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职业技术学校示范校建设项目总结报告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716338 上传时间:2018-05-06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525.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源职业技术学校示范校建设项目总结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济源职业技术学校示范校建设项目总结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济源职业技术学校示范校建设项目总结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济源职业技术学校示范校建设项目总结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济源职业技术学校示范校建设项目总结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济源职业技术学校示范校建设项目总结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源职业技术学校示范校建设项目总结报告(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济源职业技术学校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 项目总结报告项目总结报告 二 一 四 年二 一 四 年目目 录录 一、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 1 (一)总体情况 . 1 (二)建设工作机制与举措 . 2 1.建立组织机构 . 2 2.完善运行机制 . 2 3.建立保障机制 . 3 二、重点支持专业建设情况 . 4 (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 4 (二)师资队伍建设 . 5 (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 6 三、特色项目建设情况 . 6 (一)实践教学与技能培养项目 . 6 (二)服务社会与辐射能力项目 . 7 四、项目资金投入、使用与管理情况 . 8 (一)专项资

2、金投入与使用 . 8 (二)专项资金管理 . 8 五、贡献与示范 . 9 (一)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 9 1 (二)对其他地区和学校的示范、辐射和带动 . 10 1.开展指导交流 . 10 2.彰显示范作用 . 10 六、建设成果 . 11 (一)建设成果凸显三大亮点 . 11 1.教育教学条件发生巨大变化 . 11 2形成了“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 11 3构建“以能为本”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知识+素养+技能”综合素养人才 . 12 (二)典型案例 . 13 1. 校内淘宝园,跨界育人才 . 13 2. 依托“三赛”,打造“王牌” . 13 3. 依托汽修行业转

3、型趋势,促进专业改革发展 . 14 4.“三步五接”,开拓“知行合一 能力为本”职教新路 . 14 七、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 15 1 济源职业技术学校济源职业技术学校 (原济源市职业教育中心)(原济源市职业教育中心)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建设建设项目总结报告项目总结报告 我校前身为济源市职业教育中心, 2011 年 11 月,被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二批项目学校。2012 年 6 月,建设方案和任务书获得批复后,我校扎实推进示范校建设工作,并于 2013 年 8 月整合部分职业教育资源,更名为济源

4、职业技术学校。 目前已全面完成了预期目标和验收要点, 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实习实训、校企合作、办学效益得到了极大提升,现将项目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项目建设基本情况一、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一)总体情况(一)总体情况 我校示范校建设项目包括数控技术应用 、 汽车运用与维修 、 计算机应用 、 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4 个重点建设专业和 实践教学与技能培养 、 服务社会与辐射能力2 个特色项目。两年来,学校依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扎实2 推进建设工作,强化内涵建设,圆满完成了 6 个建设项目,20 大项,共 507 项建设任务,任务完成率 100%。学校办学实力和教学质量整体提高,服务社会水平全面提升

5、,引领、骨干、辐射带动作用显著。目前学校占地面积 300 亩,建筑面积 12 万平方米, 教职工 345 人, 学历教育在校生 4572 人,年毕业生 1600 余人。 (二)建设工作机制与举措(二)建设工作机制与举措 1.1.建立组织机构建立组织机构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成立了由主管教育工作的副市长任组长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建设工作的领导和协调。二是成立 3 个工作小组。综合管理小组负责建设管理工作,专家指导小组负责决策咨询,监控小组负责质量监控。三是成立示范校建设项目办公室,负责项目组织实施。四是成立 4个重点建设项目工作组和 2 个特色项目建设工作组,负责项目的具体建设工作。 2.2.

6、完善运行机制完善运行机制 一是建立项目建设管理制度。制定了项目实施和管理办法 、 项目经费管理实施细则等 10 余项管理制度;建立项目工作例会制度,定期汇报工作进度,解决建设中的实3 际困难。二是建立信息交流共享机制。建设示范校建设专题网站,及时发布项目建设成果和经验。三是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定任务、定标准、定时间、定责任,建立项目建设管理、监督、 考核评价及责任追究制度, 实施目标考核和绩效奖惩,定期公布项目进展情况。 四是建立咨询指导机制。 依托政府、行业、企业、高校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指导学校专业建设和校企合作工作。 3.3.建立保障机制建立保障机制 一

