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科学发展的导向机制、动力机制和均衡机制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013052 上传时间:2018-05-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科学发展的导向机制、动力机制和均衡机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构建科学发展的导向机制、动力机制和均衡机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构建科学发展的导向机制、动力机制和均衡机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构建科学发展的导向机制、动力机制和均衡机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构建科学发展的导向机制、动力机制和均衡机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构建科学发展的导向机制、动力机制和均衡机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科学发展的导向机制、动力机制和均衡机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构建科学发展的导向机制、动力机制和 均衡机制摘 要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坚定不移 地加以落实。如果我们把经济社会发展比作一部运行着的汽车,就必须努力建立科学发展的导向机制(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以社会主义为基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揩社会)、动力机制(维护竞争、反对垄断的机制, 调动社会一切力量的利益机制,促进社会持续发展的创新机制)和均衡机制(自然调节的市场运行机制,政府调节的 宏观调控机制,统筹兼顾的利益平衡机制)。 关键词 科学发展;导向机制;动力机制;均衡机制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

2、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对此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分析汽车的运行机制对于如何实现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部汽车要做到高速平稳的运行必须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宽敞通畅的高速公路系统,它是汽车高速平稳运行的基础,决定汽车运行的最终目的地和方向;二是汽车高速平稳运行的动力系统,即优质的发动机,它决定汽车运行的质量和速度;三是汽车高速平稳运行的均衡系统,即灵敏的方向盘,它决定着汽车能否平稳运行和及时纠正运行中的偏差。如果我们把经济社会比作一部运行着的汽车,其科

3、学发展同样也离不开上述三大系统。因此,围绕上述三大系统我们必须建立科学发展的导向机制、动力机制和均衡机制。 2一、构建科学发展的导向机制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这些正体现了科学发展必须有正确的导向机制,它决定经济社会运行的性质和方向,是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基础。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导向机制。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胡锦涛指出:“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

4、义,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物质基础。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和改变的,是由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也是由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决定的。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首先是要发展经济。没有经济发展,其他方面协调发展的目标就很难实现。国家的昌盛,人民的富裕,说到底是经济实力的问题。国际竞争,也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只有经济发展了,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增强了,人民的生活才能不断改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我们才能在国际格局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 坚持以

5、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导向机制,必须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增强综合国力,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问题,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当然,我们强调加快经济发展,不是单纯追求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而是要把发展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3和效益的基础上。忽视增长质量和效益,不惜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片面追求一时的高速度,势必会造成大的起落,就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才能真正体现发展的硬道理和方向。 2.坚持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的导向机制。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6、;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胡锦涛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为了实现科学发展我们必须进行改革,实施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而不是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适应初级阶段生产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从苏联演变的教训看,戈尔巴乔夫在改革问题上犯了原则性、方向性的错误,偏离了社会主义的轨道,这是苏

7、联演变的根本原因。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的导向机制,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坚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导向机制。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在党,科学发展离不开党,没有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科学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只有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才能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4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要

8、按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其次,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所谓科学执政,是指执政党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把握和依循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和科学的方法领导人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所谓民主执政,是指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好地发挥出来,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同时,党要进一步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

9、益关系,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保证人民群众更好地行使宪法赋予的民主权利,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依法管理自己的社会事务。所谓依法执政,是指要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以适应时代发展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从制度上、法规上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4.坚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导向机制。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

10、没有社会和谐也就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既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5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本的方法是统筹兼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从全局着眼统筹兼顾发展的各个方面。从全局着眼把握经济发展,就要统筹兼顾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从全局着眼把握社会发展,就要统筹兼顾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社会和谐作为一种状态,是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的一种目标和方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1、关键要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尤其要注重优先发展教育,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二、构建科学发展的动力机制 科学发展在把握正确方向的前提下,必须建立强大的动力机制,这是保持社会经济平稳快速协调发展的基础。推动社会经济科学发展的动力机制包括维护竞争、反对垄断的竞争机制、调动社会一切力量的利益机制和促进社会持续发展的创新机制。 1.维护竞争、反对垄断的竞争机制。 “八仙

12、过海,各显神通”,竞争就是每个人力争发挥自己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就是要让一切社会机会向所有人开放,让所有社会目标由大家去自由争取,让全部资源通过自由竞争去配置,优胜劣汰,把宝贵的机会给予那些能最充分利用它们的人;把社会目标授予那些与之最相匹配的人,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实践证明,竞争是人类进化、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动力所在和必由之路。 6竞争机制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只有具有竞争性,社会才有动力和活力。竞争机制是市场机制的基本要素,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竞争机制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使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必须创造公平竞争的条件。(1)要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13、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2)要通过税制、价格的作用,使企业处在竞争的同一水平线上。 竞争机制是通过竞争自由实现的,竞争自由,就是意味着每个人有权也应该按照自己的意志采用自己所有的有效方法去实现自己最大化的利益,让每个人有机会通过竞争自由去最佳地实现自我,每个人怎么样,由竞争自由去决定。因此,竞争自由是每个人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这正是自由之本义。 在现实中,总是存在种种限制竞争自由的因素和现象,如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是竞争的对立物,成为限制竞争进而剥夺自由的主要方式之一。为了实行和维护竞争自由,必须依法反对垄断行为、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并宣布凡是

14、限制竞争自由的行为都是非法的,一切不是通过竞争自由而获得的东西都不是合理的,从而促进和保护公平竞争。 2.调动社会一切力量的利益机制。利益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的一切行为皆根源于利益。人与人的关系说到底是利益关系。马克思曾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恩格斯也指出:“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正是由于人们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推进了社会进步。构建利益机制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深化改革,从制度上整合人们的发展活力,推动社会快速发展。社会发展活力包括社会个体活力和集合活力两个层面。个体活力指的是个人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集合活力指的是全社会

15、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整合力。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又受到后者的影响和制约。7社会活力的源泉在于人们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追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承认人们合理的物质利益追求,并通过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全体社会成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构建利益机制必须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坚决破除各种障碍,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

16、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3.促进社会持续发展的创新机制。推动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根本途径是要建立创新机制。创新是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的原动力。有没有创新能力,能不能进行创新,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江泽民这番讲话把创新提升到一个战略高度。胡锦涛也指出: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大力营造鼓励创造、尊重创造、保护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支持人们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其他方面的创新,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充满蓬勃的创造活力。 首先,要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有效地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特别是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中心环节,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8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其次,要完善科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