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课程简介与分析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806523 上传时间:2018-05-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课程简介与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项目课程简介与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项目课程简介与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项目课程简介与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项目课程简介与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目课程简介与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课程简介与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什么是课程传统的课程定义传统的课程定义主要包括两层涵义,即给学生提供哪些学习内容,以及让学生按照什么顺序 来学习这些内容。 学者观点:学者观点:课程是为师生共同学习所设计的教育环境,以及在这个环境中所进行的范围广泛 的教育活动和经验。打一个比喻,如果把一所学校比喻为一个工厂,那么课程就是这个工厂的生课程就是这个工厂的生 产线产线,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工人在生产线上生产产品的过程。 现在对课程的理解主要在横向、纵向和动态三个维度上进行了扩充。在横向上,在横向上,把课程拓展 为包括课程资源在内的整个教育系统。这意味着课程不仅仅是教育内容,而是一个课程生态系统, 这一生态系统由教师、学生、课程资源与情

2、境构成。因此,课程开发不仅仅要开发课程内容及其 排列顺序,还要开发包括课程资源在内的整个系统。在纵向上在纵向上,课程不仅仅指文本层面的课程, 而是包括了课程实施过程,也就是教学过程。这就是说:课程开发不仅要开发教与学的行为赖以 发生的行动框架,而且要开发教与学行动本身。在形态上,在形态上,现在人们对课程的理解已从静态走向 了动态,把重点放在个体对课程的经验上。 课程改革的重要性。正如工人的生产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线的装备水平,如果生产 线落后,那么不管工人的技能如何精湛,他也不可能生产高效率、高质量的产品,因为工人的生 产行为是受生产线水平制约的;教师的教学水平也要受到课程的制约,如果课

3、程落后,那么教师 的教学也不可能达到高水平,因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受到课程的制约。如果课程不合理,还会发 生教师越努力教学效果越差的情况。参考资料参考资料 1 1 课程改革的难点课程改革的难点 1、按照传统的观点理解课程。传统的课程观点仅仅探讨课程内容及其编排顺序,使课程研 究的范围大大窄化,课程改革难以取得实质进展。这是我们一直在批判学科课程,却始终难以 摆脱学科课程的重要原因。 2、教师对课程问题不感兴趣。原因在于多年的职业习惯已使教师只关心如何教好教材中的 知识,而不关心为什么要教这些知识,能否让学生学到更有价值的知识。有的教师虽然已意识 到了教材中的知识是可变的,但他们所关注的仍然是其所

4、承担的课程,难以进一步追问为什么 要设这门课程,其依据是什么,能否设置其他课程,是否有别的课程设置思路,等等。置身新置身新 课程中的教师,课程中的教师,不仅要追问为什么要选择这些知识,还要追问为什么要设置这些课程,这些课 程赖以存在的基础是什么,能否改变,等等。 3、对影响课程因素缺乏宏观的把握。仅仅从微观的教学层面观察课程,事实上,影响职 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外部来看,就有技术发展水平、职业教育理念、职业教 育模式、企业规模、生产组织方式等。同时,课程改革都是综合性的,课程的一个微小变革, 可能需要学校内部体系乃至教育行政做出重大调整。例如,普通文化课程课时比例降低,不仅 会直

5、接影响到文化课教师的经济收入,而且会影响到他们的职业地位以及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 而项目课程的实施,必然带来职业学校师资结构、实训基地布局、教学评价体系的一系列根本 性变革。 4、缺乏对课程管理的关注。课程的核心功能是规范课程实施中的各个要素,如教材编写、 教学方法选择、实训基地设计、教师任职条件、评价方法选择、课程资源开发等,这使得课程 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但现实的课程管理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缺乏预测,管理者不能充分预 测在课程实施中可能发生偏差的各个环节,并在课程文件中予以规定。二是缺乏管理者意识。 课程开发者在思考课程问题或编制课程文件时,不能自觉地不断地强化自我作为课程管理者的 意识。