7、是政府强力保障。市委、市政府以建设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为契机,在市区建设占地 300 余亩的新校区。2013 年 8 月,我校整合市域内 4 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成立了济源职业技术学校,优化了职教资源。二是企业积极参与。调动合作企业积极参与示范校建设,共建实训基地,参与课程、教材开发,投入资金与设备。三是学校全力推进。改变单一的依靠政府投入的融资模式,学校通过校企合作等各种渠道筹措资金,聚拢职教资源。四是引入第三方评价。示范校建设期间,先后邀请专家对学校建设成果进行5 次评审,及时对问题进行整改。由济源明星会计事务所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保证专项资金使用规范合理。 4 二、重点支

8、持专业建设情况二、重点支持专业建设情况 (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通过示范校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更加科学合理,通过以能为本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改革管理机制,促使学校角色转变,重点打造师生成长平台。推动师生团队与市场的对接,促进专业与产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在以能为本的体系内,四个重点建设专业分别构建了 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顶岗实习 、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技术素养技能实战 、 村校结合 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深入行业企业调研,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

9、,形成了 4 个专业人才市场需求调研报告、4 个职业能力分析报告,编制了 4 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化课程体系改革,编制完成 4 个专业课程体系,开发课程标准 20 个,主编出版教材 4 本,编写校本教材 16 本,参与了 4 个资源共建共享课题研究,研究成果通过国家评审。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形成了行动导向、理实一体、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以企业岗位要求为依据,以模拟企业真实环境的实训基地为依托,实现由传统教学模式向行动导向、理实一体、模块化、项目化的教学模式转变。实施做中教,做中学 ,着力提升学5 生的职业素养,实现了知识技能素养与岗位能力的无缝对接。 (二)师资队伍建设(二)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

10、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学校先后制定了双师结构团队建设方案及青年教师企业实践管理办法 、 外聘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等方案和制度,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提升教师综合职业素养。学校先后选派张士才、郝丙淳等 9 位教师赴德国、新加坡进修学习,17 人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60 人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40 人到企业一线和校外实训基地参加企业实践,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的教师180 余人次。4 个重点建设专业共培养专业(学科)带头人11 人、骨干教师 21 人,双师型教师 39 人,聘请行业、企业兼职教师 32 人,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两年来,4 个重点建设专业教师主编及公开出版发行

11、了4 本教材,主持或参加了国家级资源共建共享课题 4 个、省级课题 2 个、市级课题 4 个,教师参加优质课竞赛,获得省级一等奖 1 个,二等奖 2 个,三等奖 3 个,市级一等奖 1 个,二等奖 4 个。学校涌现出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 2 人,市十佳教学能手 1 人。 6 (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学校先后制定了校企联席会制度 、 校企合作管理办法 、 校企合作实施方案等制度。聘请政府、行业、企业、高校人士,成立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指导学校的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进一步深化

12、校企合作内涵,通过创建工作室、引企入校等途径完善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及顶岗实习运行机制。学校牵头成立了济源职业教育集团,并成为河南省机电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学校积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 20 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吸纳企业投入资金 389 万元。新建了 5家校外实习就业基地。通过与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将企业文化融入实训基地建设,形成了设备生产化、环境真实化、管理企业化、教师师傅化、学生员工化的格局,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保证了学生的高就业率。 三、特色项目建设情况三、特色项目建设情况 (一)实践教学与技能培养项目(一)实践教学与技能培养项目 学校在实践教学与技能培养特色

13、项目建设中,一是通过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强化校外实训基地建设,7 新建 5 个校企合作单位,订单培养 700 人,为实践教学和技能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二是完善技能鉴定中心建设,使鉴定工种由 8 个增加到 15 个,两年共完成技能鉴定 4000 人次。三是建设数字化校园,完成校园网系统升级改造,建成了运行流畅、 功能齐全的校园信息系统, 有力支撑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科研等工作,提升了管理信息化水平,完成了5 个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课题研究。四是依托学校技能文化节,健全组织机制,强化学生技能培养,取得了良好成效。在河南省中等职业技能大赛中,共获 16 个一等奖、20 个二等奖、21 个三等奖。 (二)服务社会与辐射能力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