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造林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探讨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157110 上传时间:2018-05-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造林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造林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造林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造林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造林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造林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探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谈造林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探讨论文关键词:造林学;教学质贵;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为提高造林学教学质黄,首先进行了教学条件建设,重点进行了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并加强实践性教学和考试标准化建设,在教学中取得明显效果。 造林学是论述森林营造和培育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是林学专业主干课程,对学科(森林培育为自治区级重点学科)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在我国进行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下,发展林业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首要任务。我区是全国林业大省,也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区域,因而加强该课程的改革和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培养高素质的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造林学在 1958

2、 年内蒙古林学院成立时开设,50 一 80 年代基本采用前苏联的教学模式,80 年代开始建立自己的教学模式,进入 90 年代后期,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社会对林业人才的需求和培养目标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对造林学教学基本条件,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需要进行全面改革和建设,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在学校重点课程建设中,于 2002 年 1 月被评为校级优秀课程。 一、教学基本条件建设 1.教学大纲 1980 年在北京林学院召开的林学专业教学大纲修订会上制订了全国统一的造林学教学大纲,我校一直参考该大纲进行教学。但这个大纲与

3、我校的实际教学在许多方面不符,如我校已在教学中把造林和种苗分成了两门课,教学学时安排、教2学环节也有很大不同。因此,1997 年我们制订了造林学教学大纲,大纲对课程的规格、教学的目的与要求等,较好的体现了专业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既反映学科发展水平,又体现地区特点,加强了实践性教学。之后不久,学校进行了面向 21 世纪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的改革,根据新的形势在 2000 年对造林学教学大纲又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主要变化是理论教学由 52 学时缩减为 42 学时,课程设计由20 学时变为 1 周,一周的教学实习不变。在教学内容上做了一些调整,主要是减少了一些繁琐理论,增加了实践性内容,使教学大纲更符合

4、 21 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2.教材及教学辅助资料建设 (1)教材建设造林学统编教材(试用)第 1 版是在 1981 年出版,在 1992 年经修订后作为正式教材第 2 次出版。该教材于 1987 年获国家教委和林业部优秀教材一等奖。但统编教材是从全国的角度出发,论述造林的基本理论和技术。难以反映各个地区的造林内容和特点,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我们在 1996 年编写了内蒙古主要地区和主要树种造林技术,作为校内教材使用,以弥补统编教材的不足,便于学生学习。这本书立足于内蒙古的造林现状和特点,反映了内蒙古造林事业上的最新成果和先进实用的造林生产技术,通过学习可对我区造林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并为

5、今后工作中解决生产实践中的特殊问题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随着我区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开展,这本书也可作为生产上的参考书。 (2)教学辅助资料建设对于辅助教学资料建设,近几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修订造林学课程设计指导书和造林学课程设计资料。以前所用的是 60 年代编写的,早已不符合现实,1997 年依据国家和内蒙古造林技术规程,结合实际,在收集大量资料基础上重新进行了编写。编写造林学实习指导书。以此规范了教学实习,满足实习需要。收集教学资料 150 多册,包括图书、造林规划设计、3生态建设可研报告、造林规程等。为教学提供了很大方便。购买和收集幻灯片3 套(900 多张)。这 3 套幻灯片是

6、根据造林学教材内容摄制的,与教材配合使用,可增强直观性,增加感性知识。收集录制录相带 2 盘,主要反映内蒙地区机械开沟抗旱造林技术和生态环境建设。自制 VCD 光盘 4 张。主要反映近几年我区开展的退耕还林工程,国家生态重点县建设工程,沙源治理工程等的建设情况及技术措施。 以上这些辅助资料对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教学内容改革 1.教学内容改革的必要性 造林学统编教材,在长期使用中我们认为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足,需要加以改革,主要表现在: (1)教材内容与实际的差异造林学统编教材是面向全国编写的,以论述用材林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而用材林的营造适合于湿润地区或水分条件好的立

7、地条件。在我区主要局限在大兴安岭地区和中西部局部水分条件好的地段。我区大多数地区气候干早、土壤贫痔、风大沙多,水土流失严重,无法营造用材林。50 一 60 年代因大面积营造用材林,形成小老树或造林失败。所以我区是以防护林为主。湿润地区营造用材林和干早地区营造防护林其基本理论和技术是有差别的。如营造用材林的理论中把林分郁闭作为森林群体形成的标志,森林群体的形成才能使林分稳定,抗性增强,在技术上造林密度较大;而在干早地区营造防护林时,实践证明,结果正好相反,林分郁闭后,由于水分供应不足出现生长衰退或死亡,特别是沙地尤为明显,所以造林时应稀植,以保持林分稳定。 (2)内蒙古地区的造林新技术、新成果得

8、不到反映内蒙古是林业大省,在长期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创造和总结出许多先进实用技术,在统编教材中是反4映不出来的。 (3)缺少有地区特点的造林技术内蒙古地域辽阔,气候差别大,地貌类型多,不同地区造林树种选择造林技术措施各不相同,在学习了造林基本的理论和技术之后,结合内蒙实际应进一步掌握和了解本地区的造林技术特点,这才更有实用价值。 2.改革的内容 (1)基本理论和技术的改革以统编教材为主要参考,紧紧结合内蒙和西部地区的具体实际进行改革。主要是把讲授用材林为主,改变为讲授防护林为主,并兼顾用材林、经济林等林种;造林树种选择上把讲授乔木为主,改为乔灌草相结合;造林密度上湿润地区和水分条件好的立地

