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传统住居形态构成的美学基点-学报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793556 上传时间:2018-05-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传统住居形态构成的美学基点-学报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议传统住居形态构成的美学基点-学报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议传统住居形态构成的美学基点-学报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议传统住居形态构成的美学基点-学报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议传统住居形态构成的美学基点-学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传统住居形态构成的美学基点-学报(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统住居形态构成的美学基点传统住居形态构成的美学基点1汝军红(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8)摘要:关键词:今天中国的住宅建设速度是前所未有的,城市住宅在各类城市遍地开花、大规模的建造,面对如此情景,我们却感到喜忧参半。喜的是更多的人住上了新房子,享受着现代住宅带给人们的舒适感;忧的是传统院落居住形态,传统邻里关系的消失,而这里的居住环境缺乏必要的交往场所,邻里视同陌路;代之的是千篇一律的、缺乏特色的行列式板楼。因此,对传统住居形态在当代的传承和转化进行研究成为迫切的课题,他关系到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如何保持和发展地域精神和城市文脉的问题。那么对传统住居形态构成的美学基

2、点全面而准确地认识便成为首要的内容。一、传统住居形态构成的美学观念1、 追求一种居住的理想图式抽象空间图式是某一文化传统中,潜存着的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外在空间的方位形式的价值取向。这一价值取向依据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与不同宗教信仰而变化,并影响到该民族或文化诸多方面的追求,而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即是建筑的空间及其构成。在古代中国人的历史意识中,认为宇宙即为建筑、建筑即为宇宙,任何一个永久聚居的的空间形态都应该是宇宙或神的魔法图式,是一个把人类与巨大的自然力量联系起来的手段,也是一个促使宇宙世界安定与和谐的方式。凯文林奇在城市形态一书中指出“中国人的宇宙观有着巨大的影响,几乎主宰了所有中国、韩国和日

3、本以及大部分东南亚城市的布局” 。对照考工记营国制度的礼制建城思想,中国传统城市正是这种宇宙模式的真实写照。这种宇宙模式的城市形态有着“稳定和等级制魔术般微观世界的城市,其中每个部分都完美的融合到整体中” 。同时,人们也习惯将所居之处,即建筑及其周围环境看作他们赖以生存的宇宙。古代人谋求居住的“小宇宙”与生存的大宇宙之间取得完美的结合,于是“天园地方”的庭院建筑形式成为古代人头脑中的基本宇宙图式。中国古代建筑群体的组合方式,以庭院的使用为突出特征之一。三千多年前的河南偃师二里头的一号、二号宫殿遗址都出现了庭院,可见庭院的历史很久远。当史前庭院遗址和明清四合院被联系起来时,“四合院式”构图便成为

4、中国古代居住理想图式的表现形态,蕴含着中国传统的住居美学观念。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汝军红(1972-) ,男,甘肃平凉人,副教授2、反映“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念传统的宇宙观、空间观表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并把它渗透到传统生活的各个层面。因而古人在营造人类的居住空间时,从来没有把人类社会与自然社会分隔开,庭院模式的内向性和完整性满足了秩序、伦理要求的同时,还为人们提供接触自然的机会。这类建筑一方面标志着人工对自然的“占有” ;另一方面使若干自然要素进入院内,成为人们居住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传统的居住形态作为自然与人类社会的中介, “和谐”是最终理想,使人类社会秩序和对自然亲和的两个矛盾体同时得

5、到满足。2、 形成“礼” “乐”融合的建筑文化中国古代建筑不但继承儒家的重“礼”文化传统,具有强烈的政治伦理色彩和等级森严的典章制度规范,而且具有儒家倡言的“乐”文化精神,使其与“礼”相平衡调和。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者相亲,异者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 “乐统同,礼别异”。 “礼乐皆得,谓之有德。 ”这便是儒家的礼乐中和观。这种礼乐“和谐” ,往往在中国古代建筑文化舞台上发挥的淋漓尽致。注:礼记乐记二、传统住居形态构成的美学基点1、 自然美基点:住居形态追求与自然的融合(晋)陶渊明在归田园居诗言:“方宅十余亩,草房八九间。榆

6、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村巅” 。这是老庄所构勒的自然图画的延续,是中国文化追求的理想住居环境的描绘。然而大量的现实状况则是以住居形态的园林化来对此理想加以表现的。 (明)文震享在长物志室庐开篇写道:“居山水间者为上,村居次之,郊居又次之。吾其纵不能栖岩止谷,追绮园之踪;而混迹里市,要须门厅雅洁,室庐清靓。亭台具旷世之怀,宅阁有幽人之致。有当种佳木、呈金石图书。令居之者忘志,寓志者忘归,游之者忘倦” 。即在物质层面上,同时又在精神层面上成为自然之自身是中国文化意义上与自然融合的表现方式。传统住居对外力争融于自然,然而如外在环境不佳,那么通过封闭院墙构筑或

