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教育向何处去?(上)——专家意见测量与变革路径分析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024394 上传时间:2018-05-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传播教育向何处去?(上)——专家意见测量与变革路径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闻传播教育向何处去?(上)——专家意见测量与变革路径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闻传播教育向何处去?(上)——专家意见测量与变革路径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新闻传播教育向何处去?(上)——专家意见测量与变革路径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新闻传播教育向何处去?(上)——专家意见测量与变革路径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闻传播教育向何处去?(上)——专家意见测量与变革路径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传播教育向何处去?(上)——专家意见测量与变革路径分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新闻传播教育向何处去?(上)专 家意见测量与变革路径分析关键词: 新闻传播 教育 意见测量 变革路径摘要:本文旨在分析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现状与前途。作者以李克特量表和访谈为工具,通过专家意见测量,评断新闻传播教育的运行系统在教育界被认同的程度,进而讨论所预设的 22 个命题的现实意涵,以及变革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可能路径。测量及讨论表明:新闻教育在办学条件、办学思想、教学规程等诸方面存在着巨大的系统性危机,与此同时,也存在着系统化改进的种种可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困境,其源头是教育管理思想的落伍,其病灶则是学科内部分界的混乱。因此,本文对新闻传播教育的任务多重性作了详细辨析,并就从一级学科到三级

2、学科的分界与功能,设计了与本文全部讨论结果相洽的策略提案。从传统上看,中国大陆的新闻传播事业与新闻教育的关系,远比一般的行业与其专业教育的关系更为紧密。而新闻业(也包括部分更为广义的传播业),究其社会公器的本质而言,也确乎关乎意识形态领域的进步以及公共领域的建设。因此,与其说新闻传播教育是在培养某种专业人才,不如说大学新闻传播教育在上层建筑和社会建设这两个层面上都承担着重要的历史责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筚路蓝缕,为近 30 年的中国新闻业培养了一大批合格的人才,其成绩有目共睹。但是,危机也早已隐现:1、专业适用性方面,即使是著名新闻院系的毕业生,近年来对口分配的比例也直线下降;2

3、、市场评价方面,颇多用人单位对新闻院系培养的人才的实用性提出质疑;3、教学对象评2价方面,时闻来自学生阶层的批评意见,反映师资、教材、教学体系的不足。119982000 年,俞旭、朱立曾对我国大陆 50 所新闻传播院系的负责人和资深教授做过一个调查,这些调查对象对大陆新闻教育状况的看法为:(1)对新闻传播教育不满意的占 76.67%;(2)认为师资短缺的占 63.33%;(3)认为需要提高师资素质的占 53.33%;(4)认为教学与实践脱节的占 40.00%;(5)认为教学方法滞后的占50.00%。 (俞旭、朱立,2001)对这种现状的一种常见的解释是: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多年来持续处于一个高速发

4、展时期,新闻传播类专业已经开始在一些理工类、师范类、财经类、政法类、农业类、体育类院校遍地开花,在一些地级城市院校,新闻传播类专业也纷纷涌现。数据表明:1994 年,中国大陆的新闻学类专业点共有 66 个,分布在 29 个省市自治区。到 1998 年,新闻教学单位发展到 88 个,其中有 15 个硕士点,两个博士点和一个博士后流动站,在校学生达近万名之多。至 1999 年,大陆新闻教育专业点达 140 多个,博士点亦增加到 4 个。至 2006 年,全国已有 460 多所各类高校开设了新闻传播类专业点 661 个。 (方汉奇、张之华,1999;刘卫东,2000、1999;周凯、张琦,2007)

5、换言之,10 多年间,新闻传播类专业点膨胀了 10 倍。不少学校在既无师资又无教学条件的情况下,匆忙上马建设新闻院系。过度饱和的竞争,以及市场秩序的紊乱,甚至连累了一些原本颇有市场的专业学科例如,在江苏省,一度颇为景气的广告专业,其首次就业率已下滑至 50%以下,几乎沦为所有高校专业最低就业率榜单的最低位。 (江苏省教育厅,2008)但是,除了一般性地批评新闻院系建设的“过热”反应和“泡沫”现象,我们还应该就本教育领域的深层次问题体制性、策略性、技术性议题作更多的思考,并3且,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现状的评估,探索变革图强之道。一、研究的设计教育界讨论新闻教育改革有年,林林总总的观点和意见在期刊

