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8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测试专题突破练(三)氧化还原反应

上传人:yoush****ohua 文档编号:39310324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2018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测试专题突破练(三)氧化还原反应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最新2018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测试专题突破练(三)氧化还原反应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最新2018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测试专题突破练(三)氧化还原反应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最新2018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测试专题突破练(三)氧化还原反应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最新2018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测试专题突破练(三)氧化还原反应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2018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测试专题突破练(三)氧化还原反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2018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测试专题突破练(三)氧化还原反应(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最新 2018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测试专题突破练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测试专题突破练(三三)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专题突破练(三) 氧化还原反应1(2017湖南郴州质监)在下列变化:大气固氮,硝酸银分解,实验室制取氨气。按氮元素被氧化、被还原、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BC D解析: 大气固氮发生的反应为 N2O2=闪电 2NO,氮元素被氧化;硝酸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AgNO3=2Ag2NO2O2,氮元素被还原;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该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氮元素既不被氧化也不被还原,故正确答案是 A。答

2、案: A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有一种元素被还原B元素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时,它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C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D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解析: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元素被氧化,就有元素被还原,被氧化和被还原的元素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A 错误;化合态的元素可为正价,也可为负价,游离态的元素为 0 价,则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B 正确;0 族元素的原子既不容易得电子,也不容易失电子,C 错误;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既有单质参加反应又有单质生成,但该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D

3、 错误。答案: B3(2017江西赣州十三县联考)我国古代有“银针验毒”的记载。 “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4Ag2H2SO2=2X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Ag 得到电子BX 为 AgSCO2 被还原D每生成 1 mol X 转移电子数为 4NA解析: 由原子守恒可知 X 是 Ag2S,反应中 Ag 失去电子,每生成 1 mol Ag2S 转移电子数为 2NA,所以A、B、D 均不正确。答案: C4(2017山西五校联考)将几滴 KSCN(SCN是“类卤离子”)溶液加入含有 Fe3的酸性溶液中,溶液变成红色。将该红色溶液分为两份:一份中加入适量 KMnO4 溶液,红色褪

4、去;另一份中通入SO2,红色也褪去。下列推测肯定不正确的是 ( )ASCN在适当条件下可失去电子被氧化为(SCN)2B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 KMnO4 将 SCN氧化C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 SO2 将 Fe3还原为Fe2D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 SO2 将 SCN还原解析: 红色溶液的成分可看作是 Fe(SCN)3,由于 SCN是“类卤离子” ,性质与卤素离子(Cl、Br、I)相似,因此可通过卤素离子的性质推测 SCN的性质。如 Cl可被酸性 KMnO4 溶液氧化为 Cl2,则 SCN也能被酸性 KMnO4 溶液氧化为(SCN)2,所以 A、B 项都正确;Fe3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将 SO2 氧化为

5、H2SO4,本身被还原为Fe2,C 项正确;卤素离子的化合价已到最低价,不能被 SO2 还原,由此可推知 SCN也不能被 SO2还原,故 D 项不正确。答案: D5(2017福建漳州八校联考)三氟化氮(NF3)是微电子工业中优良的等离子刻蚀气体,它在潮湿的环境中能发生反应:3NF35H2O=2NOHNO39HF。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F3 是氧化剂,H2O 是还原剂B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C若生成 0.2 mol HNO3,则转移 0.2 mol 电子DNF3 在潮湿的空气中泄漏会产生红棕色气体解析: 用双线桥分析该氧化还原反应:,不难看出 NF3 既是氧化剂又

6、是还原剂,且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A、B 不正确;每生成 1 mol HNO3 转移 2 mol 电子,则生成 0.2 mol HNO3 应转移 0.4 mol 电子,C 不正确;NF3 在潮湿的空气中泄漏会发生上述反应,生成的 NO 又与空气中的 O2 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 NO2 气体,D 项正确。答案: D6已知 NH4CuSO3 与足量的 10 mol/L 硫酸液混合微热,产生下列现象:有红色金属生成 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溶液呈现蓝色。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硫酸作氧化剂BNH4CuSO3 中硫元素被氧化C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氨气D1 mol NH4CuS

7、O3 完全反应转移 0.5 mol 电子解析: A 项,硫酸起酸性作用,错误;B 项,硫元素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错误;C 项,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二氧化硫,错误;D 项,铜元素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正确。答案: D7已知下列反应:Co2O36HCl(浓)=2CoCl2Cl23H2O();5Cl2I26H2O=10HCl2HI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还原性:CoCl2HClI2 B氧化性:Co2O3Cl2HIO3C反应中 HCl 是氧化剂 D反应中 Cl2 发生氧化反应解析: A 项,由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可知,中还原性为 HClCoCl2,中还原性为 I2HCl,故 A

