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心理学复习打印稿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297171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心理学复习打印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学心理学复习打印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学心理学复习打印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学心理学复习打印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学心理学复习打印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心理学复习打印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心理学复习打印稿(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一一章章 教教育育心心理理学学概概述述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学校校情情境境中 学学与与教教的基基本本心心理理规规律律) )的科学。是 心理学与教育学的 交交叉叉学科。 二、教教育育心心理理学学的的研研究究内内容容 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 绕学学与与教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学 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 包含学学生生、教教师师、教学内内容容、教学媒媒 体体和教学环环境境等五种要素;由学学习习过过 程程、教教学学过过程程和评评价价/ /反反思思过过程程这三种 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一)学学习习与与教教学学的

2、的要要素素 1 1. .学学生生是学习的主主体体因素,任何教 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学生从 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第一是 群群体体差差异异,第二是个个体体差差异异,学生是教 育心理学研究的主主要要范范畴畴【其群体差异 -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先前知识基础、 学习方式。影响学与教过程】 2. .教教师师指指导导地地位位, ,关关键键作作用用【教师主 要是通过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教学风格 等因素影响教育教学过程。 】 3.教教学学内内容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 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 教 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4.教教学学媒媒体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 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

3、生之间传 递信息的工具。 5.教教学学环环境境包括物质环境物质环境(课堂自 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 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 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 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 教学方法、教学组织 . (二)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1.学学习习过过程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 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 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学 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 核核心心内内容容) 2.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 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 思 考、探索和发现过程 ,使其获得知识、 技能和态度.此外,教师还要进行教学

4、管理,调节教学的进程,以确保教学的 有效性。3.评价反思过程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 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 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 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 (三)静态的五种要素和动态的三种过程 之间的作用:相相互互影影响响、相相互互作作用用、相相 互互依依存存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教学过程的 背景下进行的 ;教学过程要以学习过程为 基础;教学过程要据教师自身的特点、教 学内容的难易、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的实 际情况而展评价/反思过程随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的进行而侧重于不同方面 。 第第二二节节教教育育心心理理学学的的作作用用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 释、预测和控

5、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准确确地了了解解问问题题 2.为实际教教学学提供科学的理理论论指指导导 3.帮助教师预预测测并干干预预学学生生 4.帮助教师结结合合实际教教学学进行研研究究 第第三三节节教教育育心心理理学学的的发发展展概概况况 教学心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 个时期 一一、初初创创时时期期(20 世纪2 20 0 年年代代以以前前) 1903 年美国桑代克一个动 力结构。 ) .总之,学习准备不仅影响新学习的成 功,而且也影响学习的效率。学习也会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新的发展又为进一步 的新学习做好准备。 (动态) (二)关键期关键期 .提出者: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劳伦兹(动物 出生

6、后很短时间内”印刻”自己的母亲) .定义:是指最易学会和掌握知识技能、 行动动作的特定年龄时期,在此期间,个 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 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如: 2 岁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4 岁是形状知 觉形成的关键期、4.5 岁是学习书面语言 的关键期等。 .启发意义: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 ,及时 进行适当的教育,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节第二节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一、认识发展的阶段理论一、认识发展的阶段理论 .代表人物:皮亚杰 .内容: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伴随同化 性的认知结构的不断再构,使认知发展形 成几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时期或阶段

7、; 逻辑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现。 从婴 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 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等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 岁) 特点:感觉和动作分化感觉和动作分化,初生婴儿只有笼 统的反射;后期感觉与动作才渐渐分化而 有调适作用,思维才开始萌芽 前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27 岁) 特点: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 或形象模式,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 思维受直觉表象的束缚;思维特征:认为 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以自我为中心自我为中心; 认知活动具有相对性;不可逆不可逆。 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 特点: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逆,能进行 逻辑推理;获得了长

8、度、体积、重量和面 积的守恒守恒;思维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具体事物的支持。 (守恒指客体外形上发生变化,但其特有 的属性不变。 )形式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115 岁) 特点: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命题形式进行的;能运用假 设演绎推理的方式解决问题;具有抽象 逻辑思维;具备了逆向性的可逆思维与补 偿性的可逆思维;不再刻板的恪守规则, 思维具灵活性。 二、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二、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如中 学生学习抽象概念与规则,仍需具体经验 的支持);教学促进学生的认识发展 (只有教学内容与方法得当,系统的学校 教学可以起到加速认知发展的作用); 教学应适应学生的