6、上屡见不鲜,唯一鲜见的是对这些观点和意见的认定与落实。探究众语喧哗而少实际效用的原因:一是教育管理职能部门缺少创新能力和思想解放之风;二是在新闻传播学教育界,缺乏支持认同与反驳的组织沟通机制,以至于不能形成足够的意见压力;三是就操作而言,缺少有说服力的、可操作化的、而又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样板与教学模式。本研究意在促进群体认同的形成,因此,所设计的研究路径为:将现有的观点、争议、建议,在一个专家群体中实施“背靠背”的讨论,从中观察观点的差异分布,再将这些差异引入到“面对面”的讨论,之后再将讨论策略化。2008 年 8 月,2006-2010 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7、在武汉召开,包括大部分教指委委员以及一些相关的教育专家出席了会议,其主题意在探讨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未来发展之路。利用此次会议的举行,并受教指委主任委员李良荣教授的委托,研究者对出席会议的 30 位委员(分布于 23 所大学的新闻院系)作了有关“新闻传播教育形势评估及改革意见”的态度测量。测量问卷的题干为研究者有关新闻传播教育现状与发展方向的 22 个假设性判断。这些判断的来源包括:对既往的关于新闻传播教育研究的相关论文的观点检索与归纳;所记录的在新闻教育界同行间讨论(包括教指委会议间)中的观点倾向;在研究生课堂上讨论新闻教育时得到的启发;我本人作为参与者对该教学领域的长期(1987-2008

8、)观察与思考所得。以下是这 22 个假设判断的一个清单,大致4覆盖了狭义的“新闻教育”及广义的“新闻传播学教育”的一些重要领域,并涉及到了前面所述的体制性、策略性、技术性等多类议题:1、新闻传播教育处于危机状态;2、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不能适应市场需求;3、应加大新闻实务训练内容的比重; 4、应以“大传播”为教学改革方向; 5、新媒体及媒介融合是传媒业发展方向; 6、与国际接轨是教学改革的方向; 7、实务型师资严重匮乏;8、教师的学养与理论水平不足; 9、目前的课程设置有体系性或体制性缺陷; 10、大多数教材内容缺乏先进性; 11、教学经费与教学条件大多严重不足; 12、缺乏成功的新闻传播教学模式

9、; 13、缺乏教学领域内的经验交流与推广; 514、缺乏教学界与业界的交流; 15、缺乏与国际新闻传播教学界的交流; 16、应加宽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学内容; 17、应加大学生实习及实践性教学强度; 18、可考虑以毕业设计取代本科毕业论文; 19、可将硕士教育分为业务、学术两个类型; 20、应加强学生专业伦理的教育; 21、教育界仍然应保持对业界的批评立场; 22、学术界应更多发表对社会公共事务意见。 在测量时,研究者请 30 位专家基于“对国内新闻传播学高教界的一般观察”作总体判断,而不是仅仅根据本单位的境况下结论。之所以可以这样要求,主要是因为这个调查对象群体大多为熟悉新闻教育界的资深人士

10、,并且由于担任教指委委员之故,经常接触相关的材料、听闻相关的讨论。他们的观点基本上可以代表“教指委委员”这个群体的意见,也可以探索性地反映出新闻教育界的观点差异。对这些意见倾向的调查,运用了改进的李克特七级量表(测量值 17:1 为极为不赞同,2 为很不赞同,3 为较不赞同,4 为中立,5 为较为赞同,6 为很赞同,7为极为赞同)作为工具,要求测量对象在不受打扰、自行选择匿名与否的条件下圈6定对应的态度测量值;而统计者则以均数和“极值”的分布来衡量、阐释与会的 30位专家的态度。改进的测量不是根据受测者的各个项目的分数计算代数和,或计算个人态度总得分,而是在每一测量项目中依据得分与中位值的偏离

11、程度将受测者划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进一步的,研究者选出若干条在高分组和低分组之间有较大区分能力的项目作为讨论的重点,选择那些在高分组平均得分较高并且在低分组平均得分较低的项目,以分析“极值”所可能展现、流露或暗示的观点。问卷并附有空格以征求专家们对自己的态度的说明及相关的开放性意见,这些意见亦作为讨论及访谈内容被本文匿名引用。当其文字说明语焉不详,或从读者角度感到有必要追问其判断时,研究者通过电话与相关专家作了进一步的访谈。研究者在写作初稿后,将研究报告寄给所有的教指委委员也包括因缺席而未接受量表测量的专家,并请他们以匿名或实名的方式自愿补充观点,这些观点及部分委员的谈话、发言内容也被加入到了

