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收入分配和谐度及其综合评判研究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8640650 上传时间:2018-05-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收入分配和谐度及其综合评判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社会收入分配和谐度及其综合评判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社会收入分配和谐度及其综合评判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社会收入分配和谐度及其综合评判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社会收入分配和谐度及其综合评判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收入分配和谐度及其综合评判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收入分配和谐度及其综合评判研究(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社会收入分配和谐度及其综合评判研究摘 要 社会收入分配和谐度,是指一个特定区域范围内报告期分配公平与经济效率之间所结成的相互联系、相互适应、协调运行的良好状态关系的程度。社会分配和谐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时随地都在运动变化着的。构造社会分配和谐度的综合评判体系,应当以产出与分配增长协调度、劳动效率与收入分配协调度、生产要素报酬和谐度、层际分配和谐度四个层面的有机整合为切入点和推进路径。关键词 公平分配;效率分配;和谐度;综合评判公平与效率,是人类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又很难解决的一对矛盾。这一矛盾的双方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并且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其所内生的问题也是不同的。从中国改革

2、开放 20 多年的历史进程来看,改革开放之初,人民生活水平极其低下,国民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我们高度重视生产力的发展,高度重视经济效率的提高,这是具有重要的战略眼光的。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一系列社会问题由此引发。这就迫切需要我们从公平与效率的内在逻辑关系中,进一步高度重视和切实解决社会收入分配的效率与公平矛盾问题,尽快提升社会收入分配效率与公平的和谐水平。否则,经济效率就不可能在整体上得以持续提高。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社会收入分配效率与公平是否和谐?社会收入分配效率与公平和谐程度性态怎样?以往人们大多只是根据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或基尼系数水平来进行判断,没有将经济效率与价值分配进行匹配比较和

3、关联分析,既缺乏科学性,又缺乏判断操作上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其判断结果的置信度和说服力极低。本文试图以产出与分配增长协调度、劳动效率与收入分配协调度、生产要素报酬和谐度、层际分配和谐度四个层面的有机整合为切入点和推进路径,就2社会收入分配效率与公平和谐程度的综合评价体系进行深度探讨。1.社会收入分配和谐度的涵义和特征1.1 稳定与发展是当今中国最大的政治,也是公平与效率的集中体现。公平与效率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是社会收入分配这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在这一对矛盾统一体中,只有效率提高到一定的程度产生了剩余物品之后才出现公平问题,越是在不发达的阶段就越不公平,公平的最终实现要以效率的巨大提高为物质基础;

4、分配公平能够使各个阶层的劳动者更加充分地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能够促使社会稳定发展,从而全面促进劳动效率的持续提高。同时,公平与效率之间又存在此长彼消的矛盾性,效率对公平的物质基础作用是以一定的效率分配度为条件的,分配过度偏重于效率,将不利于社会稳定,也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健康发展;公平对效率的促进作用是以一定的公平分配度为条件的,分配过度偏重于公平,将不利于各种生产要素运营效率的持续提高,从而阻碍生产力的更快发展。因此,在社会收入分配中,应当致力研究解决公平分配与效率分配之间的和谐统一问题,以更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高效发展和社会生活秩序的安全稳定。研究解决公平分配与效率分配之

5、间的和谐统一问题是一大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然而,其关键环节之一在于科学合理地评价和反映公平分配与效率分配之间的和谐程度(下文简称为社会收入分配和谐度)。1.2 所谓社会收入分配和谐度,是指一个特定区域范围内报告期公平分配与效率分配之间所结成的相互联系、相互适应、协调运行的良好状态关系的程度。公平分3配与效率分配和谐度越大,表示公平分配与效率分配越和谐;公平分配与效率分配和谐度越小,则表示公平分配与效率分配越不和谐。1.3 社会收入分配和谐度作为一个经济范畴,其运动变化具有 5 个特性。1.3.1 综合性。社会收入分配和谐度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它是人类社会生产经营等活动所面临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

