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兴良刑法总论讲授大纲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924840 上传时间:2018-05-0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兴良刑法总论讲授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陈兴良刑法总论讲授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陈兴良刑法总论讲授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陈兴良刑法总论讲授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陈兴良刑法总论讲授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陈兴良刑法总论讲授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兴良刑法总论讲授大纲(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法之家谈司考系列 经典资料 法之家谈司考系列 经典资料 1刑法总论讲授大纲刑法总论讲授大纲陈兴良陈兴良第一讲 刑法的概念与特征(一)案例 被告人王某于 1998 年 3 月 7 日手持一张信用卡到自动取款机上取款,卡上存在 500 元人民币,王某欲取 300 元。 在取款时由于操作失误多加了一个零,取 300 元变成取 3000 元。没想到,自动取款机并未因操作失误而拒付, 而是果然吐出 3000 元,使王某大为意外。王某出于好奇,又操作一遍,结果自动取款机又吐出 3000 元。此时, 王某已经知道自动取款机出现故障,但出于贪心,王某又先后从自动取款机取出人民币 2 万元,占为己有。案发 后,

2、王某认为又不是我到银行去偷钱,是自动取款机把钱主动送给我,王某的辩护律师也认为这是一个不当得利 的问题,属于民法调整的行为,不构成刑法中的犯罪。 那么,本案到底是民法中的不当得利还是刑法中的犯罪呢? (二)刑法的概念和特征 1刑法的概念 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及其罪刑关系的法律。具体地说,刑法是以国家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并给犯罪人以 何种刑罚处罚的法律。 2刑法的特征 刑法作为一个部门法,具有以下特征: (1)公法的特征 法律有公法与私法之分,公法是涉及公共利益,尤其是国家利益的法律;私法是涉及私人利益的法律。在公法关 系中,国家和个人处于法律上的从属地位,而在私法关系中,公民之间或者法人之

3、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处于法 律上的平等地位。刑法作为一种公法,个人处于受国家权力支配的地位,只要主体的行为触犯刑律构成犯罪,就 应当受到司法机关的刑事追究。 (2)刑事法的特征 刑事法是与民事法、行政法相对应的概念,凡与犯罪有关的一切法律,均可称为刑事法。因此,刑事法包括刑法、 刑事诉讼法、监狱法等。 (3)强行法的特征 强行法是与任意法相对应的概念,任意法具有意思自治的性质,法律允许法律关系参加者自己确定相互之间的权 利义务的具体内容。而强行法则是必须强制执行的法律。在刑法中,某一行为一旦构成犯罪,除少数告诉才处理 的犯罪以外,一律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不允许私了,因而具有强行法的特征。 (三)

4、刑法的分类 刑法可以分为: 1刑法典 2单行刑法 3附属刑法 (四)我国刑法的制定过程 我国 1949 年至 1979 年 30 年间没有刑法,只是在建国初期有三个单行刑法:惩治 FanGeMing 条例 、 惩治贪 污条例和惩治妨害国家货币条例 。 1979 年 7 月 1 日颁布第一部刑法,1980 年 1 月 1 日开始实施。1980 年至 1997 年,先后颁布了 24 个单行刑法, 对刑法进行修改补充。 1997 年 3 月 14 日对刑法进行修订,颁布了 1997 年刑法,也就是现行刑法。现行刑法共计 452 条,规定了 314 个 罪名。法之家谈司考系列 经典资料 法之家谈司考系

5、列 经典资料 21998 年起,全国人大常委会又颁布了 1 个单行刑法和 5 个刑法修正案,此外还颁布了 8 个立法解释。 (五)案例的分析意见 王某第一次获得 3000 元人民币,是操作失误所致,具有不当得利性质,但后来他明知自动取款机发生故障,还 多次取款,这是利用自动取款机的故障进行盗窃的行为,数额较大,其行为已经构成盗窃罪。由此可见,王某的 行为已经触犯刑律,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第二讲 罪刑法定原则(一)案例 2003 年 1 月至 8 月,被告人李宁为营利,先后与他人预谋,采取张贴广告、登报的方式招聘男青年做“公关人员”, 并制定了公关人员管理制度 。李宁指使他人对公关先生进行管理,并

