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概论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394669 上传时间:2018-05-15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间文学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民间文学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民间文学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民间文学概论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民间文学概论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间文学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间文学概论(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传播媒介的发达会不会导致民间文学的消亡?请根据你的理解说出理由。以文学史为例,论述作家文学对民间文学的影响。以文学史为例,论述作家文学对民间文学的影响。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民间文学与专业作家的文学在内容与形式方面有很大歧异。但这两 种文学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影响。从来源说,它们的共同根源是原始文学。在没有阶级的社 会里,文学的一些种类神话、歌谣、传说大抵已经产生,这是氏族和部落大众共有的 文学。阶级社会形成后,替上层阶级服务的文艺专职人员以及史官、诗人和宗教执行者产 生了,文学日益书面化。与原始文学的传统距离远了。但是,广大的下层人民因为被剥夺 了文字的使用权,基本上仍沿用着原始文学的传统,并

2、随着社会生活的前进加以变化。这 两种本来同一发源的文学的性质和面貌,在长期的阶级社会里呈现出极大的不同,形成对 抗或对立的状态。另一方面,这两种文学又互相影响。不但有不少民间文学作品被记录下来成为书面文学; 而且,不少书面文学的诗歌、故事、传奇、小说等体裁,往往也是由民间文学发展而成的。 至于书面文学取材民间文学或用它作“词藻”的,就更多了。同时作家的书面文学,在思 想、想象和语词等方面也多少对民间文学起过一定的影响。到了现代,由于社会、政治、 经济、文化和人民的生活、思想等的剧变,两种文学互相影响的地方就更加增多。作家对民间文学的影响,有各种各样的途径,有的在接受民间文学影响,利用民间文学素

3、 材进行创作的同时,就把民间文学的某些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融合到自己的作品中,保存 了民间文学,有的在借鉴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加以充实、丰富,提高了民间文学的思想和 艺术水平;有的对零散的民间文学作品加以汇集,编撰成册,扩大了民间文学的影响。例如屈原一方面受到民间文学的深刻影响,另一方面又在天问、九歌、离骚 中保存了大量的神话因子,为后人研究楚人的巫文化和神话,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材料。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的作者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等人,吸收了民 间艺人讲唱故事的成果,运用自己卓越的艺术才能,对民间艺人的话本加以提炼、充实、 完善,扩大了篇幅,丰富了内容,使情节更为曲折,人物形象更为丰满,在思

4、想内容和艺 术水平等方面,使原作发生了质的变化。三国演义较之三国传说与三国志评话, 水浒传较之水浒故事与大宋宣和遗事,西游记较之取经故事和大唐三藏取 经诗话,无论就典型形象、思想内容、艺术成就,或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来比较,作家 创作都远远超过了民间口头创作。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从民族文化统一体中分化出附属于上层社会的精英文化,形成与民 间文化迥然相异的精致华丽文化风格。这些作家一方面不断从民间文学中吸取丰富营养的 同时,另一方面,又不断地按照上层社会的价值观念以及个人的审美趣味,对民间文学注 入自己的主观因素,因而往往损害了民间文学的原貌。这是作家对民间文学影响的另一方 面。一、民间文学的定义

5、 民间文学属于文学的一个特殊类别,是与作家文学、通俗文学相并行的一门独特的语 言艺术。它是一个民族世代传承的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 历史的发展,不同时代的人们不断地为民间文学增加新的内容,一个民族悠久的历史蕴涵了深厚的民间文学传统。民间文学是一种“活”的、动态的、不断地处于变化发 展之中、保持着鲜活生命力的文学,它始终与一个民族的历史风云变幻、审美情感、 喜怒哀乐、现实生活、生存竞争血肉相连。拉法格说,“它是人民灵魂的忠实、率真 和自发的表现形式;是人民的知心朋友,人民向它倾吐悲欢苦乐的情怀;也是人民的 科学、宗教和天文知识的备忘录。” 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共有的文化传统,

6、是各个阶层的共同创造,民间文学的创作主体 却是占人口大多数的下层民众的口头创作。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文明发达的国度里, 民间文学在其创作、传播、交流、传承的过程中,上层文化、通俗文化会通过各种不 同的途径,诸如讲唱、戏曲表演等等途径,对社会各个阶层人们的集体记忆产生深刻 的影响,因此,民间文化与上层文化、通俗文化一起,共同构成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传 统,在某种意义上,民间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最基础部分。 民间文学的传播以口头传承为主,在文学发生之初是如此,“歌之咏之足之舞之蹈之” ,形象地再现了文学艺术发生之初的文艺形态。当文字发明之后,统治集团掌握着文 字,并赋予文字神圣王权,文字掌握在少数人的

