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中国古代辩证自然观与地学的产生与形成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879448 上传时间:2018-05-09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680.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略论中国古代辩证自然观与地学的产生与形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略论中国古代辩证自然观与地学的产生与形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略论中国古代辩证自然观与地学的产生与形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略论中国古代辩证自然观与地学的产生与形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总第五十一期?助?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叨、? ? !? ? !?玩以远?鱼? ? ? ? ? ?一 九九八年第一期 ? ?略论中国古代辩证自然观与地学的产生与形成刘邦凡石胜强我国古代辩证 自然观属于中国古代哲学 的范畴,但却对中国古代 自然科学的产生、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地学也不例外。这样 的辩证自然观在先秦时代就已成型,已形成较完整较系统的体系,其主要框架就是?阴 阳思想、五行思想、天地人 和 相统一思想、易气八卦思 想。这 样的辩证 自然观是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土地上发生 发展的,有其特殊的文化条件和科学基础。中国古代文化 的最基本特征 是悠久而 不衰的农业文 明。中国古代农业文 明

2、的兴起与繁荣,是中国古代自然科学诞生 和 发展的重要 文化背景。随着古代农业 原始的兴起与发展、首先得到诞生、形成与发展的自然科学是那些与农业紧密联系的学科,其中地学就是这样一 门学科。我国古代地学的形成先于其它一些古代自然科学飞 诸如数学、物理学等,其中,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学与我国古代文明的起源点农业 更为休戚相关。如?山海经在春秋已成书,禹贡?管子地员成书于战国,均是我国最早的科学专著之一。那么,我 国古代地学 的优先形成与发展,与我国古代辩证 自然观 有无关系 呢?回答是肯定的。因 为我 国古代辩证 自然观的重要文化背景是我国古代农业文 明,不论是阴阳术,五行术,还是天地人和相统一与易

3、气八卦都是原始农业文明的直接的或 间接的产物,都是古人从司空 见惯 的日常事物中概括、加工、提炼而形成的。这样的自然观一 经形成,必对那些与它的文化背 景有 紧密 的联 系 的学科,首先产 生巨大 的反作用,而且这样的反作用是那样深刻和长久。即是说,来源 于农业文明的中国古代辩证 自然 观对与农业有紧密联 系的地学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这样的促进作用,除潜在的推动作用外,还表现 为直接的参与,即构建中国古代辩证自然观的四大 思想与方法在 自然科学 中?包括地学?得到应 用。如 阴阳学说?阴阳思 想和方法?在 地学 上 的运用?公元前八世 纪,西周 末年周幽王 时 的伯阳莆用 阴阳两 气 失 调

4、解释地震现象的发 生?“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优而 不能出。阴返 而不能杰,于是有地震”,虽不尽科学,但彼时已难得。对 中国古代辩证自然观的探索,我们发现,中国古代辩证自然观一 个 突 出特点就是 浓厚的 系统观念和实践性。这里 所 谓系统观 念指?把人与 自然看作一个 有 机整体,不但从整体元素的分析着手,更从整体元素之间的联系人手去 把握研究对象。即是说,把宇宙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 研究,探讨它 的结构、变化和发展,以认识人类赖以生存的大地的概况,掌握了大 地有关的诸多变化规律,力求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有更大的帮助。围绕对自然系统的各种认识,产生和形成各种辩证 自然思想,如阴阳思想,五行思想,天

5、地人和 相统一的思想,易气八卦思想,这些思 想或方法都力求对自然构成和本质作出系统的 回答。反映和作用 在 地学上,就表现为一开始就 十分注重 整体的协调,系统的统一,层次性与联 系相统一及 十分注重概 括与综合。如我 国最 早的地学著作?山海 经?,由山经、海经、和大荒 组成,“山经”按方位把叙述地区分为东西南北中五部分,各部分以山为纲,“中山经” “凡 百九十山”,分十二 列,“东山?经” “凡四十六 山”,分四列?“西山经”“凡七十七 山”,分四列?“南山经” “凡四十山”,排成三列?“北山经”“凡八十七山”,分三 列?每一 列山都注明方向、道 里,标明 了一个个山岳的相对位置并使之逐一