12、本文的访谈引文之中。2以下,是对本次测量结果的基本报告,以及对所有讨论内容的简要分析:二、总体评价近年间,由于国家在新闻出版领域贯彻“控制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进效益”的方针,因此,新闻媒体对新闻人才的需求始终是有限的。中国新闻媒体目前的数量大体上控制在:报纸约 2200 多种;期刊杂志 8000 多种;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电视台各约 1000 台。与此同时,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的一项调查显示,新闻类的专科毕业生不再需要,对能从事一般记者、编辑工作的本科毕业生,需求量7也已接近饱和;而且,为了进一步提高报道的质量,一些媒体在招聘人才方面不再局限于招收新闻学类专业的毕业生。而反观新闻传播教育

13、界,在人才培养的的策略因应方面却一直泛善可陈,正如何梓华(2005)所言:“新闻媒体需要的,高校供不上;新闻媒体不怎么需要,高校却在大量培养。 ”无疑,需求的有限性、 (学科间3与学校间)外部市场竞争的激烈性、专业教学体系的滞后性,是新闻传播教育危机的主要来源。I、危机及其表现本次测量显示,对于“新闻传播教育处于危机状态”的假设,教育专家们的总体态度倾向是比较赞同的,平均值为 5.6;其中更有三分之一的专家对此表示极为赞同,选择了 7 这一表示强烈认同的态度值,只有一位专家选择了 3,表示倾向于不赞同。我们可以推测的是,新闻传播教育面临危机,这可能是整个新闻传播学界的基本感受。相对而言,对于“

14、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不能适应市场需求”这一问题,专家们的态度则较为多元,整体平均值为 4.8,表示较倾向于赞同。超过三分之一的专家的态度值为 5,而选择 6 这一表示很同意的专家人数也有 8 人,接近三分之一,更有两位专家对此表示极为赞同,选择了 7 这一表示强烈认同的态度值。其中 5 号专家更明确指出,这种不适应的表征之一便是,在当下的学术界和教育界里,缺乏懂媒介经营管理的人才;但值得注意的是,专家中仍存在较明显的分歧:对于这一问题,多达 6 位的专家的态度值为 3,倾向于不赞同这一观点,更有一位专家选择了 2,表示很不赞同。委员 Z1 在谈话中说:“新闻教育危机是确确实实存在的,大家有共识。人

15、大院8庆,代表们却不约而同的谈新闻教育危机名校的境况可能稍好些,更大的危机存在于无数地方院校的新闻学院。即使是这样,不少学校每年都还在变着花样搞扩招。 ”II、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对于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趋势,专家们也有不同的见解:在包括“应加大新闻实务训练内容的比重”、 “应以大传播为教学改革方向”、 “新媒体及媒介融合是传媒业发展方向”、 “与国际接轨是教学改革的方向”在内的诸多有关新闻传播发展的方向判断上,认同度最高的是“新媒体及媒介融合是传媒业发展方向”,平均值约为 5.7,显示出较高的认同度。其中接近三分之一的专家表示极为赞同这一观点,没有任何专家表示出反对倾向。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一些

16、藩篱的打破,电视、网络、移动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新闻媒体将融合在一起,这一趋势得到了不少学者的关注和认同。值得注意的是,5 号专家在赞同这一观点的基础上(态度值为 6,很赞同),也同时指出,这种发展应当与“传统媒体的发展并存”,不可偏废;而 11 号专家对此表示“看不清楚”,表达出部分专家对这一问题的谨慎态度。认同度次高的是“应加大新闻实务训练内容的比重”,均值超过 5.4,即总体上较倾向于认同这一观点。其中更有多达 6 位的新闻传播教育专家的态度值为 7,表示极为认同。可见,在加强新闻实务训练这一问题上,颇多专家可以达成共识,认为当下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实务训练不足。传播学发展到今天,出现了所谓“大传播”的概念。 “大传播”是指有人类参与的9所有信息传递和交流活动;在社会文化的宏大背景下,将新闻传播教育纳入大众传播和整个社会信息与情报传播应用的宏大范围,即所谓的“大传播教育”。而对于是否“应以大传播为教学改革方向”,专家们的态度则出现了较大分化,其中更有两位专家直接提出,对何为“大传播”不甚明了,显示出“大传播”这一观念在新闻传播教育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