7、手中,社会底层的大多数民众只有通 过口耳相传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传承集体记忆,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口耳相传的历 史传统,积累了许多以口语为媒介的创作形式与艺术技巧。 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口耳相传的语言艺术。它既是该民族人民的生活、思 想与感情的自发表露;又是他们关于历史、科学、宗教及其其他人生知识的总结;也 是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表现形式。民间文学的体裁主要有神话、民间史诗、 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长诗、民间说唱、民间小戏等。 一、民间文学的集体性 一、集体性的含义及表现一、集体性的含义及表现 民间文学是集体创作、集体流传,反映集体的愿望,集中集体的智慧,融汇集体 的艺

8、术才能,为集体所享用的特殊文学。 我们知道,作家的书面创作通常属于作家个人,是他精神劳动的具体体现。作家 在创作时,从创作构思到执笔写作、修改定稿乃至校对发表,个人的创造性劳动起着 决定性的作用。作家对自己的创作成果全权负责,不容许他人随意改动、抄袭和占有。民间文学则不然。它的创作活动(包括流传中的再创作)通常是在集体中进行并完成 的。这种集体状况下的创作活动,创作与流传具有一体化的特点。即多数作品一经创 作便进入活的流传状态,它们的流传过程,同时也是广大民众参与作品再创作的过程。 每一个传播者都自觉不自觉地对原作进行着某种程度的加工。从这一角度讲,千千万 万个传播者也就是作品的创作者。正是由

9、于无数人的参与,对作品的不断加工、修改 和完善,才保证民间文学在内容上最直接最集中地体现人民大众的意志和愿望,在形 式上最大限度地适应人民大众的欣赏习惯、体现人民大众的审美趣味。作品流传的时 间越长,受到加工、修饰的机会就越多,其中集体意识的积淀也就越厚重。正如一首 民歌所唱:“唱歌不是人发颠,也是前朝古人传;一人传三三传九,河水淘沙渐渐深。 ” 在民间创作的长河中,流传年代越久远的作品,就越难找到它的始作者。或者说, 民间创作很少是由某位作者单独完成的。它总是要在形成或流传的过程中,受到人们 不同程度的加工、改造。正因为如此,民间文学具有匿名性。有人因之说民间文学无 作者,实际上确切地讲,民

10、间文学是有作者的,它的作者是大写的“人民”,古往今 来,世界民间文学宝库中无数个经世不衰的传世之作和不朽的艺术形象,只有在全体 人民一齐思考的条件下才能创造出来,是“人民”这位伟大的艺术家超时空的伟大杰 作。 民间文学的集体性表现在创作和流传上,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 、集体场合中的集体创作 这一情况在原始社会时期最为常见。伴随着集体活动,受集体意识的驱使或集体 情绪的感染,人们你一句我一句,或一唱一和地即兴创作。例如我国史料上记载的台湾高山族原始公社成员的集体娱乐情况:男女老幼“挽手合围,歌唱跳舞”,“歌无 常曲,就见(现)在景作曼声,一人歌,群拍手而和。” 类似情况在世界其他原始部 落也

11、能见到。西方学者克屈里基记述的苏格兰海岸斐罗岛人部落集体创作的情景说: “一个在唱歌跳舞的团体,团结一致地受一种心理的和情绪的刺激,这刺激不仅是宜 于诗的创作,而且几乎必是流于诗的创作。这团体中各个成员轮流更替就地口占一章 诗,这些各别的贡献集起来,就是一首歌了。”“这是集群的制作。虽然每章诗单独 来说,是一位个别作者的作品,这样做成的歌不是任何人的财产没有个别作者,民众 就是它的作者。” 集体场合中的集体创作,在现代社会民族节日中群众即兴对歌中也表现得非常突 出。在这种场合,集体创作是在歌唱群体之间的互相激发、歌者与听众的双向交流和 配合中完成的。比如在“花儿”对唱中,“对手的提问和回答,是

