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利用小组合作探究__提高课堂效率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909045 上传时间:2018-05-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效利用小组合作探究__提高课堂效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有效利用小组合作探究__提高课堂效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有效利用小组合作探究__提高课堂效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有效利用小组合作探究__提高课堂效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有效利用小组合作探究__提高课堂效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效利用小组合作探究__提高课堂效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效利用小组合作探究__提高课堂效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效利用小组合作有效利用小组合作 创建高效课堂创建高效课堂山东平邑山东平邑 尹勇尹勇现代教育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要让学生学会,学好,又要让学生会学,达到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提高。因此,作为教师,如何让 45 分钟的课堂达到“高效”至关重要。下面,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 、 何谓“高效课堂”? 何谓“高效课堂”?是不是教师把该学的知识都交给了学生就算“高效课堂”?或者说,这节课学生积极参与,达标练习顺利完成就算“高效课堂”?我认为,高效的课堂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为主,以探索为核心的课堂。是在宽松、民主、和谐、竞争的氛围中,学生积极活跃,45 分钟内,知识得到充分内化,能力得

2、到充分提高的课堂。二、如何落实 “小组合作高效课堂”?(一) 合理分组与科学操作1.优化学生组合,合理划分小组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和成绩,把全班学生分成六个大组 (每组 8 或 9 人)。分组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能力、兴趣、性别、性格等方面的因素,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每个小组都有 A、B、C、D 四层学生,每层有 2 人,多者 D 层有 3 人。然后,又按上述的分组原则,将每个大组划分成两个小组,每小组 4 或 5 人,A、B 各任小组长,两人分工合作。同时 A 兼大组长,负责全组工作。座位由传统的“排排坐”变为“对桌坐”。并且,座位编排兼顾了对桌互补,邻桌帮扶,这样利于组内互助与组

3、间竞争。2. 加强小组管理为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至关重要的是对小组加强管理。合作学习开始前,教师要使学生明确合作学习任务,对操作程序说明,并对学生进行集体合作精神的教育。同时给予小组长一定的权力和责任,组织本组成员在课内外开展学习活动,教师随时指导小组长的工作,培养小组长的管理能力,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序的进行。3. 教师进行有效的帮助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各个小组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过程,并在必要时给予及时的评价和总结,好的加以表扬或奖励。4. 及时性激励与评价为了充分调动组员的积极性,培养小组的团结协作意

4、识,发挥小组的群体作用,小组评价采取加分制,即同样的问题,A、B、C、D 不同学层的学生正确解决分别给予5、10、15、20 的分数不等;不同难度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解决,让每个孩子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享受成功的快乐!这样真正做到小组内帮优扶差,共同促进;小组间相互竞争,共同提高。(二) 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1.优化学法指导,培养良好习惯“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对学生终生受益,一群有着良好学习习惯、会学、主动学习的学生,自然是高效课堂的最有力的保证。但是,我们要知道,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与教师平时的严格要求密不可分。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应注重培养学生以下习惯:(1)独

5、立思考。在组织合作学习之前,老师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就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构建新知的过程,学生只有通过对问题的独立思考,才能主动为新知的构建提供心理与物质的准备,才能培养不盲从,有自己独特见解的学生。(2)表达交流。“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中老师要创设情景,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让他们在小组里能大胆陈述自己的观点与见解,甚至于能与同学进行辩论。在自学、讨论、练习的基础上,有效的理解和掌握本节知识,最后自行解决上述问题,在组内、组间交流看法体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乘方的兴趣,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3)善于倾听。实际

6、教学中,让学生说,许多教师能做到,但让学生学会倾听可能大多会忽略。学会倾听,这既是对别人的尊重,同时可在听的过程中,明晰他人与自己思维的异同,领会别人发言的中心思想,进而提高自己。学会倾听、善于倾听的方法与习惯,是达成小组合作学习目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4)动手实践。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要把做的过程让给学生,属于学生的教师绝不占有,能让学生实践的教师绝不代替,让学生养成敢于动手、善于动手的习惯。2. 选择合适的学习形式(一) 讨论自学对于适合学生自学的内容,教师先布置给各小组,并将学习目标和要求告诉他们,然后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开展学习活动,

7、而且根据小组合作的不同情况,可选择不同的形式进行:1 中心发言式:一人作中心发言,其他学生作必要的修改、补充。2 指定发言式:组员举手,小组长指定发言,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的,可继续举手发言,最后由小组长综合大家的意见,形成小组成果。3 两两组合式:同桌先进行交流,然后再把意见带到小组交流,这样能体现合作的灵活性、时效性。4 接力循环式:组员轮流发言,能促进学生平等竞争,人人参与,共同提高。5 自由发言式:小组成员自由发言,讨论比较宽松自由,这样可以活跃学习气氛,但容易造成学习秩序的混乱,需要组长做好调控。(6)分工合作式:小组成员合作之前进行分工,活动开始后每位学生根据分工不同进行实践,再把合

8、作的结果进行汇总。这种分工合作式在新课程体现非常明显,在学生自学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巡视指导,必要时进行讲解,随时对自学进展好的小组给予表扬,给进展较慢的小组予以鼓励。确保真正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形成集体的智慧。 (二) 测试竞赛当学完某个单元后,由各小组自己进行相互检测。各小组成员按知识点共命一份测试题,抄写几份,上课时组与组之间互换试题,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然后交对方批改。老师根据每组试题的质量、互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出示课前准备的竞赛,评出名次,最后按名次给出该小组课堂活动成绩。三、如何评价 “小组合作高效课堂”?从教师层面看,由单纯研究教材转变为研究学生、研究课堂组织、反思课

