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县十水利建设规划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227644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1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灌南县十水利建设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灌南县十水利建设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灌南县十水利建设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灌南县十水利建设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灌南县十水利建设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灌南县十水利建设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灌南县十水利建设规划(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灌南县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灌南水利局2010 年 2 月编制单位:灌南县水利局 审定:灌南县十二五水利规划编制领导小组 审核:刘长玉 主编:黄正军 编制:刘伟 彭坤 赵凯 目 录第一章 基本情况第二章 水利发展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第三章 防洪除涝涝工程规划第四章 灌区改造工程规划第五章 水源供给和配置工程规划第六章 农田水利工程规划第七章 水环境保护工程第八章 水利工程和水资源管理第九章 水利软件体系建设第十章 “十二五”期间投资需求与资金来源分析 第一章 基本情况一、全县概况灌南县位于淮、沂、沭、泗下游,东滨黄海,西接沭阳,南与涟水、响水毗连,北隔新沂河与灌云相望。全县总面积1041km2,

2、耕面积 88.96 万亩(土地详查面积 89.86 万亩) ,总人口 72.71 万人,辖 14 个乡镇 237 个行政村。全县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一般地面高程从真高 5.5m 到真高 1.7m,属平原缓坡地带,平均坡降 1/150001/20000,无霜期 227 天,年均光照 2434 小时,年均降雨量 927mm,最大三日雨量 812mm。全区土壤粘土占 70%以上,分布于灌河以北、灌河至 326 省公路之间及盐河以西地区,沙土面积不足 30%,分布于本区东南部地区。本县为海相成陆,废黄河高程0.5m 以上为粘土或沙土,0.515m 为灰色海淤土,15m 以下为黄色粘土。本县境内河流纵横

3、。灌河及其主要支流在本县汇合入海,盐河南北穿腹而过,新沂河横贯本区北部边界,素称“洪水走廊” ,历来水旱灾害频繁。1958 年建县以来,在党和各级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通过广大人民的艰苦治水斗争,已初步建立起防洪、挡潮、排涝、蓄水、灌溉、降渍等工程体系。截止 2009 年,全县完成有效土方 13092 万 m3,石方砼方 33.62 万 m3,完成农田水利投资 14928.63 万元,计兴建圩 513.2km,开挖大沟 125 条,中沟 1257 条,小沟 5651 条,建筑干渠 5 条,支渠 102 条,斗渠 920条,农渠 3458 条,建成机电灌站 664 座,装机 30011kw,兴建小

4、沟以上各类建筑物 12830 座。全县除涝面积 58.47 万亩,有效灌溉面积 57.93 万亩。该区 2004 年水稻面积 44.3 万亩,三麦 53.7 万亩,棉花 7.9万亩,其它农作物面积 31.1 万亩,复种指数 1.54。全县国民生产总值 35.3 亿元,粮食总产量 9.72 亿斤,农村人均纯收入 3079 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6084 元。二、“十一五”水利建设计划执行情况1、新沂河除险加固工程新沂河是沂沭泗洪水东调南下的主要入海通道。1990 年、1993 年、2003 年行洪 4850m3/s、4580m3/s、4880m3/s 时,出现了“中流量、高水位、大防汛”的

5、紧张局面,堤身和穿堤建筑物均多处出现险情,暴露出新沂河堤防防洪标准低,建设滞后的状况。“十五”期间,国家投资对我县境内的 5 座穿堤建筑物进行全面加固,对部分大堤进行了灌浆处理,对潮东段的南偏泓生产桥进行拆除重建,建成了海口段挡浪墙和五队防汛上堤路,共完成投资 3500 万元。工程的实施把新沂河的行洪能力提高到 20 年一遇标准。2、灌河堤达标工程灌河上起盐东控制、下至燕尾港,河道长 72.5 公里,灌南境 内河堤长 142.5 公里。长期以来,由于受潮流、泄洪、排涝的共同作用,凹岸处深泓贴岸,险工险段众多。灌河堤上现有挡潮涵闸大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老化失修严重,一到汛期险象还生。 经过多