8、 错误;B 项,由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知,中氧化性为Co2O3Cl2,中氧化性为 Cl2HIO3,则氧化性为Co2O3Cl2HIO3,B 正确;C 项,反应中 Cl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 HCl 为还原剂,故 C 错误;D 项,中 Cl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氯气发生还原反应,故D 错误。答案: B8CuSO4 溶液中加入过量 KI 溶液,产生白色 CuI沉淀,溶液变棕色。向反应后溶液中通入过量 SO2,溶液变成无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滴加 KI 溶液时,KI 被氧化,CuI 是还原产物B通入 SO2 后,溶液变无色,体现 SO2 的还原性C整个过程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和氧

9、化还原反应D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I2SO2解析: 根据题意知,CuSO4 溶液中加入过量 KI溶液,产生白色 CuI 沉淀,溶液变棕色,发生的反应为 2CuSO44KI=2K2SO42CuII2,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 SO2 气体,发生的反应为SO22H2OI2=H2SO42HI。滴加 KI 溶液时,碘元素的化合价升高,KI 被氧化,铜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 CuI 是还原产物,A 正确;通入 SO2 后溶液变无色,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SO2 体现还原性,B 正确;整个过程中所有反应中都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只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C 错误;根据上述反应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的强弱规

10、律判断,氧化性:Cu2I2SO2,D正确。答案: C9下列化学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A含有等物质的量的 H、Al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 溶液:H、Al3、Al(OH)3B含有等物质的量的 FeBr2、FeI2 的溶液中,缓慢通入氯气:I、Br、Fe2C含有等物质的量的 NaCl、Na2S 的溶液中加入AgNO3 溶液:NaCl、Na2SD含有等物质的量的 Fe3、Cu2的溶液中加入铁粉:Cu2、Fe3解析: 酸性由强到弱为 H、Al3、Al(OH)3,则逐滴加入 NaOH 溶液,反应先后顺序为H、Al3、Al(OH)3,A 正确;还原性由强到弱为I、Fe2、Br,则缓慢通入氯气

11、的先后顺序为I、Fe2、Br,B 错误;溶度积为 Ksp(AgCl)Ksp(Ag2S),则加入 AgNO3 溶液反应的先后顺序为Na2S、NaCl,C 错误;氧化性为 Fe3Cu2,则加入铁粉反应的先后顺序为 Fe3、Cu2,故 D 错误。答案: A10把图 2 中的物质补充到图 1 中,可得到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型离子方程式(未配平):对于该离子方程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IO4 作氧化剂B氧化性:Mn2IO3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52D若有 2 mol Mn2参加反应时,则转移 10 mol电子解析: 由 Mn2MnO4 知,锰元素的化合价升高,Mn2作还原剂,氧化产物为 Mn

12、O4,由IO4IO3 知碘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 IO4 作氧化剂,IO3 为还原产物,选项 A 正确;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得2Mn25IO45IO32MnO4,根据电荷守恒得2Mn25IO45IO32MnO46H,根据质量守恒得2Mn25IO43H2O=5IO32MnO46H,根据配平后的反应可知选项 C 和 D 均正确;根据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还原剂可知选项 B 错误。答案: B11已知:2Fe2Br2=2Fe32Br,2Fe32I=2Fe2I2。向 FeI2、FeBr2 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还原性:IFe2

13、BrB原混合溶液中 FeBr2 的物质的量为 3 molC当通入 1 mol Cl2 时,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2Fe2Cl2=2Fe32ClD原溶液中 n(Fe2)n(I)n(Br)213解析: 由所给离子方程式,结合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可知还原性:IFe2Br,A 项正确;当通入 Cl2时,原溶液中最先被氧化的是 I,n(I)2 mol,其次被氧化的是 Fe2,n(Fe2)4 mol,最后被氧化的是 Br,n(Br)6 mol,D 项正确;原溶液中FeBr2 的物质的量为 3 mol,B 项正确;根据题图,通入 1 mol Cl2 时发生的反应为2ICl2=

14、2ClI2,C 项错误。答案: C12(1)在一定条件下,下列微粒的还原性顺序为SO23IFe2BrCl,由此判断以下反应不能发生的是_。a2Fe3SO22H2O=2Fe2SO244Hb2Fe2Cl2=2Fe32Clc2Br4HSO24=SO2Br22H2OdI2SO22H2O=4HSO242I(2)反应 KClO36HCl(浓)=KCl3Cl23H2O 中,氧化产物是_,还原产物是_,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3)某混合溶液中含有 NaI、NaBr、Na2SO3 三种溶质,其物质的量均为 1 mol,向其中通入 33.6 L 氯气(标准状况)试写出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解析: (1)因为还原性:SO23Br,c 不能发生,正确的反应为SO2Br22H2O=2Br4HSO24。(2)根据“不交叉规律”判断:KClO3 是氧化剂,浓HCl 是还原剂,Cl2 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推知: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51。(3)SO23、I、Br三种离子的还原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 SO23IBr,故氯气先跟 SO23 反应,后跟 I、Br反应,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推知,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