12、花儿把式的产生 创作欲望的酵母, 是激发他们灵感与智慧的关键。没有对歌的热烈氛围和竞技环 境,失去了挑战者火力的逼迫,他们即兴创作的才能就不能充分发挥出来”。此外, 在“花儿”表演过程中,听众作为歌手的拉拉队、智囊团在演出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 、由个别人编出作品的雏型后,再由许多人添枝加叶,逐渐完善 民间文学更多的、也更经常的,却是在她已经成为“初坯”之后,在不断的传唱 或讲述的过程中,受到无数的唱述者的加工、琢磨。在这种加工、琢磨中,不但渗入 那些唱述者的思想、感情、想象和艺术才能,也包括那些听众所反映的惫见和情趣在 内。 以孟姜女的传说为例,据顾颉刚等人考证,该作品在民间流传了两千多年,

13、传播 地区几乎遍及全国各地。它的最早雏型只是叙述杞梁妻拒绝齐侯郊吊的故事;到了战 国和西汉前期,又加上了祀梁妻“善哭”的内容;西汉后期至东汉,故事的中心由 “善哭”进而发展为哭崩城墙;西晋、后魏时,城墙具体化为“杞都城“、“莒城”; 北齐以后,才与长城挂钩,演变为杞良被迫服苦役修长城而死,孟姜女千里寻夫哭倒 长城的故事;明代以后,又加上孟姜女与秦始皇展开面对面斗争,投湖而死的情节。 孟姜女的传说的雏型与后来的发展形态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都是由于它在 “不断地传唱或讲述的过程中,受到无数的唱述者的加工、琢磨”的结果。 楚风 1983 年第 3 期上刊载的题为一个故事的产生一文,为我们提供了

14、 一个新时期民间故事集体编创过程的实例。作者是一名学习过民间文学常识的大学生, 作者假期回家乡参加一位邻居“起新屋”(盖房)的集体劳动,亲身感受并耳闻目睹 了一个故事如何由“粗坯”到众人的“添枝加叶”,最后完善定型的全过程,一年后, 作者又发现了这个故事的新变化。作者的观察为我们了解新时期民间文学集体创作过 程提供了生动的材料。 对于民间文学的集体创作,民众早有歌谣概括: 瞎话瞎话,无根无把, 一个传俩,两个传仨; 我嘴生叶,他嘴里开花; 传到末尾,忘了老家。 民间文学的大多数作品,都是这样产生的。它们“无根无把”,很难找到始作者, 所谓“传到末尾,忘了老家”,是指成型后的作品与它的原初形态相

15、去甚远,甚至面 目全非。而民间创作的价值往往就存在于千人加工、万人琢磨的“添枝加叶之中。民 间文学中不少优秀作品,如“四大传说”、“三大史诗”以及刘三姐的传说等都 是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不断地吸收和积累民众的创作财富而逐渐完善、定型,成为 千古传唱的文学经典。即便如此,它们今夭在民间流传中的变化形态仍然是非常活跃 的。每传一次,就会有一次新的积累和新的变化。多少年以后,人们还将会发现它们 在新的时空环境中获得新的升华。 3 、个人创作,集体流传 民间歌手、艺人的创作时有这种情况。湖北崇阳的民间叙事诗双合莲,就是 作品中女主人公的一位长辈郑三爹根据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实故事编唱出来的。这类 创作就

16、其创作前期看,是由某个人独立完成的。但这里的“某个人”是作为集体的代 言人或民间艺术的集大成者的身份参与创作的。在创作过程中又随时听取和吸收群众 意见,所以,这类创作同样能在集体中流传,并在流传中得到集体的认可。同时,人 们在传承中也会随心所欲地对其加以修改。 二、集体性的形成与发展二、集体性的形成与发展 民间文学的集体性,形成于人类必须结成一定群体才能生存下来的原始社会。恩 格斯曾评价说,“这个时代的人们,不管在我们看来多么值得赞叹,他们彼此并没有 什么差别,用马克思的话说,他们还没有脱掉自然发生的共同性的脐带。”在那一时 期,无论是渔猎、农耕、战争还是宗教祭祀、娱乐活动都是或大或小的氏族、部落群 体参与的集体活动。共同的生活内容和感情需求决定了当时的人们在进行原始艺术创 作时只能采取集体创作的形式。“个人”的创作无条件受集体意志支配,完全融化在 集体意志之中。人们从产生创作欲望到完成创作,当众演唱发表,都受集体制约并在 集体场合进行,这就是集体性的原初意义 随着人类社会的演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