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云和县夏洞天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761897 上传时间:2018-05-07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6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丽水云和县夏洞天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丽水云和县夏洞天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丽水云和县夏洞天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丽水云和县夏洞天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丽水云和县夏洞天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丽水云和县夏洞天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丽水云和县夏洞天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丽水云和县夏洞天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目录目录第一章第一章 总论总论第二章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第三章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3.1 夏洞天景区的建设为城市居民休闲提供新的方式3.2 夏洞天景区的建设为浙西新农村建设提供新的载体3.3 夏洞天景区的建设为弘扬民俗文化提供新的途径第四章第四章 规划设计方案规划设计方案4.1 规划依据4.2 规划原则 4.3 规划的优越条件 4.4 规划内容4.5 规划布局第五章第五章 道路规划道路规划5.1 道路组成5.2 停车场规划第六章第六章 建筑风貌规划建筑风貌规划6.1 规划原则6.2 各类建筑规划要点第七章第七章 给排

2、水规划给排水规划7.1规划原则7.2 给水规划7.3 用水量7.4 水工艺7.5 排水规划7.6 水排放工艺流程第八章第八章 电力、电信规划电力、电信规划8.1规划原则8.2 用电量估算8.3 线路敷设8.4 电讯规划第九章第九章 客源市场分析客源市场分析9.1 项目定位及目标客源市场9.2 市场预测第十章第十章 规划发展目标规划发展目标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植物规划植物规划11.1 沿带山体种植11.2 村庄区块配置11.3 花境11.绿化造景11. 特色植物认知园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12.1 保育、开发与可持续发展12.2 保育方法 12.3 保育规划12.4 综合生态环境治

3、理 12.5 几点合理化建议第一章 总 论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郊区城镇和村庄建设也在大规模展开。这些城镇和村庄建设将形成怎样的景观,是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的问题。如何把郊区的村镇都建设成为风景如画的亮点,作为城市的“后花园”,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具体体现。毛泽东同志曾经提出过“大地园林化 ”,如果说这在当时还是对城乡景观的美好设想的话,那么今天,每一个村镇都应该成为 “大地园林化 ”的一个景观要素。因此,各级政府以及各部门应该树立强烈的景观意识,把景观建设与乡村生态景观带规划、村镇规划统

4、一起来,更好地展示新农村、推动新旅游、倡导新体验、树立新风尚,以旅促农、以旅助农,推动城乡互动、一体化,以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美好新农村蓝图。云和县夏洞天景区,位于云和县 赤石乡麻垟村夏洞天景区内,云和最大的女神庙是龙母庙也位于夏洞天景区内,还存有柳姑潭瀑布和双格井瀑布,为县境最佳名胜之一,距丽龙公路约有 2 公里,距县城 12 公里。景区范围内林木茂盛,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加之雨水充足,水土流失少,所以水质洁净、清澈见底,达国家一级水源标准,可以直接饮用。区内没有工矿企业,上游没有农田,因此对植物、土壤与地下水均无污染,环境质量较好。规划的核心理念是

5、 经营生态景观,打造 “夏洞天龙母庙”,提升“女神文化 ”,将城市和农村 “联通”起来,并以 “一谷、两瀑、三景 ”为载体将 “夏洞天龙母洞 ”的人文、自然资源有效地融合。“一谷”:是指仙人洞坑溪。游步道布置在溪两侧,因地制宜,相互穿插,采用木栈道、水上便道、浮桥、斜拉桥,石铺道。溪内水流从 “双瀑”开始,水流一路经过急缓急缓急缓,节奏感强,奇石林立,由青灰色花岗岩组成,其石质坚硬,在流水长期的冲蚀下被磨圆发光。“两瀑”:是指柳姑潭 瀑布和双格井瀑布,由上、下二级组成。两瀑落差共 30.8 米,水量最大时宽度可达8 米,瀑布下池水直落 柳姑潭,潭深 2 米,面积达 80 平方米。双格井瀑布为一

