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医学双语教学中的关键和优化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316840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医学双语教学中的关键和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医学双语教学中的关键和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医学双语教学中的关键和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论医学双语教学中的关键和优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论医学双语教学中的关键和优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医学双语教学中的关键和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医学双语教学中的关键和优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论医学双语教学中的关键和优化摘要:从双语教学的意义、任务、分类、原理以及教学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诸方面论述双语教学。双语教学应遵循递进原则、转换原则。双语教学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目标、跨学科教学的连贯性、教学测试、质量评估等教学体系全方位均有待进一步探索、实践。关键词:双语教学;意义和任务;原理和质量控制;语言转换原则何谓双语教学?双语教学的目的何在?肩负着哪些重要任务?它的教学原理是什么?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中的质量控制,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等,这些问题和环节是优化双语教学的关键。1 双语教学的定义Bilingual teaching, 根据英国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所给的定

2、义: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 (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 双语教学的定义是一种宏观的概念。就一个学校的某学科而言,或就一个国家的教育事业而言,即以母语与外语两种语言作为教学用语。就一般意义而言,双语教学的核心是用第二语言进行公共学科与专业学科的教学。因此,双语教学并不是像某些观点所认为的那样,所谓的双语教学就是同时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授课。实际上,恰恰相反,根据文献检索,实行双语教学制的国家与地区鲜有提倡在一堂课的教学中混用

3、两种语言。 1 2 医学双语教学的任务用外语(目前主要是英语)向学生传递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引导学2生利用外语这一工具获取世界医学发展最新信息。接受双语教学的学生应努力使自己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的较高要求标准:能基本听懂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能阅读所学专业的综述性文献,能写所学专业论文的英文摘要和英语小论文,能摘译所学专业的英语文献资料。或达到“要求”中提出的更高标准:能听懂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和英语讲座,能在国际会议和专业交流中宣读论文并参加讨论,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所学专业的英语文献和资料,能用英语撰写所学专业简短的报告和论文,能借助词典翻译所学专文献资料。总之,笔者认为双语教

4、学的目的是要帮助学生逐步完成专业外语融为一体,学以致之用的转变;引导学生以外语为工具,紧跟世界前沿,与世界对话;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充分利用世界大智慧,实现跨越式进步和提高。3 医学双语教学的分类根据目前医学院校本科生的学情,双语教学主要体现为两种授课操作模式:单语授课和混合语授课。单语授课:顾名思义,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自始至终使用某种外语,如英语授课。混合语授课:指在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同时使用两种语言,又称“混合语教学法” 。 1此法仅是双语教学的过渡手段。鉴于国内目前双语教学师资及学生情况,实现医学专业某一学科全程英语授课有相当的难度,但完全有能力实现部分章节全程英语授课。即使用混合语授

5、课,授课教师可在教学活动中精心筛选某些要点用英语讲授,或仅就难点部分用中文解释,逐步完成向全英教学过渡。4 双语教学的原理和方法34.1 信息演绎学说任何语句都是信息传递形式,不管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人类信息的传递又总是从已知信息推出未知信息,而未知信息就是新信息,是信息的传递中心。 3双语教学就是利用各种书面或口头语言的技巧来达到信息的演绎,这就是医学双语教学的核心。4.2 建立语音与语义之间的思维听说过程是双语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互感和联想的过程,是非母语介质对概念,知识的知觉,记忆和思维的过程,是从母语认知到非母语认知的角色替代。在这个认知过程中双语最典型的盲点是语音与语义之间的非联动。

6、建立双语联动是一种语言思维对另外一种语言习惯的侵蚀。双语教学促进语言觉知和语义认知,即非母语认知习惯的形成,从而建立起新的语音与语义间的思维和互换。4.3 语言转换原理和方法医学英语教材主要取自国外原版教材或国内教材的译作,教材是以书面语表达。因此,把原素材中复杂的书面语转化成简单的口语语言,运用自如的信息演绎和语言转换技巧就是医学双语教学成功的基础。4.3.1 语言基础单位 词的转换医学术语具有多源化,一词三式的特征,分别源自盎格鲁-撒克逊语(Anglo-Saxon)、希腊语(Greek)和拉丁语(Latin)。 见下表词例:2转换方法:利用构词法、同义词、英语释义等。例:endocardi

7、tis (心内膜炎):endo-within;cardia-heart; -itis-inflammation (swelling and soreness on or in the body, which is often red and hot to the touch.炎症指体表或体内肿痛、通常发红、触之有热感。) 34.3.2 篇章结构转换4篇章结构的转换主要涵盖句型、语态、短语、结构乃至全段的改写。例:No disease of the human body, belonging to the province of the surgeon, requires in its trea

8、tment a better combination of accurate, anatomical knowledge with surgical skill than hernia in all its varieties. 替换要点:(1) 简单句替换复合句No human disease like hernia requires . (2) 简单介词短语替代复杂的现在分词短语belonging to the province of in the field of surgical treatment .(3) 清晰表达代替模糊表达in all its varieties in its

