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077057 上传时间:2018-05-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 观察【摘要】 目的 评价依达拉奉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30 例发病 72h 以内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 2 组,分别采用对照组常规银杏达莫治疗 30 例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 30 例,2 组病人基础治疗相同,在治疗前、治疗后第 7 天、治疗后第 14 天记录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以增分率判断疗效。结果 治疗d 后治疗组 ESS 增分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 14d 后治疗组 ADL 增分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是治疗老年急性

2、脑梗死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关键词】 依达拉奉;急性脑梗死;老年人;自由基清除剂【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edaravone on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in the elderly.Methods Thirty old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whose symptoms onset less than 72 hour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

3、up contained 30 patients treated routinely and management group based on the routine treatment were treated plus edaravone. The neurologic impairment scores and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ores were recorded at pre therapy and 7,14 days of post treatment,at the same time, ratio of increasing scores

4、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Result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ratio of increasing scores of ESS(P0.001)and ADL(P0.01) in management group. There were no adverse reactions in management group.Conclusion Edaravone was safe and effect in treat

5、ing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in the elderly.【Key words】 Edaravone;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The elderly; Hydroxy free radical scavenger我科应用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 30 例,报告如下。2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1.1.1 入选标准:(1)符合 1995 年第 4 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梗死诊断要点,并经脑 CT 或 MRI 证实,排除脑出血;(2)首次发病或既往发病的肢体瘫痪后遗症不影响神经功能评分的再次发病者;()6080 岁患者性别不

6、限;()发病h 以内;()欧洲脑卒中量表评分80 分、意识分6 分;(6)无其他全身严重并发症。1.1.2 排除标准:(1)不符合入选标准者;(2)合并严重心肺肾功能不全;()其他脑部器质性病变,如脑肿瘤;()严重精神疾病痴呆者;()过敏素质。1.1.3 一般资料:本研究入选 6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30 例,男 22 例,女 8 例,年龄 6083 岁,平均(72.4111.25)岁,病程 672h。伴高血压 16 例,糖尿病 8 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7 例;按血脂分层异常 10 例。梗死部位:颈内动脉系统梗死 25例,其中腔隙性脑梗死 2 例,25cm 梗死 26 例, 5cm 梗死

7、4 例,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 5 例。对照组 30 例,男 20 例,女 10 例,年龄 5880 岁,平均(70.2210.13)岁,病程 872h。伴高血压 18 例,糖尿病 6 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5 例;按血脂分层异常 9 例;梗死部位: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 26 例,其中腔隙性梗死 4 例,25cm 梗死 28 例, 5cm 梗死 2 例,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 4 例。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 方法31.2.1 治疗方法:对照组:木糖醇 250ml+银杏达莫 20 ml 静滴,1 次/d,14d 一疗程;治疗组:在以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针 30

8、mg+生理盐水100ml,30min 滴完,2 次/d,14d 一疗程。2 组除此外均接受肠溶阿司匹林 75mg, qn。本研究期间允许使用甘露醇、呋塞米、降压药、降糖药、适当的抗生素等药物。2 组均未使用抗纤溶、抗凝药。1.2.2 观察指标:治疗前询问既往史及伴发疾病,神经功能缺损评定采用 E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ADL 采用 Barthel 指数,实验室指标,如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心电图、头颅 CT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 10d 检测。 1.2.3 疗效评价: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 7 天、第 14 天对 2 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定,采用欧洲脑卒中 ESS 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

9、分 ADL 采用 Barthel 指数,作为次要疗效评价,两者均通过增分率来判断疗效,增分率=(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治疗前积分)100%。1.2.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s),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总有效率采用卡方检验。2 结果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 ESS 增分率于治疗后第 7 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 14 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 1;治疗组 ADL 增分率 Barthel 指数于治疗后第 7 天、第 14 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表 1 2 组患者治疗后 ESS 增分率的比较(

10、略)4注:与治疗组比较,*P0.05,*P0.001表 2 2 组患者治疗后 ADL 增分率的比较(略)注:与治疗组比较,*P0.052.2 不良反应 2 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3 讨论急性脑卒中发生后直接遭受出血或缺血缺氧打击的就是脑细胞,在急性缺氧瞬间,局部脑组织迅速发生一系列生化改变:乳酸堆积、氧自由基释放、细胞内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作用等产生并堆积,形成致脑细胞于死地的缺血瀑布效应,故对于失去溶栓机会的脑卒中而言,神经保护作用显得格外重要,而且可以肯定抗缺氧和抗氧化能力最强的神经首先被保护。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捕获清除的清除剂及抗氧化剂,其血脑屏障通透率为 60%,能抑制黄嘌呤氧化

11、酶和次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可清除脑内具有高度细胞毒性的羟基基团,减少缺血半暗带的面积并抑制迟发性神经元死亡,体内试验显示依达拉奉还抑制缺血后内皮细胞的损伤,抑制缺血性脑水肿,改善神经功能1,且多中心、随机、安慰对照分析依达拉奉并不影响血液疑固、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溶解和出血时间,因此不会增加出血风险,不良反应少。本研究入选病例均为老年人(平均年龄 72 岁),对发病 72h以内 ACI 患者治疗后 7d 及治疗后 14d 的观察,均显示出良好的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缺失的改善,2 组均未发现明显的肝肾功能损害及其他的严重不良反应,故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及用药安全性。虽然本次观察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但在

12、日本厚生省曾对依达拉奉发出警报,要求在无肾功能障碍的患者中使用,尤其对老年患5者使用要进行严格监护。本研究最高年龄 83 岁使用前后未见肾功能损害。由于脑卒中的病理生理过程是多因素的过程,缺血级联反应中每一个过程均存在潜在的可干预途径,因此对患者的个体化治疗以及不同神经保护剂的联合应用,是今后治疗急性脑卒中的方向。【参考文献】1 Tanaka M. Pharmacological and clinical profile of the free radical scavenger edaravone as a neuroprotective agent J.Nippon YaKurigafu Zasshi,2002,119(5): 301 3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医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