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年中国新闻学发展报告(下)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025251 上传时间:2018-05-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7-2008年中国新闻学发展报告(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07-2008年中国新闻学发展报告(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07-2008年中国新闻学发展报告(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07-2008年中国新闻学发展报告(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07-2008年中国新闻学发展报告(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7-2008年中国新闻学发展报告(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7-2008年中国新闻学发展报告(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07-2008 年中国新闻学发展报告(下)关键词: 新闻学 研究进展 年度报告 文献综述 中国摘要:20072008 年中国新闻学研究在宏观维度上呈现三大特点:一是“新闻传播”双核结构的学科内部整合研究、交叉研究成果丰硕;二是围绕典型重大新闻事件所进行的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和边缘研究成为热点;三是批判性研究与感悟式发现继续成为新闻学研究的主潮。微观维度上,在突发公共事件报道、民生新闻、政府新闻和舆论监督等方面的研究有较大的深入。因为恰逢中国改革开放 30 周年,2008 年度新闻学界发表了一批总结反思式的学术文章,体现出一种历史纵深感和现实厚重感。Abstract: From perspec

2、tives of macro level, the research development of journalism in China 2007-2008 can be generally summarized into the following three major features: (a)intra-disciplinary integrated researches and cross-disciplinary researches in the bi-core-structured field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tudies h

3、ave made substantial achievements; (b)inter-disciplinary comprehensive researches and marginal researches concentrated on some typical news events have become the hot spot; (c)critical study and reflective discovery continue to be the major forms of journalism research. From perspectives of micro le

4、vel, researches about media coverage of public events and news concerning peoples livelihood, governmental affairs and supervision by public opinions, etc., have made progress greatly. Thanks to the 30th anniversary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journalism circle has published a number of con

5、clusive and reflective academic articles, represen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storical depth and realistic substantiality.Key words: Journalism;Research Development;Annual Report;Literature Review;China(接上)三、批判性研究与感悟式发现继续成为 20072008 年新闻学研究的主潮,并2且产生了较有理论深度的成果李良荣等(李良荣、李彩霞:2007 年中国新闻学研究回顾,1/2008/3)撰文

6、对2007 年中国新闻学的研究做了回顾,指出 2007 年新闻学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有一定的进展,领域在不断开拓,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对现实的关注也更为迅速。但是,跟风式研究、简单图解式研究等现象依然需要警惕,低水平重复现象大量存在。并建议在研究方法上应力避停留于“有感而发”的层次。应该说,2008年的新闻学研究在这方面尚未见有明显的改观。纵观 20072008 年的新闻学研究论文,定量研究和实证研究的范例并不多。在上文提及的拉萨事件的西方媒体报道研究方面,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进行了集中的定量研究,但是研究成果多未发表。在发表的文献中,仅见杨晓丽(透视西方新闻观的新样本西方媒体对拉萨“3.1

7、4”事件的报道,传媒观察/2008/6)一文,该文根据千龙网记者 4 月 21 日所做的数据对比,对西方主流媒体采用新闻和图片时的偏向进行了粗略的分析批判,是量化研究与批判研究结合的例子。在网络新闻研究方面, “华闻在线”(2008 年 3 月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12/2008/5)做了初步探索。据“华闻在线”的统计,受政府对此事件的严正态度所影响,国内关于拉萨“3.14”事件的新闻绝大多数为官方报道和少数中央级媒体刊发的评论性质文章。所持视角大致为以下三方面:谴责达赖集团幕后主使(46%),批评境外媒体及反华势力(29%),描述西藏解放前后社会的发展和变迁(25%)。网络上对于拉萨“3.14

8、”事件的讨论很激烈,与传统媒体相应和,但有的也脱离了传统媒体的影响。大多数网民对事件表示出愤慨(72%),愤慨情绪主要针对境外媒体和3反华势力(70%)。在网络上,网民们一致痛斥境外媒体(54%)和反华势力(26%),一些人(11%)认为拉萨事件是反华势力为了在奥运年抹黑中国所精心策划的阴谋。但也有极少数网民(8%)对此持不同看法,他们认为境外媒体对此事的报道无可厚非,而国内新闻报道的开放度不够,让他们无法辨别真相。另有网民(6%)认为社会舆论、尤其是网络舆论对于澄清事实有重要帮助,因为揭穿境外媒体歪曲报道首先是在网络上,相比而言官方媒体的反应则显得过于缓慢。20072008 年新闻学领域的批

9、判性研究和感悟式发现除了围绕太湖蓝藻事件、河南淹井事件、凤凰塌桥事件、雪灾、地震、奥运等重大热点问题展开外,对 2007年发生的“华南虎照事件”、2008 年初发生的“艳照门事件”和 2008 年发生的“瓮安群体事件”以及“三鹿奶粉事件”等也给予了充分关注,在舆论监督,公民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与新闻改革等领域成果比较多。由于 2007 年相继发生重庆“钉子户”事件和杨丽娟事件,新闻媒介的越位再次引起广泛关注,有关媒介批评的研究也较集中。对于重庆“钉子户”事件,有研究者(赵中颉:“杨家坪拆迁事件”的传媒反思,2/2007/5)认为,传媒机构通过议程设置对现实环境中发生的客观事实,进行选

