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11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903485 上传时间:2017-08-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2011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贵州省2011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贵州省2011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贵州省2011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贵州省2011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2011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2011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 中学学科网贵州省遵义四中 2011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语 文注意:请将所有题做在答卷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 卷 (选择题,共 30 分)一、(12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A. 鱼凫(f) 猿猱(no) 巉岩(chn) 扪参历井(shn)B. 崔嵬( wi) 欢谑( xu) 荆杞(q ) 飞湍瀑流 (tun) C. 辚辚(ln) 庶几 (j) 盘飧(sn) 钟鼓馔玉( zhun)D. 醅酒(pi) 褊

2、小(bin) 莅临(l) 庠序之教(xing)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在积极应对自然灾害的同时,人们强烈感受到吸取经验教训的重要性,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防患未然。B. 军事专家认为极超音速导弹是反恐战争中非常有价值的“猎杀者”,一旦锁定目标,恐怖分子就无地自容了。C.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有关决议,“创意”只能在规定范围以内驰骋,不能信马由缰,这是设计人员起码的职业操守。D.双方无论研究方法多么不同,只要根本目标不相悖,就总有殊途同归的日子,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分歧是正常的。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天津东临渤海,华北诸河汇流海河,东

3、流出海,是沿海各省通往京城和华北腹地河流交通的枢纽。B20 世纪后期,学者们有条件广泛接触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尽管在对其介绍和评价等方面有不少值得商榷之处,但他们取得的成绩还是应当肯定的。C我突然记起黄发垂髫初懂事理的时候,母亲告诫我的一句话:早起的鸟儿有食吃。D纪念馆分序厅、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尾厅等六部分组成,充分显示了中华儿女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近几十年来, , , , , ,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作用和责任的讨论方兴未艾。也高于同时期世界的平均水平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

4、的成就中国的综合实力大幅度提高尽管对增长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然而谁也无法否认增长的事实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发达国家J 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 中学学科网A、 B、C、 D、 二、(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甲骨文的:“王”字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上面不加一横,董作宾称之为“不戴帽子的王”(图 13),见于武丁卜辞和武乙、文丁卜辞,另一种上面有一横,为“戴帽子的王”(图 46),行用于其他各时期。孙诒让契文举例所依据的刘鹗铁云藏龟以武丁

5、卜辞最多,其中的“王”字,孙诒让释为“立”,卜辞无法通读。到罗振玉的殷墟书契考释才释出此字。罗振玉首先把说文解字所收的古文和全文进行对比,释出“戴帽子的”是“王”字;接着指出,其异体作省其上画的形式,“亦王 字”,“且据所载诸文观之,无不谐也”。“王”字释出来了,使一大批卜辞可以读通,也证实了这是殷王室的遗物。但是这个字的构成一直困扰着古文字学家们。有的说,此字像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人,所以是“王”;也有人说下面像火,火盛像王德,故以为“王”。如此等等,其说不一。直到 1936 年,吴其昌根据青铜器丰王斧的铭文和器形,并列举甲骨文、全文很多“王”字的写法,第一次提出“王字之本义,斧也”,才解决了这

6、一问题。从字形看,“王”字是横置的斧钺的象形。从甲骨文、金文(图 79)的写法中还可以看出,最下一笔的初形不是平宜的“一”,而是具有孤刃之形,上端的一横或两横像柄或多属斧钺或多属斧钺阑。“王”字像斧钺之形是因为“王”这个称号是从氏族社会的军事首领演化来的,国家出现以后,才成为最高统治者的专名。而斧钺正是军事统率权的象征,在原始社会晚期的军事首领墓葬中,曾掘出随葬的玉钺、石钺,其遗风一直延续到夏、商、周三代,史记殷本纪记载,殷王曾封周族首领姬昌为西伯,“赐弓斧钺” ,授予他对周围小国的征伐之权。那么为什么一定要用横置的斧钺呢,这也是由这产生的时代决定的。横置是斧钺实施砍杀功能的状态,而最早军事首

7、领的权力只限于战场上。荷马时代的希腊人领袖握有的权力不大,亚里士多德说:“假如阿伽门农王获得在战场上杀死逃兵的权力,那么在战后的评议会上却只能忍受责骂。”这就是“王”要用一个正在执行斩杀的横置斧钺来表示的原因。但这一切距离许慎太遥远了,说文解字“ 王”字下说: “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这显然是后人的臆测了。(摘编自罗琨甲骨文解谜)5下列解释,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甲骨文中,所谓“戴帽子的 ”和“不戴帽子的”“ 王”字,是指“王”字最上面有没有一横。J 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中学学科