6、在其经营的“金麒麟”、 “廊桥”及“正麒”酒 吧内将多名“公关先生”多次介绍给男性顾客,由男性顾客将“公关人员”带至南京市“新富城”大酒店等处从事同性 卖淫活动。关于本案,辩护人提出,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同性之间的性交易是否构成卖淫未作明文规定,而根 据有关辞典的解释,卖淫是指“妇女出卖肉体”的行为。因此,组织男性从事同性卖淫活动的,不属于组织“卖淫”, 依照罪刑法定原则,李宁的行为不构成犯罪。而法院认为,卖淫就其常态而言,虽是指女性以营利为目的,与不 特定男性从事性交易的行为;但随着立法的变迁,对男性以营利为目的,与不特定女性从事性交易的行为,也应 认定为卖淫。对卖淫作如上界定,并不违背罪刑

7、法定原则。 问题:如何理解罪刑法定原则? (二)罪刑法定原则的概念 我国刑法第 3 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 得定罪处刑。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 1979 年刑法规定了类推制度,到 1997 年刑法确立罪刑法定原则,这是我国刑法进步的表现。 (三)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 1法定化 2明确化 (四)罪刑法定原则的适用 1正确理解法律的明文规定,法律规定可以分为显形规定与隐形规定。 2正确地解释法律规定,根据可能文义解释法律。在罪刑法定原则下,刑法解释有一定限度。李宁案实际上就 是一个法律解释问题,到底如何理解

8、卖淫,主观解释论与客观解释论,应当根据客观情势变化对法律进行解释。 3正确处理法律漏洞。在法律规定有漏洞的情况,其不利后果不应由被告人承担,需要通过完善立法弥补法律 漏洞。 第三讲 刑法的适用范围(一)案例 1991 年和 1996 年,被告人张子强等人将在内地非法购买的一批枪支弹药偷运到香港。1997 年 9 月,被告人张子 强等人经密谋并由张子强出资,在广东省汕尾市非法买卖大量炸药、雷管和导火线,偷运香港。此外,被告人张 子强一伙在广州等地经多次密谋策划后,分别于 1996 年 5 月和 1997 年 9 月在香港绑架了李某、林某和郭某,勒 索巨额赎金。在本案中,就走私枪支、弹药罪而言,从

9、内地走私到香港,属于跨境犯罪。就绑架罪而言,预备行 为发生在内地、实行行为发生在香港。那么,内地的司法机关对张子强案是否具有刑事管辖权呢? (二)刑法适用范围的概念及其原则 刑法适用范围分为刑法的空间效力范围和刑法的时间效力范围。 1刑法的空间效力范围 (1)属地原则 (2)属人原则 (3)保护原则法之家谈司考系列 经典资料 法之家谈司考系列 经典资料 3(4)普遍管辖原则 2刑法的时间效力范围 刑法的溯及力问题:从旧兼从轻原则 (三)案例分析 张子强案虽有一部分犯罪行为发生在香港,但同时也有一部分行为发生在内地,因此,香港特别行政区与内地司 法机关对本案均有管辖权。由于张子强在内地被捕获,因

10、而内地司法机关对本案行使管辖权是正确的。第四讲 犯罪的概念和特征(一)案例 被告人王某,男,45 岁,工人。被告人蒲某,男,41 岁,某医院主治医师。 被告人王某的母亲刘某在 1984 年检查身体时被发现患有癌症,便入院治疗。经过近两年治疗,花费了巨额医疗 费,病情也未见好转。该医院主治医师蒲某告知王某,其母亲的病情已无法控制,无救治可能,生命只可能维持 半年左右。刘某因癌症的折磨,曾多次要求其子王某终止治疗或让医生注射能立即致其死亡的药物。王某经过反 复考虑,便找到主治医师蒲某,请求其为母亲注射能立即致其死亡的药物,使母亲能摆脱癌症的折磨。1986 年 4 月 5 日,蒲某按照王某的要求,为

