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论文 优化探究教学 提高课堂实效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310583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 优化探究教学 提高课堂实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 优化探究教学 提高课堂实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 优化探究教学 提高课堂实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 优化探究教学 提高课堂实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 优化探究教学 提高课堂实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 优化探究教学 提高课堂实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教学论文 优化探究教学 提高课堂实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优化探究教学优化探究教学 提高课堂实效提高课堂实效摘要:本文结合教学实例,从明确化学实验基本特征、加强实验过程设计、关注结果评析、 注重联系实际、有机整合教材、合理使用自带材料几个方面阐述了在活动与探究教学中, 如何实现学科知识的达成和科学方法的渗透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认识。关键字:活动与探究 课堂实效 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 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探究在新课程中的主要呈现方式是活动与探究栏 目,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化学实验教科书中共编排了 31 个“活动与探究” 。在教 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探究活动存在浮在表面、流于形式、效

2、率低下的问题。其表现:一是 盲目性,探究活动进行了,学生也动了,可最终效果不好,好多探究活动没有为学生掌握 理解知识和培养能力服务;二是随意性,探究活动准备不充分、耗时长,冲淡了知识教学, 导致教学质量和培养能力成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事情。为使探究活动求真务实,提高课堂 实效,以获得最优的教学效果。我们开展了同备同上一节课的主题教研活动,对一些活动 与探究课进行研讨形成了一些看法。一、明确化学实验特征,掌握探究程序,克服盲目性要真正让学生成为探究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积极探究、乐于发问、勇于实践的兴趣和能 力,需要从每次活动做起并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对刚接触化学的学生来说活动与探究是 陌生的,一开

3、始就要求他们独立进行科学探究,是不符合认知发展规律的,效果肯定不会好。 所以在开始的活动与探究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活动与探究学习,亲自感受和理解 化学学习的特征,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步骤,克服盲目性,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很重要。案例 1:第一单元课题 2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这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实验步骤较多的活动与探究,感觉比较困难的是:实验要做什么? 怎样去做?去观察什么?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清楚两个大问题:第一,探究的 内容是什么。第二,探究方法和实验方案是什么。学生明确了探究的内容是空气与呼出气 体的比较,具体说是:(1)二氧化碳含量的比较;(2)氧气含量的比较

4、;(3)水蒸气含 量的比较。探究的方法是通过对比实验来比较。实验方案是:二氧化碳含量的比较通过它 们分别与等量、等浓度的澄清石灰水作用而变浑浊的程度来判断;氧气含量的比较通过燃 着的木条在不同气体中燃烧时间的长短来判断;水蒸气含量的比较通过玻璃片在空气中放 置和向其表面哈气的方法来判断。最后,教师还要对排水法收集气体的基本操作进行指导。 学生明确了内容,有了方法,清楚了探究步骤,避免了探究流于形式而取得了真正的实效。2案例 2:第三单元课题 2分子的运动这个活动与探究体现了完整的探究过程,我们利用这个探究活动,对学生进行探究步骤的 展示。 (1)创设问题情境,发现问题:演示实验(如图), B

5、烧杯中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 溶液由无色变红。 (2)提出问题:为什么溶液会变红呢?(3)做出假设猜想:让学生根据 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做出假设。假设最终确定为B 烧杯中的物质在空气中放置本身会自然 变红;大烧杯罩住 B 烧杯后,会有某种物质进入 B 烧杯,使其变红;A 烧杯中有某种 物质进入 B 烧杯中,使其变红。 (4)设计方案: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设计方案,最后 教师引导确定实验方案。确定的方案应该是取少量蒸馏水,滴入几滴酚酞,久置不变色; 将蒸馏水和酚酞的溶液用大烧杯罩住,无变化;取少量蒸馏水,滴入几滴酚酞,再向 其中滴加氨水,溶液变红。 (5)实验验证:学生自己进行实验验证。 (5)得出

6、结论:通过 实验,学生会发现假设成立,即结论是:A 烧杯中的氨分子运动到大烧杯的空间中,再 进入 B 烧杯中,从而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6)反思评价:主要反思对比方法的运用。 在这个活动与探究的学习中,教师恰当的引导、参与,主体始终是学生,学生对探究程序 和思维方法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渐进并成型的过程,有效克服了盲目性。二、加强实验过程设计,确定探究任务,避免随意性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需要教学时间,要解决有限教学时间和多元化教学目标之间的矛盾有 多种途径,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进行教学整体设计,整体设计要体现构建性、过程性。随 着活动与探究的增多,教师要对教科书中所有活动探究做出统筹安排,要根据探究

