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学生资助论文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9001391 上传时间:2018-05-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困难学生资助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困难学生资助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困难学生资助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困难学生资助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困难学生资助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困难学生资助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困难学生资助论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贫困大学生教育资助政策分析贫困大学生教育资助政策分析提 要 贫困大学生教育资助是当下教育资助的一条手段,对贫困大学生带来了或 多或少的帮助。贫困大学生教育资助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体系,但同时也面对着诸多的问题。 面对现行的资助政策本文从政策实施,实行程度,实施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以及后期政策发 展方向进行探讨,适当对现行的大学生教育资助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教育资助 政策分析 政策建议 政策实施 意义:据统计。目前全国高校贫困家庭学生总数 460 万人。贫困生的难处,有的超出常人的想象,也超出了贫困生的心理承受极限,使他们无法维持正常的学习生活。有数字显示,一个本科生每年最低支出 9000 元

2、,相当于贫困地区 9 个农民一年的纯收入;一个本科生四年的花费相当于贫困县一个农民 35 年的纯收入。改革的胜利果实分享不公平已使贫困生家庭承受了巨大的经济压力,政府对贫困地区教育财政的低投入城乡之间教育政策的大落差又使贫困生家庭受到明显的教育不公的冲击。贫困生要缴连年增长的高额学费,这使本来就已经贫困的学生家庭陷入了无助的境地。这种教育不公平后果严重,不仅会影响到贫困生就业的不公平,还会引起整个社会的不公平,甚至会引发社会危机.。从 1987年开始,在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民政部、各地政府以及各高等学校、社会力量一起共同努力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以奖学金、学生

3、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及“绿色通道”等为内容的较完善的政策体系。其中,奖学金主要包括奖励各类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与生活的普通奖学金,特别针对贫困家庭学生设立的国家助学奖学金,以及社会组织、个人在学校设立的各种专项奖学金。学生贷款是利用金融手段来帮助困难学生解决学习与生活资金问题的一种政策模式,除了高校利用学校资金对学生办理的无息借款以及一般性商业助学贷款外,最主要的形式是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是针对贫困家庭学生安心完成学业的有效资助办法,教育部、财政部规定各高校每年从所收取的学费收入中提取 10%的资金用于勤工助学项目。特殊困难补助是各级政府和高校对经济困难学生遇到一些特殊性、突发

4、性困难时给予临时性、一次性的无偿资助,这是一项辅助性的政策措施。减免学费是对部分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实行学费减、免制度,具体减免对象和额度由学校确定。 “绿色通道”是为刚考入大学的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入学而实施的措施。此外,还有各种形式的社会资助,主要是社会各界在高校设立的各种奖学金、助学金项目,以及帮助贫困学生获取贷款的各种办法等。总的来讲,目前形成的这个教育资助政策体系是一个以助学金、助学贷款为主 1997 年,中国开始实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策。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中国政府逐渐推出了一系列学生资助政策,包括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等,以帮助学生支付上大学费用。2007 年,国务院出

5、台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 ,大大提高了学生资助的力度,扩大了学生资助的覆盖面。同时,地方政府、社会团体和大学也开始为大学生提供越来越多的资助。随着大学招收的扩大相应的在校困难学生也随之增多资助政策也在逐年的完善。 实行程度 政府在实施“科教兴国” , “人才强国”战略过程中,为使全体在校大学生包括贫困大 学生都能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成为社会合格建造者和可靠接班人,高校做出了大量工作取得 了巨大成绩。教育部和财政部多次会议研究,下发文件建立起以奖学金,贷学金,勤工助 学基金,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题的多种途径结合的的体系帮助在校困难学生