6、平、生产关系实现形式、经济社会制度、法律体系、宏观分配价值与政策取向等诸多方面的综合反映。1.3.2 整体性。它是人类社会生产经营等活动中所面临的与其生存和发展高度相关的经济发展、生产要素产出水平、社会财富分配等诸多方面关联和协调关系优劣程度的多层面、多角度、全方位的总体评价。1.3.3 层次性。它是由多层次构成的,既包括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规模和效率水平、生产要素的规模和效率水平,也包括生产要素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布状况、社会成员对收入分配差距的承受力水平,还包括分配公平与经济效率互动的规模和结构水平。1.3.4 过程性。它贯穿于分配公平与经济效率互动运行的全过程,即这一运动过程中的每一个时点都存

7、在着分配公平与经济效率和谐运行程度问题。1.3.5 运动性。它是运动变化的,即随着分配公平与经济效率互动运行时空的位移变化,与之相并行交替的分配公平与经济效率互动协调关系及其质量优劣水平的也随之发生变化,既有可能变好或更好,也有可能变差或更差。2.社会收入分配和谐度的评价指标体系42.1 社会收入分配和谐度通过统计指标来反映,而统计指标的设置又必须服从于分配公平与经济效率和谐运动变化的特殊规律性。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究竟应该选取哪些指标,建立什么样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才能既有利于计量评价,又有助于严密监测和科学决策,是一个值得深入研讨的现实课题。我以为,综合评价分配公平与经济效率和谐运行水平的指

8、标体系,应当遵循以下 6 项原则:2.1.1 客观性。设置的评价指标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分配公平与经济效率和谐程度运动变化状况的现实特征。2.1.2 完备性。从整体出发,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映分配公平与经济效率和谐运行水平,包括空间完备性和时间完备性,空间完备性是指评价指标体系要成系统,应包括分配公平与经济效率和谐运行关系的主要方面;时间完备性是指评价指标体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不仅要从各个不同角度反映出分配公平与经济效率和谐水平运行现状,更要反映出分配公平与经济效率和谐运行水平运行态势。2.1.3 科学性。指标体系中的每一个指标都应具有确定的、科学的深刻内涵。应该根据分配公平与经济效率和谐运行的内在

9、联系,选择含义准确、便于理解、易于合成计算及分析的具体、可靠和实用的指标,以客观、公正、全面、科学地反映分配公平与经济效率和谐运行关系的本质和规律性。应当具有清晰的层次结构,由局部到整体,由复杂到简明,在科学分析和定量计算的基础上,最终形成对分配公平与经济效率和谐运行水平的直观结论。2.1.4 系统性。社会收入分配和谐度是一个由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指标和指标系统并不是一个静止和绝对概念,而是一个相对的、不断动5态发展变化的概念。因此,在选择和确定具体指标来构建指标系统时,要综合考虑分配公平与经济效率和谐程度的整体性、动态性和系统性,既要选择反映和衡量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发展状

10、况的指标,又要包含反映各个系统相互协调指标;既要有反映和描述分配公平与经济效率和谐运行系统状况的静态指标,又要有反映和衡量系统质量改善和提升的动态指标。2.1.5 可比性。评价指标既便于进行纵向比较,也要便于进行横向比较;既要可用以进行时序比较分析,也可用来进行不同区域之间的比较分析。这就要求在选择指标时,必须考虑到指标的延续性、综合性和关联性,同时考虑支撑分析和预测的可能性;准确地分析和研究统计资料及其含义,参考统计年鉴和其他相关年鉴及文献,选用范围和口径相对一致的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2.1.6 实用性。评价社会收入分配和谐度指标体系应该简单明了,所要求的数据资料能够及时、正确、完整地取得,

11、计量评价上要简便易行。指标数据的选择、获得、计算或换算,必须立足于现有统计年鉴或文献资料,至少容易获得、计算或换算,并采取国际认可或国内通行的统计口径,指标的含义必须十分明确,便于有效地进行定量的分析和评价。2.2 根根据和谐度的特殊规律性及综合评价指标的设置原则,综合评价和反映社会收入分配和谐度的指标体系,应包括效率与公平两大领域的四个层面(产出与分配增长协调度、劳动效率与收入分配协调度、生产要素报酬和谐度、层际分配和谐度)及其若干分支项目的和谐指数系统(见表 1)。表 1 社会收入分配和谐度评价指标体系表 6目标层 产出与分配 准则层 增长协调度 指标层 GDP 总量增长率(正指标) 社会