7、活动的 具体内容和目标把过程设计的各有侧重,避免为探究而放纵探究,或者把探究僵化为一种固 定的模式。案例 3:第六单元课题 2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这是个综合性比较强的探究活动,学生前面已经探究过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对实验操作 过程和技巧有了一定基础,这个活动探究的重点不再是制备二氧化碳,而是制取二氧化碳 的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要侧重引导学生针对两个重点进行探究前的讨论。在课堂中我们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你们知道的有哪些?学生分组讨 论后,可以归纳出十几个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这些反应可归为四类制取方案:(1)人和 动植物的呼吸;(2)含碳物质燃烧,如木炭、蜡烛、酒精、煤等;

8、(3)木炭还原氧化铜; (4)碳酸钙分解。然后针对不同方案从可行性、安全性、科学性、简约性等方面分析评价, 明确利用上述反应都不能在短时间内通过简便的操作制取纯净的二氧化碳,此时教师引入 用碳酸盐与稀酸反应来制二氧化碳这一方案。方案确定后,给出以下药品:大理石、碳酸 钠粉末、稀盐酸、稀硫酸,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归纳反应情况,并从反应速率方面分析 讨论,得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最佳方案。最后提供给学生教材中给出的仪器,让学生 分组讨论,设计反应装置,将每个小组的设计装置图进行归纳比较,得出实验室制取二氧 化碳的反应装置,也就是固液不加热制取气体的反应装置。这样的设计不再是简单随意的重复教材,而是

9、对药品选用和装置选择做了有效拓展归纳, 丰富了实验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方法和素养,让学生体会到探究的乐趣,提升了课堂3效率。案例 4:第十单元课题一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本课题有 2 个活动与探究,过程设计重点放在对活动与探究 1 探究数据的记录和分析,设 计了下面的记录表: (1)学生学案记录表5硫 酸溶液20硫 酸溶液氯化钠 溶液碳酸钠 溶液5氢氧 化钠溶液20氢氧 化钠溶液洗发水护发素pH 酸碱性结论(2)板书记录表:5硫酸溶 液20硫酸 溶液氯化钠溶 液碳酸钠溶 液5氢氧化 钠溶液20氢氧化 钠溶液洗发水护发素pH酸 碱 性pH酸 碱 性pH酸 碱 性pH酸 碱 性pH酸碱 性pH酸

10、碱 性pH酸 碱 性pH酸碱 性三 组三 组四 组四 组结 论科学合理的探究记录表是教材隐性知识达成的载体,渗透着对照实验原则和多个测量值求 平均得出准确实验结果等科学方法。学生学案中的记录表比较项目清楚方便了学生使用, 清楚了探究的主要内容。板书的记录表便于师生共同总结、分析和对照。记录表避免了随 意探究,提高了课堂实效。三、关注结果评析,培养分析能力,提升探究深度1、问题导引重点分析将知识点设计成问题引入到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使学生学习的目标明确化、具体化, 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的重点难点上,并在众多的文本信息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达到 发展学生思维的目的,是提升探究活动、实现有效教学的

11、手段。在案例 4溶液酸碱度的表 示法pH中,当学生面对实验记录表中结果不知道从哪着手分析,教师择材而问、顺学 而导形成认识,得出结论。4分析活动与探究 1 时设置的问题:(1)通过 5硫酸溶液、20硫酸溶液的 pH,你认为酸 溶液的酸性与 pH 有什么关系?(2)通过 5氢氧化钠溶液、20氢氧化钠溶液的 pH,你 认为碱溶液的碱性与 pH 有什么关系?(3)盐溶液一定是中性溶液吗?(4)如果玻璃棒或 胶头滴管上有水,测定结果会怎样?分析活动与探究 2 时设置的问题:做完本实验对你有何 启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问题导引下讨论分析实验结果形成这样的认识:活动与探究 1:5硫酸溶液、20硫酸溶液是