10、择、加工、重构而成的“拟态环境”,同客观事实已经全然不同。这种不同的重要原因在于新闻报道的“事实”中已经自觉不自觉、或明或隐地渗入了记者、编辑或传媒机构的主观意念和思想倾向。在对重庆“钉子户”事件和杨丽娟事件中传媒越位进行批评的过程中,研究者对于传媒消费主义以及商业化影响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分析。在媒介批评的诸多研究中, “社会责任”成为热门话语。同媒介的社会责任密切相关的则是媒介公信力。研究者指出,中国公众认为电视新闻最可信,传统媒介的新闻比网络新闻更可信。而要真正维4护媒体公信力,须对目前的媒介体制进行变革,让媒体对自己的公信力真正负起责任(廖圣清、李晓静、张国良:解析中国媒介新闻可信度,1/

11、2007/4;刘有才:新闻媒体公信力的流失与对策,传媒观察/2007/8)。在日渐成形的“媒介化社会”氛围中,一个事件往往会因为新闻媒介(包括传统媒介和新媒介)的介入而迅速成为新闻事件、公众事件乃至文化事件、社会事件、政治事件;其影响也不限于一时一地、某个个别领域,而是长远的、全方位的。2007 年发生的华南虎照事件就是这样的事件,围绕这样一个新闻事件,来自各领域的学者进行了多侧面的研究,其启示也是多层次、多方面的。黄旦等(黄旦、郭丽华:媒体先锋:风险社会视野中的中国食品安全报道以 2006 年“多宝鱼”事件为例,1/2008/4)以 2006 年“多宝鱼”事件为例,对风险社会视野中的中国食品

12、安全报道进行了回溯式研究,认为人们将食品安全事件本身带来的公众恐慌和行业损失归罪于媒体是不公平的;同时,媒体在进行食品安全事件报道时也应转变观念,从自以为是的监督者成为客观公正的“雷达”。罗以澄等(罗以澄、陈刚:论新闻媒体对争议性事件的报道框架以“华南虎照片”事件为研究对象,9/2008/4)以“华南虎照片”事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几家媒体的报道进行量化分析,运用框架理论,探讨媒体是如何设置新闻框架、再现这场争议,进而影响或引导公众对争议性事件认知的。认为争议性新闻事件的报道是考察新闻媒体公信力的一个最佳场域。争议性新闻事件由于其自身的争议性,势必引发多元化的社会舆论。因此,新闻媒体采用什么样的

13、信息组合方式或曰框架来磨合信息,进而以何种新闻图景呈现事实便显得尤为重要。5周笑(从华南虎事件考察中国新闻传播的价值,1/2008/3)则认为,华南虎事件作为 2007 年度中国新闻界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所展现出来的不仅仅是一个多元延伸的新闻事实,更展现出中国新闻传播过程中社会价值的结构性变化。这一价值重构正在对中国社会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围绕华南虎照事件的感悟式发现最集中的话题是“舆论监督”(孟航宇:“全民打虎”与公权参与从华南虎事件看网络媒体监督效力及发展前景,新闻窗/2008/4;林晓:知识在传播中的表达探析“华南虎照片事件”中科学知识的舆论监督作用,声屏世界/2008/2;张国民:“华

14、南虎”事件中的公民知情权和媒体公信力,传媒观察/2008/3)。张明海等认为,2007 年冬到 2008 年春,两起“老虎事件”在民众中引发了非常广泛的质疑之声,这在中国新闻史上和舆论监督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对两起“老虎事件”进行审视,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对民众自身而言,这是一次深刻的媒介意识启蒙教育,网络媒体为广大民众参与舆论监督提供了平台,铸就了民众敢于质疑的精神,且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另一方面,民众的舆论力量非常巨大,既考验了政府的执政能力,也度量了政府的公信力。 (两起“老虎事件”指湖南平江以及陕西安康“野生华南虎”事件,前者从曝光到真相大白,仅用了 5 天时间,而后者却让民众等待

15、了许久。见张明海、肖健、夏雄:敢于质疑:民众监督的理性回归“全民打虎”事件折射的社会舆情,长沙大学学报/2008/4)。舆论监督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但是,2008 年新闻舆论监督在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上都是值得关注的一年。网络等新媒体在华南虎照事件中的表现可以说算得差强人意,而在年初发生的“艳照门事件”中,却又大失水准(李新文:从“艳照门”事件看新闻把关人角色缺失,14/2008/4;杨晓文:社会新闻呼唤新闻专业主6义以“艳照门事件”、 “重庆钉子户事件”、 “杨丽娟事件”为例,4/2008/6);在山西煤矿矿难事故中,一些媒体工作人员为了得到封口费而实际上做了黑矿主的帮凶,在三鹿毒奶粉和结石婴

16、儿事件中,部分媒体的表现让人失望,部分媒体的表现又为新闻界多少挽回了点面子(赵金、简光洲、阚敬侠、王志安:媒体的“三鹿”之失,13/2008/8 上;唐远清:由“奶粉事件”论无良网络公关的危害,2/2008/11;路胜贞:三鹿事件:网络在十字路口艰难抉择,传媒/2008/10;朱佳贤:对“三鹿奶粉事件”中舆论监督及媒介角色的思考,14/2008/11;王卫明、曾绯:记者为什么敢公布问题奶粉“三鹿”的名称?,12/2008/11;简光洲:我为什么要率先公布问题奶粉“三鹿”的名字从“三聚氰胺”事件看市场化大潮中媒体的责任与操守,2/2008/10;吕凌靖:“三鹿事件”看公共突发事件报道策略,对外传播/2008/11)。这样的反复一方面说明中国社会的情况是复杂的,中国媒体还在成长之中,另一方面也说明关于新闻舆论监督的研究仍然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2008 年新闻舆论监督的理论研究可谓成果丰硕。童兵关于“推进舆论监督的意义及举措”的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