8、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 中学学科网B罗振玉通过比较说文解字的古文“王”字和金文“王”字,释读出了甲骨文的“王字”C对于“王”字的形体构造有种种说法,最后吴其昌提出“王”是斧钺的形象,才解决了这一问题。古代只有氏族社会的军事首领才拥有斧钺,所以人们采用像斧钺之形的“王”字来表示军事首领下列解释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所谓“且据所载诸文观之,无不谐也” ,是说“王”字释读出来以后,含有“王”字的巨子可以读通了,没有不顺畅的B斧钺作为随葬品的遗风一直延续到夏、商、周三代,始终可以被置放在军事首领和最高统治者的墓葬中。C亚里士多德的话是说,荷马时代希腊阿伽门农王

9、的权利仅限于战场上,离开了战场这种权利就不复存在。D许慎说文解字根据后代的字形,误解了“王”字的结构,以为期中三横代表了天、地、人三者。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诒让之所以未能释出“王”字,一个原因是刘鹗的 铁云藏龟中所收“王”字字形单一,难以进行比较研究。B在罗振玉之前,由于未能释出甲骨文的“王”,所以人们无法证实卜辞是三千年钱殿王室的遗物。C.从甲骨文、金文看,最早时候军事首领的权利只限于战场上,不但荷马时代的希腊如此,中国也是如此。D.甲骨文、金文距离许慎太遥远了,不然的话,许慎是可以释读出甲骨文的“王”字,并正确解释它的字形结构的三、(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

10、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魏德深,本巨鹿人也。祖冲,仕周,为刑部大夫、建州刺史,因家弘农。父毗,郁林令。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净,不严而肃。会兴辽东之役,征税百端,使人往来,责成郡县。于时王纲弛紊,吏多赃贿,所在征敛,人不堪命。唯德深一县,有无相通,不竭其力,所求皆给,而百姓不扰。于时盗贼群起,武阳诸城多被沦陷,唯贵乡独全。郡丞元宝藏受诏逐捕盗贼,每战不利,则器械必尽,辄征发于人,动以军法从事,如此者数矣。其邻城营造,皆聚于听事,吏人递相督责,昼夜喧嚣,犹不能济。德深各问其所欲,任随便修营,官府寂然,恒若无事。唯约束长吏,所修不须过胜余县,使

11、百姓劳苦。然在下各自竭心,常为诸县之最。寻转馆陶长,贵乡吏人闻之,相与言及其事,皆歔欷流涕,语不成声。及将赴任,倾城送之,号泣之声,道路不绝。既至馆陶,阖境老幼,皆如见其父母。有猾人员外郎赵君实,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自德深至县,君实屏处于室,未尝辄敢出门。逃J 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 中学学科网窜之徒,归来如市。贵乡父老,冒涉艰险,诣阙请留德深,有诏许之。馆陶父老,复诣郡相讼,以贵乡文书为诈。郡不能决。会持节使者韦霁、杜整等至,两县诣使讼之,乃

12、断从贵乡。贵乡吏人,歌呼满道,互相称庆。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宝藏深害其能。会越王侗征兵于郡,宝藏遂令德深率兵千人赴东都。俄而宝藏以武阳归李密。德深所领皆武阳人也,念其亲戚,辄出都门,东向恸哭而反。人或谓之曰:“李密兵马,近在金墉,去此二十余里。汝必欲归,谁能相禁,何为自苦如此!”其人皆垂泣曰:“我与魏明府同来,不忍弃去,岂以道路艰难乎!”其得人心如此。后没于阵,贵乡、馆陶人庶,至今怀之。(节选自北史魏德深传)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为政清静,不严而肃 肃:恭敬。B.会兴辽东之役 会:适逢。C.所在征敛,人不堪命 堪:忍受D.动之军法从事 动:招致9.以

13、下句子中,全都表明魏德深深受百姓拥戴的一组是常为诸县之最 皆歔欷流涕,语不成声未尝辄敢出门 诣阙请留德深以贵乡文书为诈 诣使讼之,乃断从贵乡。A. B. C. D.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魏德深很有才干,历任多种职务后升职主持贵乡政务。其时朝廷纲纪败坏,官吏贪污受贿,民不聊生;只有贵乡生产生活一切照常进行,百姓没有受到骚扰。B. 魏德深善于人性化管理,体恤下情。邻城打造兵器,聚集在官府,官吏督责,尚不能成功;而贵乡则约束官吏,避免百姓劳苦,官府安静,一直像无事一样。C. 魏德深深受百姓欢迎,又能震慑奸猾之人。他到馆陶,百姓见他如见父母;而奸人赵君实与逃窜之

14、徒,只能躲藏流亡。他后来将回贵乡,贵乡吏民互相庆贺。D. 郡丞元宝藏忌妒魏德深的才能,令他率领武阳籍士兵在家乡附近作战,想利用军士的恋家情绪使军队溃散。但魏德深极得人心,士兵们全都不忍离他而去。第 II 卷 共 11 小题,共 120 分。四、(26 分)11. 把第 I 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1)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译文: (2)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军城早秋 J 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 中学学科网严武 注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