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的生态意识教育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333466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中的生态意识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中的生态意识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中的生态意识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文中的生态意识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中的生态意识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中的生态意识教育(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语文中的生态意识教育摘要:当人与自然合二为一之时,人才能回复其本性。本文从语文生态意识教学出发,探讨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促其达到与自然相融相合的境地。 关键词:人;自然;爱 人类的文化是历史性的向前发展,在人类经历了自然文化时代、人文文化时代、科学文化时代后,生态文化正成为走向未来的必然选择。生态文化的核心是生态意识,丰富的生态意识是衡量人类能否与生态文化相融合的标尺之一。它使我们意识到:不仅要关心自己的幸福,而且要对他人和社会负责,要考虑到其他事物和环境的共生共存关系。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当下,中国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环境,承受着最多的人口和最强的发展

2、压力。生态意识教育必须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贯穿在各个不同学科教育之中。语文学科在生态意识教育中也可以发挥其重要作用,体现其学科价值。 一、语文学科在生态意识教育中的地位 生态意识是人与自然协调了发展所反映的思想、情感、意志、知觉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人类客观生态环境的主观能动反映,生态意识包含认识意识和参与意识,它以尊重生命和自然界的意识为核心,另外包含环境意识、资源意识和忧患意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教材应体现现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 “欣赏文学作品,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 因此,须重视、挖掘、开发语文学科中的生态意识教育因素。当然在语文学科的生态教育因素中,包含着很浓的人文关怀。 二、新的语文课程内容中的生态意识教育因素 21.在课文中体现 如人教版的斑羚飞渡,作者写了一群被猎人逼至绝境的斑羚群,以一半的牺牲,挽救了另一半的生命。我们用人之常情揣摩老斑羚的行为,它们临危不惧,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让“人类”震撼、敬畏,也让人类汗颜。在这篇文章中,人充当的是怎样的角色? 在这篇文章中,人类充当的是一个不光彩的角色,是自然的侵害者和掠夺者。我们不必回避这个问题。因为这篇文章恰恰给了我们一个反思人类所作所为、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的机会。人类自诩为高等动物,自

4、认为在这个世界中是独一无二的,是世界的主宰。人类拥有强劲的思维能力,拥有先进的科技手段,可以改天换地,所以我们常提起的一句话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 ”对于和自己一起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其他物种,人类是蔑视的。人类肆意屠杀它们,已经导致许多物种灭绝。斑羚飞渡的惨烈、悲壮,让我们看到了动物身上那股神圣而不可侵犯的精神力量,也启发人们重新认识这个万物共存的世界。 无独有偶,人教版散文那树,写了一棵坚韧顽强、无私奉献、豁达宽容、富有爱心的大树,通过写它造福于人类却因城市的发展被人类伐倒的遭遇,告诉我们要正确认识发展与环保的矛盾,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主题富于时代性。人类当前面临的两大问题是发展与环保。作

5、者借写老树,讲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理。课文通过引导学生探究老树的命运,进而理解生命的意义,及引发对都市文明与自然界共同发展等问题的深层思考。 以上两文启示我们要以平等之心善待自然界的动植物。我们人类只有保护它们的义务,而绝无虐杀它们的权利,因为有时它们甚至比我们人类更高贵。 而人教版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篇报告文学,也引发我们思考开发与环保之3间的关系。文章从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写起,接着上溯历史上的美丽景象,然后着重说明罗布泊消逝的缘故,又具体展现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最后推而广之,说到青海湖、月牙泉的颓势,篇末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吁。本文体现了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也引发学生联系现实,思考

6、关注生态环境问题,思考我们在以后的开发中应吸取哪些教训。 人教版地下森林断想是我国女作家张抗抗的名作。面对大自然创造的地下森林奇迹,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描写了地下森林形成的历史,满怀激情地歌颂了地下森林的顽强生命力,表达了对孕育地下森林的峡谷的无限景仰之情。并把它内化为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精神力量。另外对这一生态奇迹,还应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对大自然的生命抱一种敬畏的态度。同时注重发掘课文的人文精神资源,体会深刻而普遍的哲理意蕴。 2.在单元教学中体现 如苏教版七下中第四单元“动物世界”,其单元引言是:“你一定很喜欢动物吧?动物和人类一样,是地球这个大家庭的成员。 ”本单元有漂亮、驯服、乖巧的