6、条悬瀑,落差达29.5 米,瀑布下池水流经上、下两个水潭,水潭形状似井,因而得名“双格井”,上水潭面积 40 平方米,下水潭面积 60 平方米,水潭两侧绝壁高约 60 余米。夏洞天飞瀑四季水量变化不大,瀑布常年有水,形如白练飘落,观瀑区烟雨蒙蒙、水声隆隆、凉风习习,让人暑气顿消,是理想的避暑胜地,每年的春、夏、秋多雨季节,特别是雨后是观赏瀑布的最佳时机。“三景”:是指植物景、山水景、农家景这三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致。植物景:沿仙人洞坑溪两侧的山体植物的四季季相的变化,不同植物群落的不同景色变化,比如种植杜鹃、竹海、阔叶风景林、 色叶风景林 、混交林等。通过对原有山体植被、裸露山体和村庄绿化的改造

7、、栽植,达到“黄土不露天”的植物景观效果,将植树造林进行到底,充分体现“生态云和 ”的地域文化。山水景:山水相依,山因水而秀,水因山而奇。仙人洞坑溪,水流一路经过缓急缓急缓,节奏感强,奇石林立,营造山与水完美组合的生态景观,从而提高夏洞天景区的自然价值和和观赏价值。农家景:对 赤石乡麻垟村的建筑外观美化、农民的精神风貌改善和民俗文化发掘,引导农家乐活动,“弘扬龙母女神文化 ”,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将以上“三景”充分结合,力求打造景区的文化品牌。本规划可作为 云和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中旅游专项的详细规划,具有 有较强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目前,中国的乡村景

8、观旅游发展缺乏合理有效的规划管理,无论是政府,生产者还是居住者都比较偏重于乡村地域的生产和经济功能,而对其所具有的生态功能和文化及美学内涵考虑极少,对乡村景观的整理协调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使乡村景观功能退化,对整体环境和人文环境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如水土流失、生物和景观多样性减少、文化多样性减少等诸多问题。乡村景观普遍存在散、乱、差等诸多弊端,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和加入世贸组织后更加开放的乡村发展环境,如何保护乡村景观的完整性和特色性,挖掘乡村景观的旅游价值,完善乡村景观和风貌塑造,使其形成完整、高效和多功能的新时期乡村地域,是21 世纪乡村

9、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云和县委、县政府及县旅游局审时度势地提出了“云和县夏洞天景区 ”建设的战略部署,不仅是新农村建设模式的一个创新,更促进了农村的生产、社会、生态、文化和美学方面的和谐统一。因此,启动夏洞天景区的建设,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3.1 夏洞天景区的建设为城市居民休闲提供新的方式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开始在紧张工作之余,将目光投向山村,迫切寻求一种有别于城市的静谧、安逸、健康的休闲方式,以达到亲近自然、放松心情、返朴归真的目的。在此情况下建立一条具有乡村特色生态景观带,发展生态景观休闲游为城市居民提供新型的休闲方式,就有了其紧迫性和

10、重要性。3.2 夏洞天景区的建设为浙西新农村建设提供新的载体利用赤石乡具有一定基础和特色的人文、生态景观资源,建设一条人文、生态景观相融合的乡村生态景区。对麻垟村村庄开展环境整治,改善村容村貌,发掘、开发特色人文、自然景观,发展乡村休闲观光游,不仅提高当地的劳动就业率与农副产品的经济转换,增加农民家庭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能帮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更是一条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带,是新农村建设的创新性的有效载体。3.3 夏洞天景区的建设为弘扬民俗文化提供新的途径夏洞天景区无论是在规划布局,还是活动内容设置上都将围绕有着深远影响的乡村民俗旅游文化展开。将建筑与自然山水环境相融合(即 “天人

11、合一 ”),借景山水、寄情山水。另外, “农家乐”活动将充分利用当地文化、物质与人力资源,就地进行各种民俗风情活动,如此,构成独具魅力的一道人文风景,为 “弘扬龙母女神文化 ”的乡村民俗文化提供新的途径。第四章 规划设计方案4.1 规划依据4.1.1浙江省旅游发展规划 4.1.2云和县城市总体规划 4.1.3云和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4.1.4云和县土地利用规划 4.1.5云和县新农村建设规划 4.1.6云和县农业发展规划 4.1.7 云和赤石乡洋村电子 地形图4.1.8 国家其它相关规范与法规4.2 规划原则4.2.1 景观建设与资源及环境保护相结合,以保护为前提,合理开发,实现景观资源、生态