6、连接起来。这样把科?座山分 ? ?列,有层次有系统地罗列 出来。同时山经,又系统详细逐一 地 论述每一 个 山岳各方面情况,如位置,水文?河流 源地、流 向、湖泊、沼泽等?,动 植物,矿物以至神话。成书略晚于山海经的禹贡、?管子地员亦是如此,禹贡依据自然条件中的河流山脉和大 海 的自然分界把当时地域分为冀、充、青、徐、扬、荆、豫、梁、雍等九州,而且论述这些州之 间 的诸方面联 系,打破 当时诸候割据的疆界,把广大地区作为一个统一 的整体来叙述来研究。管子地 员根据土色、质地、结构、孔隙、有机质、盐碱性和 肥力等诸多方面的情况,结合地形、水文、植被等自然情况,将土壤分为“上土”、“中土”、“下

7、土”兰大等级,每一大等级又分六类,共计十八类。这样的分类突出地反 映作者的层次性观点,也反 映 了作者注重各层次的有机联系的思想。中国古代辩证自然观有很强的实践性,就是说,古代人们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生产实践中大量使用 了古代辩证自然观的思想与方法,逐渐形成把所研究或实践的事物当作一个整体系统来分析来研究,一方面既注重系统整体中各个部分的相互联系和制约,另一方面又不忽视环境的作用与控制,力求达到天地人合谐的统一,使研究或实践得到最完善的结局。如战国时代?公元前? ?年左右?秦国蜀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四川都江堰水利工作,该工程由分水工程、开凿工程、闸坝工程 组成一个有机 的整体,三者相辅相成,

8、构成一个完整 的工程系统,达到了既灌溉、又防洪水的目的。可以说,该工程体现 了非常深刻的整体观念和开放、发展 的系统思想。郑国渠、漳水十二渠等灌溉 工程以及诸如邢沟、鸿沟?汁渠?等运河工程都或多或少体现系统的层次的观念。至于万里长城不论是从设计规划、修筑施工到使用 过程都生动地体现了系统的思 想。反映在设计规划上,秦代把原诸候国的长城连 贯起来,把匈奴等游牧民族的搔 扰 当作环境因素,从秦朝疆土的整体性出发,设计和建构出这样 一个庞大的整体性防衡体系?反映在结构上,设计成“五里 一隧,十里一 墩,辩里一 堡,百 里一城”等各个部分,井然有序,协调相 配,富含有机性?反 映施工作业方法上,借助地

9、形特点,就地取材,用夯筑墙,城墙内设计防碱层,体现过 程优化思想?反映整体效能上,每隔一段距离,设置 一个烽火台,能保证短时间内把敌情传播到指挥中心,构成一个 防御体系 的神经 系统。正是由于中国古代辩证自然观的浓厚系统观念 和实践观念,也 对我国古代 自然科学的进 一步发展 产生 了消极 的影响,尽管这样的影响是次要的。反映在中国古代地学发展过程中,大多数地学家或地理 学家,多从整体上去把握研究对象,多从实践的需要 去考虑,去分析,去解决问题,少于理性的抽象与把握,使中国古代地学的理论深度和广度都不够。参考文献?李德永?“先秦自然科学与辩证法发展”,载?中国辩 证法史稿。第一卷武汉大学 出版社,?创灭?年版,? ?页? 页?李德永?“先秦朴素系统观当议”,同上,? ?页一? ?页?黄麟雏?“中国古代系统思想与方法探源”,载?自然信息?长沙?,? ? 年,第?期,? ?一? ?页?熊舜时?“阴阳学说与自然科学”,载思想战线?云南大学学报?,? ? 年第?期,?一? ?页?杜石然等?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上册?,?北京?科学出版社,? ?年版。?作者刘邦凡系西南师范大学哲学研究所博士生石胜强系西南师 范大学地理系硕士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造价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