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培养课堂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317774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如何培养课堂学生学习数学兴趣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谈如何培养课堂学生学习数学兴趣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如何培养课堂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如何培养课堂学生学习数学兴趣(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谈如何培养课堂学生学习数学兴趣论文关键词:数学课堂 教学学生 兴趣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国家教育部年7 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强调了学生学习,课堂兴趣培养的重要性,必须实践把课堂还给学生。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国家教育部 2001 年 7 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课程革要“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

2、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新理念强调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新的数学课程确立了数学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全面重视数学与学生生活、自然和社会的联系;体现了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性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倡导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一、引导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与小学相比,初中数学课更繁重,难度、广

3、度、深度较大,比较抽象,有的学生就开始悲观,怀疑自己的能力、智力、慢慢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因此帮助、鼓励、引导学生逐渐克服缺点,消除自卑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教学时要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从简单处着手,从细微处人手,把握好发问2的难度和梯度,并且不失时机地给予肯定和赏识,以消除他们对数学的恐惧感,培养信心。不时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使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找到前进的快乐与自信,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爱护、支持和期待,这样既增强子师生感情,也提高了数学在学生心目中的亲和力,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从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塑造良好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参与数学 创设

4、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学习潜能的释放,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和谐的师生关系便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现代教育家认为,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必须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气氛。因此。教师只有以自身的积极进取、朴实大度、学识渊博、讲课生动有趣、态度认真、治学严谨、和蔼可亲、不偏不倚等一系列行为,在学生中树立起较高威信,才能有较大的感召力,才会唤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以真诚友爱和关怀的态度与学生平等交往,对他们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三、提供和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 教师主导作用下,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的合作

5、性学习不但能有效地改善学习环境,扩大参与面,提高参与度。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利用现有资源、环境不但要提供更要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例如可通过每节课中的“大家谈谈”,给学生机会,让他们互相交流,合作学习。学生在与同学共同操作、互相讨论、交流中促进学习进步和全部智力发展。 四、提高授课艺术.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亲近数学 1.激疑与引趣激疑,提出适当问题,使学生在知与不知的矛质面前产生“好奇心”与求知欲望。如我在教学“不等式”性质时,一上课就问学生 1 大于 1 吗?接着就给 1-互,又,:6a0 则 lalIbl 互1,),由惬 X 多得 11。学生3看后于 1 不可能,但不知什么原因,我就告诉学生学

6、了本节课后我们便知是什么原因是 1 大于 1 的。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讲授相似三角形应用时,一开始就设下悬念,问能否不过河测出河宽,不上树测出树高,这将通过设疑引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使学生求知欲油然而生,兴趣昂然地开始了新课的学习。 2,利用数学美使学生产生兴趣。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数学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及中心对称时引人身边的类似建筑物让学生观察总结。在教学边多形的内、外角和时把多边形巧妙地变三角形的方法去研讨,学生很容易总结出结论及计算方法。 3.以简捷巧妙的解题方法、技巧来唤起学生的学

7、习兴趣。在教学有理数计算时我给学生出了一道题是:89+899+8999+89999+89999 让学生求答案,在学生争得面红耳赤时我给学生提出了“凑整法”解答如下: 原式=(90+900+9000+90000+900000)-5=999990-5=9999850 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了空前的兴趣。 4.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法、风趣幽双教学语言、深入浅出的教学思路、发人深思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和变式训练不断维持学生的兴趣状态,使之产生新的兴趣。例如在初中几何总复习时,我选了:等腰三角形 ABC 的底边 BC,延长一腰 AB 到 D,使BD=AB,那么 CD 等于中线 CE 的两倍。这道题我在黑板上画

8、出图后,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最后引导总结出以下五种证明方法: 证法一:利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来证;证法二:利用平行四边形性质来证;证法三:利用相似三角形性质来证;证法四:利用解析法来证:证法五:利用三角函数来证明,既开拓了思路,又培养了兴趣。 五、注通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数学 4马芯兰老师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 ”现代教学论也认为: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的确,思维往往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而动手实践则最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让学生如同“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发展思维能力。 六、注至自主探索,让学生傅创造, ,数学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 H.Freudenthal 关于“再创造”是这样解释的:“将数学作为一种活动来进行解释和分析,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教学方法,我称之为再创造方法。 ”换而言之,数学知识应由学生本人在数学活动中去发现或创造出来,而不是依靠教师“灌”给学生。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自身的探索、发现与再创造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哲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