12、环境及生物多样性、文化多元性的保护,达到资源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4.2.2 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旅游时空布局为核心,进行绿色景观长廊的总体规划,突出规划的可操作性,开展旅游、会议、商务活动、度假等为主要项目,以静态休闲旅游为主。4.2.3 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分期建设;以点带面,六要素(吃、住、行、游、娱、购 )配合,综合开发;三产(第一、二、三产业)并举,三益(经济、社会、生态)兼顾,达到开发一处、造福一方的总体目标。4.2.4 因地制宜,突出 “一谷、两瀑、三景 ”之特色,保持其原始、纯朴、野趣的自然情韵,注重景区活动内容设置的生态性、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把握

13、旅游产品设计的地方性、特色性和共享性。4.2.5 乡土化原则,在自然景观设计中要注重对乡土物种以及乡土材料的使用。对于乡土物种的选用,不仅能够体现具有当地特色的景观植被状态,而且对于维护生态系统的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乡土材料 (如田间的石块、板 岩,溪涧的碎石以及当地木材等 )的使用,不仅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减少物质运输成本而且有助于加强景观构筑物与周围环境的融洽关系。4.2.6 遵循富于弹性、留有余地的原则,为现代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留出足够的应变空间。4.2.7 形象定位:通过 “一谷、两瀑、三景 ”的空间外观、环境氛围、服务展示、公民活动等,在游客的心目中确定一个明确的综合形象感知。即以 “弘

14、扬龙母女神文化 ”为核心理念,以夏洞天景区为龙头, “农家乐”为主体,休闲度假为特色,做好 “一谷、两瀑、三景 ”的文章,形成以观光游览、度假休闲、民俗风情为内容的功能完善的复合型生态景观带。4.3 规划的优越条件云和县夏洞天景区,位于云和县 赤石乡麻垟村夏洞天景区内,为县境最佳名胜之一, 距丽龙高速公路约有 2 公里,距县城 12 公里。可作为 云和湖宋城 度假酒店的一个旅游点。其中以柳姑潭瀑布和双格井瀑布为最大。以下是古人对夏洞天的描述诗句:(清)吴士华不尽仙源望眼 奢,羊肠仄径绕山斜。云迷洞口千层雪, 树拥溪头 一簇花。佐馔谁将金谷酒, 留宾可有玉 川茶。同人相约前村去,犬吠柴门又一家。

15、柳姑潭瀑布由上、下二级组成,落差共30.8 米,双格井瀑布为一条悬瀑,落差达29.5 米,瀑布下池水流经上、下两个水潭,水潭形状似井,因而得名“双格井”。龙母洞内供奉石刻龙母仙娘神像一尊,有碑刻一方,都为清代制品,是云和最大的女神庙。洞前两侧有80 余米的断壁悬崖,崖上有 30 余亩毛竹林,洞口左侧是柳姑潭瀑布。前人为便于香客攀上洞府参拜,遂在峭壁上凿出石级,石级仅容一人通过。4.4 规划内容夏洞天景区是向游客展示原生的乡野风景、朴素的乡土文化以及娴静的乡野气息,对其目标定位做出指导性建议,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夏洞天景区由四部分组成:麻垟村、仙人洞坑、柳姑潭瀑布和双格井瀑布、龙母仙娘庙和 龙

16、母洞。规划内容充分考虑以下团体客源的服务配套:省内外旅游散客和旅游团队野外拓展训练基地摄影基地培训基地作家创作基地书画写生基地工会、老干部活动基地企业文化活动及客户接待基地4.5 规划布局4.5.1 风情山村麻垟村村镇作为一种物质表现,是一处可以看到的景观。村镇景观就是由村镇的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绿化、开放性空间等物质实体构成的空间整体视觉形象。村镇景观是一个地区文明水平的直接体现,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农家乐”是指依托农村自然生态环境、田园景观、民俗风情、农耕文化、农家庭院和 农(林、牧、渔)业特色优势产业,以农民家庭为基本经营单位,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游农家景、享农家乐 ”为主要特征,能为游客提供体现 “三农”特色的“品味农家菜肴、体验农耕文化、走进农家生活、欣赏乡村风情 ”等乡村休闲旅游服务项目。“风情山村 ”是指具有自然景观独特、人文资源丰富、山村气息浓厚的特色,适宜观光旅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