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word教案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319334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word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word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word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word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word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word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word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联系。2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明白余数与除数的关系。3培养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4培养学生的问题迁移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用算式正确表示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课前游戏:课前游戏:师解说游戏师:伸出左手跟我数,从大拇指开始数 1、食指 2、中指 3、无名指 4、小指5,再回到大拇指按顺序数 6、7、8、9、

2、10,这样反复数下去生一边数一边报数理解游戏规则师:请你随便说出一个数,老师就能说出你说的这个数对应的手指名字。生说师:你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这么快就能说出来吗?生想或说:记住了,或者发现规律了。 (生答师评价:一颗代表智慧的小花送给你)师:认真听完这节课,你就会识破其中的奥秘了。上课?!【设计意图:生动活泼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力求使枯燥的计算课设计意图:生动活泼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力求使枯燥的计算课焕发灵动和生机。学生自觉联系生活经验,带着积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知焕发灵动和生机。学生自觉联系生活经验,带着积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知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

3、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识的学习中。识的学习中。】一、一、复习引入,再次唤醒已知经验复习引入,再次唤醒已知经验师:根据以前所学细心解答两题:15 根小棒平均分成 3 份,每份几根?生答师: 15 根小棒,能摆几个 ?(课件示)生答:能摆 3 个。 【设计意图:与课前游戏连为一体,延续游戏中与设计意图:与课前游戏连为一体,延续游戏中与 5 5 有关的除法,做到承有关的除法,做到承上启下,顺水推舟。上启下,顺水推舟。】师:能用算式表示一下吗?生说:153=5(根)生说:“155=3(个) (课件示)生齐读。师:谁能说说算式中每个数的含义?生答:被除数( )表示( 要分的数 )除数

4、表示(平均分的份数或每份的个数 )商表示(分得的结果 )师:看来同学们对前面所学的知识掌握得不错。下面请大家看大屏幕,正在野营的一帮小朋友也在分东西?看看分享哪些食物?生答【设计意图:从已知经验出发,引入情境图,收集图中的数学信息,培养设计意图:从已知经验出发,引入情境图,收集图中的数学信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提出相应数学问题的能力及问题迁移能力。学生收集信息、提出相应数学问题的能力及问题迁移能力。】二、二、讨论操作,探究新知讨论操作,探究新知1.1.认识余数认识余数师:同学们的眼力真不错,这样吧,今天我们与“5这么有缘,咱就把这些物品平均分给 5 个人,你能按要求填完以下表格吗?(课件示)

5、(每组一张)食品数量分给人数平均每人分到多少余下多少面包 95方便面 105饮料 115火腿肠 125香蕉 135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橙子 145苹果 155酸奶 185【设计意图:关于分给的人数,为了课堂连贯性的需要定为设计意图:关于分给的人数,为了课堂连贯性的需要定为“5”“5”,使这一,使这一环节与课前游戏连为一体,珠联璧合,学生易于迁移,掌握新知。环节与课前游戏连为一体,珠联璧合,学生易于迁移,掌握新知。】大屏示师:我们先一起来读明白表格的内容,再以小组为单位快速填一填。看看哪组填的又快又准确!师:每人先选一种物

6、品分分看,如遇困难借助小棒分一分,分完后把你分的结果填在表中。如遇争议和错误先在小组内解决,比赛开始!(教师巡视,给小组合作情况以评价和指导)【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注重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理解有余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注重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比赛的方式进行更能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教学时关注学生已数除法的意义。比赛的方式进行更能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教学时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有的知识经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生汇报分面包的过程大屏示)师:9 个面包平均分给 5 个人,怎样分呢? 生说师追问:为什么不全部分完?生答:不够

7、每人再分一个了。师结:9 里面只有一个 5,每人分一个后,余下 4 个。2理解余数的含义理解余数的含义师:方便面平均分给 5 个人,结果怎样呢?生答正好分完。 (将速度最快的小组的记录表投影展示)师引导:嗯,10 里面有 2 个 5,正好一人分 2 个。师:用算式怎么表示呢?生说师板书师:看着这张记录表,哪个小组说说你是怎么分的饮料?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生 1 答:1 个 1 个地分,分了两圈后,还剩 1 瓶。生 2 答:两个两个地分,这时叫学生到黑板演示(师备 11 根磁力小棒)师追问:你是怎么想到直接两个两个地分?生