9、条件要以郁闭为中心,初植密度大。在干早地区为维持水分平衡,应进行稀植。并采用大行距小株距配置,使林地形成一定的径流面积。还可以采用斑块状造林,避免全面造林后林地水分供应不足,而导致林木早衰或枯死;在树种混交上以乔灌混交、灌木与灌木混交为主。混交方法上要灵活多样,宜采用带状块状、星状、行带状混交,往往灌木的比例大于乔木的比例;造林方法上把强调以植苗造林为主,改为植苗、播种和插条造林同等重要,从近几年生态建设的发展趋势看,在我区许多地方播种造林和插条造林占有主导地位,如阴山北部主要是以柠条播种造林为主,在沙地沙柳(或小黄柳)插条造林占有很大比重;造林季节上把以春季造林为主,改为一年四季都要重视。西

10、部地区春季最为干早,而雨季和秋季则水分条件较好,播种造林和容器苗造林主要在雨季,在秋季可以进行插条和播种造林,这在生产中已取得明显效果;造林的方式不仅要讲人工造林,还应讲飞机播种造林和封山(沙)育林(草)近几年飞机播种造林其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活动范围大,在我区沙地广泛开展。封山(沙)育林(草)其技术简便、省工,更符合自然规律越来越受到重视。 (2)反映造林新技术对我区创造的造林新技术在造林学中应及时反映,如沙地5飞机播种造林,机械开沟抗旱造林、针叶树和沙生植物容器育苗造林、冬贮苗木等水造林、农田防护用材兼用林营造、经济林丰产栽培技术、山地生态经济沟、沙地生物经济圈营造等技术。 (3)增加

11、内蒙古主要地区和主要树种造林技术的内容主要增加我区大兴安岭、石质山地、黄土丘陵、沙地、平原、草原地区的立地条件特点和造林技术特点。讲述柠条、沙棘、沙柳、山杏、油松、樟子松、落叶松、杨树等我区主要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造林技术特点等。通过以上教学内容的改革,使造林学教学以全新的、有地区特色的、符合实际的内容进行教学,符合立足内蒙古、面向“三北”的需要,更符合目前西部地区开展的生态建设工程的需要。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1.教学方法的改革 造林学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单一的口头讲授,学生机械的记忆。也就是常说的“满堂灌”、 “填鸭式”、 “单项注人式”,这种教学方法死板枯燥,即花费时间长,又严重影响

12、了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提高。从 1997 年开始进行改革试验,改革后的教学方法大大减少了讲授学时,讲授学时不超过总学时的 6096,采用讲授、提问、讨论、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而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进行科学组合。造林的基本理论难理解,主要以讲授为主,提问、讨论为辅。内蒙主要地区和主要树种造林技术易理解、实践和综合性强,采用以自学、讨论为主,讲授为辅。经过多年的试验,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和高度评价,取得明显效果。 2.教学手段的改革 为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我们在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基础上,积极进行了教学手段的改革,研制和开发了造林学多媒体课件。 我们采用方正奥思软件编制,片长容量达到 1200MB

13、。以全国统编教材为蓝本,6结合内蒙和西部实际,以及近年来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和科技发展新动态,编写出造林学文字脚本,再将文字脚本精练制作成计算机文本,将大量照片资料精选后扫描,加工制成图片素材,使文字与图片一一对应,之后再进行配音解说。该课件有文字(包括表格)8.4 万字,图片 300 余张及部分教学实习影像内容。 造林学课件的特点是图文并茂,视听并举,感知直接,理解容易,内容丰富,功能多样,操作方便,界面友好,容错性强。该课件还可以进行网上虚拟教学,实现自学、自测。造林学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应用,为实现造林学教学手段现代化迈出了重要一步,也为造林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促进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起到了很大

14、的推动作用。该课件在我校首届课件展评中获一等奖,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四、加强实践性教学 造林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教学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我们从教学实习、教程设计、毕业论文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加强。 1教学实习 造林学教学实习为一周,它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习的时间短,内容多,又在野外,路线长。通过我们长期的调查,我们精选了路线,做到在短时间内完成多项的实习内容。我们选择了和林县、卓资县、大青山、黄合少林场、蛮汉山林场等地。这些地区能够实习到石质山地、黄土丘陵、沙地、平原等地区的立地条件和造林技术,能够调查了解柠条、沙棘

15、、油松、樟子松、杨树、山杏、构祀等内蒙主要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造林技术。在实习的基础上要求同学写出详实可靠、较全面综合论述的实习报告。 72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分析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旧教学计划中所用时间为 20学时,在新教学计划中,课时压缩 1/3 的情况下,仍安排一周的时间进行课程设计,进一步得到了加强。课程设计是在理论教学和实习的基础上,由教师提供资料、并进行分别辅导,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理论,通过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写出符合实际的设计说明书。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3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学生毕业前全面综合实几年我们积极创造条件,与教师开展的科研和生态建设规划设计任务相结合、走出校门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真刀真枪的作,严格要求,加大压力,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五、标准化试卷库建设和使用 从 1991 年建立造林学试卷库以来,经过 10 多年的不断使用完善,建成了 10套试题的试卷库,并实行微机化管理,标准化考试,经过对每年的试卷进行检验分析,试卷库结构合理,有一定的有效性、稳定性,对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起了积极作用,取得阶段性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哲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