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政治经济学导论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006159 上传时间:2018-05-10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7.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政治经济学导论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大学政治经济学导论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大学政治经济学导论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大学政治经济学导论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大学政治经济学导论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政治经济学导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政治经济学导论(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 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2 马克思生于普鲁士的莱茵省特里尔 城一个进步的律师家庭。特里尔中学毕业鉴定:“天资聪颖 ,在古代语言、德语、历史、数学、法 语课中颇为勤勉。”34卡尔卡尔 马克思和燕妮。马克思和燕妮。5马克思故居6在伦敦大英博物 馆,马克思白天 带上两个面包进 入阅览室,从早 上九点一直到晚 上七点。 马克思习惯两脚来马克思习惯两脚来 回擦地,天长日久回擦地,天长日久 ,竟在座位下的水,竟在座位下的水 泥地上磨出两个鞋泥地上磨出两个鞋 印。印。艰难探索7刻苦研究 马克思为写作翻阅 了1500多种有关书 籍,记下了一百

2、多 本读书笔记。 为了研究地租和土为了研究地租和土 地问题,他突击学地问题,他突击学 习地质学和农业化习地质学和农业化 学。学。 为了探讨生产力发为了探讨生产力发 展史,他翻阅了大展史,他翻阅了大 量技术史、工业学量技术史、工业学 的书籍和资料。的书籍和资料。撰写地租一章 需要研究俄国改革 后的土地关系,他 年过半百开始学俄 语资本论的写作 长达25年之久。8导论9导论本章学习要求本章作为全书的导论,要求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科学性、发展性以及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与意义,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10导论本章教学内容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3、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科学性和发展性五、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六、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11你知道吗:n什么是经济学?n什么是政治经济学?n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12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1、政治经济学名称的由来(1)中国典籍中“经济”的演义n 古汉语中的“经济”一词,是经邦济世、经国济民,即治理国家、拯救贫民的意思。n 现代含义 经济活动,生产、分配、交换或消费活动一个国家国民经济总称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或经济基础节约13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2)西方:古希腊 色诺芬(430-354) 在经济论中首次使用经济()一词, 含义是家庭

4、管理 (3)1615年 蒙克莱田(法国重商主义者)献给国 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首次使用“政治经济 学”(- )概念,含义为社会的或 国家的经济学。14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4)作为一门学科的政治经济学,最初是 由法国的重农学派创立的。到了18世纪70年代,政治经济学几乎专指与 国家资源相联系的财富的生产和分配。15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 研究对政治经济学的定义是:“作为为政治 家或立法者服务的科学分支,政治经济学有两 个明确的目标:首先,它要为人们提供,或者 更恰当地说,使人们能够为自己提供丰厚的收 入或生活资料;其次,向国家或全体国民提供 足以维持公用事业的财

5、源。政治经济学研究的 目的,是要使民富国强。”16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 展2、政治经济学发展的基本线索(1)18世纪古典政治经济学及其贡献:标志着 真正的现代经济科学的产生 (2)19世纪中叶以来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的重 大分野:两种范式17威廉配 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国富论赋税论、政治算术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 、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内在矛盾 和运行机制 构筑了包括一系列重要经济概念 、范畴、理论、规律在内的资本主 义经济理论体系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19家庭管理国家经 济管理色诺芬蒙克 莱田纪元前500年至1

6、7世纪17世纪初叶至17世纪末叶法国 重商主义法国 重农主义流通 领域生产 领域17世纪末叶至19世纪中叶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西方 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的演变和发展20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范式特征:突出研究社会经 济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生产 关系(利益关系)及其发展 规律(人与人的关系) 强调经济本质层面范式特征:着重研究稀缺资源如何实现有效配置、增加财富(人与物的关系)强调经济运行层面21马克思研究经济学的原因: 1842-1843年担任莱茵报主编时受林木盗窃、摩塞尔河地 区农民状况的辩论的影响。 受恩格斯影响。恩格斯早于马 克思研究政治

7、经济学,1842年写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开山 篇)。 马克思:“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方针是人类 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24岁任莱茵报主编2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 纪40-60年代创立的时代的呼唤23资本论 德文版扉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4二、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社会生产关 系(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 资料生产物质 资料 生产 的三 要素劳动(者):劳动者有目的、意识的活 动,创造和使用工具(人)劳动资料(劳动手段):劳动者用以影 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 物质资料或 物质条件。(生产工具、 厂房等 )劳动对象:劳动者将劳动

