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方案治疗急性脑梗塞成本-效果分析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071413 上传时间:2018-05-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种方案治疗急性脑梗塞成本-效果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两种方案治疗急性脑梗塞成本-效果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两种方案治疗急性脑梗塞成本-效果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两种方案治疗急性脑梗塞成本-效果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种方案治疗急性脑梗塞成本-效果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两种方案治疗急性脑梗塞成本-效果分析【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脑保护治疗药物在急性脑梗塞治疗中的疗效和成本。方法选择该院急性脑梗塞住院患者 126 例,随机分为两组,在一般内科支持、康复等治疗相同的条件下,分别给予胞磷胆碱组和依达拉奉组,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以总有效率(E1)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百分数(E2)为效果指标时,胞磷胆碱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分别为 706.50,129.81。结论以总有效率(E1)为效果指标时,胞磷胆碱组更经济;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百分数(E2)为效果指标时,依达拉奉组较合理。 【关键词】 成本-效果分析;敏感度分析;急性脑梗塞; 胞磷胆碱;依达拉奉急性

2、脑梗塞是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都很高的一种常见病。目前临床急性脑梗塞的药物治疗方案繁多,本文选用中药+脑保护剂治疗脑梗塞的两种方案,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对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为临床选择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入选标准:按全国第 2 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诊断标准诊断1,经头颅 CT 或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确诊为脑梗塞,首次发病或既往发病为留下后遗症的患者,年龄在 1875 岁,瘫痪者的肌力级,意识清醒或者能唤醒者。排除标准:颅内有出血病灶患者;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及血液病的患者;出血、凝血功能障碍患者。1.2 治疗方法根据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处理

3、的建议及我院临床用药选择如2下治疗方案:依达拉奉(A 组) 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吉林博大制药有限公司)30 mg加入生理盐水或 5%葡萄糖注射液 250 ml 中缓慢静脉滴注,1 次/d,2 周为 1 个疗程。胞磷胆碱(B 组) 给予胞磷胆碱钠注射液(三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0.5 g 加入生理盐水或 5%葡萄糖注射液 250 ml 中缓慢静脉滴注,1 次/d,2 周为 1 个疗程。两组均给予注射用血栓通(广西梧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500 mg 加入生理盐水或 5%葡萄糖注射液 250 ml 中缓慢静脉滴注,1 次/d,2 周为 1 个疗程;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75 mg,1 次/d;根据需

4、要进行相应的康复治疗。有脑水肿者给予甘露醇脱水治疗。原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病等使用相应药物。治疗期间停用其他抗凝溶栓药物。两组治疗前后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1.3 疗效标准依据 1995 年第 4 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分别在入院、急性期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评分。评分减少(%)=(入院评分-急性期后评分)/入院评分。基本痊愈:评分减少 90%100%,病残程度 0 级;显著进步:评分减少 46%89%,病残程度 13 级;进步:评分减少 18%45%;无效:评分减少 1

5、8%以下或增加;有效率的计算以基本痊愈、显著进步和进步为有效。1.4 成本核算治疗总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急性脑梗塞急性期治疗住院时间相对较短,病人和家属的时间成本、交通费用和营养费用等间接费用及隐性成本计算比较困难,本研究未予考虑2。直接成本=药品费用+医疗费用(包括检查费、化验费、护理费、住院床位费、诊查费),药品费用根据湖北省 2008 年招标价格计算,医疗费用根据三级甲等医院收费标准计算。间接成本=社会劳动价值成本,本3文病例间接成本完全一致,故只计算直接成本。1.5 统计学方法定量资料用 t 检验和方差分析,定性资料用 2 检验进行统计,以 P0.05 为显著性界值。 2 结果2

6、.1 一般情况本研究实际收集到满足研究标准的急性脑梗塞病例为 126 例, A 组 61 例:男 35 人,女 26 人,年龄(65.4411.79)岁,合并高血压病 36 例,糖尿病 23 例,冠心病 15 例;其中内囊基底核区单侧梗塞 39 例,两侧多发性梗塞 26 例,小脑梗塞 3 例,腔隙性脑梗塞 12 例。B 组 65 例:男 31 人,女 34 人,年龄(70.7313.12)岁,合并高血压病 43 例,糖尿病 24 例,冠心病 14 例;其中内囊基底核区单侧梗塞 42 例,两侧多发性梗塞 29 例,小脑梗塞 2 例,腔隙性脑梗塞 3 例。采用统计学方法分别对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

7、情程度、发病距开始用药时间及临床评分比较,结果均无显著差异。2.2 治疗效果两种方案的治疗结果见表 1。表 1 两种方案的总有效率(E1)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百分数(E2)比较2.3 治疗成本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样本总成本均数无显著差异。见表 2。2.4 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果比(C/E)代表单位效果所花费的成本,增长成本效果比(C/E)代表同样增加一个效果时一个方案所需增加的费用,比值越小,增加 1 个单位效果所需追加的成本越低。本研究采用急性期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百分数 E1 及总有效率 E2 作为效果指标,急性期治疗例均总费用作为成本 C,进行成本-效果分析。见表 3。表 2 两

8、种方案的治疗成本比较表 3 两种方案的治疗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果分析为了寻找达到某一治疗效果时,成本最适宜4的治疗方案。由表 3 可见,当以总有效率作为效果评定指标时,胞磷胆碱组是较适宜的治疗方案;当以评分减少百分数作为效果指标时,依达拉奉组是较适宜的治疗方案。2.5 敏感度分析敏感度分析就是为了验证不同假设或估算对分析结果的影响程度。两种治疗方案的例均总费用为 7099.87 元,其中药品成本 3236.36 元占总费用的 63.51%。医疗成本 3863.51 元占总费用的 54.41%。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价值必然提高,本研究把总费用中药品费用比例下降 10%。医疗费用增加 5%,改变

9、后两种方案的敏感度分析结果见表 4。 表 4 敏感度分析结果由表 4 可见,分析结果对总费用分配率这一不确定因素不敏感。3 讨论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方法来源于卫生经济学,成本和结果是研究的两大要素。成本-效果分析常用的方法有计算成本-效果比和计算增量成本-效果比两种。本次调查发现,两种治疗方案虽然疗效无显著差别,但其成本却有明显差别,选用不同的效果指标,成本效果分析的结果不同。以总有效率作为效果指标时,发现胞磷胆碱组是急性脑梗塞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以评分减少百分数作为效果指标时,依达拉奉组是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最佳方案。提示我们有必要探索更合理的效果指标,完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参考文献】1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及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2戴光强.药物经济学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医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