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对话平台构建和谐教育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010982 上传时间:2018-05-10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搭建对话平台构建和谐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搭建对话平台构建和谐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搭建对话平台构建和谐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搭建对话平台构建和谐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搭建对话平台构建和谐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搭建对话平台构建和谐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搭建对话平台构建和谐教育(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搭建搭建对话对话平台平台 构建和构建和谐谐教育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听证制度的实施与研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听证制度的实施与研究古林职业高级中学 李 雷、张文清(执笔)等一、课题研究背景及说明一、课题研究背景及说明(一)概念的界定与理论探讨学生听证作为听证的一种,其理念、机理与价值无不取自于听证,因此要研究学生听证尚需追本溯源地从听证开始而扩展至校园这一特殊领域,下面就将一些相关的概念做一个厘清:1 1听证的概念听证的概念所谓的听证(hearing)是一个法律概念,我国著名法学家王名扬先生认为“听取利害关系人意见的程序,法律术语为听证”1。换句话说,听证就是听取利害关系人意见的法律程序。作为一种法

2、律程序,听证一般被认为须包含告知和通知、公开听证、委托代理、对抗辩论以及制作笔录等要素。2目前,在法律实践中听证程序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从最广意义上理解,听证包含了立法听证、司法听证和行政听证,这其中的一些典型的听证程序经过媒体的报道也已经成为普通公民所熟悉和推崇的制度,例如价格听证、行政处罚决定听证等。应该说,尽管听证制度在我国出现得比较晚,但是由于听证程序中包含的公正、无偏私、充分听取意见等正义理念,使其被一般公众认为是现代法治提供公正的重要手段,是公众参与国家管理的一条有效途径。2 2听证的法学基础听证的法学基础客观地说,由于我国古代传统法制理念倾向于追求实质正义,并不注重为当事人

3、提供程序上的保障,倘若当事人试图争辩,则往往被视为“狡辩”乃至“抗拒” ,这种在违法犯罪后仍试图“逃脱罪责”的行为是被否定的。因此,对于长期缺乏程序理念的我国来说听证是一种舶来品,它最初还是产生在西方法治较为发达的一些国家,最为典型的就是英国和美国。一般认为听证程序首先产生于英美法系中,而其深厚的法哲学基础则是普通法上的自然正义原则(Natural Justice) 。3该原则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任何人不能在自己的案件中作法官;二是人们的抗辩必须被公正地听取。4反观当前的听证程序,我们在 本课题组其他成员:戴潜挺 陈芬表、张贤水、李希平1 王名扬著:美国行政法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5

4、年版,第 382 页。2 章剑生著:行政程序法比较研究 ,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150 至 151 页。3 章剑生著:行政程序法比较研究 ,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149 页。2制度设计中常常强调保证有中立的第三人充当听证程序的主持人、给予双方当事人获知理由的权利并可针对这些理由提供证据、进行抗辩,这些都是对自然正义原则中这两条程序规则所进行的实践。自然正义原则这一法哲学基础为听证程序的存在提供了正当性,而满足以上两条程序规则的听证程序则具有产生正义的能力,这样的听证程序能够给人带来最质朴的正义感,最普遍的公正体验。3 3听证的价值所在听证的价值所在首先,从产生好结果

5、的一面来说,听证程序通过通知、告知程序尊重当事人的知情权并赋予其提起听证的权利救济途径;通过双方当事人面对面的意见交流减少了事实认定过程中的误差;通过回避制度的设立排除了具有偏私可能性的第三者成为判断者;通过案卷制度将笔录的重要性提升,处理的结果将和听证笔录相联系。通过这重重制度的过滤,通过角色的分化和独立,通过意见的自由表达,原本模糊不清的事实将变得明朗,可能存在的偏见将无处遁形,自由裁量的余地将在辩论中更趋合理,正是这一层层的程序决定了法治与恣意的人治之间的基本区别。5由此,不难看出听证程序保障好结果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其次,听证程序本身的价值也是不可低估的。第一,听证程序具有维护人的尊严