8、加于其上的东 西。(自然物、加工产品两类)生 产 方 式生产资料(物) 25二、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社会生产关 系(二)社会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1)社会生产力及其构成 生产力(productive force)的内涵a. 在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中,人们适应自然、改变或改善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即生产力 。b.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关系。c.生产力是推动社会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627二、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社会生产关 系 生产力的构成:实体性要素 渗透性要素:科学技术、管理、信息等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者(决定性要素)生产力生产力的基本要素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劳动者

9、( 主导)劳动资 料(工具 是标致)劳动 对象28二、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 生产力内部关系生产力 = (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科学技术管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什么是第一竞争力?)29二、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2)社会生产关系狭义的生产 关系广义的生产 关系一种理解: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 生产过程内部)结成的相互关系另一种理解:研究特定社会的经济关 系和经济规律一种理解: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四 个环节上所结成的关系 生产关系所 有制是其基础另一种理解:研究一切社会的经济关系 和经济规律(或一般生产关系和一般经 济规律)这是政治经济学发展的一 种新趋向社会生 产关系30生产资料所有制

10、(基础)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四环节及相互联系31二、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及 其发展规律 1、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通过社会经济的运行 和经济的发展过程体现2、生产关系的研究具体包括三个层次: 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的基本经济制度; 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经济体制; 经济运行机制 32二、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四)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 产力和上层建筑 1、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关系(为何不 同社会都面临“改革”的问题) (2)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社会经济 演进的首要规律3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

11、间内在的关系图 适 应促进不适应阻碍超越落后生 产 方 式生产力生产关系决 定反 作 用34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社会经济演进 的首要规律劳动技术创新生产力发展劳动方式:劳动者与生 产资料结合的技术组织 形式生产资料所有制 :社会形式经济制度生产关系实现形式35二、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 2、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上层 建筑反 作 用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决 定社 会 形 态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 生产关系的总和建立在经济基础之 上的政治法律制度 和社会意识形态36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以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生产方式作用反作用一定的社 会形态 生产关系生产力作用反作用政

12、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结论:研究对象 生产关系(利益关系)研究范围 生产力、上层建筑聚焦延伸原始社会形态奴隶社会形态封建社会形态资本主义社会形态37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1、经济规律的概念n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本身所固有的(或内在的)、本质的、 必然的联系n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的关系(樊纲和郎咸平关于通胀的争论 )n政治济学要从生产关系的历史考察中,揭示出生产关系运动 、变化和发展的规律性,即经济规律。38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n对客观性的理解n 对主观能动性的理解:尊重发现认识 利用经济规律经济条件的客观性作用过程的客观性393、经济

13、规律体系与基本经济规律(1)按经济规律发生作用 的经济条件的不同来分类(2)经济规律体系:范畴、变量 (3)基本经济规律特征三、政治经济学研究任务第一类(一切社会)一 般经济规律(生产关系 适应生产力)第二类(某几个社会) 共有经济规律第三类(某一个社会) 特有的经济规律 决定社会生产的实质和发展 方向 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切主 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40(一)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1、阶级性,是泛指这门学科的理论体系,总是反映一定阶级或利益集团的意识和要求,为一定阶级或利益范围集团的利益服务的。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无产阶级服务。代表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的经济理论体系。四、政治经济学的性质414

14、2(二)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运动规律(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定而且也能够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四、政治经济学的性质43第 一 阶 段创立第 二 阶 段付诸实践并发展第 三 阶 段在改革中进一步 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44五、政治经济学的方法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 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 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 用的方法。 恩格斯45五、政治经济学的方法科学的抽象法 矛盾分析法政治经济学的具体方法 中介分析的方法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分析和综合的

15、方法 数量分析法政治经济学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46一、科学的抽象法:具体抽象具体的方 法包括从具体抽象、感性理性、复杂简单 、现象本质的研究方法和反过来的叙述方法 。马克思:“分析经济形式,即不能用显微镜,也 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 。”马克思:“本质和现象一致,还要科学干什么? ”五、政治经济学的方法47生产过程 流通过程 分配过程价值、m生产 价格、m实现 利润、 m分配内圈:简单的、抽象的、本质的东西;由内向外展开为:复 杂的、具体的、接近现象的东西48马克思与库格曼医生 交谈在生物学或化 学中常用的分 析工具是什么 ?那当然是显微镜或化学试剂。但是,这些分析工具 对经济学研究是根本无用的经济学研究运 用的是科学抽 象力对商品形式的分析也要象分析 显微镜的细胞那样过细?是的,分析商品形式好象是 琐事,但确实是如显微镜下 的剖析那样的琐事。49五、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二)矛盾分析法:用事物内部对立统一、矛盾和 谐的方法解释经济现象和经济发展的动态过程。 (三)实证分析法:是什么 手段 现实 描述 真或 假事实判断、客观性 (四)规范分析法: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