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10高考诗歌鉴赏手法类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309996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2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2010高考诗歌鉴赏手法类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008——2010高考诗歌鉴赏手法类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2008——2010高考诗歌鉴赏手法类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2008——2010高考诗歌鉴赏手法类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2008——2010高考诗歌鉴赏手法类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8——2010高考诗歌鉴赏手法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2010高考诗歌鉴赏手法类(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章法结构之起承转合.1 章法结构之线索贯穿.4 章法结构之前后照应.5 表达方式之描写.8 表达方式之抒情.12 修辞之比喻.17 修辞之拟人.19 修辞之借代.20 修辞之对比.22 修辞之夸张.24 修辞之对偶.25 修辞之反问.27 修辞之用典化用.28 表现手法之衬托.29 表现手法之虚实.32 表现手法之托物言志.34 表现手法之象征.35 表现手法之想象与联想.37章法结构之起承转合章法结构之起承转合律诗作为近体诗的一种,它与古体诗的区别就在于它讲究诗歌的格律。因此从某种意 义上来说,律诗是一种讲究格律的诗,包括作者思想情感的表达也必须借助于或屈从于律 诗这种格律的需要。所以了解律

2、诗的基本格律起承转合的体例,对于我们读懂诗歌所 要表达的思想进而鉴赏律诗都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一首先介绍一下有关“起承转合”的基本知识。律诗开头的两句,称为首联, 这是作者由题目进入到正文的入手处, 因此也称起联。 律诗的三四句称为颔联,颔联为承,即承接起联,因为起句往往是直接点题,有点突兀, 所以承联则语气放缓,对起联进行进一步的补充说明。五六句称为颈联,表现在章法结构 上,颈联为转,即在承联的基础上进行语意宕转,并为尾联蓄势。尾联是全诗的收结处, 往往起一个总结的作用,因此也称“合”,这就是律诗的起承转合。如果我们把一首律诗比 作是一篇议论文,那么起联变相当于提出问题,承联和转联就相当于分

3、析问题,尾联就相 当于解决问题。因此整首律诗往往会呈现出一种“总分总”的结构。但具体到每一首律诗中,情况又有所不同,大体有这样三种。第一种是“起承转合”式,即“总分总”式。 第二种是“起承转合”式,即“分总”或“总分”并列式。 第三种是“起承转合”式,即“总分”式。 二从起承转合中读出诗歌的思想情感。以上我们介绍了律诗起承转合的体例及几种具体表现形式,但有一点不变的是律诗情 感的直接外现往往表现在首联与尾联,因为这两联正好对应起联与结联,律诗从体例上的 要求就是在此点题。所以读懂律诗的思想感情,不可放过了这两处。【2007 年宁夏卷】小斋即事刘一止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方。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

4、商?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 秦桧”而被罢官。局:指棋盘。 1诗的第二联对第一联的句意起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 分) 2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6 分) 【2007 年宁夏卷答案】1 第二联是对第一联句意的补充。“未用”是承“爱棋”句而说, “爱棋”是爱棋盘的方,故没有想到要用棋来较量胜负、“哪能”句是承“怜琴”句而说,“怜琴” 是爱琴弦的直,所以怎么能用它来记宫商角徵羽五音呢?第二联突出强调了第一联中“为弦 直”、“因局方”的句意。 2作者写琴棋二物是

5、托物言志。他以琴棋二物的“品”,来写自己的“志”;直正直、 方有棱角。正因为自己的方直之品不变,结果到头来“世愈疏”、“万事妨”,只落得小 斋独处,无关乎国家的兴亡了。这些都抒发了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世事讥讽的情怀。分析:解答这两个题目,关键就是读懂这首律诗的起承转合。这首律诗的总体结构呈 现出一种“起承转合”式,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讲的第一种结构。这种结构从形式上来说, 首联起句点题,颔联承接起联,即对起联进行语意的补充。所以第 1 题的答案就可以从此 入手。第 2 题考查诗的情感,而在这种结构处理方式的诗中,表现作者情怀的地方往往会 在首联起处和尾联结处点明。所以我们就可以从首联和尾联处入

6、手去理解作者的情感。 三起承转合与诗歌的诗眼。什么是诗眼?诗眼有全诗之眼与句中之眼之分。全诗之眼是全诗精神的凝聚处,一句 之眼是一句诗精神的凝聚处。律诗起承转合的特点决定了全诗的情感处往往都在首联起处 和尾联结处,因此全诗之眼也往往在起与结处。既然首尾两联一般是属于表意部分,那么 这两联就不能最好地体现出作者写诗的功力,因此中间两联就成了诗人最用力之处,所以 从形式上来说,这两联必须对仗,从炼字上来说,这两联也往往是句中之眼处。所以说律 诗这种起承转合的体例特点除了便于我们理解作者的情感之外,也往往是理解诗歌诗眼的 重要入手处。先看全诗之眼。清代仇兆鳌在杜诗详注里把全诗之眼归结为或在首联、或在

7、结尾、或首尾俱用三 种不同的情形。下面我们就来结全律诗起承转合的特点分析不同位置的诗眼有什么不同的 作用。 1用于首联。首联是起联,起联往往是点题处,因此如果诗眼位于起联,往往会奠定全 诗的感情基调。 2用于尾联。尾联是全诗的合联,是道破全诗情感的地方。因此位于此处的诗眼往往有 一种画龙点睛的作用。 3首尾俱用这种格式我们不再举例说明。再看句中之眼。律诗起承转合的体例特点决定了句中之眼大都位于律诗的承联与转联, 而五七言律诗语意的特点又决定了五言律诗的句中之眼往往在第三字,而七言律诗诗眼往 往在第五字。句之诗眼因其所处的具体位置不同我们又可把它分为句内之眼、句末之眼和二者连用。句内之眼,是指出

8、现在一句诗当中的眼字。句中之眼往往撑起一句的语义,从而增强 诗歌意境的动态感。例“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字是句中之眼,它不仅仅写出了春到江南时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写出了这种变化之动态。句末之眼,是指出现在一句诗最后的眼字,句末之眼能增强诗歌意境的画面性。例“大 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直”和“圆”。“直”是线条的平面扩展,而“圆”是面的立体呈现, 平面的线与立体的圆相切,增强了诗歌画面的直觉形象。句内之眼与句末之眼的并用,能够形成语义的内部呼应。例:“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 流。”天空明净,繁星闪烁,得力于“垂”字,因为只有在明亮的夜晚,天空才显得特别低, 星星也好像低垂而下

9、。“平野”本有开阔之意,后边再加上一个“阔”字,更显得辽远。“垂” 与“阔”互为因果,因星“垂”才显得平野“阔”,从而形成句子内部的呼应。当然,这是为了介绍的方便,很多时候这三种作用是相互在一起的,而且诗歌中所有 字词的艺术效果都是和诗歌最终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密切相关,因此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 具体对待。【2007 全国卷 2】例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晴野望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尘垢:尘埃。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2007 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溪亭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 分)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 分) 【2007 四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