6、的功能。这种尊严价值大致包括了“平等” 、 “可预测性” 、 “透明性” 、 “理性” 、 “参与”等。6显然,听证程序的构建为维护人的尊严提供了一种制度性的保障,公开的程序产生透明性、对立双方的抗争促使当事人的参与,基于听证作出的判断则体现了理性的智慧。第二,听证程序具有吸收不满的功能。在这种“打开天窗说亮话”的环境中,原先势不两立的当事人开始走上交流沟通的过程,心中的不满也在程序进行中得到表达并记录在案,根据听证程序实行的多年经验来看,诸多的不满都在这一过程中被吸纳,双方当事人都有得到尊重的体验。4 4学生听证学生听证学生听证作为听证程序在校园中的一种延伸,本身必然需要具备一般意义上听证的

7、各个要件,同时还需要符合校园这一特殊环境。但是由于在校园中运用听证程序是一种新的尝试,我们对于学生听证的概念、范围、种类等均缺乏明确的界定,探讨的空间还很大。我们认为真正的学生听证应该是: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校方做出影响被管理者合法利益决定前,告知其理由和听证权利,听取利害关系人意见的程序。这种决定不限于处分,凡是影响到被管理者的行为,无论是制定校纪校规、奖惩制度还是决定学校的发展走向都应当在条件符合的情况下进行学生听证。4 英威廉韦德著:行政法 ,楚建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95 页。5 威廉道格拉斯语,转引自季卫东著:法律程序的意义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另一种思考 ,中国法制

8、出版社2004 年版,第 1 页。 6 陈瑞华:程序正义的理论基础评马修的“尊严价值理论” , 中国法学2000 年第 3 期。3这一学生听证的概念具有如下特点:全面。这一概念不仅在实施学生听证的主体上突破了普通高中的局限性,创新地将这一制度引用到广大的职业高中学生,而且在适用的领域上一扫往日的“处分听证”阴影,将校园内涉及学生利益的方方面面都纳入其中,有利于听证制度在校园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可行。该定义虽简短,但在其中已然表达出了学生听证所不可缺少的几大要素,诸如告知程序、听取意见的程序,人员的构成等,换句话说,它为我们判断一个程序是否属于听证提供了很好的标准,也为构造一个良好的听证程序限定了

9、不可或缺的几个要件,因此,我们说它具有可行性。当然,学生听证是一个正在试验中的制度,如何定义具有多种可能性,而我们则选择了上述定义作为本课题学生听证的标准含义。(二)课题研究的背景(二)课题研究的背景学生中最活跃的莫过于大学生,一切追求民主、自由的行为大多发生在大学的校园内,听证制度也不例外,但是除了大学生渴望获得自治、尊重和参与之外,我们认为职业高中也非常迫切地需要推行这样的制度,因为学生听证所包含的公平、正义的品性之于职高学生和学校都具有特殊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 1职业高中心理教育的独特需要职业高中心理教育的独特需要“学校德育工作能做到学生心坎里去,这才是我们现代化教

10、育的最高境界” (中央教科所德育中心主任詹万生) 。职业高中的学生正值青春期的鼎盛阶段,逐渐有了长大成人的自我感觉,但同时在和同龄人的相比之下他们又往往是升学竞争中的失败者,总体来说,职高学生的心理具有很多的特殊性,我校专门从事职业高中心理教育的老师在我校乃至我区职业高中做过全面的问卷调查和学生随机访谈,职高生最为集中的存在五种心理偏差,分别是:自卑、烦躁、逆反、厌学、早恋。也正是这五种心理的存在促使职业高中的学生比较易于触犯校纪校规、对学校的规章制度产生抵触情绪乃至在教育方式不当的情况下走向与老师对抗的极端。下面我们就从逆反心理和自卑心理两个方面着重阐述学生听证之于职业高中的特殊意义。(1)

11、逆反心理在思想道德教育的话语体系中,逆反心理主要是指一种反控制的社会心理状态,是在一定条件下,受教育者产生某些同教育者的主观愿望相反的情绪和言行,即引起一种负向要求和行为,是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方法、教育环境、教育者产生厌烦、反感、对立,甚至拒绝教育的情绪体验和与此相应的行为倾向。7现实生活中具有逆反心理的职高生通常表现为对老师的“不服” 、对学校的“不满” ,他们7 廖扬眉:逆反心理在德育中的积极意义 , 当代青年研究2006 年第 5 期。4喜欢将正面的东西嗤之以鼻,不愿以理性的态度进行认真思考,看待特定的人和事往往带有偏见。个体在受到刺激时,对刺激本身并无任何判断与评价,就

