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宋元学案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238651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隋唐+宋元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隋唐+宋元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隋唐+宋元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隋唐+宋元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隋唐+宋元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隋唐+宋元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隋唐+宋元学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史通史讲义第 3 单元- 1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隋唐两宋时期隋唐两宋时期【2011 年考试说明年考试说明】 政治: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唐太宗 贞观之治宋的集权措施 王安石变法 经济: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与耕作技术的发展 水利设施的完善 土地制度的演变手工业金属冶炼 制瓷 纺织商业商业的发展 城市的繁荣 文化:宋明理学 三教合一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王祯 步辇图 天王送子图 唐诗 【政权更替政权更替】五代北宋- 辽 金 元 隋唐- 西夏-北宋 南宋-元十国 吐蕃大理 【知识结构知识结构】隋唐(6 世纪晚期10 世纪初)宋元(10 世纪中期13 世纪晚期)时代 特 征政治经济文化【板书板书】隋

2、唐时期的政治隋唐时期的政治 一、隋的统一 二、唐朝的建立 三、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一)玄武门之变 (二)统治思想和统治政策 (三)民族政策 (四)唐太宗的晚年 四、专制主义的完善:中枢机构三省六部制 五、藩镇割据 【夯实基础夯实基础】中国古代史通史讲义第 3 单元- 2 -1、唐太宗的统治: (1)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开皇(隋文帝年号)三年.长孙平见天下州、县多罹水旱,百姓不给,奏令民间每秋家 出粟麦一石已下,贫富差等,储之闾巷,以备凶年,名曰义仓。因上书曰:“.去年亢阳(大旱), 关右饥馁。陛下运山东之粟,置长平之官,开发仓廪,普加赈赐,大德鸿恩,可谓至矣.“

3、 隋书 材料 2:隋氏西京(长安)太仓,东京(洛阳)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 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天下义仓皆充满。 通典 材料 3:(唐)贞观二年太宗谓黄门侍郎王珪曰:“隋开皇十四年天旱,人苦饥乏。是时,仓库盈益, 竟不赈给,乃令百姓逐粮。隋文帝不怜百姓而惜仓库,比至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炀帝恃此富饶,所以奢华无道遂至灭亡。炀帝失国亦此之由。凡理国者,务积于人,不在盈其仓 库。古人云百姓不足,君熟与足?但使仓库可备凶年,此外,何烦储蓄?后嗣若贤,自能保其 天下,如有不肖,多积仓库,徒益其奢侈,危亡之本也。 “ 贞观政要请回答:(1)结合上述材料,说明隋

4、代的仓储状况及其利弊。(2)唐太宗如何认识隋代仓储作用?你如何看待唐太宗的观点? (2)民本思想 (3)统治政策: A 用人 B 法律 C 休养生息 (4)民族政策: 2、三省六部制 (1)内容 (2)特点 (3)作用3 3、科举制、科举制发展过程: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增设进士发展过程: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增设进士 科,科举制形成;唐朝进一步完善。科,科举制形成;唐朝进一步完善。评价:有利于打破士族特权的垄断,扩大官吏的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评价:有利于打破士族特权的垄断,扩大官吏的来源,提高官员文

5、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4、藩镇割据: 出现原因: 扩大原因:中国古代史通史讲义第 3 单元- 3 -古古代代丝丝织织业业中中心心的的迁迁移移古古代代丝丝织织业业中中心心的的迁迁移移古古代代丝丝织织业业中中心心的的迁迁移移危害: 【板书】隋唐时期的经济 一、农业 二、手工业 三、商业 【夯实基础】 1、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 “曲辕代替直辕明显地降低了犁的受力点,既减轻了扶犁农夫的体力消耗,又大大节省了畜力, 充分有效地利用畜力曲辕犁成为有唐一代生产工具水平的标志。 ” 杨荣垓曲辕犁新探首发于农业考古1988 年第 2 期。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唐代生产工具进步的表现,其主要使用的地区及其作用。2、手工业

6、丝织业:回答下列问题 从自然条件来看,殷商、战国、秦汉、唐代前期都是十分 温暖湿润的时期。从近 2000 年的历史气候来看,前 1000 年相对温暖湿润,而后 1000 年相对寒冷。北方黄 河流域相对温暖湿润的气候使当时的水热条件比后来 好,这便更有利于桑树的生长和蚕虫的养育。但安史之 乱以后北方气候开始变寒,特别是南宋以后,北方气候 更是变得寒冷。简要说明中国古代丝织业中心变化的情况。从社会因 素和自然因素两方面分析变化的原因。 (6 分)3、商业: 唐沿用隋开辟的大运河。唐高祖、唐太宗在位期间,每年从外地通过运河输送到长安的粮食约 20 万石.唐玄宗天宝年间增加到 250 万石。安史之乱后

