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区别与联系主要体现在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985006 上传时间:2018-05-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区别与联系主要体现在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区别与联系主要体现在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区别与联系主要体现在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区别与联系主要体现在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区别与联系主要体现在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区别与联系主要体现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区别与联系主要体现在(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区别与联系主要体现在: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区别与联系主要体现在:区别:(1)研究对象不同,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普通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的一般特点和规律教育心理学研究学生及教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极其规律这包括学生的学习心理、教师的教学心理,学生的学习动机及获得知识的影响 因素,如知识类型(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教学评价、课堂管理及学习策略)(2)学科性质不同普通心理学属于基础理论学科,教育心理学属于基础理论与应用学科。(3)侧重点不同普通心理学侧重一般人,教育心理学侧重特殊的学生群体。联系:最大的联系都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普通心理学侧重一般规律

2、,教育心 理学侧重教学活动。教育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区别:发展心理学按年龄阶段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年龄特征;教育心理学把儿童作为受教育对象研究。联系:都把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是相互交错,互为补充的。教育心理学与管理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教育心理学与管理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区别:学校管理心理学研究学校管理过程中员工的心理活动规律,包括个体心 理、群体心理及领导心理等。这里的对象包括领导者、教师、学生及工作人员,是 学校系统中的所有人。而教育心理学主要是学生的学习心理及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心 理,前者对象广,后者对象窄。管理心理学强调行为效率,而教育心理学强调学业 效率。联系:

3、研究过程的某些内容是交叉的,如教育心理学也研究课堂教学管理,这 是保证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落实的第一步。代表性著作和著名的心理学家, 1879 年冯特,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之父,1903 年教育心理学,1868 年,俄罗斯乌伸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注意(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记忆(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机械记忆和理解 记忆、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思维、情绪和情感、社会性、社会性认知、自我意 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人格、认知方式关于如何解答案例题举例。 例如例如: :请你利用所学过的教学心理学的知识,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这个问题 进行分析,并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想法和做法。李小辉怎么了?李小辉不爱学

4、习,他讨厌学习,甚至对学习恨之入骨。他为何如此讨厌上学?因为他考试总是不及格。物理不及格有他,数学考试他也不及格。而且,数学老 师还甩着鲜艳的粗笔在他的试卷上批道:“卷面潦草,思维混乱,简直不是人写的! ”因为他想争第一,却又认为自己怎么也无法争到第一。说起从前,他也有过辉煌 的学绩:小学连续三年三好学生,在市“希望杯”竞赛中获过二等奖,小学毕业被保 送到初中。然而,升入初中后的第一次摸底测验,他只排在第 21 名,从此,李小辉便 丧失了自信心,连他最擅长的数学也爱听不听,作业也马马虎虎诊断:李小辉由于上初中以来在学习上的多次失败,陷入了习得性无助感的境 地, 而且越陷越深,不能自拔。分析:习

5、得性无助感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个体产生的对行为结果感 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造成李小辉这种状况的原因,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他自身的因素。他将自己的失败进行了错误的内部归因,因而出现个人的无 力感。第二,外部原因。首先,学校、家庭在教育过程中过分重视考试、分数、竞 赛、名次等外部强化手段去激励学生学习,而严重忽视对学生内在动机的培养和调 动,因此,一次偶然的成绩不好就使得李小辉感觉自己各个方面都很差,进而对自 己丧失信心。其次,数学老师在教育方式上的严重失误,也使他彻底丧失了自尊和 自信,更加重了该生的无助感。对策:采用各种措施培养他的内在动机,例如,利用他的爱好看报纸、爱玩

6、 电脑、爱玩篮球、喜欢数学等特点,巧妙实现动机迁移;采用各种措施,消除他在 学习上的无力感,增强他的学业自我效能感。问:问:社会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可老师也是社会中的人,如何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罗洪兰:罗洪兰:教师之所以被成为崇高的职业,就是因为这个职业比别人要付出的多,收 到的“俗”的实惠要少,但是如果从桃李满天下的角度,那你的收获就太多太多。 如果想终身从事这一职业,确实有一个正确的“信念”,不然就总会遗憾和抱怨! 那样对自己的工作和身体都不好。 问:问:教师该如何管理孩子,才能成为孩子的朋友。 罗洪兰:罗洪兰:您如果是从“管”字入手,怎么能成为孩子的朋友呢!,教师在学校的角色是多 样的,

7、而真正体现“管”的方面不是太多,要想成为孩子的朋友,首先应该让孩子喜欢、 信任您,才有可能做好教师的多重角色,不然就是“管理者”也当不好的。 问:问:如何维护教师心理健康 罗洪兰:罗洪兰:参考教育心理学(张向葵主编)第 13 章中的如何维护教师心理健康,应该对实际 有些帮助. 问:问: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 罗洪兰:罗洪兰:案例题和形成性考核册中的小论文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尝试。 问:问:为什麽现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 xmxjxmxj:是因为父母在小时候照顾的太好 问:问: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方式进行教育。从理论上讲,人的认知方式有场依存型和场独立 型,冲动型和沉思型,具体型和抽象型三种。但在

8、实际的现实生活中,大多的学生的认知 方式还没有确定,因此,又表现出一种综合的特点。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用发展 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不能简单的把他们就确定为那种类型的学生,这样会不利于学生的健 康成长。你们认为我的观点有道理吗! 罗洪兰:罗洪兰:有道理,所谓认知方式的划分只是相对的概念,在现实中,非常的典型的某一类 认知方式有,但是少数,多数的偏某一种。 问:问:1.如果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打击应当怎么办?2.学习这门课的好处有哪些? 罗洪兰:罗洪兰: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从孩童时代就没自尊,就是很可怕的, 以后什么都无所谓了,那将来还能够干什么呢?如果孩子的自尊心收到打击,要认真

