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家》教学设计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762834 上传时间:2018-05-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爱我家》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我爱我家》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我爱我家》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我爱我家》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我爱我家》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爱我家》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爱我家》教学设计(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爱我家我爱我家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北京十二中分校 孙秀莉一、前端分析:一、前端分析: 1.1. 学习内容的位置分析:学习内容的位置分析: 综合性学习“感受亲情”安排在开明版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本单元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美好的伦理亲情,引导他们感受爱、理解爱、奉献爱。 因为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处于一种理性化的状态,即总体上重认识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纠正这种偏差,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能够切合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强化感受性、体验性?本人认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是我们这些手执语文新教材的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因此,我抓住本人刚做母亲的契机,将自己的个人经历与感受传递给学生

2、,孩子们则在老师的指导下,带着感恩的心自主策划,这个过程点燃了学生们心灵深处的情感火花,让他们再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亲情,再一次最理性地思考亲情。 2.2. 学习者知识基础分析:学习者知识基础分析: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面临人生发展的“第二断奶期”。他们身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自我意识、独立精神日趋强烈,他们力求用自己的眼睛看待周围的事物,他们不愿再被动地依附 于 老师,而力求成为主动的参与者、发现者。因此,单一的接受式教学,会造成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减退,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构成的必要条件是必须先有活动。所以,活动的开发,情境的设立,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成了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一

3、个重要部分。 因此,本课据此做了以活动为先导,以锻炼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的而进行的语文综合实践尝试。 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收集、 整理、运用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以及多媒体网络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学生交流协作和语言表达能力等。 2.2.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媒体的使用,加深对资料的理解,使学生感受到亲情的可贵;通过合作交流,加深对亲情的理解。 3.3. 思想与情感:思想与情感: 通过活动感悟亲情,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此外,借助多媒

4、体的便捷作用,通过设置一系列活动,使全体同学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也更增进了同学间彼此之间的了解与友谊。 三、学习重点:三、学习重点: 通过小组合作以及多媒体网络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学生交流协作和语言表达能力等。 四、学习难点:四、学习难点: 能够深入思考、细心揣摩,从生活小事中、从家庭生活细节中体会事情所蕴含的情感和意义。 通过活动感悟亲情,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1 课时 材料准备材料准备 利用图书馆、电视、网络、 VCD 、 DVD 、报刊杂志、画册、相册等资源,搜集资料。1. 歌颂亲情的歌曲, 2. 描写亲情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 3. 新闻媒体报道过的与亲情有关

5、的感人事迹, 4. 表现动物世界母子亲情的作品。 五、教学过程:五、教学过程: 教学意图教学意图 教师活教师活动动 学生学生活动活动 媒体使媒体使用用 课前准备:课前准备: 在充分了解同学们的基础上确定活动课主题,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动脑搜寻资料。实现同学们在探究性的学习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师在此过程中加以指导,然后师生合作把同学们收集的资料整合制作进行教学。 同学们自愿结组、自愿认领学习任务、自行进行多渠道的收集资料的学习活动,以多种方式得出本组的学习成果后提交给教师。同学们在收集资料过程中,使用了照相机、网络等多种手段,实现了探究学习。导入新课:导入新课: 用韩红凄美的歌声

6、引入本课主题 ,让师生尽快进入情境。 用自己有了小宝宝之后的独特人生经历,告诉学生家的温馨、亲情的可贵。 播放韩红的天亮了这首歌并配以 FLASH 动画,请学生介绍这首歌的创作缘起。 老师接着说到自己的特殊经历,刚做了妈妈,对亲情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今天,让我们敞开心扉,用自己的方式,谈谈自己对家的理解和感悟。聆听歌曲 李然同学介绍了小子浩的故事。 幻灯片展示主题,播放音乐,引发学生思考 以“春之歌”作为背景音乐,引出活动课主题我爱我家。 活动一活动一 我爱我家我爱我家讲讲我们各自不讲讲我们各自不同的家同的家 提供感性的图片,激发学习兴趣。 师生交流各自不同的家。 1 、老师出示两张自己抱着孩