7、,唐朝还能 再延续 150 多年,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靠运河转动的东南财赋支持。大运河把长安、洛阳、涿郡、 江都( 扬州 )、余杭(杭州)等通都大邑联系起来。杭州在中唐以后日益繁华, “万商所聚,百货所殖中国古代史通史讲义第 3 单元- 4 -(1)读图,结合材料概括大运河在唐朝发挥的作用(8 分)(2)依据上述两则材料及所学知识概述唐代商业发展的原因。(3)对外贸易发展: 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 【板书板书】唐朝的文化唐朝的文化 一、思想的演变 二、科技的发展 三、文学艺术 【夯实基础夯实基础】 (1)雕版印刷术 产产生生: 出现雕版印刷术, 1900 年,在敦煌发现了一卷唐朝印刷精美的 ( (8

8、68 年),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年),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 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 外外传传: 末,印刷术由 传到西方。 影响(影响(贡贡献)献):推动了 运动和 改革,促进了人们的 解放和 进步。 (2)火药在军事上的应用 产产生:生:古代的炼丹家发明。东晋 的书中已经提到“火药”。 使用:使用: 末至宋初的战争中,已经开始使用 ;明代还创造了早期自动爆炸的 、水 雷、定时炸弹 。 外外传传: 14 世纪初( 末),经 传入欧洲。 影响影响(贡献):推动了 火药武器的发展,使 阶级日益衰落; 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 业的发展。 (3)诗歌传奇 李白和杜甫使盛唐诗坛大放

9、异彩, 是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 是现实主义诗人 (诗圣) ,其作品被誉为“诗史” 。 (4)书法绘画 吸取 、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成为中国绘画的一个高峰。 隋代 游春图是现存中国最早的山水画;初唐阎立本 ;盛唐“画圣” 送子天王图;隋唐时期 壁画盛极一时 【实战实战】 1.(2009 全国文综一)全国文综一)南朝秀美灵动,北朝刚健雄浑,南北文化共同孕育了唐代文化的新气 象。以下最能体现南方文化特征的是 A初唐书法 B秦王破阵曲 C飞天壁画 D唐三彩 2.(2009 安徽文综高考)安徽文综高考)西方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 析一书中以下图表示公元 6001800 年中国绘画的发展状 况,约每

10、 200 年间出现一个高峰。处于右图第一个高峰期的 著名画家是 A顾恺之 B吴道子 C张择端 D郑板桥 3.(20092009 高考海南单科)高考海南单科) (12 分)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中国古代史通史讲义第 3 单元- 5 -材料一 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 。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信巫鬼,重淫祀。 汉书地理志下材料二 江南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凑。前人君子尚礼,庸庶敦庞,故风俗澄清。而道教(按:指儒家礼教)隆洽,亦其风气所尚也。 隋书地理志下材料三 隋炀帝命编著全国各地风俗,编写者“以吴人为东夷”。隋炀帝加以怒责,并称:“昔汉末三

11、方鼎立,大吴之国,以称人物自平陈之后,硕学通儒,文人才子,莫非彼至。 ” 摘编自太平御览(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汉代至隋代“江南”发生的变化。 (8 分) (2)列举两位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有代表性的“文人才子” 。 (4 分) 4.阅读下列材料:(唐太宗)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全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日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论政体请回答: (1)请概括材料中唐太宗对丞相的看法是什么?(2)根据材料指出唐太宗认为“稳便”的方法是什么?(3)如何评价唐

12、朝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板书板书】宋代的政治宋代的政治一、北宋初期的政治改革 二、北宋的危机和改革 (一)中央集权的加强 (一)危机 (二)中枢机构的分权 (二)改革:庆历新政 (三)影响: (三)王安石变法 【夯实基础夯实基础】一、北宋初期的政治改革 1、中央集权的加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具体措施 作用 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2、中枢机构的分权削弱宰相权力 (1) 分行政权 (2) 分军权 (3) 分财 权 3、影响: (1)积极: (2)消极:中国古代史通史讲义第 3 单元- 6 -二、北宋的危机和改革-王安石变法:1、背景:北宋中期面临严重的 危机政治危机: 严重,农民不断起来反抗财

13、政危机: 、冗兵、 ; 沉重边患危机: 、 的威胁 2内容: 理财: 法、 法、 法、 法、 法、均输法 军事: 法、保马法、 法、军器监 教育: 改革科举:废除死记硬背的 诸科,不考诗赋,进士科考经义和 ;设明法科。 整顿太学:按 重编教科书;考试成绩优异者可 ; 还设置武学、律学、医学等专门学校;惟 用人:打破论资排辈。 3、作用: 一定程度上改变北宋 局面;但由于 不当,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且触 动 利益,招致强烈反对,新法最终 ;在北宋中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 非常尖锐的情况下,王安石大胆改革,精神值得学习 【实战实战】(2008 北京高考)某班学生举办“学习历史话说改革展望未来”的主题演讲会。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主题发言一:王安石变法与民生发言引用了宋史王安石传: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 ”上以为然,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