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9165210 上传时间:2018-05-12 格式:DOCX 页数:171 大小:375.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师教学用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71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师教学用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71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师教学用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71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师教学用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71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师教学用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师教学用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师教学用书(1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组 1窃读记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3走遍天下书为侣 4*我的长生果 口语交际习作一 回顾拓展一 第二组 5古诗词三首 6梅花魂 7*桂花雨 8*小桥流水人家 口语交际习作二 回顾拓展二 第三组 9鲸 10*松鼠 11新型玻璃 12*假如没有灰尘 口语交际习作三 回顾拓展三 第四组 13钓鱼的启示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15落花生 16*珍珠鸟 口语交际习作四 回顾拓展四 第五组 第六组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18*慈母情深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20*学会看病 口语交际习作六 回顾拓展六 第七组 21圆明园的毁灭 22狼牙山五壮士 23*难忘的一课 口语交际习作七 回顾拓展

2、七 第八组 25长征26开国大典 27*青山处处埋忠骨 口语交际习作八 回顾拓展八第一组人民教育出版社冰心说:“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苏霍姆林斯基说:“会不会阅读,决定 着一个人的智力发展。”书籍是人类永恒的精神食粮,古今中外的大家,无不从 阅读中汲取营养。在阅读中,不仅能获得知识、学会思考,而且会得到情感的陶 冶和精神的享受。本组教材以“我爱阅读”为专题进行编排,选编的课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都 紧密地围绕阅读。窃读记生动、细致地 刻划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对 读书的热爱与渴望;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和北大著名学者对阅读的 交流,使我们得到读书的有益见解;走遍天下书 为侣则在假定和

3、选择中, 告诉我们要与书为伴,以书为侣,其乐无穷;提出善于读书,要常读常新,百读 不厌,必有所获;我的“常生果”通过著名作家叶文 玲童年时读书、作文 的经历,点明了读写中吸收与倾吐的关系。学生自识字以来一直在阅读,本组教 材将其作为一个专题,目的一是要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 作者对书的深 厚情感;二是在阅读中要能够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发起阅读的兴趣,逐步养 成阅读的 习惯,从而受益终生。这也是对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让学生多读书,读好 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的具体实践。配合本组专题,在课后面安排了“综合性学习”“阅读链接”,

4、在“语文园地” 里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 ”“日积月累”“展示台”等多项训 练内容,即引导学生开展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与爱读书人交流读 书体会;了解图书种类;给自己的图书归类并做 书目;选择不同角度说、写读 书经历或访谈、辩论等;并紧密结合本组阅读和综合性学习交流读书收获和体会。 进行本组教学,教师要统筹安排,加强教材的整合和 课内外的融合,努力把读 与悟、读与写、读书与活动结合起来。通过本组学习,力争让学生对阅读充满兴 趣,把阅读作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使阅读成为生命内在 的需要。一个语文 教师若能让自己的学生爱上阅读,则功莫大焉。教学本组教材可用 1014 课时,精读

5、课文 45 课时,略读课文 2 课时,口语交 际 1 课时,习作 2 课时,“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展示台”12 课时。1窃读记人民教育出版社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一读课题,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鲁迅笔下孔乙己那“窃书不算偷”的话来。孔已 己“窃”的是书,而本文“窃”的则是读, 情趣上大相径庭。品读课文,我们 会随着这个怯怯地藏身于大人中间、匆忙而贪婪地阅读着的小女孩,体会到读书 时腿酸腰麻、饥肠辘辘的劳苦,经历担忧、恐慌和 惧怕的痛苦,体验惊喜、快 乐与满足的幸福。这种精神上和身体上的复杂感受,正是窃读的百般滋味。课文 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 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

6、 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 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 的渴望。作者善于通过自语式的独白描绘心境,表达自己的感情,如,“啊!它在这里, 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来表达终于发现 书并没有卖出去,又可以接着读的 惊喜;“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利用“下雨天,留客天” 这种理所当然的借口,自我安慰,在书店里开心 地读下去,有几分童稚,还有 几分诡谵。在“窃读”这种氛围中,一方面享受阅读的快乐,一方面还要时刻关 注周围的环境,非常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我”的心情变 化,使人如历其境。此外,作者还善于用细致入微的动

7、作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如,“我跨进店门, 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 了。”这其中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写出了书店的顾客之多,更表现了“我”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 知识的渴望;二是在阅读中体会作者通过动作和心理活动,将“窃读”滋味具体 化的写法;三是受到热爱读书的感染,激发阅读的兴趣,并通过开展综合性学习 使之强化。2词句解析。(1)对句子的理解。我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贪婪”是指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这句话以一个极其生动形象的比喻- 将满怀读书渴望的“我”比作一匹饥饿

8、的狼,一页页贪婪地阅读犹如饿狼扑食。 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与高尔基的名言有异曲同工之妙。我很快乐,也很惧怕- - 这种窃读的滋味!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集中概括了窃读的百般感受,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 “我”渴望读书,而又无力购买,因此只 好“窃读”。但所谓“窃”,也无非 是只读不买。“我”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所带来的智慧与快乐,却时刻害怕被店 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哄赶,这种书内世界的 吸引与沉迷,书外世界的担忧 与紧张,使快乐与惧怕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复杂的、难以言说的感受, 正是窃读的滋味。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

