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生态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820197 上传时间:2018-05-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文化、生态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城市、文化、生态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城市、文化、生态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城市、文化、生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文化、生态(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文化、生态摘要:当代最突出的问题是人类环境的恶化,要求城市规划必须注重环境的综合设计, 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这就为城市规划提出了一个新的方向:城市规划应走与城市 文化生态系统相结合的道路,突破旧模式,将建筑规划与生态规划融为一体,在城市 发展这一领域,为从总体上改善人类生产状况,摆脱城市危机做出努力。 关键词:城市的本质、城市文化、生态文化、生态城市城市的出现, 可以追踪溯源到原始社会末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也从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在快速城市化的推动下,正朝着城市社会迈进。中国的城市正在成为区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战略中心。当我们审视迅速壮大的城市的时候,我们发现,城市在建设了许

2、多的高楼大厦、绿地广场,形式上现代化了的同时往往缺少了现代城市的神韵城市文化的独特体现。城市文化建设的滞后,使城市成为了缺乏灵魂的巨人。而且,在我们大力引进国外的资金和技术的同时,西方的文化、价值观也长驱直入,使我国的文化生态,尤其是城市的文化生态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政府对此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

3、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1、城市的本质所谓城市的本质,是指城市本身具有的最基本的属性,这一属性决定着城市其他的特性,也决定着城市的基本面貌和发展规律。所以,探索城市的本质,就不能仅仅站在本学科的立场来看待城镇的本质问题,更不能将城镇的职能与其本质混为一谈。 探求城市的本质,需要依靠许多学科研究城市的成果,同时又不局限于任何学科的狭隘性。2、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就其内涵和外延来看,不完全等同于其他文化。一般认为,城市文化是具有鲜明城市特点的一般文化。它强调的是标志性的或者内在的价值,使城市充满朝气或者使其具有独特性。这就是城市的文化价值所在。有时体现在某种建筑物的造型上,有时体现

4、在传统的文化上。从整体上来看,城市文化涉及三个要点:(1)城市文化是一种大文化的视角。它不是单指某一特定城市的文化教育设施、人的知识水平、教育程度的狭义文化形象,而是包括了举凡某特定城市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总和所形成的整体景象。 (2)城市文化是一种综合认识的结果。即主体整体对某特定城市客体的总印象。它不是单个人的认识,也不是多数人对城市文化个别要素的认识,而是多数人对一个城市的总体认识结果。 (3)城市文化的构成要素有城市建筑文化、城市公共文化、城市科技文化、城市自然文化、城市制度文化与城市精神文化等。它们是自然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结合,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3

5、、生态文化生态文化就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这是人的价值观念根本的转变,这种转变解决了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生态文化重要的特点在于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去观察现实事物,解释现实社会,处理现实问题,运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态学的研究途径和基本观点,建立科学的生态思维理论。通过认识和实践,形成经济学和生态学相结合的生态化理论。4、生态城市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社会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态良性循环四者保持高度和谐,城市环境及人居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安全,失业率低、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高新技术占主导地位,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人

6、的创造力和生产力,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随着城市化向纵深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建筑密度惊人,交通拥挤不堪,绿地日益被蚕食,环境污染极其严重,居民因远离大自然而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迫感和精神桎梏感,人类为城市化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为触目惊心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警醒, 西方国家自世纪末叶起即开始了城市生态间题、过程、对策与技术手段的研究, 从年代英国城市生态先驱霍华德的花园城运动到本世纪二十年代美国芝加哥城市生态学派的研究, 特别是年代以来以“ 寂静的春天” 为催化剂的环境运动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倡导的城市生态研究, 为西方国家城市环境的改善和

7、生态功能的强化奠定了科学基础, 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城市生态学脱颖而出。早在1898年,英国的霍华德就提出了“明日的花园城市”。他主张在大城市外围建立宽阔的绿化带,将城市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这一思想对后来城市的规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35年美国马里兰州规划建设的小城市格林贝尔特就具有此特点。1980年,国际建筑师协会在马尼拉举行了以“人类城市:建筑师面临的挑战与前景”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会议明确指出,当代最突出的问题是人类环境的恶化,要求城市规划必须注重环境的综合设计,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这就为城市规划提出了一个新的方向:城市规划应走与城市文化生态系统相结合的道路,突破旧模式,将建筑规划与生

8、态规划融为一体,在城市发展这一领域,为从总体上改善人类生产状况,摆脱城市危机做出努力。现代城市要走出所面临的困境并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绿化、美化的问题,目前我国城市文化生态面临严峻的失衡,主要表现在各种文化关系不和谐、文化多样性正在消失、垃圾文化大量出现、城市中民族文化生存的底层空间日益消失、各种非正式社团正在不断消失,城市文化传承困难未来城市的格局与面貌应当充分体现城市与大自然的融合,城市居民应当能触摸到大自然的节奏,实质上即城市、文化与生态的和谐统一。总之,现代和谐城市的建设,首先要做到文化的和谐,城市的所有开发规划,要围绕本区域的特色文化展开,吸收外来和当代最先进文化成果,并将她们融入到本土

9、文化中去,即 “传统并不是我们继承得来的一宗现成之物,而是我们自己把它生产出来的,因为我们理解着传统的进展并且参与在传统的进展之中,从而也就靠我们自己进一步规定了传统”。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努力构建良好的、新的文化生态环境,在扬弃地继承先辈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在更为复杂的社会实践中,不断以新的成果来充实其内容、丰富其内涵、增加其要素,甚至重组传统的功能结构,使之成为具有崭新形态的、与我们的时代相适应并反映历史走向的新传统,从而把传世之宝与现代新观念聚合,并转化、升华为现实的巨大凝聚力和内驱力,使深厚的历史底蕴挥发出浓郁的时代气息,是现代城市建设的必要条件之一。参考文献:1 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 .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32 - 33.2 孟丹.走向“天人合一”城市文化生态观.华南理工大学,2001年01期3 许光中.城市文化生态与现代城市文化建设.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年1 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