9、最近发展区 关于关于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 提出者:维果斯基(前苏联) 定义: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 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 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 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的过渡状态。 最近发展区意义(启发): .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 发展水平,还应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 正在发展的过程。 .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走 在发展的后面,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 而走在发展的前面,并跨越最近发展区而 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第三节第三节 中学生的人格发展中学生的人格发展 (一)人格的发展 .定义:人格人格又称个性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 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

10、使其与他人的行为 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发展阶段: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成功 而合理的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与冲突,将 使个体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否则会使人 格向不健全的方向发展,形成消极的人格 特征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 岁)发展任务: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 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培养信任感2)自主感对羞耻感(2-3 岁)培养自主性 3)主动感对内疚感(4-5 岁)培养主动性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 岁)培养勤奋感 5)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角色混乱(1218 岁) (中学)记:自我同一性指个体组织自己的 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

11、而形成的 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尤其体现在职业 定向、性别角色等方面。 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的意义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的意义:指明了每个 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 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 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 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 如:初高中青少年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人格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影 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模式 (专制型、民主型、放纵型) ;学校教 育(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影响来 实现的) ;同辈群体(一方面,同辈群 体是儿童学习社会行为的强化物,另一方 面,同辈群体又对儿童的社会化和

12、人格发 展提供社会模式和榜样。 )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定义: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 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自我意识三种成分:自我认识(知) 、 自我体验(情) 、自我监控(意) .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 生理自我生理自我(1 岁末开始,3 岁左右基本成 熟)自己的动作与动作对象区分开,自己 的动作和自己区分开(第一个飞跃,老师说 的 社会自我社会自我(3 岁以后至少年期成熟)自 我评价的独立性、原则性、批判性迅速发 展,但不涉及个人的内心世界与人格特征。心理自我心理自我(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 青年开始形成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行动目标 和社会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和能力,他们

13、的自我评价越来越客观、公正与全面, 并具有社会道德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 我理想,追求最有意义与价值的目标。是 第二个飞跃期。 第四节第四节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一、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认知过程: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 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存在 着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个别差异。(一)认知方式差异: 1.定义: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 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 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 而稳定的风格。 .认知差异表现认知差异表现: 场独立与场依存;提出者:威特金威特金 场独立性的人对事物的知觉和判断不易受 外来因素的影

14、响和干扰,常根据自己的内 部参照,独立进行分析判断;场依存性的 人较多地依赖外在参照知觉事物,或者难 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干扰。 沉思型与冲动型;学生对问题解答的速 度和准确性方面的差异。所谓沉思型是指 对问题的解答速度较慢但错误较少的类型;所 谓冲动型是指对问题解答速度较快但错误 较多的一种类型;反应时间与准确性 辐合型与发散型辐合型与发散型:提出者:吉尔福德吉尔福德 (美国) (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的特征) (二)智力差异(属于认知能力方面) .智力反映了一个人的聪明程度,而且 这种聪明程度可以通过智力测验所测定的 分数(智商 IQ)来衡量; .智商呈常态分布(见图),即:全人口 中,智力

15、超常和智力低下者均为少数,多数 人的智力处于中等水平。智力测验中的一 个重要概念是智商,简称 IQIQ。其公式为: IQIQ智力年龄(智力年龄(MAMA)/ /实际年龄(实际年龄(CACA) 100100. .智力量表:斯坦福比纳量表(S-B 量表):世界上 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最早由法国人比纳和 西蒙于 1905 年编制,后由斯坦福大学的 推孟多次修订(比率智商) 。 IQMA/CA*100%,所以智商 100 为中等水 平。 韦克斯勒量表(1936 年,离差智商): 包括学龄前智力量表,儿童智力量表,成 人智力量表 .智力的差异表现在两方面:(见书 P27) A.个体差异:个体间差异智商呈常

16、态分 布(钟形分布) ,即:全人口中,智力超 常和智力低下者均为少数,多数人的智力 处于中等水平。IQ 超过 140 为天才,不 到 1%;个体内差异:即智商分数构成成 分的差异 B.群体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 差异 (三)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如何因材施教)认知方式没有好坏优劣之分,只表现为信 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传统教学条件下, 智力是学习成绩的一个可靠的预测指标, 然而,智力并不影响学习能否发生,它主 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 习的迁移。所以我们应根据学生认知差异我们应根据学生认知差异 的特点与作用,改革教学,因材施教的特点与作用,改革教学,因材施教。 .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 织形式。 (分班问题).采用适应认知差 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 .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程序 化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 二、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定义:性格性格指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