9、对待, 分析原因,帮助他找回自尊,恢复自信。但也注意所谓的”自尊“,不正确的”自尊“有 可能就是 “虚”荣了。学习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的意义。请参见网上辅导中的直播课堂脚本 1 中的内容。 案例:案例:李老师经过一定的学习,认识到教会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于是,他在上课时 总是先拿出 5 分钟的时间专门给学生讲解各种学习方法,如如何划重点、如何加深 理解、如何复习和归纳整理所学知识等,然而,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的学习成绩并 没有得到什么显著的变化。请结合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对李老师的这种作法加以分析并谈谈自己对这个 问题的做法。分析与解答:李老师能够认识到教会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是很可贵的,但是李老师在学习

10、方 法的教学上却存在很大问题。学习方法属于策略性知识的范畴。策略性知识是一种教会学生应该如何学习 的程序性知识,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就能教会的。在学习策略教学中可以使用:学科渗透式教学 学习策略的专门训练普通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的一般特点和规律教育心理学研究学生及教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教育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教育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区别:区别:发展心理学按年龄阶段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年龄特征;教育心理学把儿童作为受教育对象研究。联系:联系:都把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是相互交错,互为补充的。教育心理学与管理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教育

11、心理学与管理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区别区别:学校管理心理学研究学校管理过程中员工的心理活动规律,包括个体心理、 群体心理及领导心理等。这里的对象包括领导者、教师、学生及工作人员,是学校 系统中的所有人。而教育心理学主要是学生的学习心理及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心理, 前者对象广,后者对象窄。管理心理学强调行为效率,而教育心理学强调学业效率。联系联系:研究过程的某些内容是交叉的,如教育心理学也研究课堂教学管理,这是保 证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落实的第一步。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考试命题范围和试卷内容覆盖本课程教材的全部 14 章,但第 12 章和第 14 章 不作为考试重点。第一章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教育

12、心理学对教育心理学有一概要的理解,作为一门学科它是如何产生的,我们首先要让 学员有一初步的了解。重点难点是研究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就这一点作一分析:教育心理 学主要研究的对象界定为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我们说教育心理学近百年的发展史,它有一主线就是围绕着学与教的心理规律展开 的。所以教育心理学的特定的领域就是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学生如何学习, 教师如何教学的规律。从学生学习规律看,教育学大量的探讨了学习的本质、学习 的过程、影响学习的因素,在这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的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多方 面的,我从学习内容上探讨学习规律,如学生在学校学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13、,要有知 识的学习、技能的培养、品德的形成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人格、心理健康的 培育,实际上他们都有不同的规律。另外从影响学习的因素上也有很多规律,如对 学生的学习来讲既有外在的条件,又有主观的因素。外部条件主要涉及到社会环境, 家庭特别是学校,在学校里尤其是教师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这是从教学的角度分 析的。但最主要影响学习的条件还是主观因素,首先涉及到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 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够保证学生顺利的完成学习任务,当然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 差异的,这可能造成学习上的顺利或困难。除此之外,有的孩子既便非常聪明,是 不是一定能够取得很好的成绩呢,这就涉及到非智力的品质,如学习态度、动机

14、等, 这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有两种理解:第一是教育心理学兼有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心理 学的双重属性,但它偏向于社会心理学的属性,这是由于它的特点决定的。第二就 是教育心理学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应用性。教育心理学具有大量的理论,它是这 门学科不断成长、发展历程中自身形成的理论,并不是把心理学其它的学科的分支 理论在教育中应用,是它自身形成的,是独特的理论。另一方面,教育心理学具有 非常强的实用性和应用性价值。所以它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独立学科。第二章心理发展与个别差异第二章心理发展与个别差异首先介绍人的心理发展的理论,进一步分析学生的心理个别差异的问题,为什 么在教育

15、心理学中介绍人的心理发展的问题呢。这是因为教育心理学从创立开展就 包括心理发展的内容。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的第一卷人类的本性就是谈的人类心理 发展的历程,所以从桑代克到现在教育学探讨的理论就是心理的发展。心理的发展 是我们了解学生规律。我们作为教师要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学生心理 上的个别差异。作为教师我们要备课,一是备教材,二是备学生。所以我们要去了解学生,特别是要了解他的心理的特点、心理发展的水平、阶段以及各阶段的特征。在心理发展方面,这章的重点难点就是心理发展的理论。心理发展的五种主要 理论: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建构主义儿童发展观、社会一历史发展理论和儿 童整体发展理论。当然心

16、理发展的理论不止这五种,我们选了重要的五种作为介绍。学生的个体差异也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智力方面的差异也包括非智力方面的。 智力水平主要是用智商来衡量的,这个差异是存在的。学生的智力决大多数是处于 中间状态。智力的差异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我们说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学生的成 绩是成正相关的。但它不是唯一的方面。我们如何帮助差生,我们在探讨造成成绩 不好的原因时,发现最主要的还是智力水平造成的,这是客观的。但是,影响学生 成绩差,智力水平不是唯一的,还有其它的特别是认知方式的差异(冲动型的孩子 和沉思型的孩子)。这种差异直接影响到它的学业成绩。我们发现沉思型的孩子的 成绩优越于冲动型的孩子,我们把沉思型的孩子和冲动型的孩子放在一起,把解题 思路说出来,然后进行比较他们之间的不同特点。这样可以使冲动型的孩子学会沉 思型孩子的思维方式,这是非常好的办法。所以要了解学生各方面的准备,这对更 进一步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第三章学习心理第三章学习心理在这章首先介绍了一些基本概念,在这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人类的学习与动物学 习的不同。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与人类历史阶段的积累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