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006317 上传时间:2018-05-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构建和谐劳动关 系,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大意义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劳 动关系是否和谐,事关广大职工和企业的切身利益,事关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并作出工作部署。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部署, 取得了积极成效,总体保持了全国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但是,我国正处于经济 社会转型时期,劳动关系的主体及其利益诉求越来越多元化,劳动关系矛盾已 进入凸显期和多发期,劳

2、动争议案件居高不下,有的地方拖欠农民工工资等损 害职工利益的现象仍较突出,集体停工和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构建和谐劳动 关系的任务艰巨繁重。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努力构建中国特 色和谐劳动关系,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是建 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增强党 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夺取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大意义, 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一项紧迫任务,摆在更加 突出的位置,采取有力措施抓实抓好。二、构

3、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目标任务(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 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促进企业 发展、维护职工权益,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推动中国特色和谐劳 动关系的建设和发展,最大限度增加劳动关系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 因素,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凝聚广大职工为实现“两个一百 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二)工作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广大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

4、实维护其根本权益,作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依法构建。健全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增强企业依法用工意识,提高职 工依法维权能力,加强劳动保障执法监督和劳动纠纷调处,依法处理劳动关系矛盾,把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监督、调处的全过程纳入法治化轨道。坚持共建共享。统筹处理好促进企业发展和维护职工权益的关系,调动劳 动关系主体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企业和职工协商共事、机制共建、效 益共创、利益共享。坚持改革创新。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出发,统筹考虑公有制经济、非公有 制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特点,不断探究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 动关系的规律性,积极稳妥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关系工

5、作理论、体制、制 度、机制和方法创新。(三)目标任务。加强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体制、制度、机制和能力建设, 加快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企业和职工参与、法治保障的工作 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实现劳动 用工更加规范,职工工资合理增长,劳动条件不断改善,职工安全健康得到切 实保障,社会保险全面覆盖,人文关怀日益加强,有效预防和化解劳动关系矛 盾,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三、依法保障职工基本权益(四)切实保障职工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完善并落实工资支付规定,健全工 资支付监控、工资保证金和欠薪应急周转金制度,探索建立欠薪保障

6、金制度, 落实清偿欠薪的施工总承包企业负责制,依法惩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违法犯 罪行为,保障职工特别是农民工按时足额领到工资报酬。努力实现农民工与城 镇就业人员同工同酬。(五)切实保障职工休息休假的权利。完善并落实国家关于职工工作时间、全 国年节及纪念日假期、带薪年休假等规定,规范企业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审批 管理,督促企业依法安排职工休息休假。企业因生产经营需要安排职工延长工 作时间的,应与工会和职工协商,并依法足额支付加班加点工资。加强劳动定 额定员标准化工作,推动劳动定额定员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指导 企业制定实施科学合理的劳动定额定员标准,保障职工的休息权利。(六)切实保障职工获

7、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加强劳动安全卫生执法监 督,督促企业健全并落实劳动安全卫生责任制,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保 护标准,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强化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提供符合国 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劳动保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职工按 照国家规定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加强女职工和未 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和职业病危害。(七)切实保障职工享受社会保险和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认真贯彻实施 社会保险法,继续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努力实现社会保险全面覆 盖,落实广大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和劳务派遣工的社会保险权益。督促企业依法

8、为职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为职 工建立补充保险。引导职工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积极参加社会保险。加强对职 工的职业技能培训,鼓励职工参加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提高职工文化知识水 平和技能水平。四、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八)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贯彻落实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对企 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监督、指导和服务,在用工季节性强、职工流动性大的 行业推广简易劳动合同示范文本,依法规范劳动合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 终止等行为,切实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和履行质量。依法加强对劳务派遣的监 管,规范非全日制、劳务承揽、劳务外包用工和企业裁员行为。指导企业建立

9、健全劳动规章制度,提升劳动用工管理水平。全面推进劳动用工信息申报备案 制度建设,加强对企业劳动用工的动态管理。(九)推行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以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对象,依法推进 工资集体协商,不断扩大覆盖面、增强实效性,形成反映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关 系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工资决定机制和正常增长机制。完善工资指导线制度,加 快建立统一规范的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为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提供参 考。推动企业与职工就工作条件、劳动定额、女职工特殊保护等开展集体协商, 订立集体合同。加强集体协商代表能力建设,提高协商水平。加强对集体协商 过程的指导,督促企业和职工认真履行集体合同。(十)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