9、 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这句话通过对发愁的表情和快乐的内心对比描写, 趣味盎然地写出“我”为雨天 能够有个充足的理由读书而高兴无比,更加表现出了“我”对读书的喜爱。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 把书放回书架。作者用“咽了一口唾沫”这样一个动作,写出了此时的“我”尽管是腿酸脚麻、 饥肠辘辘,却在两个多钟头的饱读之后有一种满足感、充实感。这种窃读犹如一 次精神的盛宴,收获了知识与智慧。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 读书长大的!”“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

10、的 成长。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只有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 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健康成长起来的人。(2)对词语的理解。适宜:适合,相宜。文中指在书店人多,无人注意到我的这种环境与我只读不买 的窃读行为相适合。知趣:知道好歹,不惹人讨厌。这里指知道常常这样只读不买是惹人讨厌的,每 当感觉到书店里店员态度变化时,我就会放下书离开。饥肠辘辘:饥饿得肚子发出肠鸣音。白日梦:比喻不能实现的胡思乱想。文中是说作者在饿着肚子站着苦读中,也幻 想着能够有钱;而有钱也不过能吃上一碗面条,再坐下来舒服地读书。这种最简 单的需求对一个穷学生来说像“白日梦”一样不可能实现。依依不舍:留恋,不忍分离。 二

11、、教学目标1认识 7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 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 望,并受到感染。4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 用词的准确生动。三、教学建议 1教学本课前,教师可让学生交流课外阅读所带来的快乐与享受。2本文教学的重点是抓住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一些表达方法,可 以采取以下思路展开教学。首先,在学生自读自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说一说:读了课文,窃读给 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

12、交流时, 要引导他们结合有关语句概括出窃读那种苦 乐交织的复杂感受,并重点体会“我很快乐,也很惧怕- 这种窃读的滋味!” 一句。然后,引导学生围绕“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我的快乐与惧怕”这一问题展开讨 论,从具体语句中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窃读滋味的,体会作者动作和心理描写的 细腻传神。最后,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后,结合生活实际,仔细揣摩“你们是吃饭长大的, 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并受到启发,能够在黄金年龄进行阅读,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3本文语言朴实而又生动感人,教学时要重视朗读,尽可能地引导学生绘声绘 色地朗读。文章虽没有什么情节冲突,大起大落,但作者的内心却因窃读而波澜 起伏。要引导学

13、生入情入境地读出作者与书相逢的惊喜、匆忙窃读的快乐与惧怕、 雨天读书的开心、与书相别的留恋与满足这篇课文的动作和心理描写极为传神,充分表达了对读书的酷爱,要引导学生在 读中体会,朗读好了,也就体会到了。4教师要注意文中一些字的字音和字形。如“目的地”的“的”读 d ;“踮起 脚尖”中的“踮”di n 读;“暂时” 中的“暂”读 z;有一些字的笔划较多, 如“饿”“惧”“檐”“酸”“撑”等,要提醒学生注意各个部件的组成。还有 一些字虽然笔划较多,但是形声字,要引 导学生根据这一特点进行记忆。5在教学时要重视语言的积累。教师应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 句,仔细品味这样写的好处,并抄写下来

14、。6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窃读的滋味虽是苦乐交织,忧喜并存,但乐大于苦,喜 大于惧,知识和智慧的丰收弥补了身体的劳 累。教师相机组织学生开展一次综 合性学习,让学生自己组成小组开展活动,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去图 书馆或书店了解图书都有哪些种类;给自己的图书 归类,做个书目;找一本喜 欢的书阅读,读书时做摘抄或填写阅读启示录卡,为后面“语文园地”中的“口 语交际? 习作”和“展示台”做好准备。四、教学案例 片段一: 品味窃读的滋味师:作者说“我很快乐,也很惧怕- 这种窃读的滋味”。这种滋味好受吗?请 结合你画出的描写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来说说自己的体会。生:我从作者的动作中体会到窃读是快乐的

15、。放学后“急匆匆地赶”,“跨进店 门,踮起脚尖,从大人腋下钻过去”,“总算挤到里边来了”,“急切地寻找”, 都说明了她特别想读到这本书。能读到自己这么喜欢的书,当然是快乐的。我在 读到自己盼望已久的书时,就特别快乐。生:我从这些动作中倒觉得窃读实在是太累了,而且她要一直站着,站得腿都酸 了,脚也麻了。师:同学们从同样的语句中读出了不同的感受,就应该这样读书。窃读的滋味还 有哪些?生:还有她放学后就来了,一直读了两个多钟头,多饿呀。生:我也觉得这种窃读的滋味并不好受,因为她还一直提心吊胆。你看,她要把 自己隐藏起来,贴在一个大人身边,假装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万一那个人很 烦,该多尴尬呀!还要察

16、颜观色,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读完。生:还有,虽然下雨天能有个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可她也不能专心读书, 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多累呀!师:是啊,又忧又惧,又累又饿,这种窃读的滋味真是令人难以忍受。可作者还 是乐此不疲,快乐又从何而来呢?请同学们再次认真读课文,找一找深层次的原 因。生:“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 舍地把书放加书架。”作者明明什么也没吃,却咽了一口唾沫,她从书中一定收 获了许多知识和智慧,心里非常高兴。我觉得这就是她感到快乐的源泉。师:是呀,这种精神的满足不仅快乐,而且幸福。所以她说“脚站得有些麻木, 但我却浑身轻松。”生:“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