6、。从 2004 年到 2005 年贫困资金合计 40 亿元,资助人数达到 420 万人次。自 1999 年以来开展国家助 学金贷款工作,全国申请贷款人数累计 400 万,银行审计人数 240 万,申请贷款累计总额 达 305 亿,银行审批金额 201 亿元。除此之外各当地政府,各高校也相应为困难学生做出 专项资金以帮助困难学生顺利读完大学课程。在当下国内基本实现在校困难学生都能得到 校级,政府或国家的相关资助。助学贷款风险准备金、生源地贷款等,有一些地区国家助 学贷款工作已走上正轨。从长远的发展来看,目前有几个方面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 以逐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向更多的银

7、行和金融单位甚至个人进一 步开发,鼓励银行设计出多元化的产品;对生源地贷款进一步探索并谋求与以学校所在地 贷款的有机融合;政府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建立相应的基金以承担更多的风险;立足于国家 市场经济发展的宏观角度加快信用体系的建设,采取灵活多样、立足实际的担保方式;探 索通过社会保险机构回收资金,在贷款和国家社会养老保险中间建立相应的约束渠道;进 一步改革还贷的时间期限,并建立和工作后工资挂钩的还贷款制度;考虑建立教育政策银 行或类似金融机构负责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借鉴西方经验,建设教育融资机制,尝试发展 助学贷款证券化的“二级市场”给困难学生带来了更多的福利。目前,国家、社会和各高校 对贫困生的资

8、助采取的主要方式有: 1.多元化助学体系的建立。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以国 家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助困难 学生的政策体系,较好地解决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基本保证了每一个困难学生 都能顺利完成学业。2.各高校普遍设立勤工助学中心。各高校都设立有各种勤工助学岗位, 供勇于面对贫困、自强自立的同学减轻生活费负担,同时也使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了 锻炼和提升。3.社会救助风气逐渐形成。现在一些政府、团体、工会、妇联、企事业单位 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资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越来越多。这些爱心资助不仅给家庭经济困 难的学生带来了完成学业的希望,也给社

9、会带来了很多和谐团结的力量。 资助政策中的问题虽然在国家出台了新的资助政策之后,各高校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建立了自己相对完善的资助工作体系,但是还存在着很多不足,有待进一步创新和完善。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准确认定有困难。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无偿的奖助学金资助,首先必须对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进行调查认定。从表面看,这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顺理成章,但实现中仍然有很多漏洞。比如,学校认定的依据之一是“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和“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其中第一个是由学生生源所长在乡镇民政部门盖章证明,后面一张表由学生本人填写。这些认定,

10、在表面看来很能证实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不少地方开的证明随意性很强,可信度较低。重视物质帮困,忽视精神帮困。长期以来,人们都只关注到贫困生在经济上的困难,事实上,高校中的贫困生很大一部分属于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心理贫困,所以他们要面对的不仅是经济上的压力,还有学习上的压力和心理上的压力。我们现有的帮困助学措施大部分是从解决学生经济困难的角度来考虑,如国家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学杂费减免等,而缺乏对贫困生在思想、人格、心理等方面的关注、教育和帮助。与种类繁多的物质帮困措施相比,在精神帮困方面确实缺乏有力的措施。而且摆脱精神上的贫困远比摆脱经济上的贫困要来得困难、来得复杂。没有注重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的

11、精神。参考其他一些国家的资助政策,可以发现,大多数国家基于高等教育缴费上学的原则,各项资助措施以有偿的贷款为主,各种资助大部分是有条件的,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得资助,完全无偿的无条件的资助很少。而我国现行资助体系中仍有较大比重补、减、免等无偿资助方式,部分学生和家长到校之前就备齐了各种贫困材料等着学校减免学费和给予困难补助,促成了学生的等、要、靠思想,不利培养学生的自强自立精神。由于贫困生群体具有隐蔽特征贫困生认定工作向来是一个难题。目前对贫困生资格的认定缺乏 可靠的资产数据,仅凭学生填写的一张表格和学生家庭所在地或家长单位所开的证明作为认定依据家庭经济背景的真实性难以判断、准确性难以