12、酸溶液,pH7,溶液显酸性;5氢氧化钠 溶液、20氢氧化钠溶液是碱溶液, pH7,溶液显碱性;氯化钠溶液是盐溶液,pH=7、 溶液显中性,碳酸钠溶液是盐溶液,pH7,溶液显碱性;5硫酸溶液、20硫酸溶液又 代表了不同浓度(溶质质量分数)的酸溶液, 5硫酸溶液 pH=2、20硫酸溶液 pH=1,可 以得出酸溶液的酸性越强,pH 越小;同理可以根据 5氢氧化钠溶液、20氢氧化钠的 pH 得出碱溶液的碱性越强,pH 越大。进而形成结论:酸性溶液的 pH7;碱性溶液的 pH7;中性溶液的 pH=7。酸的溶液显酸性,pH 越小酸性越强;碱的溶液显碱性,pH 越大 碱性越强;盐的溶液不一定是中性。通过对问

13、题(4)的讨论分析,清楚了测定 pH 出现误 差的因素。至于测定的洗发液和护法素的 pH,是为下面探究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做铺垫, 这里可以不分析。活动与探究 2:通过观察浸泡后头发的光泽度和弹韧性,可以得出碱性过强的溶液对头发 有伤害,结合上面对洗发水和护法素 pH 的测定,可以认识到为什么洗头发时要先用洗发水 后用护法素。在探究中我们还发现:(1)30 分钟的浸泡时间效果不是很好,如果浸泡时 间更长,效果更明显,碱液中的头发会化成糊状,而酸性和中性中的则依旧有光泽,弹性 韧性好;(2)现在的洗发液大部分偏酸性,对头发伤害小。除了要引导知识达成,问题还要做到题目科学严密、有启发性、有层次性、要

14、注意以旧带新, 要有适当的发散性问题。2、问题导引正常和错误现象对比分析在活动与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经常出现片面或错误的结果,教师切忌横加指责,强令修改。 相反,要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抓住片面或错误所带来的契机耐心地指导学生分析、反思 片面或错误结果。引导学生从片面或错误中走上正确探究轨道并得出更全面的结论,也是 提高活动与探究实效的有效方法。案例 5:第二单元课题一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以教材中的装置(药品用红磷)为例,正常现象是:红磷燃烧,黄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白 烟,冷却后集气瓶内进入大约 1/5 体积的水。常见异常现象 1:进入的水小于 1/5 体积; 常见异常现象 2:进入的水大于 1/5

15、体积。这个活动与探究的重点应放在探究后的讨论上, 针对不一的现象我们设置了这样的问题:(1)根据拉瓦锡实验,你认为正确的实验现象是 什么?(2)你观察到了不一样的现象吗?分析原因是什么?(3)如果选用的药品是木炭、 硫磺、蜡烛、铁丝中的一种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说出你的理由?学生有了实验经验,通 过讨论,教师引导,形成了这样深刻的认识:进入的水小于 1/5 体积原因:(1)气密性不好;(2)红磷量不足;(3)没有完全冷却就5打开弹簧夹。这些原因都会导致瓶内压强减少的没有正常时大,从而进入的水不足 1/5。进入的水大于 1/5 体积原因:(1)点燃红磷后没有立即放入,即放入的速度缓慢;(2) 盖上

16、瓶塞后被热气冲开过。这些原因会导致一部分气体跑掉,使瓶内压强减少的过多,从 而导致进入的水大于 1/5。如果选用的是木炭或硫磺,由于反应后生成的是气体,瓶内压强几乎没有变化,所以冷却 后没有水进入集气瓶;如果选用的是蜡烛,反应后生成的水冷却后是液体,而生成的二氧 化碳是气体,仍旧占据一定体积,瓶内的压强变化不大,进入的水大约是体积的 1/10;如 果选用的是铁丝,由于铁丝在瓶内不能燃烧,在短时间几乎不能消耗瓶内的氧气,所以没 有水进入集气瓶。在活动与探究教学中,还经常会有学生提出教师意料之外的问题,有些问题是可遇不可求、 弥足珍贵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对“活”起来的知识进行“动”的重组,使教学过程真正呈 现出师生积极、有效、高质量的动态生成。四、注重联系实际,培养应用能力,拓展探究广度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化学教学与实际相联系,能给学生更多知识,也能激 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我们鼓励学生课前查找资料或从生活经验中提出有关问题,每 次活动与探究结束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