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新教材中实验教学改进浅析 论文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9224466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新教材中实验教学改进浅析 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化学新教材中实验教学改进浅析 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化学新教材中实验教学改进浅析 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化学新教材中实验教学改进浅析 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化学新教材中实验教学改进浅析 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新教材中实验教学改进浅析 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新教材中实验教学改进浅析 论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化学新教材中实验教学改进浅析李淑仙(雄县中学)摘要摘要:中学化学新教材中实验教学是中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新教材中化学实验内容及内容呈现形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就新教材中的实验教学在教学实施中的一些改进建议提出了一些简单做法。关键词:关键词:新教材、实验教学、实验改进、激发兴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化学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学化学新教材考虑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鼓励学生自己设计探究实验;提倡制作低成本的实验等。化学实验以其独有的优势,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有着其他任何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1】化学实验有助

2、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由此可见,高中化学新课程十分重视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从当今化学教育的发展来看,化学实验教学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我们对新教材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进行了初步的总结。一、实验教学自主化一、实验教学自主化新教材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将制备实验、性质实验、物质检验等实验设计的基本要求、原理、方法等进行了系统地归纳和整理。新教材中加强了实验的探索性,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如“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的实验探究中:我在上课时增加了实验用品,铜片、锌片、碳棒、CuS

3、O4 4溶液。学生首先按书上进行摸索,了解了一点原电池的原理。接着由于好奇会从实验用品中继续选出材料、用品进行探索。四个同学一组,全班得出好多结论。比如:电极全是铜片、锌片时电流表指针偏转不明显,但如果是锌片和碳棒时实验明显;电解质换成 CuSO4溶液时也能成功。学生对于自己的发现非常兴奋,知识落实较好。乘兴追击,我布置化学电源中的自我设计原电池。要求学生收集各种废旧干电池,分解出有用的东西,从家庭中找出各种电解质溶液。设计好原电池后在班级检验它的电流。学生积极性很高,设计了好几款原电池。有些电流较大,如选用白醋,纯碱等;有些电流较小,如采用水果汁,酸奶,饮料等。学生看到自己设计的电池还真的能

4、发出电来,学习兴趣顿时高涨起来,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着成功的愉悦(自己动手得到的成果),学习效果能不好吗?二、实验教学趣味化二、实验教学趣味化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的开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与创新精神。而化学趣味实验以生动、鲜明、新奇的实验现象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2】在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实验趣味化是发展趋势,化学实验趣味化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要在新课改的前提下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进行趣味实验教学不失为一种谋求新教学方法的好思路。因为它更能

5、体现新课程理念中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试验和勤于思考的思想。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把实验趣味化,给学生以激励、唤醒和鼓舞,给课堂以生命和活力。在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盐酸反应的速率时,新教材改为在试管口套上气球,通过气球涨大的快慢让学生直接观察出反应快慢,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时,让学生自己准备家中的自然水,矿泉水,我在课堂利用蒸馏的方法制备蒸馏水。当学生看到自来水中滴加 AgNO3溶液后立即出现了白色沉淀,而向从自来水蒸发制出的蒸馏水中滴加 AgNO3溶液,就没有了明显的现象,学生感到很有意思,学习兴趣油然而生。该实验既使学生掌握了蒸馏实验的操作原理,

6、蒸馏实验的作用,又学会了 Cl一离子的检验方法,生活中的水一般是用 Cl2来消毒的。对市场上的矿泉水检验,发现有些品牌不含 Cl-,有些不标准有 Cl-。学生学以致用特别感兴趣,还问我其他离子如何检验。不仅解决了知识上的问题还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真是一举多得。还有,用苹果或西红柿制作一个原电池的实验,当学生看到水果竟然能发电,高兴的心情无法形容 这些趣味性实验,使学生感到学习化学离他们更近了,体验到化学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学得更容易,理解更深刻,教学效果能不好吗?三、实验改进生活化三、实验改进生活化随着中学化学实验不断地变化和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型的化学实验,其中家庭小实验的形式很受欢迎。为

7、了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己动手实验和观察实验的机会,新教材上增加了“家庭小实验”。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一)是以学生身边常见的化学物质做实验药品。(一)是以学生身边常见的化学物质做实验药品。如从学生最熟悉食盐中了解加碘盐,学生可在家中做,也可在课余到实验室做。大部分同学事后说刚开始直接加入淀粉溶液中都没有变蓝色,加 AgNO3溶液也没有黄色沉淀,冥思苦想后学生就翻阅资料、上网查找或问同学、哥哥、姐姐等,才知道加入了碘酸根;最终使实验成功。过程的艰辛得到的喜悦可相而知。再如,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的实验;用氯水漂白鲜花的实验;用苹果