7、占有一片自然的环境与天空,并进而与生活一起融入其中,这是中国住居形态特有的方式。邓云乡先生在北京四合院一书中说:北京四合院好在起“合” ,贵在其“敞” 。 “合”便于保存自我的天地;“敞”则更容易观赏广阔的空间,与自然直接接触。而贝聿铭在论及中国建筑美的特质也曾言及,如果传统民居的书房窗前的院子中看不到树竹和没有鸟语花香时,这个书房便不能称其为中国意义上的书房。也就是说, 中国住居在文化意义上与自然融合是通过对春、夏、秋、冬四季形态上的“敏感”及其相关认识的呈现来达到的。因此,传统住居形态无论其布局形式,或门、窗、檐、廊与构筑材料都呈现于“自然”连续的美学基点。2、 人文美基点:诗意的栖居人文

8、精神是以人为核心,关心人、肯定人和注重人的生命意义与生命价值的一种文化思想的体现。中国历史上没有出现文艺复兴式的思想运动和重视个人意义和自我价值的思想理论,因此有人认为中国文化忽视个体的生命意义与价值,并不具有内在的人文精神。其实人文精神并非西方独有,也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只是它们表现为不同的形态而已。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里有一条贯穿始终的“根” ,即“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以“天人合一”为基本精神的中国文化追求的则是一种“内在的超越” 。即强调人自身的内在修养,并以此达到与天地相合,而实现人的内在价值,显示人自身的意义,正如成中英所言“自然被内定为人的存在,而人被认定是内在于自然的存在” 。中

9、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维本身就凸现着一种人文精神。 在中国文化主体中, “天”虽然亦带有某种宗教神秘色彩,但更主要地表现为“自然之天” ,从建筑现象上看,世界各国的建筑,以宗教建筑最先发达,在中国古代则竭尽全力营建宫室和住宅。正如美学家所说的那样:“不是孤立的摆脱世俗生活,象征超越人间的出世的宗教建筑,而是入世的与世间生活环境联系在一起的宫殿、宗庙建筑成了中国建筑的代表在中国建筑的空间意识中,不是去获得某种神秘紧张的灵感悔悟或强烈刺激,而是提供某种明确实用的观念情调” 。长达两干余年的高度发展的中国封建社会形态,使中国建筑始终是以反映皇权的宫殿建筑为主流。神在中国只不过是烘托皇权的一个次

10、要工具而已,儒学才是正统的思想武器。中国文化因此最终没有走向普遍的宗教神学化,而始终贯穿着浓厚的人文思想。合而观之,这就是中国文化内容丰富、具有深刻而鲜明的民族特征的人文精神的体现。而中国传统文化的每一个领域无不深深渗透着这种精神。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感染力是在理性的基础上发挥浪漫情调,使无生命的建筑具有生命的情调。乾隆说:“山无曲折不致灵,水无波澜不致清,室无高下不致情。然室不能自为高下,故因山构屋者其趣恒佳”。中国传统的园林布置讲究高低的错落,并采取“巧于因借” ,从而达到“步移景移”的效果。他能使人们在蜿蜒曲折的构图中,体会到有丰富生命的情和意。注:塔山西面记 ,载清于敏中等钦定日下旧闻考

11、第二册,第 366 页。北京古籍出版社 1981 年版3、 形态美基点:以“中和”为核心的审美观中国传统的“中庸”哲学提倡“小和” , 论语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这里所谓的“和” ,指个体与群体的和谐以及个体与个体的和睦。 “中”指适度,适应,它是实现“和”的前提条件。在这种观念影响下,中国传统建筑的审美心理始终以“中和”为核心,通过和谐的群体组合,适度的形体结构,相宜的装饰设计,舒缓的空间节奏,协调的环境处理来展示这种“中和”之美。 中国传统建筑的市局以烘托群体的气势与和谐为主题。整个建筑序列向纵深展开左右伸展,层层扩大,形成简明而有序的空间组合。在这里,几乎看不到孤傲突

12、兀的单体建筑、而是个个融入群体的建筑符号。它们的风格完全服从于群体气势的需要,较少个性的张扬。以群体的对称、协调、错落有序来相互辉映形成整体的和谐之美。中国传统建筑在形体结构上亦以适中的尺度为美,所谓尺度的适中,主要指能够与人的生理与心理需求相协调。由于儒家提倡“和为贵” ,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和投入,人们审美心理倾向于人性尺度,追求平和、温馨、舒缓,故中国传统建筑的尺度皆以“适可而至”为难。房屋形体与空间安排既不过高,亦不过分开阔,虽高大雄伟但并非横空出世、高不可攀。既细致精巧又并非繁琐杂乱。正如墨子所言“高足以辟潮湿,边足以围风寒,上足以待雪路雨露。围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谨此则止:”建筑的尺度以能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要求为准,适可而止、不夸张,不浮华,使人倍感舒适和亲切。中国传统建筑的“中和”之美还表现为建筑的序列节奏。舒缓、深沉、流畅很少大起大落,亢奋、紧张。空间序列节奏层层铺开,婉转曲折,意犹未尽。参考文献:1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8 年 2 月第 1 版 2 王振复.中华古代文化中的建筑美.学林出版社出版.1989 年 12 月第一版。3 侯幼彬 中国建筑美学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年 9 月第 1 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