12、把 握。从学校层面来看,因缺乏判断的标准,一些高校采取简单的按学生人数分配贫困生指标的办法。学 校分解到院系,院系分解到班,并没有按照贫困生的实际人数进行资助。或者为工作简便有效往往采取贫困生在班会上讲述家中的贫困原因。或采取个人申请,同学投票等方式,这些做法容易伤害贫困学生的自尊心。另外,就贫困生本身而言,对于自己的贫困状况,有的学生在某种心理的作用下。羞于说明真实情况,导致学习、生活条件甚至心理上的新的压力,这也给资助工作带来了困难。美国的资助模式之所以效果显著, “资助包”和“国会方法”是 关键。而我国学生及其家庭收入比较隐蔽,各类贫困证明效度较低。国家没有权威、可行的资助评审体系,高校

13、很难确定谁应该接受无偿资助、谁只能获得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困功能弱化从资助形式看,主要是体现党和政府关怀的奖(助)学金、困难补助等无偿性资助,弊端是缺乏教 育功能,容易使经济困难学生产生依赖思想,奖学 金助困功能弱化。 根据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1999 年对全国 100 所高校 50000 名贫困生的问卷调查显示:高校贫困生生活费来源中依靠奖学金支付的仅占贫困 生总数的 2.9。贫困生获奖学金的人数也仅占其总数的 23,。8。就笔者所在学院 20022007 年国家 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发放金额合计金额为 8.7 万、10.6万、15.3 万、14 万、32 万、62 万(其中国家省政府励志

14、奖学金 4825 万) ;享受学生人数 合计:31 人、38 人、59 人、56 人、62 人、191 人(其中 国家省政府励志奖学金169 人) 。只占我院在校学 生总数的 6一 12,且能够获得此类奖学金的同学未必就是贫困生,这足以证明奖学金的助困功能已十分微弱。基于政策效益的评价,我们以 2002 年为例(见下表)来研究贫困大学生救助的资金总量。从表中可以看到,在对城市贫困大学生救助的各项政策中,救助金额总数最大的是国家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对个体救助金额最大的是国家助学贷款和国家奖学金,覆盖范围最广的是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和国家助学贷款,综合考虑,从效益上来说,比较好的是国家助学贷款和勤工

15、助学。2002 年各项资助政策效果比较一览表类别资金额(万元)救助人数(万人)人均(元)奖学金(含非困难学生)263141366719国家奖学金 200004.54444国家助学贷款 210000258400勤工助学基金 76831124620困难补助 3813578489减免学费 32778171928绿色通道 69000(以人均 3000 计)23(资料来源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扎实做好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财务司编印。 )基于政策效率的评价。从效率上来讲,我们要考虑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即资金对贫困生的救助程度。一般奖学金和贫困大学生救助没有直接的联系;国家奖学金金

16、额偏大;困难补助与减免学费操作困难,有平均化倾向,资金利用率“大打折扣” ;社会资助总体金额较少,不成气候。总体评价,国家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的效率较高。基于政策公正性的评价。从公正角度讲,奖学金体系和勤工助学体系比较公正;困难补助和减免学费由于标准不清容易产生问题;国家助学贷款和社会资助对受助个体很公正,然而从宏观来讲,现实中的受助地区和学校之间的不平衡状况对公平原则有所破坏,需要进一步修正。基于政策回应度的评价。从政策的回应度来讲,我们可以研究政策对象对不同政策的评价,这是我们的重要参考。从我们调查看,大部分同学对国家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的认可率较高。综合比较,国家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是最有效的资助方式,虽然他们在现实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然而仍然需要大力发展;困难补助和减免学费的政策需要改革,要进行制度的创新或者改变资助方式;国家奖学金要减少资金,扩大资助对象;国家助学贷款和社会资助的非均衡化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 政策方向资助政策体系的资助形式在原有的“奖、贷、助、补、减”五位一体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细化,发展为国家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