7、子的照片。 说出自己的感受:这个小宝宝是今年全家人收到的一份最珍贵的礼物,一个小生命来到世界上需要你的呵护,被人需要的感觉真的很幸福。 2 、老师谈自己做了母亲后过第一个生日时的独特体验。 播放献给母亲的诗纸船。 3 、老师谈离家后对家的思念。 播放幻师生齐诵乡愁,共唱乡愁四韵。 生 1 :从妈妈给她保存的绘画作品中挑出几幅有代表性的来介绍,并向妈妈表示真挚的谢意! 生 2 :边播放幻灯片边介绍自己的家乡云南。 生 3 :给大家讲妈妈减肥的故事。提供形象、感性的图片,配以与之相吻合的音乐。 flash 动画的使用。灯片席慕蓉的乡愁、余光中的乡愁和乡愁四韵。 活动二活动二 家的礼赞家的礼赞优秀诗

8、文欣赏。优秀诗文欣赏。 通过阅读与倾听,感受亲情的可贵。 老师在课前对他们的角色分配、朗诵技巧等给予适当指导,使他们在现场表演中能以情动人,引起师生共鸣。 此环节因学生准备材料较多,所以老师事先做好链接,采用同学点播形式,引发了同学的极大热情。 老师给学生推荐一本书天蓝色的彼岸,并介绍其中有关“亲情”的感人情节。 哈里说,他一定要写一篇作文我死后所错过的事物。这个环节由同学们事先做材料准备和朗诵表演。课前,他们根据本课主题,广泛查阅并收集许多有关“家”的朗诵材料,根据要求筛选并组织材料。材料编写好后进行分角色配音朗诵训练。 生 1 :我们给大家讲一个地震中父与子的故事爱的约定。 幻灯片展示并配

9、以与之相吻合的音乐。 其中包括吹在脸上的一缕微风,哈里说,我再也感觉不到了;也包括被爸爸的手牵着回家,无论变成多大的孩子,都不会觉得难为情。哈里不能再这样,即使他用幽灵的手牵着父亲回家,父亲也感觉不到。 哈里奔向远方,同时也在靠近我们,我们的生命最终也会归于风、归于尘,然后回到自然当中。所以有风 拂面、有家人关爱你时,最好尽情地感受一下,因为那是哈里曾经错过的美好事物,他提醒我们不要再错过。 生 2 :我给大家配乐朗诵泰戈尔的诗云与波。 生 3 :我们给大家讲一个故事美丽的谎言。 活动三活动三 说出心里话说出心里话我心中的家。我心中的家。 抒发对家的老师将两个示例用幻灯片打出。 每个学生说出自

10、己此时最想对家用幻灯片打出两个示例 真情实感,满足学生倾诉的渴望。 1 、家是树上那个温暖的巢,无论你疲惫的身躯飞到多远,它始终为你静静地守候。 2 、我妈妈在国外工作,她很辛苦,常年不在家。现在,我只想说,妈妈,您在外要多注意身体,常常想起我们的家,也常常回到我们的家。 说的一句话,全班交流。 活动四活动四 唱出心中的唱出心中的歌歌可爱的家可爱的家 欣赏歌颂亲情的音乐作品,在优美的歌声中结束本次亲情之旅。 此环节因有多首作品入选,所以教师也进行了链接,由学生点唱。 学生们事先选取了自己熟悉并喜爱的歌曲制作成幻灯片。 生 1 :吉祥三宝 生 2 :妈妈我爱你 生 3 :让爱幻灯片 flash

