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转移瘤的CT诊断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319214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脊柱转移瘤的CT诊断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脊柱转移瘤的CT诊断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脊柱转移瘤的CT诊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脊柱转移瘤的CT诊断(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脊柱转移瘤的 CT 诊断【摘要】目的:探讨 CT 在脊柱转移瘤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分析 36 例有完整临床资料脊柱转移 CT 表现。结果:原发灶以肺癌、乳腺癌、肝癌多见,CT 表现主要成溶骨型 72%、成骨型 12%或混合型 16.7%。CT 扫描在发现和估价方面较平片检查敏感。结论:CT 对评价脊柱转移瘤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临床确定治疗方案和评价预后。 【关键词】肿瘤转移脊柱 X 线计算机 CTDiagnosisofSpinalAmbulantTumor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valueofCTinevaluatingspinalmetastatictum

2、or.Methods3 6casesofspinalmetastatictumorswereanalysed.ResultsThemostcommonsitesofprimaryca rcinomawereinlung,breast,andliver.onCT,themetastasespresentedasLytictype72%,osteo blastictype12%,andmixtedtype16.7%.CTisfarmoresensitiveindetectingandevaluatingth eselesionsthanrontineradiography.CouclusionCT

3、hasimportantValueinevaluatingspinal metastatictumor,ithelpsclinical,treatmentplanandprognosisjudgement. Keywords:Ambulanttumor;Spine;X raycomputed 脊柱是恶性肿瘤骨转移最常见累及部位1,以前检查主要依靠 X 线平片检查,近些年来 CT 已经成为脊柱检查的主要手段。常规 CR 片对大多病例能做出诊断,而 CT 能显示 CR 片难以发现早期轻度骨质破坏,对随访观察意义较大。笔者现将近年来 36 例经病理证实脊柱转移瘤 X 线、CT 检查结果做一小结。 1

4、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脊柱转移瘤患者 36 例,男 22 例,女 14 例,年龄分布范围 30 岁78 岁,平均年龄 54 岁,其中 54 岁以上占 75。 1.2 原发肿瘤 肺癌 13 例(36),乳腺癌 5 例(14),肝癌 3 例(8),甲状腺癌、前列腺癌、胃癌、肾癌、食道癌各 2 例,鼻咽癌、膀胱癌、子宫癌各 1 例,2 例未找到原发肿瘤2(经椎体穿刺活检证实为转移瘤)。 1.3 转移部位 腰椎 18 例、胸椎 9 例、颈椎 4 例、骶椎 1 例、胸腰段交界 2 例、骶腰段交界 2 例,椎体常累及部位依次是椎体前部、后部、椎弓根、附件,其中累及椎体旁软组织 3例,每个患者平均

5、有 2 个3 个椎体转移。 1.4 检查方法 使用 CT 机为 GE9800 进行常规平扫,层厚及层距胸椎、腰椎、骶椎为 5mm,颈椎为 3mm。一般锥体取三个扫描平面,间盘一个层面,距阵 512512,用骨双窗即骨窗、软组织窗观察。 2 结果 脊柱转移瘤的主要 CT 表现一般分 3 型:即溶骨型、成骨型、混合型3。溶骨型26 例(72),多来自肺癌(11 例),乳腺癌(3 例),肝癌(2 例),其他较分散;成骨型 4 例(12)主要来自甲状腺癌(2 例)肺癌、食道癌各 1 例;混合型 6 例来自比较分散。 2.1 脊柱溶骨型转移 骨破坏成不规则斑点及斑块状改变,有的成轻度膨胀改变,有的则成大

6、小不等单个或多个椭圆形透亮区,多数累及椎体及附件,附件中以椎弓根受累较常见。椎间隙无明显狭窄改变,椎体溶骨型破坏多数致病理性骨折,椎体成楔形或凹陷。2.2 成骨型转移 主要表现为弥漫性散在斑点状高密度影,也可表现多个椎体孤立密度增高影或表现骨小梁增粗溶和。成骨转移主要发生在椎体附件少见。2.3 混合型转移 主要表现为椎体的骨质破坏与骨质增生间杂存在。32.4 椎旁软组织肌肉受累表现 椎体皮质侵蚀破坏与肿胀的周围软组织、腰大肌相连在一起。2.5 骨性椎管受累 表现为椎管破坏、变形,瘤体突入椎管造成椎管狭窄。可以清晰显示出受累的程度,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资料。2.6 椎间盘受累较少见,表现为椎间盘局限

7、性或斑片状破坏影。3 讨论脊柱是转移瘤的常见部位,脊柱受累以腰椎最常见,其次胸椎、颈椎、骶椎。而椎体比附件更加容易转移,因为椎体含有大量的红骨髓,血供非常丰富,然后逐渐累及椎弓根及附件结构。病理骨折是转移性肿瘤重要并发症,椎弓根破坏缺失是脊柱转移瘤的重要征象之一。累及椎间盘的脊柱转移瘤较少见。脊柱转移瘤 CT 表现主要以溶骨型为主,其次是混合型和成骨型。单从 CT 表现推测原发灶的病理类型十分困难。脊柱转移瘤的鉴别主要和多发性骨髓瘤和结核鉴别最为重要2,多发性骨髓瘤多表现为斑片状、点状、溶骨型破坏,附件椎弓根破坏相对少见,椎旁软组织肿块和腰大肌受累少见。所以椎弓根破坏对鉴别转移瘤和多发性骨髓瘤

8、有一定意义。有时鉴别诊断很困难需结合临床骨髓穿刺方可定诊。脊柱结核表现以骨破坏为主间杂骨质增生,骨破坏区可见不等量砂粒状死骨,常伴有椎旁脓肿或腰大肌脓肿,常累及椎间盘,椎弓根破坏相对少见,也可结合病史、CT 表现、临床表现做出鉴别诊断。总之,虽说 CT 对脊柱转移瘤的检出和评估敏感性均优于 X 平片,但 CT 不能做全面全段扫描,追溯病变仍然没有 X 片便利经济。对跳跃式转移 CT 扫描可因对病变范围不足而漏诊,X 片可以发现跳跃式转移灶。因此只有互补才能提高诊断4水平,如若必须还需 MRI 检查。【参考文献】1周康荣,陈祖望.体部磁共振成像M.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277 1490.2张雪哲,王德生,田宗皎,等.脊柱转移瘤的 CT 诊断(附 41 例分析)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4,28:167 170.3曹丹庆,蔡祖龙.全身 CT 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56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医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