9、堂效率,极大地提高了教师本身的综合能力;从学生层面看,彻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听、被动的做,而是自己独立思考、积极合作、勇于实践,感悟知识的内在联系,生成自己的感受,从而有所收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兵教兵,兵练兵”的合作、交流、展示、评价等措施使后进生收益很大,成绩有了大幅度提高,学习兴趣日益浓厚。“小组合作”这一学习模式让学生充分体验到独立思考与群体智慧交合的成功,让学生们品尝到了自我发现的乐趣,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起了重要作用! 如何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如何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课题研究年度总结课题研究年度总结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

10、形式正在悄然变化,合作学习成了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应用得最多、最有效的一种学习方式。为此,我校为深化教育改革,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出“合作教学”模式。事实证明我校的这一举措完全是正确的,我校学生的合作意识确实提高了。原本“安静”的课堂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以小组合作为代表的合作学习被教师们广泛采用。教师从讲台上走了下来,不再“居高临下”,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也动了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一、 在讨论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讨论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形式。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讨论,要鼓励学生讨论,让学生勇于发表意见,学会讨论。在

11、讨论中合作学习,在讨论中培养合作意识。为此,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智力、性格等个性差异进行异质分组,让学生组成合作伙伴进行讨论。学生的讨论可以合作伙伴内讨论,也可以合作伙伴之间的讨论,还可以师生讨论。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为让学生进一步理清三角形的面积与平形四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设计了这样一道判断题:“三角形的面积是平形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学生思考后,有的认为对,有的认为错。这时教师先让各合作伙伴组内讨论,达到组内达成协议。合作伙伴之间意见不一致的再继续讨论。课堂内大家各抒己见,讨论声此起彼伏。教师则行间参与讨论,适时因势利导,让学生尽情发表意见,但不直接说出最后结果。之后,教师让

12、不同意见的小组选代表上台说判断的结论与理由。认为“对”的同学拿出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操作演示给学生看证明自己的判断。认为错的同学更是不甘示弱,马上站起来据理力争,他也拿起三角形和平形四边形,不过三角形的面积比平形四边形的面积大很多,这位同学边操作演示边问:“三角形的面积还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吗?同学们情不自禁的说“不是”。这样一道难题就在同学们的讨论中完满解决了,同学们在讨论决定中既学会了知识,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合作意识与合作二、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讨论是学生学习数

13、学的重要方式。还指出,安排教学内容要注意增加灵活性,要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讨论,体验数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感受数学的作用,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新课程理念,结合“合作教学”模式,我们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安排了学生喜爱的实践活动:“我长高了”、“玩一玩”“做一做”。这些都是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课题,有趣味性、可操作性并且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最佳材料。如“我长高了”这次实践活动,把全班学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排队量身高;另外一部分同学分成2人组的量步距与伸开两手臂的长度。适当的时候

14、这两部分同学交换活动内容。这些活动都需要小组成员互相合作才能完成。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低年段的数学作业中,有许多象口诀背诵、口算这样的习题,可以采用合作伙伴共同完成的形式。如: “熟记7的乘法口诀”,为了达到熟记目的,又不觉得乏味。教师让学生对口令,全班左右分开对,男生和女生对,合作伙伴之间对,一人和全班对,并配合以顺着对,倒着对,挑着对等。还可以把它变成“找朋友”游戏,首先把事先写好的“纸条”发给学生,纸条上写着:口诀的前半句、口诀后半句。请学生找朋友。如:拿着“三七”的同学站起来说:“我是三七,我的朋友是谁

15、?”同时举起纸条。拿着二十一的同学马上站起来说:“我是二十一,你的好朋友是我。”同时举起纸条。然后两人同时读“三七二十一”。这样,不但使枯燥的口诀背诵变得有声有色,同时也在完成作业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四、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小学数学中的许多公式、法则的推导要借助动手操作来帮助理解,而动手操作最适合学生合作操作。教学中既可以生生合作,也可以师生合作。例如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分子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时,分母大的反而小”这一概念。教师给学生一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让同桌的两个学生一个折出纸条的四分之一,一个也折成二分之一,再让他们将折好的纸条拼在一起,比

16、比看哪个大。学生在互拼中二分之一大而显而易见,再让他(她)们一个折出纸条的三分之一,另一个折出纸条的六分之一也将折好的纸条拼在一起,比比看哪个大。进而讨论得出分子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时,分母大的反而比较小。学生自己操作得出的结论理解透彻、印象深刻,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数学活动课里,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各种竞赛,也是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好办法。比如拼图比赛,全组学生都要根据小组整体的意图,来设计自己的拼接的方式,才能获胜。总之,未来的社会不仅需要人们的竞争意识,同样需要人们的合作意识,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势在必行,作为基础教育之基础的小学教育更是责无旁贷。我校提出的课题顺应时代的需要,愿我校能培养出具有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新型人才。新课程改革为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时机,也给教师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转变教育观念,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同时改变教学方式,以带动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精神。探究式学习的方式之一是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由若干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的教学活动。与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