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农村偏远地区中学教师培训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835183 上传时间:2018-05-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市农村偏远地区中学教师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武汉市农村偏远地区中学教师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武汉市农村偏远地区中学教师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市农村偏远地区中学教师培训(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汉市农村偏远地区中学教师培训武汉市农村偏远地区中学教师培训学习总结学习总结今年暑假,我们农村的中小学老师们踏上了前往江汉大学的路途。参加为期 10 天的武汉市农村偏远地区中学教师培训,这次有组织的学习,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与探讨的平台。带着问题,带着欢欣,我们去了江汉大学。现我将学习的体会和感受作一个总结和汇报。1、 认知新课堂教学观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新课堂教学。新课堂教学它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愿望,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全力改变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僵硬现象。 新课堂教学中的课堂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阵地。它要求教师坚持以学生为本

2、,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强调数学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坚持教师要转变角色,恰到好处的处理好教与学。从这出发,可以看出新课堂教学观的主旨和要义。其实,新课堂数学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它让学生亲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里强调的过程是使学生的探索经历和得出新发现的体验成为数学学习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要从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要从教室空间支配者的权威地位,向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转变。2、 探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程改革在改革的进程中,走的有些蹒跚。大多数人都可接受新课程的理念,但在实际操

3、作与运行中,因为各种客观或主观的原因,又都慢慢的有了一点退缩。而且,很多人对新的课程改革提出了疑问,甚至作出了质疑。他们突出强调的一点是我们的数学课堂失去了数学味,我们的数学教学忽视了双基。那我们到底应该强调一个什么样的数学课堂?其实这就是一个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施的问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讲究学习时间、学习结果和学习体验的和谐统一。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喜欢学习是学习有效性的内在保证。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和谐统一。学习时间是前提,学习结果是关键,学习体验是灵魂。新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要有效落实三维目标,创设丰富的问题情

4、境,重视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就数学而言,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和态度等四个方面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情境创设的意义就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促进探究的进行,也就是引发认识的不平衡,促进学生主动建构。它要求教师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与学生已具备的数学见解有关,将数学有关信息和内容丰富的背景融合在一起。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是要求教师让学生通过参与、经历数学活动,学生自己悟出道理,把推理能力的培养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联系起来。所以,新课堂倡导的“有效教学”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教师帮助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获得预

5、期的进步和发展,实现了教学目标。其中的发展,包括:三维目标和三个维度的发展;学生智慧的发展;生成性的发展;即时发展和面向未来的发展;有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发展。从这可以发现,检查教学是否有效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学生是否取得了预期的、应有的进步和发展。我们教师要以“学”为中心的学习设计和体现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教学行为两方面来分析和探讨,进而确定“有效教学”的可行性并作出实施。3、分析新课程实验教材的特点要分析教材。过去所用的教材,它的教育观念相对落后,课程内容相对陈旧,并且偏窄、偏深,课程目标偏重知识技能的培养,忽视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教学方法形式显得单一,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过分重视数

6、学知识、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的教学,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而新课程标准的教材,在汲取旧教材优点的同时,突出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更加重视提供丰富的情境素材,为学生的探索交流提供了更大的时间和空间,在素材的选择上,更加重视题材的现实性、综合性,注重发挥数学教育的文化价值。既然新课程的教材有如此大的变化,则我们教师的备课就要根据大纲和教材所体现的精神,积极有效的设计出合理科学的教学过程来。把已有的教学理论和研究成果运用于实际教学中,制导教学工作的进行,也可以把教师的教学经验升华成教学理论,充分和完善现有的教学理论。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学工作者的教学研究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