6、三是教师没有能够成为课程管理者。教师缺乏对课程改革的兴趣,原因之一是他们往往是被迫被动地参与课程开发,学校的管理者没有赋予他们课程管理的职贵,转变其角色意识。 什么是项目课程(一)项目 “项目”指学生自己计划、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自己的操作,在具体的情境中解决实 际问题,可理解为一件产品的设计与制作,一个故障的排除,一项服务的提供等,所对应的产品 有实物、语言、图片、表演等类。 实物类 :模型、工件、玩具、服装、菜肴、展览、电子制作品等 语言类 :申请报告、调查报告、新闻报道、网页制作等 图片类 :工程制图、广告画、电路图、摄影摄像作品等 表演类 :角色游戏、戏剧、舞蹈、操作表演等 项目课

7、程就是以这些产品为目标,将学生的完成过程设计为教学过程的课程形式。 如工科课程中的“项目”:指的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客观存在的工作任务模块,在这一工 作任务中,要求制作出符合特定标准的产品,即制作的产品要有一定的尺寸、包含特定的材料、 能发挥特定的功能、满足规定好的质量标准等。 (二)项目课程 1、什么是项目课程:所谓项目课程,是指以工作任务(项目)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 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 职业教育的项目课程:是把企业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的实际工作过程作为课程的核心, 把典型的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作为课程的内容,并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由学生独立或以小组 形式自主

8、完成从信息收集、工作计划制定、工作任务实施、对工作成果的评价等完整的工作过程,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综合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 参考资料参考资料 2 项目课程的历史沿革项目课程的历史沿革通常认为,项目课程始于克伯屈,并且始于普通教育。克伯屈的项目课程是在杜威的问题教学法基础上发展而来,其内涵有两个要点:一是把项目课程限定于问题解决领域。 “设计的原先意义,是指学生自己计划、运用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自己实际操作,在实际情境中解决实际的问题。这是 1918 年以前美国教育界公认的设计的界说”。二是以学生的自愿活动为前提。 “1918 年,克伯屈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学报上,发表题为设计教学法,

9、在教育过程中自愿活动的应用的论文。他说:我采用设计这个术语,专指自愿的活动,并且特别注重自愿这个词”。但是,此后的项目课程却并没有完全按照克伯屈所设定的路线在发展,而是被广泛地应用到了各种类型的教育中,如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其涵义自然也有所差异。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项目课程是国际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MES 中的学习单元、CBE 中的学习包,其实都可以看作项目课程。德国的行动导向职业教育课程也可归属于项目课程,它的产生,是由于“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德国企业的培训能力减弱,提供的培训位置不能满足中学毕业生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需求。80 年代中后期培训位置更是供小于求。因此,

10、迫切需要创设某种举措解决难题。而以模拟工厂、公司和项目教学法为核心的行为导向型教学策略应运而生,并且影响面渐大,使得按此原理建立起来的跨企业培训中心,迅速在各地区扩散开来”。其实,除了 MES、CBE 和行动导向职教课程中的项目课程外,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的一些教学形式,如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习,也已包含项目课程的一些要素。参考资料参考资料 3 项目课程的内涵项目课程的内涵职业教育中的项目课程是一种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课程,这是其本质所在。有必要继续从以下几方面澄清这一概念。1是否一定要建立在学生自愿基础上并以问题解决为核心事实上,项目课程不仅可以应用于问题解决中,而且可以应用于任何执行意义上的

11、任务中;项目课程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不一定要以兴趣为基本出发点。如职业教育中,企业的工作任务是确定的,并且往往建立了严格的行业标准,虽然个体可以在工作中进行创造,但在很大程度上他必须接受这个工作的要求。2项目是否必须是制作完整的产品通常理解的项目是制作一个完整的产品,比如生产一辆汽车,设计一个服务项目等,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完整的职业能力。但是我们在开发项目课程时没有必要局限于此。项目课程开发的最终目的是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任何一项产品,比如一个零件,只要它有利于教学,并能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就可以看作为项目。因此,项目没有必要是完整的产品。而事实上,小型项目对于初涉专业的学生来说更有利于