6、方争取,省水利厅已将长茂以下 46.35 公里灌河堤防纳入省海堤达标建设计划。2000 年 8 月大水以后,我县组织劳力完成了灌河复堤 137.9 公里、土方 558.8 万方。加固挡潮闸 15 座,建设险工段块石护岸 3.0 公里,完成工程投资 3274.4 万元。已完成的工程提高了灌河堤防的防洪挡潮能力。3、灌北干渠整治工程灌北干渠是解决我县灌北地区工农业生产用水和人畜饮水的一项关键工程。灌北地区位于新沂河与灌河之间,西起小潮河,东至灌河口,东西长约 30 公里,南北宽约 7 公里,总人口 14.72万人,耕地面积 17.32 万亩,是灌南县商口粮生产基地之一。由于现状引水工程经过 10

7、多年的运行,淤积严重,芦苇、杂草丛生,实际引水流量只有原设计流量的一半。一到夏季用水高峰期,处于灌北干渠下游的五队、港镇两乡镇灌溉用水十分紧张,几十座电灌站因水位低而无法打水,致使棉花播种,水稻、育秧、栽插比其它乡镇推迟半个月,给当地经济和群众生产造成严重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难题,2001 年冬我县组织灌北四乡镇劳力对干渠进行了全面疏浚,共完成土方 55 万方。并将阻水严重的东友东、西门闸和新东、小塔 2 座生产桥拆除重建,完成工程投资 700 万 元。4、悦来河整治工程悦来河位于盐河东部,县城区的中心地带,呈带状贯穿南北,是我县盐东城区主要防洪排涝通道。悦来河全长 5100 米,流域面积 10

8、 平方公里。长期以来,由于居民打坝交通,筑堰养鱼,填占建房,倾倒垃圾等原因,致使河道断面缩小,排水极为不畅,城区日雨 100mm 即倒灌成灾。为了彻底改变城区的防洪排涝条件,改善投资发展环境,必须对悦来河进行综合治理。而盐东城区的涝水全部经悦来河入郑于大沟排入武障河,郑于大沟已有 40多年未疏浚,实测平均淤积深度 2.0 米以上。因此,必须把郑于大沟与悦来河同时进行治理,才能彻底解决城区的防洪排涝问题。“十五”期间我县疏浚悦来河 5100 米,郑于大沟下游段 4600 米,完成土方土方 32.31 万方。新建悦来河进水闸 1 座,拆建桥梁 4座,新建桥梁 2 座,拆迁民房 8200m2,建设悦

9、来河护坡3000m,完成工程投资 1500 万元。5、盐水东调二期工程灌南县涟中灌区和一帆河以东地区统称盐东地区。总面积353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24.7 万亩,人口 28.1 万人。本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灌溉水源不足。该区北部的新安乡和三口镇一直靠纳潮灌溉。1996 年实施的扬百河疏浚工程,将一帆河的水源调往唐响河流域,调水规模 12.8m3/s。由于盐水东调一期工程未考虑调 往一帆河以东地区的流量。杨百河拓浚工程实施后,涟中灌区用水十分紧张。为了彻底解决涟中灌区缺水的问题,经省厅批准,2004 年2005 年度我县实施了盐水东调二期工程,拓浚新安调度河长 6.8 公里,完成土方 58 万方

10、,兴建郑于大沟地涵、小周引水闸、拆建引河桥梁 3 座,拆建电站 6 座 230 千瓦,完成工程投资 1000 万元。6、农田水利工程“十五”期间,我县充分利用黄开、世行、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农桥改造、县乡河道疏浚、重点农补等专项建设资金,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步伐,全县共完成土方 4110万方,新建电灌站 37 座 1332 千瓦,改建电站 128 座 5732 千瓦,兴建小沟以上配套建筑物 3083 座,建设砼防渗渠道 340 公里,完成建筑物工程投资 5565.6 万元。7、工程管理和水政执法“十五”期间,我县防汛防旱和水政执法工作成绩显著。新沂河连续行洪 4 年安全无事故,县属

11、水管单位的管理设施有较大改善,小潮闸建成 400m2的办公楼一幢,涟中所建 250 m2的办公楼,并配备了车辆各一辆。水政执法力度显著提高,首先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标语、会议等手段大力宣传水法规,提高全民的水法意识,其次是加大执法力度, “十五”期间共查处水事案件 162 起,罚款 1.4 万元,依法追缴水利工程水费 20 余万 元,拆除违建筑 23 座。8、水利经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县水利系统抓住水利工程建设优势,进一步增添施工设备,不断提高施工技术,增强了市场竞争的实力。以水建公司为龙头的建筑业不仅占领县内水利建设市场,而且挤入全省范围内的水利、公路、铁路等建筑市场

