会发展历程各异,对“和谐”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壮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由于其数千年来世代居住在高温多雨、植被繁茂、虫豕横行的岭南地区,在这里迁徙流布,繁衍生息,从而对当地的各种自

4、然、社会现象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认识,并摸索和总结出了一系列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特点的生产、生活之道,创造出了内涵丰富、特点显著的民族传统文化,壮族也因此发展成为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在壮族传统文化中,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普遍存在着一种“和谐”理念,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 “和谐”理念是壮族传统文化的“内核”之一。 首先,壮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表现在其对自身及其所处的世界的认识上,即世界观上。一个民族对人类起源和天地万物形成的认识,是该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该民族的生产、生活及思想观念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壮族对于人类起源及天地万物形成的认识,集中反映在其民间广泛流传的布洛陀

5、神话传说中。大量的调查资料显示,布洛陀是壮族民间普遍认同的“造物之主”和“始祖之神”。之所以认定其为“造物之主”,是因为他有如下功劳:使天地分开,人居其中;创造世间万物,制定动植物的生长规则;教人类开田造地,种五谷杂粮;教人类驯化动物,饲养畜禽;教人类建房造屋,安居乐业;教人类求雨取火,灌溉煮食,等等。2(P37-44)所以认定他是“始祖之神”,是因为在流传民间的布洛3陀经诗造人篇中说:祖神布洛陀,飞来天下做主第七放下人,人还没有长全布洛陀传令授印给四脚王来到地上造人,造了手又造脚,用茅草来烧,捏泥巴做头和颈,造出新人笑盈盈,男人嘴边放胡髯,女人胸前放双奶,造出后生和老人,造出大人和小孩,从此

6、天下有人烟,天下处处人繁衍。3(P116)布洛陀造出世间万物后,教育人类要与它们和睦相处,各循其道,否则于人不利。流传在田阳壮族民间的一个故事生动地反映出这一主旨:从前有一个“王”,因其田地经常被野猪、黄猄等野兽践踏, “王”便放出猎狗驱赶、咬杀野兽。许多野兽被咬死, “王”便拿兽肉来作盘中餐。过了三年,野兽全跑光了, “王”却得了重病,久治不愈,灾难不断。“王”便去问祖神布洛陀。布洛陀告诉他,一切皆因他滥杀、滥食野兽而至。 “王”按照布洛陀的指点,备牲品请布麽来喃经解煞,请兽禽归巢,从而使果子狸回到树洞,黄猄回到茅草地,戴帽鸟回归树巢,羚羊回到草地,野猪回归山坡。从此,各种野兽各得其所,人与

7、野兽相安无事, “王”的病不治自愈,家业又重新兴旺起来。3(P240) 在壮族的传统世界观中,除相信布洛陀创造了人与万物及人与万物必须和睦相处外,还相信人与某些事物相通,即物我合一。如壮人认为人与花就存在着生存形态的相互变换关系壮族信俗认为,人是花婆神花园里的花朵,男的是红花,女的是白花(也有说男是白花,女是红花),所有婴儿皆由花婆神赐花而生。孩子病了,只要祈求花婆浇水除虫即可康复。人死后又回到花婆的花园中去。故在壮家有供奉花婆神以求生育和护佑孩子的习俗。3(P237)这种对人的“花人花”的生命循环的认识,反映出壮族世界观中“世界是物质的,人离不开自然,离不开生活资源”的朴素唯物主义成分,折射

8、出壮族对人的生存与物质的关系的认识。 其次,壮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表现在其哲学思想上。壮族哲学思想中有一条重要的认识主线,即“天人合一”。按照我国传统的儒家哲学理论对“天人合一”4的解释, “天是自然的天,人是自然的人,天虽不是人,人虽不是天,但同属于自然,二者具有相通相合之处。人是生活在自然的天之中的,必须受自然的天的规律所约束,必须遵照自然的规律而生活。认识自然是认识自然规律,利用、改造自然不过是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4壮族“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大致与此雷同。历史上,壮族地区曾盛行自然崇拜,日月星辰、树木鸟兽都曾是壮族先民崇拜的图腾。他们认为,鸟兽虫鱼、花草树木都和人一样,有公

9、母雌雄之分,有自己的思想和喜怒哀乐,能够行走、说话。壮族民间故事太阳月亮和星星就说太阳是个男的,月亮是个女的,他们与人一样生活在天上,后来结合在一起,成了夫妻,并生下了许多孩子,就是星星。在这里,太阳、月亮、星星都被人格化了。太阳是壮族民间最重要的崇拜对象之一,在壮族最具代表性的历史遗存文物铜鼓和花山崖壁画中都有许多反映壮族太阳崇拜的内容。在红水河流域,铜鼓有公母之分,逢年过节敲打铜鼓时必须公母相配,阴阳结合,否则被视为不吉。4所有这些都表现出壮族“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再次,壮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还反映在其居住、人际交往等日常生活中。其中,以壮族民居所体现出来的“和谐”理念最具代表性。