11、动画 住我家 多数学生点吉祥三宝,于是在这优美的歌声中结束了本课。 作业作业 将这种珍惜亲情的情感保持下去 1 、选取自己熟悉并喜爱的旋律,根据本次活动课的主题,创作并填写歌词,唱给你的家人听。 2 、朗诵一篇表现家庭生活的文学作品或学唱一首反映本课主题的歌曲给你的家人听,然后交流彼此的感受,并记录下整个过程。 学生记录作业 播放幻灯片 六、课后反思(形成性评价):六、课后反思(形成性评价):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是新课标对语文学习的要求。当我承担了开设一堂“我爱我家”语文活动公开课的任务后,我在设置活动课的几个环节时,就力求进行一次新的探索。首先每个环节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2、,让他们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从活动中去品尝语文学习的乐趣。就拿朗诵组的同学来说吧,他们事先要查找有关“家”的诗文,这就是一件浩大而又细致的工作。据我所知,他们每个人分担查找 2-3 篇诗文的任务。有的同学翻箱倒柜,把家里所有的散文、诗歌集都翻了个遍;有的上网查找,用去了几个晚上的时间;有的跑图书馆,一泡就是大半天;有的甚至发动了全家,让家人和他一起查找,查找完后,大家便一起商议哪些删去哪些保留。接着怎么安排朗诵,他们也反复斟酌了好久。在活动课上,她们的朗诵形式、朗诵效果赢来了全场热烈的掌声,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个人能力的发挥,集体智慧的碰撞,让同学们在得到一次充分锻炼的同时,也得到一次愉悦

13、的身心享受。过去有的同学参与意识不强,但此次因活动前,人人皆有任务,这些同学便在半推半就的情况下,也参与了进去。经过个人准备、集体讨论、探究几个环节后,这些同学的参与热情也渐渐高涨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开启学生学习兴趣之门的那把钥匙。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学习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学生的情感熏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潜移默化慢慢地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这次“我爱我家”语文活动课几个环节的设计,便是想通过层层递升,营造出一种浓郁的“爱”的氛围,让学生在活动课中去感受、理解、分享亲情。一

14、封信、一幅画、一张贺卡其间包含着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而一张张老相片里传递出的家的温情和快乐也让人无限感动。同学们讲述的故事各个不同,但流淌在故事中的那份情感却是相同的。这份情感在他们的真情表达,深情朗诵,至情歌唱中得到了宣泄。大家在活动中都受到了一次爱的教育,得到了情感上的熏陶与升华。 学会与人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新时期对我们每个人提出的要求。如果一个孩子能从小学会与家人相处,那么将来走进社会,也一定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完成好这个人生的大课题,也便为人生奠定了成功的基石。 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是语文课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这次“我爱我家”语文活动课采用的形式便是想通过活动课锻炼学生的口

15、语表达能力。讲自己身边有趣的故事、感人的故事、难忘的故事等,要求学生懂得提炼材料,抓住要点,细腻生动地叙述;而要学生现场说出一句话,目的是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形象、生动、凝练的品质。整个活动课,贯穿其中的都是说和听,每个学生既要当好一个听众,学会倾听别人的谈话,也要做好一个“演说家”,讲好一个故事或真实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等。这一点正体现了新课标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提出的要求。应该说,本次活动,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多方面的训练。这次公开课形式的多样,学生感情的投入等,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课后,我就本次活动课的过程仔细回顾时,也发现了一些值得自己思考的问题。一是老师谈个人的经历和感受是

16、否太多,初一的孩子能否完全理解。二是活动课能否有更多的授课形式,而不仅仅局限于课下准备,课上展示成果的模式。 学生感受学生感受 孟宇:孟宇: 老师的那张照片 , 让我的心彻底融化了。我看到了一位慈爱的母亲怀抱着自己尚还幼小的孩子,沉醉在那柔美的夕阳之中,我分明感受到,老师手中仿佛抱起了自己生命的全部与所有的希望。突然间,在我的脑海里,浮现了另一个形象我的妈妈。我又记起前几天和妈妈争吵,终惹得妈妈伤心落泪的事,我后悔极了,眼泪如奔流的泉水涌出,几乎要窒息,心如刀绞,我犯了多大的错误啊!又怎是一句对不起可以了得?我突然觉得自己不可饶恕。 常兆睿:常兆睿: 参加了今天上午的活动课,我感慨良多。从高嘉雯展示她小时候的画开始,我的眼睛就湿漉漉的。看到她那一幅幅稚嫩的作品,我想到了我的妈妈也是这样把我小时候的画收藏起来。心情好时,就拿来出来看看。以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