10、方机制。完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组织体系,建 立健全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工会和企业联合会、工商业联合会等企业 代表组织组成的三方机制,根据实际需要推动工业园区、乡镇(街道)和产业 系统建立三方机制。加强和创新三方机制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 方委员会,由同级政府领导担任委员会主任。完善三方机制职能,健全工作制 度,充分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代表组织共同研究解决有关劳动关系重大问题 的重要作用。五、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建设(十一)健全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 管理制度,丰富职工民主参与形式,畅通职工民主参与渠道,依法保障职工的 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

11、监督权。推进企业普遍建立职工代表大会,认真落 实职工代表大会职权,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在企业发展重大决策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等重大事项上的重要作用。针对不同所有制企业,探索符合各自特点 的职工代表大会形式、权限和职能。在中小企业集中的地方,可以建立区域性、 行业性职工代表大会。(十二)推进厂务公开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提高厂务公开建制率,加强国 有企业改制重组过程中的厂务公开,积极稳妥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厂务公开制度 建设。完善公开程序,充实公开内容,创新公开形式,探索和推行经理接待日、 劳资恳谈会、总经理信箱等多种形式的公开。 (十三)推行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按照公司法规定,在公司制企业建立

12、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依法规范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履职规则。在董事会、 监事会研究决定公司重大问题时,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应充分发表意见,反映 职工合理诉求,维护职工和公司合法权益。六、健全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十四)健全劳动保障监察制度。全面推进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网络化管理, 实现监察执法向主动预防和统筹城乡转变。创新监察执法方式,规范执法行为, 进一步畅通举报投诉渠道,扩大日常巡视检查和书面审查覆盖范围,强化对突 出问题的专项整治。建立健全违法行为预警防控机制,完善多部门综合治理和 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机制,加大对非法用工尤其是大案要案的查处力度, 严厉打击使用童工、强迫劳动、拒不支付劳

13、动报酬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劳动 保障诚信评价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企业诚信档案。(十五)健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制。坚持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的 工作方针,加强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建设,推动各类企业普遍建立内部劳 动争议协商调解机制。大力推动乡镇(街道)、村(社区)依法建立劳动争议 调解组织,支持工会、商(协)会依法建立行业性、区域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 完善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大力加强专业性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健全人民调解、 行政调解、仲裁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协商、调解在处理劳 动争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制度,规范办案程序,加 大仲裁办案督查力度,进一步提高仲

14、裁效能和办案质量,促进案件仲裁终结。 加强裁审衔接与工作协调,积极探索建立诉讼与仲裁程序有效衔接、裁审标准 统一的新规则、新制度。畅通法律援助渠道,依法及时为符合条件的职工提供 法律援助,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依托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完善协调处 理集体协商争议的办法,有效调处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和集体停工事件。(十六)完善劳动关系群体性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对劳动关系形势 的分析研判,建立劳动关系群体性纠纷的经常性排查和动态监测预警制度,及 时发现和积极解决劳动关系领域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效防范群体性事件。 完善应急预案,明确分级响应、处置程序和处置措施。健全党委领导下的政府

15、负责,有关部门和工会、企业代表组织共同参与的群体性事件应急联动处置机 制,形成快速反应和处置工作合力,督促指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及时妥善处 置群体性事件。七、营造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良好环境(十七)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引导。在广大职工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职工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追求高尚的职业理想,培养良好的职业 道德,增强对企业的责任感、认同感和归属感,爱岗敬业、遵守纪律、诚实守 信,自觉履行劳动义务。加强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工作,在努力解决职工切 身利益问题的同时,引导职工正确对待社会利益关系调整,合理确定提高工资 收入等诉求预期,以理性合法形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矛盾、维护

16、自身权 益。(十八)加强对职工的人文关怀。培育富有特色的企业精神和健康向上的企业 文化,为职工构建共同的精神家园。注重职工的精神需求和心理健康,及时了 解掌握职工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工作,建立心理危 机干预预警机制。加强企业文体娱乐设施建设,积极组织职工开展喜闻乐见、 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拓宽职工的发展渠道,拓展职 业发展空间。(十九)教育引导企业经营者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广大企业经营者的思想 政治教育,引导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爱国、敬业、诚信、守 法、奉献精神,切实承担报效国家、服务社会、造福职工的社会责任。教育引 导企业经营者自觉关心爱护职工,努力改善职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帮 助他们排忧解难,加大对困难职工的帮扶力度。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企业社会 责任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营造鼓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环境。加强对企业经 营者尤其是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 依法用工意识,引导他们自觉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二十)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加强和改进政府的管理服务,减少和规范涉企行 政审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