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jta疗法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256801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Vojta疗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Vojta疗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Vojta疗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Vojta疗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Vojta疗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Vojta疗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Vojta疗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Vojta 疗法又称 Vojta 诱导疗法,是德国学者 Vojta 博士总结创造的,由反射性俯爬与反射性翻身组成的、诱导出反射性移动运动的促通治疗手法。据 Vojta 报告了 207 例脑瘫危险儿,经过治疗训练,有 199 名(96)达到正常化。他断言,脑瘫经过早期诊断和训练是可以治疗的,这引起医学界的震惊。 Vojta 疗法应用范围广。从新生儿到年长儿都可以利用,是早期治疗较好的方法。 手法简单、容易掌握,在治疗中可培训家长,便于开展家庭疗育,效果明显。例如肌张力较强的患儿,治疗 1 周后就可以出现效果,特别是早期治疗,效果更好。Vojta 疗法不需要复杂、价格昂贵的设备,只需要一个温暖、光

2、线充足的场所和一张治疗台,经济适用,因地制宜,有条件的可住院由训练师专职进行,没有条件的可培训家长进行家庭疗育,定期到医院复诊。Vojta 疗法的基础理论一、Vojta 疗法的发展史Vojta 疗法又 Vojta 诱导疗法,是德国学者 Vojta 博士总结创造的,由反射性俯爬与反射性翻身组成的、诱导出反射性移动运动的促通治疗手法。Vojta 博士在德国的康复中心工作期间,对脑瘫康复治疗产生极大兴趣。在实践治疗中,他发现对患儿训练给予压迫刺激及一定的抵抗后,患儿肌张力逐渐降低,如果连续给予抵抗时,各关节的肌张力还会降低,他认为这种情况不单是脊髓水平的反应,而且与脑干以上高级中枢有关,在给痉挛型脑

3、瘫训练时观察到,患儿俯卧位时,小腿三头肌伸展,躁关节背屈,患儿头部伸展。如使头部背屈,踩关节跃屈,又形成尖足。这种现象绝不是局部反应,而是一种全身的反射运动。所以在纠正尖足时,只要在头部给予抵抗,防止头背屈,在足部给予抵抗,防止足跃屈,尖足就能被纠正。由此他设想,如果在运动的关键部位,如头部、脊柱上给予抵抗刺激,就能诱发出脊髓水平的反射动作,刺激越强,反应越强,在关键部位加强刺激做等长收缩运动,肌张力会逐渐降低,就可使脑瘫的异常姿势得到纠正,但是保持这种状态却较难,所以必须坚持治疗,才能保持这种效果。脑瘫患儿不能很快出现这种效果:需经过一定时间的诱导治疗才能出现。Vojta 把肱骨内上髁、股骨

4、内髁、头部等刺激部位互相组合,在一定的姿势下给予刺激,就会在四肢与躯干上反复地诱导出同样的运动,这种运动是一种复合运动,也是一种移动运动,这就是形成反射性移动运动概念的起源。Vojta 在治疗中发现,脑瘫患儿营养差,长年卧床,经常患肺炎而影响训练,对这种患儿,治疗前必须首先改善呼吸功能,为此他利用 Kabat 手法,使患儿呈仰卧位,做呼吸功能训练,当他刺激胸廓中部时,患儿的小腿能抬起,头向对侧回旋,出现向对侧翻身的动作,由此 Vojta 发现了反射性翻身胸部诱发带的刺激部位。反射性俯爬与反射性翻身是 Vojta 疗法的核心,可以说 Vojta 疗法是他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不断观察创造的治疗方法。1

5、968 年 VoJta 的专著问世,在神经发育运动功能的基础上,形成了 Vojta 诱导疗法,特别是他提倡早期诊断,提出用于早期诊断脑瘫的中枢性协调障碍的概念,由此对脑瘫开始了早期治疗,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脑瘫患儿的康复又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为减少伤残,促进患儿康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 Vojta 报告了207 例脑瘫危险儿,经过治疗训练,有 199 名(96)达到正常化。他断言,脑瘫经过早期诊断和训练是可以治疗的,这引起医学界的震惊。二、对移动运动的认识康复医学中的理学疗法的最终日的,是获得双足步行的功能。获得这一功能的前提是,要从系统发育阶段向个体发育阶段过渡,必须经过翻身、腹爬、四

6、爬的发育过程,最后双足站立步行。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将手从在上述运动中的支持与推进机能中解放出来,获得双手使用工具的能力。1移动运动的特点:(1)移动运动是一种开始于一定的出发肢位,运动后又恢复到出发肢位的一种反复性的、协调的自动机能。这种运动可分为一定的相(期),如走路运动分为摆动期与支撑期。(2)全身骨路肌都参与到移动运动的某种规律的经过之中。(3)每种骨骸肌各自的作用,能在时间上与空间上发生交互作用。具体地说,每一个运动都有主动肌、拮抗肌、固定肌、中和肌,只有这些肌肉共同的作用,才能保证运动的正常进行。(4)移动运动本身未必是目的,它往往是要达到一定目的的一种手段。2构成移动运动的三因素:(