8、制作原电池的实验;用熟苹果催熟青香蕉、青橘子的实验等(二)是利用日常生活中的诸多现象揭示化学反应原理和化学奥妙。(二)是利用日常生活中的诸多现象揭示化学反应原理和化学奥妙。例如在“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要求学生对雨水 pH 进行测定,了解当地雨水状况,分析是否是“酸雨”;让学生收集家里旁边河道的水进行 PH 测试,学生从自己的结论中深感保护环境的重要。这比空洞的说教要好很多,而且很多学生也开始向家人作宣传,不仅知识提高,无形中环保意识也提高。通过胶体的学习本质了解多种墨水不能混用。通过做“铝热反应” 的实验,使学生联想到铝热反应能用来焊接钢轨,对化学反应竟然能放出如此高的能量感到十分惊奇等

9、。四、实验改进微型化四、实验改进微型化为了使实验绿色化,减少化学实验对环境的污染,可以减少药品的用量,采用微型的实验设备进行实验。比如:在做铜与稀硝酸反应时,可在注射器的活塞上先放上一小片铜片,再吸取少量稀硝酸,立即在针尖上钆上橡皮塞密封起来,将注射器竖立起来,产生的气体先将活塞推开,当铜片与稀硝酸脱离时,反应自行停止。可以观察到一氧化氮气体的产生,再打开橡皮塞,轻轻拉动活塞,吸入少量空气,一氧化氮立即转变为红棕色的二氧化氮,现象非常明显。由于微型化实验不仅可以减少实验药品的消耗,节约药品,而且可以减小实验的危险性,减少污染性物质的产生,使实验操作更简单,便于学生一人一套实验仪器,增加学生动手

10、操作和细致观察分析的机会。因此,微型化学实验将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得到推广。五、实验改进绿色化五、实验改进绿色化新教材中许多实验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需要对实验装置进行灵活改装。如铜与稀硝酸的实验可这样改进: 在一个洁净的针管中加入少许铜片,排除空气; 另在一小烧杯中注入稀硝酸并微热; 用注射器吸取少量稀硝酸, 迅速用小胶帽(眼药水瓶盖) 盖住注射器吸口。当观察到蓝色溶液、无色气体时(活塞会随着气体的产生缓慢外移) , 打开瓶帽, 拉动活塞, 吸入空气, 会看到气体由无色变成红棕色, 此时迅速将气体注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实验简单可行, 效果明显、无污染, 效果良好,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11、。3六、实验改进开放化六、实验改进开放化所谓开放化是指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但不局限于教材,从知识、能力等多方面向外延伸或扩展,创设一些开放性问题情境,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新教材就是本着这一原则,把不少化学实验设计成了开放性实验,教学效果大大提高。例如,钠和水反应一节中,我要求学生设计实验证明钠和水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如何检验,还要其他产物吗。这种开放性实验,其思维容量之大是显而易见的。试想,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所设计的方案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有的设计非常合理,有的设计比较合理,也有的甚至是不合理的、违反常规的

12、,但每个学生都进行了认真思考,在这个设计中,有些同学把金属钠放在煤油下面,倒扣漏斗收集点燃;有些在 U 型管中实验等等,氢氧化钠用 PH 试纸,酚酞试液,加 FeCl3产生沉淀等检验。至于得到什么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设计实验时对知识的体验过程。提出的方案越多,思考的角度就越广,思维愈深刻。与此同时,经过交流讨论,相互启发,碰撞出许多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学生不但知识学活了,而且实验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都得到了培养和提高,不仅教学效果显著提高,而且还自然而然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化学实验的改进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前提,我们还可以结合所在

13、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开设选修课,充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课程改革中,课程设置逐步向着形成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活动课程三大板块有机结合的体系发展,形成多种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总之,如何使实验在教学中既为学生获得知识创造条件,又为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奠定基础,充分发挥化学实验适应素质教育基本要求的特殊功能,值得我们每一个化学教师不断探索和思考。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丁莹 对高中化学新教材中实验部分的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 2004 年【2】王彦昌 任荣贞 杨承印 台湾中学化学实验趣味化方法浅析 化学教学2008 年01 期【3】王云生 创新实验六法化学教育 2005 年第 4 期 P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