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_必备常识【精选】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9212940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67.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测_必备常识【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行测_必备常识【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行测_必备常识【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行测_必备常识【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行测_必备常识【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测_必备常识【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测_必备常识【精选】(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必必 备备 常常 识识科学发展观(精选)科学发展观(精选)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统筹兼顾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 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 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 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 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 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

2、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 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 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统筹兼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长期 坚持的战略方针,也是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 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 点,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 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

3、观的基本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 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 与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发 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 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八荣八耻”2006 年 3 月 4 日胡锦涛在全国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提出。其基 本内容是“八个为荣,八个为耻”,即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

4、耻,以服务人民为荣、 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 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人才强国战略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决策,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 保障。包含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战略、吸引和留住人才战略以及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作用三个子 战略。具体内容包括: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加强人才培养工作;坚持改革创新,努力形 成科学的人才评价和使用机制;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体系,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以鼓励劳动 和创造为根本目的,加大对人才的有效激励和保障

5、;突出重点,切实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 设;推进人才资源整体开发,实现人才工作协调发展;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努力开创人才工 作新局面。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我们党历来重视人才建设。中共十六大报告提 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及特征胡锦涛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1)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 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2)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

6、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3)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4)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 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5)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 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 体现。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 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

7、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做出了具体部署。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 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则具体地规划了 2020 年前,也就是今后 12 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目标和主要任务: 第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各项权益 得到切实尊重和保护。 第二,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 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第三,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第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第五,全

8、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的道德风尚、 和谐的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第六,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 第七,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第八,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第九,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实现全面建设惠及 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精选)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精选)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时代和实践的要求,在批判地继承和改造以往哲学优秀成果的基础 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而奠定了马 克思主义整个理论大厦的根基,为

9、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世界观与方法论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通过方法论表现 出来。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同世界观 是统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统一表现在: 第一,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 第二,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即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3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 容: (1)思维和存在的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物质和意识哪一个是世界的本源问题,它 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唯一标准。 (2)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彻底认识世

10、界的问题,这个问题是 在认识论上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因为: (1)它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2)它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 (3)它是划分哲学中基本问题的依据。 (4)它也是人们实际生活中的基本问题。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两者的对 立表现在四个方面: (1) 唯物辩证法主张普遍联系的观点,形而上学则认为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孤立、 互不联系的,或只承认事物的外部联系而否认其内部联系。 (2)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而形而上学否认事物的发展变化,至 多承认事物的量变。 (3)

11、唯物辩证法主张用全面的观点去研究、观察和解决问题,而形而上学则片面地去 观察、研究问题。 (4) 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区别。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 的统一。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运 动是一般的变化。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

12、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 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 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 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暂时稳定和平衡状 态。静止有两种基本情形:一是机械运动中特定物体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移动;二是事物处于 量变阶段,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静止是相对的,但并非单纯消极保守的,它也有积极 的意义: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和利用事物的前提; 相对静止是理解和衡量运动的

13、尺度。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关系相对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静中有动;绝对 运动中也包含着相对静止的状态,动中有静;物质的具体形态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 一。因此,承认运动的绝对性,并不否认相对静止;承认相对静止,但不能把静止绝对化。4否认绝对运动,把相对静止绝对化,就会走向形而上学,借口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就 会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 实践是人类为了自己的理想所进行的能动地改造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实践有三个基本特征,即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实践有三种基本形式,即 物质生产实践、处理和调整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和精神生产活动。人类的产生、生存 和活动,

14、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 联系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以下特点: (1)联系具有客观性。意思是说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2)联系具有普遍性。首先,一个事物内部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着的;其次,事物和 外部其他事物是联系着的;再次,由于以上两点,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着的,世界是一张联 系之网。 (3)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 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内部和事物 之间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 发展是指客观

15、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到有序的上升的前进的运 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 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一种趋势和联系;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 相互排斥的属性,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同一性和斗争性是同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所以 二者不可分割,相互联结。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任何一个事物都是普 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毛泽东思想(精选)毛泽东思想(精选)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创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

16、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统一战线、 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三个法宝,也是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是贯彻执行新 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目标和要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和任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 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 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对外推翻帝 国主义的压迫,求得民族独立;对内推翻封建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压迫,求得人民解 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工人阶级不但是中国民主革命最基本的动力,而且是中 国革命的领导力量。中国无产阶级除了与最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富于组织性、纪律性、 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以外,还有许多特殊的优点:第一,中国无产阶级身受帝国主义、5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这种压迫的严重性和残酷性使其整个阶级是最革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