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中自然地理美育实践研究

上传人:k*** 文档编号:39165909 上传时间:2018-05-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心素养下高中自然地理美育实践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核心素养下高中自然地理美育实践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核心素养下高中自然地理美育实践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核心素养下高中自然地理美育实践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核心素养下高中自然地理美育实践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核心素养下高中自然地理美育实践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心素养下高中自然地理美育实践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核心素养下高中自然地理美育实践研究摘要:随着核心素养的理念越来越多地融入到我国高中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去,教育部门也已经越来越重视在学习高中自然地理知识的过程中结合美育教育。因为高中地理本身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和区域性非常强的学科。本文主要就核心素养下高中自然地理美育实践研究展开具体的论述,希望能够给大家更好的参考性意见。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自然地理美育实践实践研究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出“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我们要求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一种宽阔和平和的心胸,并能够及时从生活中发现美。地理,作为高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对完善学生的人格和促进社会的发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大自然正是孕育美丽的摇

2、篮。本文以高中自然地理为基础,主要就在核心素养下高中自然地理的美育实践研究展开详细的分析。一、核心素养的概念所谓高中生的核心素养指的就是学生本人应该具备的,并能够适应社会终生发展的品格和关键的能力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是在“以德树人”的理念下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在提升我国的竞争力和改善世界发展趋势的过程中一直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该说核心素养是党教育学生的具体方针,是整个教学实践中的中间环节,老师可以将核心素养作为桥梁来更好地教育学生。二、“美育”的概念所谓“美育”指的是学生能够有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它也被称之为审美教育,目前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3、引导下,我们尤其可以通过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并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学生德、智和体的全面发展。“美育”一方面可以通过丰富学生的思想来发展学生的道德情操,另外一方面也可以间接地使得学生的智力水平都更上一个台阶。“美育”教育可以使得学生更加热爱劳动和热爱人民。三、发现高中地理课本中的美1.科学美例如,老师可以跟学生阐述,可以将宇宙中的天体分为恒星、行星、卫星、彗星和其他种类的星际物质。之后老师也可以向学生展示包括水星、木星、土星、火星和金星在内的一些星球,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软件去给学生展示一些科学美。此外,包括丰富多彩的地质表层和时空变换等都给人一种秩序井然和富有逻辑

4、性的美感。在高中地理课堂上,学生应该通过这些更好地了解蕴含在地理中的科学美。2.自然美在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同樣也包含着各种类型的自然美。例如,老师在谈到黄土高坡和南方低山丘陵的美景时,顺带就可以提到,在我国的黄土高坡地区,由于常年多暴雨,地表的植被非常稀少,因此特别需要进行治理。又讲到四季如春的云南,老师也可以结合当地的山势、地形和气候差异等,在解释为什么云南早晚温差大和“四季如春”的秘密。而通过引入自然美来跟学生讲述这些知识点,那么学生往往会更加浓厚的学习和审美兴趣。3.人文美从凤凰古城奇特的吊脚楼到国外著名的哥特式建筑,从传统的汉族服饰到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不同类型的传统服饰。这些人文景观

5、中所蕴含的道路交通、风俗、服饰、艺术作品和各个时期的艺术作品等都能够给学生以无限的艺术启迪,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老师如果可以在高中自然地理讲课的过程中结合一些当地的风土人情,那么相信一定会使得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四、核心素养下高中自然地理美育实践研究的主要手段1.灵活运用多种手段进行教学目前,老师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的方式来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例如,通过在课件内部制作包括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太湖平原和其他板块来让学生明确我国每个地区的位置;也可以通过在多媒体软件上制作模型来划分我国每一块地方的具体特点。例如:上海市郊之所以比较适合发展农业,重要的原因是其热量

6、充足、地形平坦和水源充足,又因为其市场消费量非常大,因此在未来适合发展包括绿色农业、观光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在内的产业。我国的辽中南重工业基地频临我国的黄海和南海,而且也靠近俄罗斯、韩国、朝鲜和其他地方。又由于整体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因此非常适合发展我国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老师可以通过制作课件和模型的方式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蕴含在高中自然地理中的美学。2.运用丰富的语言来表达自然地理的美除了蕴藏在景色中,还蕴含在语言中。老师可以运用包括诗词、谚语、民谣和其他一些手段来帮助学生创设出地理教学中的美感。例如,我们比较熟悉的讲述气候的二十四节气的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

7、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逢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就是这样一首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歌谣,和高中地理知识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其中蕴含着包括月亮太阳运行的规律、太阳运行的周期和我国气候等诸多方面的知识,老师可以利用这首歌谣去跟学生讲述蕴含在内部的知识。而在李白的蜀道难一文中,老师也可以通过引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话来向学生更好地分析和讲述相关的高中自然地理知识。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也要能够通过熟练运用他富有激情的语音和语调来向学生进行讲课,相信学生一定能够从老师讲课的语音语调中去感受到高中自然地理的美。结语综上所述,核心素养是在新课程的改革下全面提出的背景,也是在新形势下培养学生的一种综合要求。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尤其要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作为工作的重点,并以实际的创新理念为出发点,充分运用多种手段来提高教学的效果,从而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加强师生的交流和沟通,以此营造良好的师生学习氛围,从而使得学生本人的综合能力都能够不断地得以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