11、刘某注射了一支药物,致其死亡。 本案是一起安乐死杀人案,这种为免除被害人的痛苦而实施的故意杀人行为是否构成杀人罪? (二)犯罪的概念和特征 我国刑法第 13 条规定: “” 犯罪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刑事违法性 2法益侵害性 3应受惩罚性 (三)刑法的但书规定 我国刑法第 13 条有一个但书规定:“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这是我国刑法中犯罪的数量 因素。 (四)犯罪分类 自然犯与法定犯的分类 (五)案例分析 王某与蒲某的行为属于故意杀人行为,但情节显著轻微,不认为是犯罪。 第五讲 罪体:行为(一)案例 案例一 吴某(男,45 岁)为减少继承父亲遗产的法定继承人的人数,以便

12、分得更多的遗产,便极力怂恿其兄乘坐飞机出 差。为达到此目的,吴某甚至自己掏钱为其兄购买飞机票,因为最近一段时间,民航客机频繁出事,吴某便希望 通过让其兄乘坐飞机而飞机失事,从而达到杀死其兄的目的。其兄为吴某表面的热情所动,遂乘坐飞机外出。果 然,飞机因遇到强烈风暴坠毁,其兄也死于空难。吴某突然良心不安,于是到公安机关自首,以致案发。 对于此案,公安机关内部就能否立案发生了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应当立案侦查。理由在于:在此案中,行为人有 故意杀人的主观罪过,又实施了一定的行为,而被害人又因为听了吴某的怂恿乘坐了飞机并发生了死亡结果,吴 某的行为与其兄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所以,吴某的行为符合故意杀

13、人罪的构成要件,应当立案。 另一种观点认为不应该立案。理由在于:吴某的劝导行为并不必然导致被害人的死亡,被害人的死亡纯属意外, 因而吴某的劝导行为并不是被害人死亡的原因,二者之间并没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案例二法之家谈司考系列 经典资料 法之家谈司考系列 经典资料 4被告人邹某,女,31 岁,某县幼儿教师。 1985 年 5 月 25 日上午 10 时,被告人邹某带领 4 名幼儿外出游玩。走在最后面的一个幼儿李某(男,5 岁半)失 足掉入路旁粪池。邹见状惊慌失措,但不肯跳入粪池中救人,只向行人大声呼救。此时,有一中学生田某(男, 16 岁)路过此处,闻声后立刻跑到粪池边观看,并同邹在附近找到一

14、根小竹竿,探测粪池深浅,测得粪水深约 75 公分(半人深) ,但邹、田二人均不肯跳入粪池内救幼儿,只是一起高呼求救。最后,农民范某闻声赶来跳下 粪池抢救,但为时已晚,幼儿被救上来时,已经停止呼吸。 上述两个案例都涉及如何理解刑法中的行为问题。 (二)行为的概念与性质 “无行为则无犯罪” ,行为是犯罪的基础。刑法中的行为具有以下性质: 1行为的客观性:(1)行为不同于思想 (2)行为也不同于言论 2行为的侵害性:行为必须会造成一定的法益侵害结果 在案例一中,被告人吴某主观上虽有致其兄死亡的意图,但在客观上并没有采取杀人行为,而是意图通过飞机失 事使其兄死亡,因而不存在刑法中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15、(三)行为的分类 1作为 2不作为 不作为必须以行为人负有特定义务为前提。义务来源: (1)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 (2)职务或业务要求的义务 (3)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 (4)法律行为产生的义务 案例二就是一起涉及不作为的案件,被告人邹某对幼儿的死亡负有作为义务,而田某作为一名过路人,没有特定 的作为义务因而不构成犯罪。第六讲 罪体:因果关系(一)案例 被告人高建生,男,24 岁,某市建筑工人。 1985 年 7 月 16 日上午,高将所骑的摩托车停放在本市城区中山南路民用电器贸易中心门前的便道上。此时恰逢 三轮车工人康桂泉(男,66 岁)为该贸易中心拉货至该贸易中心门前。康认为摩托车“碍事”,将车挪开。高建生 不让动。争执中,摩托车被碰倒,高建生便用右手打了康左胸一拳。康仰面摔倒在马路沿儿下,当即“伸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