7、1)姿势调节能:姿势调节能是人类对于自己身体在空间的体位发生变化时,头部、躯干、四肢的反应性适应能力,分为两种。1)静态反应:当外力使身体姿势发生改变时,经自身调节后恢复到原来的姿势的反应,如竖颈、坐位稳定、立位平衡反应等。2)动态反应:当外力强度过人或持续长时间时,身体姿势的改变难以恢复到原来姿势,而用一种新的、稳定的姿势来代替的一种能动的反应,如保护性伸展反应等。(2)相运动能:是一种活动身体某一部分或使身体的位置发生变化的能力。人类这一运动发育遵循以下顺序:活动眼球追视某一物体,手伸向眼前的物体,爬行移动到远处的物体,独步到达目的物或目的地。必须有姿势调节能的保证,才能使相运动顺利完成。

8、在神经生理学上惯用将姿势调节能称为紧张性活动,将相运动能称为相活动。MRood 将两者归纳为感觉运动机构的发育,姿势调节能是决定身体稳定性的能力,相运动能是决定移动性的能力。(3)抬起结构与支持性:Vojta 博士认为,在移动运动因素中还存在着抬起机构与支持性。小儿正常发育过程中可明显看出这一结构的发育过程。新生儿俯卧位时可瞬间抬头,3 个月时可用肘支撑抬起身体至胸部,5、6 个月时可以用于支撑,肘伸展拾起身体至腹部,继而向四爬位、坐位、立位发展过程中都需要抬起结构及支持性起作用。可见由水平位逐渐拾起而最后成为垂直位,由全身支持逐渐缩小基底面而最后成为双足支持。3支持点与三维运动:移动运动除了

9、靠上述三因素来调节外,还须随时确立支持点与进行相运动之时的三维运动。移动之时,首先要确立支持点,然后全身肌肉向支持点方向收缩,身体重心向支持点进行向垂直方向、前方及侧方的三维运动。例如腹爬时,支持点是向前方伸出的上肢的肘部,与肩、肘关节有关的肌肉都向肘关节方向收缩。躯干通过肩关节,以肩关节的球关节为杠杆向肘关节方向用力。这时肩、躯干及其身体重心进行着向垂直方向、侧方及前方的三维运动。这种三维运动的向前方的因素,成为实际的行动体现出来。确立支持点与三维运动与移动运动因素都是顺利进行移动运动的基本保证。移动运动的三因素是不可分割的,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姿势调节能是基础,一旦它发生障碍,则不能保证正

10、常的支持能力与拾起机构发挥作用,这样也不能完成相运动。脑性瘫痪患儿尽管其中一些人可以肘支持、膝立位及站立,但不能进行腹爬、四爬、膝位前行及双足步行,这是因为这些患儿的移动运动三因素及确立支持点和三维运动的发育受到了障碍。治疗时要注意通过一定的于技诱发这些因素的发育。三、反射性移动运动 RL1反射性移动运动的特点:(1)反射性移动运动包括两种,即反射性腹爬 RK 与反射性翻身 RU。RK 与 RU 是在系统发生和个体发生的进化过程形成的,在正常的新生儿也可诱发。(2)在 RL 之中,没有目的性,不需要“是否促进”这样的意志行为。而且诱发 RL 的刺激是对固有感受器的刺激,对刺激的顺应性小。基于上

11、述两点,认为在诱发 RL 时,能够给予无限的刺激。(3)从运动学角度来看,RL 中也存在着移动运动三因素,即对姿势变化的全身的反应性适应能力,抬起机构与支持性及相运动能。如前所述,三者间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当我们通过于技诱发出其中一因素时,可以促通另两种因素的能力。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症状若从运动学观点来分析,可以看到这三种因素的缺失或发生障碍。通过诱发 RL,可以激活与改善各种因素,恢复运动学的构成,从而促进与改善患儿的运动发育与姿势发育。(4)通过诱发 RL,可以激活四肢末梢的正常运动模式,如前臂外旋、腕关节的挠背屈、下肢外旋、外展及踩关节的背屈等,由此可改善脑性瘫痪患儿的异常的运动模式,如前

