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山东省淄博六中高考政治复习学案:文化生活学案 必修3.6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8986011 上传时间:2018-05-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山东省淄博六中高考政治复习学案:文化生活学案 必修3.6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1山东省淄博六中高考政治复习学案:文化生活学案 必修3.6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1山东省淄博六中高考政治复习学案:文化生活学案 必修3.6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1山东省淄博六中高考政治复习学案:文化生活学案 必修3.6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1山东省淄博六中高考政治复习学案:文化生活学案 必修3.6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山东省淄博六中高考政治复习学案:文化生活学案 必修3.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山东省淄博六中高考政治复习学案:文化生活学案 必修3.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中化文化与民族精神中化文化与民族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高考考点梳理高考考点梳理):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第七课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中国共产党对民 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和途径。 框题导学(阅读思考,探究交流,学以致用,实践创新)框题导学(阅读思考,探究交流,学以致用,实践创新)第六课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对教材适当重新整合)我们的中华文化(对教材适当重新整合)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博大精

2、深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自主学习篇自主学习篇 读书摘要读书摘要 自我检测自我检测 落实落实“双基双基” 预习达标预习达标 一、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_、_。 (一)源远流长(纵向,从发展历程看) 1、见证:_和_ (1)_是文化的基本载体。_,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 进入_。汉字为书写_,传承_,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_。 (2)_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作用) 。 原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 ,重视 。 中国史书典籍的特点: 为世界所仅有。 (二)博大精深(横向,从内涵看) 体现在: 1、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

3、骚主要表现在 和 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 (1)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 、展示人们的 有独特的作用。 (2) 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注重 ,具有 、 的特点。 2、区域性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1)原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 千差万别, 发展程度不同。受 等 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 特点。 (2)不同区域文化的关系:长期 、 、 ,既渐趋 ,又保持 着各自的 。 3、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中华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1)中华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关系: 不同民族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自己民族的特性,又 都有中

4、华文化的_,都是中华文化的 ,都是中华民族的 。 各兄弟民族文化的_,_,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有_和_,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 _和强大的_。 (2)意义:它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 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注意:此知识可联系传统文 化的民族性理解。 ) (可联系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类比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 (1)原因:_。 (2)包容性含义:即_和_。所谓“_” ,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各谐相处;所谓“_” ,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 收、借鉴其

5、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份。 意义: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_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 _、对外域文化的理解,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注意:中华文化的包容 性并非意味着融合了其他民族文化,并非是中外文化趋同。 ) 三创造中化文化新的辉煌 1中华文化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发展历程 (1)中华文明薪火相传,一脉相承,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 (2)古代的辉煌近代的衰微现代的复兴 2发展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1)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 , ,使之与 相适 应,与 相协调,保持 ,体现 。 (2)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 、 和 ,

6、是 激励中国人民的强大 力量,是中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 。(3)只有在 领导和 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 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合作交流篇合作交流篇 师生互动师生互动 释疑解惑释疑解惑 拓展思维拓展思维 明辨是非明辨是非 【知识卡片知识卡片】文字、文学、文物、文明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文字、文学、文物、文明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文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会丰富成果。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 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文学:文学:以文字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起源于 人类的生产劳动。最早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

7、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 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 、印度的罗摩衍那会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欧洲 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 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 戏剧四大类别。 文物文物: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人类文化遗物。包括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化 遗址、墓葬、建筑和碑刻;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以及生活用品;重要的文献资 料以及具有史料价值的手稿、古旧图书;反映各时代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 性实物。 文明:文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有文化的状态。

8、 文化: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辨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意味其发展一帆风顺,始终辉煌。辨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意味其发展一帆风顺,始终辉煌。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中华文化走过来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但在近代出现来衰微。 古代中华文化发展的历程可用下表来展示:时期来 源:学#科 #网主要文化思想来源:Zxxk.Com成就殷周天命神权思想、 “敬德保民”思想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春秋战国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秦统一的民族文化得到发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汉代儒家学说确立了至尊地位中华文化得到较大发展隋唐中华文化高度发展并广泛

9、吸收外域文化中华文化进入气度如虹的全盛时代宋元明延续隋唐文化的辉煌史学、文学艺术和科技等方面都有 巨大的成就来源:Zxxk.Com明清西方近代文化思想传入中华文化走向衰微辨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仅得益于汉字和史学典籍的延续。辨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仅得益于汉字和史学典籍的延续。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得益于汉字与史学典籍,有其合理性。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记载来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会丰富成果。数千年来,汉字这种具有独具特色的“方块字” , 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来巨大的作用。史学典籍的出现,能够将大量的历史 经验、资料史实记载并流传下来。 (2)但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

10、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它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这种文化的包容 性,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2.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1)1)内容极为丰富,具有独特性内容极为丰富,具有独特性 教材教材 66 页页67 页页 【注意注意】:文学艺术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的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它是由经济基础决 定,它源于社会,反映社会,折射人类共同情感又承载独特民族传统。 (2 2)从不同地区看,具有地域性(成因及不同地域文化的关系)从不同地区看,具有地域性(成因及不同地域文化的关系) 教材教材 6868 页页 【

11、知识点拨知识点拨】区域文化与中华文化之间的关系区域文化与中华文化之间的关系 中华文化与从区域文化的研究视野来看,中国文明属于东方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方 文明与西方文明一起构成了世界文明。基于现实的与区域文化的研究视野,中华文化包括具 体的齐鲁文化、楚文化、三秦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等区域文化。自文化外部看是“一 体” ,以汉文化为主导;自文化内部视之,则呈现出强烈的区域性特征,齐鲁、巴蜀、秦、 楚文化,异彩纷呈,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多元” 。来源:学科网 辨析:中华文化是中国这一古老土地上孕育的文明,因此各地区文化都是相同的。辨析:中华文化是中国这一古老土地上孕育的文明,因此各地区文化都是相

12、同的。 第一,中华文化是中国各地区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但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 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所以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第二,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 的特色。 (3 3)从不同民族看,具有民族性。教材)从不同民族看,具有民族性。教材 69697070 页页 【知识点拨知识点拨】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第一,各民族文化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 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征。 第二, “各民族文化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并不是说各

13、民族文化的简单相加形成了中华文 化,而是说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传播的过程中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第三,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由于各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在它们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后,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华 各民族文化在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的同时,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的特性。 而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会强 大的民族凝聚力。 【深化认知,提升能力,陶冶情操深化认知,提升能力,陶冶情操】来源:学科网 辨析:中华文化就是中国各民族的文化。辨析:中华文化就是中国各民族的文化

14、。 第一,中华文化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第二,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各民族文化的相互 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第三,因此,不能简单地说中华文化就是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中华文化不是各民族文化的简 单相加。 辨析: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不同民族文化很难融合相处。辨析: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不同民族文化很难融合相处。 第一,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也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但不等于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无共性。 第二,中华各民族文化,既有自己的民族特性,又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 交融、相互促进,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辨析:辨析: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是一回事。博大精深是一回事。 该观点是错误的。源远流长是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动态)的角度,侧重从中华文化的 发展历程来说明中华文化的特点;博大精深则是从中华文化的内涵厚重(静态)的角度,侧 重从中华文化的内涵上来说明中华文化的特点。 3.3. 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6565 页页6666 页页 44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华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