9、various types (在外科手术治疗领域中,无疾病比疝更需要将精确的解剖知识与精湛的外科技术相结合)。 14.3.3 语言转换原则:a) 递进原则,即用已知的熟悉的信息去获取陌生的新信息。b)简化原则,即将复杂费解的难点转换为简单、易懂的语言。双语教学对教师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教师必须同时具备专业知识和较深的英语语言功底,能够举一反三,深入浅出地实施教学。总之,尽量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复杂的内容层次化,晦涩的内容清晰化。 5 双语教学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笔者从教师的角度阐述医学双语教学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成功的双语教学质量控制重在三个时段:课前、课中和课后。5.1 课前充分准备 教师对学生明

10、确提出预习要求:与用中文讲授专业课相比,双语教学体现了专业课和语言课教学特点,同时会出现学生词汇听不懂的问题,因此教师须要求学生尽量扫清生词障碍。教师可指导学生预习主要的新医学术语,长难句及获取全文要点的阅读理解,就材料提出问题、写摘要等。 。教师课前充分准备:教师可采取整体设计与具体突破策略,压缩原文萃取其精华。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特别注意如何处理难点、重点、特殊点的有效方5法,如何衔接新、老知识,如何用英语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表述这些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形象化辅助教学。简言之,双语教学教师备课更需细致入微、备课量超大,故曰“超级备课”。5.2 授课中的需要把握的几个要点双语课堂

11、教学是宏观和微观调控的有机结合,与中文母语教学相比,共性与特殊性并存。其特殊性在于“语言可释性”, “语言交流性”乃至造成语言理解困难、问题。这就要求双语教学的教师要有熟练驾驭知识载体的第二语言的能力。5.2.1 把握好课堂授课的三个重要环节:新知识的导入,讲授和总结。a) 新知识导入时,教师可借用已知信息,相关信息导入;设计一些对新知识的设问,或利用学生较熟悉的信息,甚至可利用学生已学过的中文信息导入,建立新信息与已知信息的关系,使信息连贯。b) 授课过程中突出重点、难点。双语教学中的这两个方面除包括知识传递本身的难点和重点,还有语言方面的问题。如一位讲授针灸学的老师用英语讲到:“The e

12、ffect of acupuncture depends on acuesthesia. ”此时生词“acuesthesia”就成为学生理解的难点,自然也就转变成教师授课的重点。不作进一步的解释,学生就难以理解。老师解释道:“acu-” means needling and “esthesia-”,sensation. Here, “acuesthesia” refers to a needling sensation of soreness, numbness and distending feeling around the point when the needle is inserte

13、d to a certain depth.(“得气”是指针刺后患者有酸、麻、胀、重等感觉。) 4c) 讲授过程中加强师生之间互动教学本身是教中有学,学中有教互相依存的统一体。笔者认为双语教学可借鉴英语语言教学的一些技巧,如快速阅读技巧:提出问题,限时阅读,得出要讲新课6的内容要点,或归纳小节要点,或老师讲解要点,学生补充细节,根据内容,形式灵活多变,讲解归纳式、引导式、讨论式相结合。在实施教学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坚持“浸入式”教学方法,使学生自始自终被“浸泡”在第二语言环境中,从而使他们尽快建立起新的认知、思维模式。d) 双语教学也要遵循英语语言教学特点实施双语教学的老师除能够熟练讲解本专业的

14、知识外,同时还须熟练使用英语课堂用语。比如,原来以中文授课时,有些礼貌用语、评价用语、鼓励用语、请求用语等使用频率并不高。然而在双语教学中则频频使用,诸如:Please;Thank you; Good; Very good; Excellent; Will you try? 此外,双语教学的教师还必须掌握英语过渡语的使用,尤其是表示, “开始、总结、顺序、提醒、强调、转话题等方面的过渡语。e) 借助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将文字、图像、动画等结合的辅助教学,使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所授知识,但教师需要把握好利用多媒体最佳时段。否则长时间观看易造成学生的视疲劳和脑疲劳。5.3 结束教学53.1 结束教

15、学谓之 A, B, C 的原则,即 accuracy, brevity and clarity 准确、简短、清晰。如总结食物在体内的消化过程可用一句话: Food undergoes three types of process in the body: digestion, absorption and elimination. 食物在体内的消化过程有三:消化、吸收和排泄。5.3.2 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应包括复习和预习两部分。不仅有与知识相关的预习和复习,还应考虑布置语言能力提高性作业,如英语7口语讨论、复述等,语言难点预习作业;及拓展知识作业:查询相关 Internet 外文专业网站。突出

16、设计学生自主学习,进行自我评价学习或互助学习的方案、材料等。6 教学效果反馈核查作业、或采取学生个体、群体自行评价是重要的反馈手段。通过反馈环节,了解学生的现状,发现现状与目标之间的差距,找出对应的方法。反馈有助于教师全面控制教学过程,完善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效果。7 结束语语言之间的相对性和关联性决定了认知方式因语言不同而异。目前大部分中国人生活在单语环境中。让成年人在双语条件下接受新知识,用非母语的思维方式进行认知活动是困难的。双语教学最明显的效果是语音与语义之间的递进联系和相互影响,建立新的语言,文化,和认知间的相互关联,促进了非母语思维方式的形成。如果把双语教学认知过程理解为讲授,翻译,理解的模式,将失去双语教学的基本意义。双语教学在我国尚处在起步阶段,在整体外语教学中,仅呈现一定范围、一定内容的“模块教学”。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师资、跨学科教学的连贯性、教学测试、质量评估、反馈等教学体系均有待于进一步系统地,探索和实践。参考文献:1 杨明山主编.医学英语新教程.上海世界图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哲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