7、松鼠,具有音乐天赋的金龟子,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多么神奇的动物世界啊!阅读这些课文,了解这些动物的特点、外形、习性,将唤起我们对动物世界生存状态的关注,激发我们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热情。 3.在专题研究中渗透 如苏教版七上,狼专题中,明确提出的探索题有: A. 文学作品所描写的动物往往被作家赋予人的品格,如称“狼”“聪明”或“狡黠”;“勇敢”或“凶残”,用词的褒贬是由作者的立场、情感态度所决定的,你觉得科学家用怎样的词语来描述“狼”。 4有的民族崇拜狼,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B. “从参考资料三” 、 “狼和鹿”中看出,描绘了怎样一幅生存关系图,蕴含着怎样的道理。 这两题都牵涉到狼的生态地位及

8、与人类的关系。渗透了有关生态平衡的知识,也体现了人文关怀。 专题“荷”中也渗透了一些,在此不一一列举。 通过这些新的课程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认识到: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必须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不能无休止地掠夺和破坏自然,戕害动物。人、动物、自然须和谐发展,成为“共生的伙伴,互利的朋友”。使学生明确人与环境的共生伙伴关系,获取“尊重自然界的其他生命”的正确态度和价值观。 三、开展语文活动,开发和利用语文学科中的生态意识教育因素 1.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 如苏教版七(下)松鼠后有一道探究习题:如果以松鼠为题材发行一组邮票,你觉得设计的邮票应该从哪些方面反映松鼠的生活,你能给每枚邮票

9、定个名吗? 笔者班学生设计的有: 一只松鼠在枝间互相追逐、打闹,取名为快乐家园; 一只松鼠抓住树枝荡秋千,拟题为我心悠悠; 一只松鼠以树皮作船,以翘起的尾巴作舵,命名为水手; 一只松鼠坐在树枝上,托着腮帮看流星,命名为心愿; 多美好的想象!多新颖的创造!在学生眼里,这些松鼠是这样有情有味,人与松鼠这些动物是伙伴,是朋友,共同生存在一个地球之上,因为有了这些可爱生灵的存在,人类的生活才格外美好! 2.在口语交际中培养生态意识 5如上狼专题时,让学生就此展开讨论: 有人认为:狼的肉食性、凶残性及对人类及家畜造成的伤害,应将它们斩尽杀绝;也有人认为:狼是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应加以保护,以维护生态

10、平衡。你们认为是应该杀还是应该加以保护?就护狼还是猎狼展开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从中了解动物的生态价值,也让学生学会了辩证的分析和看待问题,并培养了多方面的语文能力。又如对生物入侵者,生物学和生态学界一直存在两种不同态度,你认为是干预还是不干预,就此展开辩论。 3.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 如结合苏教版荷专题及人教版莲文化的魅力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活动:“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池塘边,荷叶下,躲着一只小青蛙”。如今,宁国市难闻“蛙声一片”, “人面荷花相映红”更难一见,对此原因作深入调查,鼓励学生写对池塘蛙群的生态调查报告及我市为何难觅荷花。借此呼吁大家保护好荷塘、青蛙

11、,呼吁政府重视莲藕、莲子的深加工和销售,提高荷农的生产积极性,重现天人合一的秀美宁国府。 4.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 如苏教版语文第二册文中有“保护野生动物的一次活动”。对此,笔者组织班级学生参加的具体活动有: (1)调查我市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搜集资料图片; (2)在饭馆或在家,碰到吃野生动物的,对此写短文劝其纠正; (3)班级开展一次以保护野生动物为专题的宣传活动; (4)每个人选定一种需要保护的野生动物,上网查找资料,说明保护它的重要性,写份建议书给有关部门。 6又如,人教版七下“黄河,母亲河”的综合性学习中, ,我们组织开展的活动是:A.请从图书馆和网络中进一步搜集资料,召开一次以“黄河

12、之忧”为主题的调查报告会。B.近几十年来,由于水土流失,泥沙淤积,黄河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又出现了严重的断水断流和水污染等新的问题。请针对这一生态危机,设计一则公益广告。 通过这些活动,使生态意识深入人心,也使语文课程变得开放而有活力。 总之,我们要充分开发利用语文学科中的生态教育因素,这样不仅使学生了解人类生存环境和发展的关系,养成关心爱护环境的习惯,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和态度,而且还能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训练了思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培养了创新能力。当然,生态教育因素如何与人文精神相渗透、融合,还需进一步在实践中探究。 (作者单位:安徽省宁国市宁国中学 2

13、42300)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Abstract: By combining man with nature, human beings could perfect their nature. This paper starts off from developing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in Chinese teaching, and goes on to discuss, while cultivating students ability, how to achieve a harmonious integration of man and nature. Key words: human being; nature; lov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哲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