12、条件反射似地产生抵触和对抗心理。这种心理并不关心刺激本身对自己或群体有益还是有害,只是盲目地否定和对抗,来满足自己的某种心理需求。常常在行为上表现为,被要求往东,他偏往西,而不管往东是否正确,只是一味地按相反的要求去做。8具有严重逆反心理的学生往往在学校中就是“问题学生” ,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阻碍很大。学生之所以会形成逆反,固然有其自身的主观因素,比如人生观、价值观的偏差,比如自治意识的增强,渴望摆脱成人世界的管束,让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此外,其他多种客观因素也是难逃罪责的,主要有:学校教育的不当,教育者的要求脱离学生的需求,对学生提出的要求采取强制性的方式,教育者处理问题不当,伤害了学生的自

13、尊心等;家庭和社会的不良影响;同辈的不良情绪的影响。9(2)自卑心理职高生虽然在有的时候表现出脾气暴躁或无忧无虑,其实不然,现代心理学以及学校德育研究表明,职高生中有较多的人存在自卑心理。这种自卑的心理主要来自于几个方面:社会对于职业高中的定位比不上普高,就像出生贫寒的孩子对自己的家庭条件有一种自卑感;这些学生都曾经是升学竞争中的失利者,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也不如别人优秀,对自身能力存在怀疑,自卑感油然而生;由于平时行为举止的自我约束不够,职高生在学校这一环境中常常会受到老师的教育、批评乃至处罚,久而久之便失去了信心。自卑感的存在极大地削弱了一个人的发展潜质,在不断地自我暗示中人渐渐失去了挑战自

14、我的勇气,青年不再像青年。克服学生自卑的一剂良药就是让他意识到自己的价值、看到自己的能力可以改变人生、改变世界。(3)来自学生听证的贡献知道了逆反心理、自卑心理的成因后,对症下药治愈顽疾就具备了可能性。为什么我们最终选择了听证制度呢?选择听证制度源于职高中许许多多这样的“背景事件”:教师费尽心思给学生处理好某些学生间的矛盾纠纷,结果是事与愿违,学生不但不领情,背地里还是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譬如打架)去解决自己的事情;学校综合考虑出台了某项管理制度,结果是学生怨声载道,阳奉阴违而我们一直试图建立的学生听证制度似乎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第一,针对学校的要求脱离学生的需求,我们可以通过广义的

15、听证将学生的自主性纳入到学校政策的制定和出台过程中,通过听证会的形式直接在规则制定这一源头保证符合学生的需求,如此一来,在规则的正式推行过程中必然减少很多的摩擦和反抗,通过这一类似“立法听证”的程序,同学们的意见已经在规则制定的一开始就得8 同上9 赵正铭、周丽萍:论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问题教育的对策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2006 年第 4 期。5到了尊重,最后形成的规则可以称之为学校和学生之间共同达成的合意,这样一来,学生的逆反就失去了基础,否则就是自相矛盾了。第二,逆反成因中的一种就是学校采用强制的手段推行政策,包括对学生的处分。正是因为缺少说理的机会,即使是误判也让人百口莫

16、辩的环境让学生产生反感。学生听证中的最大组成部分就是让学生申辩的听证。在上文中我们已经用一定的篇幅说明了听证程序在“产生好结果”方面的功能,同时它又有吸纳不满的功能,用听证程序来降低学校决定的错误率,通过交流和对话消解双方的对立情绪,恐怕是很难再找到替代性的制度了。第三,从同辈影响这一点来说,听证不但可以从消极的层面上减轻同辈影响,它更能反客为主将听证过程本身作为提供同伴教育的良好场所。众所周知,听证以公开为原则,尤其是在学生听证的情况下,公开的听证形式将使更多学生接受教育,而且这样的教育是远远优于用语言的形式进行的教育。第四,从治愈自卑感这一层来说,根据程序的一般功能,听证程序除了能促进好的结果的产生之外,还能从“尊严”的角度提供对人性的基本尊重。提供申辩的权利、拥有公平对话的机会、享有通过证据的运用颠覆学校决定的可能性,听证带给我们的是一种被尊重的感觉,而自卑的人、青春期的人最需要的就是自己被当作一个大写的“人”来对待。2 2公民教育的迫切呼唤公民教育的迫切呼唤在我国教育界,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