12、,成为省内水利行业中知名度较高,实力较强的施工企业,公司产值和效益逐年稳步增长。乡级水利站在抓住工程主业的同时,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为农服务质量,逐步实现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向工程管理和资源管理要效益,水利出现了新的增长点。但还有部分单位未能冲破计划经济的约束,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一筹莫展,形成了职工下岗,工资不保的现状,这些问题有待“十一五”期间加以解决。9、水利科技“十五”期间,我县水利科技的特点一是大力推进装配式配套建筑物的技术革新和推广工作,二是研究和推广泵站节能改造技术,三是推广节水型农业灌溉工程。据统计,农田水利工程装配式建筑物覆盖面达 100%。泵站装置效率提高 5%,砼防渗渠道比

13、“九五”期末增加 340 公里。三、水利工程现状分析、本区的特点 1、经济基础薄弱。灌南县是 1958 年由灌云、涟水、滨海三县边远地带组合而成,建县初期水利建设基本上是空白,加上地区贫困,长期水利投入不足,水利建设速度缓慢。2、本区东滨黄海,地势地洼,地处沂、沭、泗流域下游,素称“洪水走廊” ,历史是黄泛区和海潮侵蚀之地,水旱灾害频繁发生。3、盐东控制工程建成后,盐西干河蓄水位抬高,盐西地区失去自排条件,加之盐东干河淤积严重,排涝不畅。4、原建成的 4 个自流灌区,因洪泽湖供水不足而全部改为提水灌区,需重新调整规划,灌区改造任务重,中低产田面广量大。5、新沂河同灌河合并入海,新沂河行洪抬高了

14、灌河水位,增加了灌河地区的防洪和排涝压力,据资料统计表明,新沂河行洪 40007000m3/s 时,灌河水位增值将达到 0.230.80m。、水利工程现状1、防洪除涝减灾工程、防洪:新沂河建成后,经过几十次安全行洪的考验,行洪暴露出来的问题又经过连续不断地除险加固,逐步提高了防洪标准,但是 1990 年、1993 年、1998 年和 2003 年行洪中出现了“中流量、高水位、大防汛”的令人担忧局面,进一步显示新沂河目前行洪能力不足 5000m3/s。 、挡潮:该区先后修筑了灌河、武障河、义泽河、柴米河、南北六塘河防客水堤防 368 公里,兴建了穿堤涵闸 167 座,有效地防止潮水、客水的倒灌和

15、漫溢。但是目前部份干河堤防标准不足五年一遇,而且有缺口。大部分穿堤涵闸标准也不足五年一遇,加上年久失修,老化严重,险情隐患较多。管理体制不健全,经常倒灌成灾。、除涝:本区先后开挖和疏浚了沂南河、柴米河、柴南河、南北六塘河、一帆河、唐响河、甸响河等骨干排涝河道,在此基础上通过调整水系,高低分开,深挖沟、高筑圩等措施,先后兴办了灌北、义北、盐东、盐西除涝工程,初步实施了梯级河网化。盐东地区的排涝标准基本达到 510 年一遇,而盐西地区由于受干河客水控制,排涝标准不足 5 年一遇,经常出现涝灾。、新沂河滩地:本区新沂河滩地面积 8.5 万亩,分布于沿线 7 个乡镇,约占当地农户现在耕地的 50%以上

16、,目前滩地水利设施很差,为挡不住,排不出,灌不上的中低产田。影响沿线农民的收入。2、水资源配置与供给工程、灌溉水源日趋紧张。目前使用盐东控制拦蓄回归水的范围由一县扩大到三市四县,再加上上游河道实行梯级控制和普遍推广节水措施,回归水来量小而用量大,出现了日趋紧张的局面。我县三口镇的部分地区至今无灌溉水源,多数靠拿潮灌溉。 、自流灌区改为提水灌区后,灌区改造任务繁重,加上地区贫困,资金投入少,现有灌排设施不足,建筑物工程配套率低,到目前全县仍有 39.86 万亩中低产田有待改造。、现在城乡供水率仅达 71%。仍有 21 万人饮水困难。3、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根据 2005 年 4 月,连云港市水利局发布的水质通报显示,灌南县境内的干河水质状况为:北六塘河和盐河袁闸以南段达水质达到类标准,南六塘河和盐河城区段水质达到类标准,一帆河和盐河城区以北段水质劣于类标准。4、工程管理体系工程管理责任制虽然初步落实,但人员素质较差,缺少现代化的管理设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