12、臂内旋、手握拳、下肢内收、内旋、交叉步态及尖足等。2RL 在脑性瘫痪运动疗法中的意义:反射性腹爬与反射性翻身决不是促进腹爬与翻身运动的本身。反射性腹爬这样的运动模式在小儿运动的发育过程中是不存在的。但是从运动学的观点来分析被诱发的全身的运动模式,可以看到它们是存在于轴器官与四肢的,从出生到立位乃至步行的必需的运动模式。反射性腹爬的颜面侧上肢的肘支持、掌骨外展及腕关节的挠背屈分别出现在正常儿生后 3 个月与 6 个月左右。后头侧上肢腕关节的挠背屈,手指从尺侧张开,拇指外展手指张开是在生后 6 个月左右。肘关节屈曲位上肩关节外旋屈曲,前臂外旋在 3 岁左右出现。这些动作也见于步行中上、下肢的交互运

13、动中,也是两上肢在伸展位上进行多目的运动时所必须的。颜面侧下肢在膝的屈曲运动结束后出现膝支持是在正常运动发育的 7 个月左右出现,该动作见于正常儿从手掌支持发展到用膝、手支持体重的四点支持之时。后头侧下肢踩关节处于背屈与跃屈中间位,距跟关节在前后腔骨肌保持协调的同时外旋,足趾屈曲。这些运动在步行时接触地面的下肢上可以见到,相当于足跟着地、足放平,足尖离地的一连串运动,在正常发育中在步行开始后 3 个月左右出现。颜面侧的背阔肌与腰方肌,通过脊柱,在上臂与骨盆间弓弦样的收缩,使躯干侧屈。这种腰方肌的机能,在步行过程中的摆动期时将骨盆抬向躯干的动作中是必须的,与支撑期的外展肌共同在步行中起重要作用。

14、反射性翻身可诱发颈椎与上部胸椎的伸展、肩肿骨内收肌的收缩、肩肿带固定于脊柱及胸廓以及诱发上半身的支持性等运动。上述运动出现于正常运动发育的 2 个月左右,这时小儿可将头固定于正中线凝视一物体。则还可诱发骨盆后倾、下胶屈曲抬向躯干、身体重心向一侧移动等运动,在正常儿都出现于 4 个半月左右。另外下肢在踩关节中间位上的屈曲运动出现于 3 个月左右。在上肢可诱发肩关节外展位上的屈曲与内收运动,该运动可以在正常发育的 2 个月左右的手与手的协调运动以及 34 个月的手一口一眼协调运动中见到。脑性瘫痪患儿骸关节届曲位的内收运动障碍、肩关节也在屈曲位上作为肩关节内收肌的胸大肌的内收运动障碍。因为手与手的协

15、调运动、肘支持、四点支持等运动都需要肩关节屈曲位的内收功能,所以也会陆续出现障碍。从上述的反射性腹爬与反射性翻身运动可以诱发出的各种反射性运动中可以看出它在治疗小儿脑性瘫痪中的作用。总之,Vojta 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诱发反射性移动运动,促进正常反射通路与运动模式,抑制异常反射通路与运动模式来达到治疗的目的。越早期治疗效果越好。因为患病早期尤其 3 个月以内,异常姿势尚未固定化,脑损伤的结果只是引起运动协调化的障碍。6 个月以后脑损伤会产生继发性变性,使器质性损害更加明显。如果在继发病变出现前进行治疗,可以使机能障碍逆转、机能改善。这种机能改善又可防止脑的继发变性,因而可以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16、Vojta 疗法的治疗方法一一、反射性腹爬1、出发姿势:患儿俯卧位,头颈在躯干延长线上回旋 3045,稍屈曲。后头侧额部着床,颈肌伸展,左右肩胛及骨盆保持水平位。(1)颜面侧上肢:外展,肩关节呈 135,肘关节屈曲呈 40。放于颜面前方,腕部在肩的延长线上,手半握拳。(2)后头侧上肢:肩内旋,上肢伸展状态放于躯干外侧,手自然位置或握物。(3)额面侧下肢与后头侧下肢:髋关节、膝轻度屈曲位外展、外旋,跟骨在坐骨结节的延长线上。2诱发带与刺激方向:(1)主诱发带:主诱发带都分布在四肢的远位端,共有 4 个。1)颜面侧上肢肱骨内上髁,推向同侧肩胛骨。2)额面侧下肢股骨内侧髁,在髋外展同时将股骨头向髋臼方向压迫刺激。3)后头侧上肢前臂挠骨茎突上 1cm 处,与上肢外展、向前移动的力量相对抗。4)后头侧下肢跟骨,在足的背屈、跖屈中间位上,从后上方向床面压迫。(2)辅助诱发带:辅助诱发带主要分布在肩胛带、骨盆带及胸廓。共有 5 个:1)颜面侧肩胛骨内侧缘下 13 处或下角,向同侧肘关节方向压迫。使内收肌伸展,肩肿骨内收。2)颜面侧髂前上棘,向内侧、背侧、尾侧三个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