8、:11 里面有 2 个 5,平均每人分 2 瓶,余 1 瓶。【以上教师的以上教师的“引导引导”和和“追问追问”让学生体味两种不同的除法让学生体味两种不同的除法平均分平均分和包含除,潜移默化地引入知识点。和包含除,潜移默化地引入知识点。】师:又余下了,其实我们在平均分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这样余下不够再分的数,像上面这个“4 和 1”你能给余下的这些数起个名字吗?生答:余数。师:好!数学家也是这样定义的,今天我们重点研究的就是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3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师:快来想一想,11 瓶饮料,平均分给 5 个人,每人分 2 瓶,还剩 1 瓶。用算式怎么表示呢?生答老师板书并讲

9、解余数的写法:生 2:列式为 115=2(瓶)1(瓶)师板书师:这个算式读作;11 除以 5 等于 2 瓶余 1 瓶。生齐读个别读师:你能把火腿肠、香蕉、橙子、苹果及酸奶分的结果用算式表示一下吗?选一个写在练习本上。生汇报,师板书:【生汇报时师应不断追问:这个算式的计算可以直接怎生汇报时师应不断追问:这个算式的计算可以直接怎样去想?为下一课竖式试商埋下伏笔样去想?为下一课竖式试商埋下伏笔】125=2(个)2(个)135 3(根)145 4(个)155=3(个)185 3(个) 师:请你上来指一指 185=3(瓶)3(瓶)各部分的名称吧。生说师板书“余数”三、三、新知巩固,探究发现。新知巩固,探

10、究发现。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师:数学的智慧呢是在变化中也能抓住问题的根本,用思想解决问题,想不想挑战下面的问题?一定要聚精会神呀!1. 探究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师:第一个题目, “18 瓶酸奶可以平均分给几人?”课件示 18 瓶酸奶,生想后回答。生答课件示184=4(人)2(块)185=3(人)3(块)187=2(人)4(块)188=2(人)2(块)师:(你真棒啊!一颗奖励的小花送给你!)结合大屏幕和黑板上的算式,想一想:对于余数,你有什么新的发现?生答:余数比除数小师再问:在这里余数能是 5 吗?能是 6 吗?师再问:为什

11、么?生答师板书“”【设计意图:弄清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是正确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前提,因此在教设计意图:弄清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是正确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前提,因此在教学时不要轻易地告诉学生这一结论,而应在解决了大量的生活实际问题后,引学时不要轻易地告诉学生这一结论,而应在解决了大量的生活实际问题后,引导他们观察、发现这一关系,这样会更有说服力。同时在解决问题中加深了对导他们观察、发现这一关系,这样会更有说服力。同时在解决问题中加深了对有余数除法意义的理解和应用。有余数除法意义的理解和应用。】师:挑战第二题,利用刚才所学迅速判断!判断:(大屏示)103=2 4164=3 4215=4 1 生答,师问:为什么?

12、四、四、全课小结全课小结师:闭上眼睛想一想,现在你能揭秘课前老师的小把戏了吗?生答:一个数除以 5 后看余数,余数是 1,这个数就会在大拇指,是 2 就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是食指.师:嗯!很多游戏里藏了数学智慧呢,只要你善于发现,善于思考,一切都很简单。师:看着板书,谈谈本节课你的收获吧!生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115=2 (瓶)1(瓶)125=2 (根)2(根)135=2 (个)3(个)145=2 (个)4(个)155=3 (个)185=3 (瓶)3(瓶) 除数 余数 教学反思:

13、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设计灵感来自于秦荃田名师名课点评录中张鲁红老师的一节课,我想努力让计算课的教学“活化” ,即学生活动起来,教师引导灵活起来,课堂真正活起来,具有生命力。设计中重视学生的记忆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重视计算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低年级儿童的身心特点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感知余数的意义,理解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讲完这节课后深感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之不足,在师生互动方面没有充分预设,课堂活动不够紧凑。在平时的教学中还要注意训练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和操作规则,做到活泼、有序和高效。让学生在不同意见的交流、辩论和分析中认识到错误,自觉地订正错误,从而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