12、学习,只有到了学习后期,需要整合学生所获得的各个局部的职业能力时,采用大型项目才有价值。3项目是否必须真实地来源于企业按照真实性学习理论,以来源于企业的项目为中心组织项目课程,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项目课程的功能。但在实践中,根本不可能根据教学内容及进度的需要及时从企业获得足够的、合适的项目。其实让每个学生都能从事一个来自企业的项目已经相当不容易。因而,项目不一定要求是真实的,只要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模拟项目也可以。4项目课程中是否必须有引导性问题这是肯定的。项目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同时也要发展学生的反思习惯与问题解决能力。另外,项目课程的重要功能是整合理论与实践,而只有基于引导性问

13、题,它才可能实现这一功能。联结理论与实践的逻辑纽带是实践性问题,是产生于工作实践、需要在工作实践中进行思考的问题,因而可以把这种引导性问题称为实践性问题。项目课程开发中必须重视实践性问题的设计。5是否所有科目都必须项目化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指所有科目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指各门具体科目。如果在前一意义上理解课程,那么项目课程指的就是所有科目都要项目化;如果在后一意义上理解课程,那么项目课程特指某门以项目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通过完成项目的形式进行学习的科目。目前许多学校实施的是后一种项目课程。这些项目课程多数是学科课程的补充,即在原有的学科课程体系中增加个别项目课程,用以整合、应

14、用所学的学科知识。然而这种项目课程并不能真正解决目前职业教育课程的主要问题,而且它在形式上也并无新意,比如上文所述的毕业设计等。本文所要探讨的是前一种意义上的项目课程,尽管并不要求所有课程都项目化,但至少要求把项目课程作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主体,而这会大大增加项目课程开发的难度,比如如何使项目课程能负载所有专业知识,如何在技术上确保项目能覆盖这个工作领域等,这些问题是单个项目课程所不存在的。参考资料参考资料 4 4 项目课程的理念项目课程的理念1、 项目课程的目标项目课程的目标:培养职业能力。设计课程要在各个环节紧紧围绕“培养职业能力”这一目标来进行。课程目标的描述,要明确指出预期学生“能够(

15、会)做什么” 。 与操作技能不同,职业能力更加强调的是在复杂的工作情境中进行分析、判断并采取行动的能力。 2、 课程结构的设计课程结构的设计:强调整体设计。项目课程与学科课程不同。学科课程问题的本质在于三段式的课程结构,只要有专业基础课存在,只要从基础理论到应用的课程设计观念不破,传统课程体系就难以得到根本动摇,课程改革也就必然流于简单的修补。项目课程则非常注重对课程宏观结构的全新设计,严格按照工作结构来对项目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课程体系做整体规划,以工作过程中的知识结构关系来组织课程内容。3、 项目课程的基本思想:项目课程的基本思想:综合。项目课程与模块课程不同,模块课程的基本思想是分析,即

16、先把工作体系分解成一个个具体任务,然后通过分析完成这些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来获得课程内容,其着眼点在于获取这些知识、技能。项目课程的基本思想是综合,即重点关注如何综合运用所获得的操作知识、理论知识来完成工作任务,从而形成在复杂的工作情境中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能力。项目课程目标的基本指向是工作任务的完成。4 4、项目课程的载体:、项目课程的载体:典型产品或服务。项目课程强调在课程设计中要进一步选取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所获得的典型产品或服务来使之具体化。它强调先呈现工作任务,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建立在工作任务完成的基础上的。目的有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知识的表征提供载体。 2、设立项目课程的目的:加强课程内容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整合理论与实践,提高学生职 业能力培养的效率。 3、项目课程的类型(1)按照采用程度 叠加式项目课程,即在学习了原有学科课程后,让学生通过完成几个完整项目,来获得综 合实践能力; 结合式项目课程。与项目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来改造原有学科课程的教学 完全型项目课程。完全打破学科课程体系,以工作项目为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