10、 壮族民居从聚落、房屋选址到聚落布局、房屋的内外构造等各个环节均十分重视“风水”。所谓“风水”,顾名思义,就是观风察水,就是选择“风”“水”俱佳、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地方。风水学最初发端于中原汉族地区,是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迎合了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存在的渴望生活富裕安康和避凶趋吉的心理,因而产生之后即四处传播。壮族地区是我国最早受汉族风水学说影响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大致在秦汉时期中央封建王朝统一岭南地区以后,风水文化即开始渐次在壮族先民社会中传播、渗透。由于壮族的农耕民族秉性与风水文化5赖以生存和发展所要求的以农为本和普遍存在祖先崇拜、自然崇拜等信仰观念的社会基础十分吻合,因而风水

11、学说在壮族地区的传播相对较快,至明清时期,风水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已“广泛而深入”地为壮族民众所接受和吸收,有的还被注入了新的内容。5(P236-240)“负阴抱阳”“喜东南厌西北”“背山面水”“水可荫地脉、滋万物“”等风水学说在壮族房屋建造中被普遍遵守,奉为定律。6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壮族聚落十分注重树木与风水的关系,认为“村乡之有树,犹如人之有衣,稀薄则怯寒,过厚则苦热,此中道理,阴阳务要冲和”,凡分布在平峒边上的聚落,因后山较矮或背对山坳,两侧的地势较为平旷,人们就在村寨的后面植树为屏,以挡住或减弱强风对村落建筑的吹袭,填补“后龙”之空缺。若依山而建的村寨,则普遍对后山实行封山育林,严禁砍伐

12、,有的还建有山神庙,从精神上进行约束。若村寨较大,在村寨之中,往往保留有数棵大树,浓荫如盖,这些大树亦被认为关乎村寨风水,是神树,不能攀折损毁。6远观壮族村落,往往树木掩映,错落有致,充满生机与活力。所以,壮族在建聚落、造房屋过程中所追求的“风水”,其主观目的虽然具有一定的神秘文化色彩,但在客观上却起到了顺应自然规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功效,具有一定的合理与科学成分。 在人际交往中,壮族社会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注重礼仪往来,节多礼多,亲朋之间,逢年过节或寿诞喜丧,都要互相往来,互致问候;二是敬重老人,日常生活起居,行路安座,议事决断,等等,必须礼让老人或先听老人的意见;三是注重结交朋友,民间

13、普遍有“打同年”“结老庚”的习俗,或由当事人自己结交,或由父母代办,一经结交,即往来不辍。这些特点交互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有利于维护安定、和谐的社会秩序。 二、 族传统文化中“和谐”理念产生的根源 6生态学理论认为,人类和他们的文化体系以及整个物质环境,是作为一个生态体系存在的。7这就是说,文化既是人类适应环境的产物,同时又是环境生态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任何一个民族流传至今的传统文化,必有其产生和发展的特定根由。壮族传统文化中“和谐”理念的存在,亦非无穴来风,同样有其产生的特殊背景。 众所周知,壮族是一个典型的稻作农耕民族。考古资料显示:“早在距今 9000 多年的新石

14、器时代早期,西瓯骆越(学界公认的壮族祖先编者注)的先民就已开始了稻作农业,从而证明壮族是生活在广西这块土地上的古老的稻作民族”8(P10)。有学者通过对古汉语“稻”“田”等字的音、意在今壮侗语言中的留存情况以及与壮族地区大量存在的以“那”字冠首的地名在地理分布上的联系的研究,得出结论认为“壮族先民是最先发明农业、最先栽培水稻的民族之一”9(P9)。时至今日,农业仍然是壮族地区、特别是壮族农村群众最主要的生业形式。依据辩证唯物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认识理论,悠久的农业生产史对壮族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农耕是壮族传统文化所有内容和特征的根源和基础,是壮族文化的内核”9。壮族

15、传统文化中的 “和谐”理念即主要源自农耕。 农耕民族不同于游牧或工业民族。正如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所言“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侯庄稼的老农也因之象是半身插入了土地”10(P2)。相对固定区域内的生产、生活,使民族内部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与之对应的认识。在壮族地区,村寨的分布以及村寨内的姓氏住户比较固定,民族成员之间十分稔熟。长期的共处和频繁的交往,使壮族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壮族是我国最热情好客的7民族之一,汉文史籍中屡有关于壮人好客的记载,如明代的邝

16、露在赤雅卷上说:“人至其家,不问饭否,辄具牲醴,饮啖,久敬不衰”;清人闵叙在越述中也说“(客)至,则鸡黍礼待甚殷”。壮族民间有谚语云“千金难买客登门,杀牛难得亲友来”。所有这些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壮族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一方面促进了乡里之间、邻里之间以及亲朋之间的交往与合作。在壮族民间,一家遇有婚丧寿诞、插播收割、建房入火等类大事,亲朋邻里往往会主动前来帮忙,出物出力,不计回报,可谓互助成风;另一方面则培养了壮族民众的好积公德之心,在连接壮族村寨的乡道上,经常可以见到供行人休息或躲雨的亭阁凳椅、解渴消暑的“公德井”、在岔路口给人指引方向的“将军箭”、便于行人跨溪越沟的“阴功桥”11这些都充分说明壮族社会的文明之风、和谐之气。 稻作农耕不仅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拉近了人与大自然之间的距离。由于长期侍弄庄稼,与土地和各种动植物打交道,壮族群众获得了比游牧、游耕以及渔猎民族更多、更直接、更深入地观察和认识各种动植物生长规律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