12、分配和谐度 社会成员收入增长弹性系数(适中指标)劳动效率 社会成员人均收入增长率(正指标)与收入分 社会成员人均收入弹性系数(适中指标)配协调度 收入分配与劳动生产率基本匹配价值比率(正指标)生产要 资本报酬弹性系数(适中指标)素报酬 劳动报酬弹性系数(适中指标)和谐度 资本与劳动报酬弹性差异系数(适中指标)层际 基尼系数(适中指标)分配和谐度 公务员收入占比指数(逆指标)非公务员与公务员人均收入总量差异系数(适中指标)非公务员与公务员人均收入增量差异系数(适中指标)城市与乡村居民人均收入总量差异系数(适中指标)7企业员工系列与公务员系列报名招聘率差异系数(适中指标)城乡贫困人口占比(逆指标)

13、上表中,各准则层及其诸指标的经济意义定义如下:2.2.1 产出与分配增长协调度。该准则层旨在从国民财富的创造与分配的协调关系角度,考察和反映社会分配的和谐程度。可以采用 GDP 总量增长率、社会成员收入增长弹性系数等 2 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和反映。2.2.1.1 GDP 总量增长率。它是指一个区域报告期国内生产总值比基期(如上一个报告期)的增长百分比,反映一个区域的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其计算公式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报告期国内生产总值/基期国内生产总值1)100 (1)公式(1)的经济意义在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数值越大,越有利于公平分配的物质基础更加厚实,相对地越有利于产出与分配增长之间的

14、关系协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数值越小,公平分配的物质基础将越薄弱,相对地协调产出与分配增长关系的难度将越大。; 2.2.1.2 社会成员收入增长弹性系数。它是指一个区域报告期社会成员收入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比例系数,反映一个区域社会成员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调关系。其计算公式为:社会成员收入增长弹性系数报告期社会成员收入增长率/报告期国内生产总值8增长率 (2)公式(2)的经济意义在于:社会成员收入增长弹性系数1,说明社会成员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产出与分配增长相互协调;社会成员收入增长弹性系数1,说明社会成员收入增长速度快于经济增长,若差距较大,则国民收入超分配程度较严重,相

15、对地产出与分配增长之间较不协调;社会成员收入增长弹性系数1,说明社会成员收入增长速度慢于经济增长,若差距较大,则不利于调动广大社会成员的生产积极性,相对地产出与分配增长之间也较不和谐。 2.2.2 劳动效率与收入分配协调度。该准则层旨在从劳动效率与收入分配的协调关系角度,考察与反映社会分配的和谐程度。可以采用社会成员人均收入增长率、社会成员人均收入弹性系数、收入分配与劳动生产率基本匹配价值比率等 3 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和反映2.2.2.1 社会成员人均收入增长率。它是指一个区域报告期全员人均收入比基期(如上一个报告期)的增长百分比,反映一个区域全体社会成员人均收入的提高水平。其计算公式为:社会

16、成员人均收入增长率(报告期全员人均收入/基期全员人均收入1)100 (3)其中,全员人均收入全部社会成员可支配收入总量/整个区域总人数。公式(3)的经济意义在于:社会成员人均收入增长率的数值越大,越有利于进一步调动广大社会成员的生产积极性,相对地越有利于劳动效率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协调;社会成员人均收入增长率的数值越小,越不利于广大社会成员的生产积极性的进一步调动,相对地协调劳动效率与收入分配关系的难度将越大92.2.2.2 社会成员人均收入弹性系数。它是指一个区域报告期社会成员人均收入增长率与全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比率系数,反映一个区域社会成员人均收入增长与其创造国民财富增长之间的协调关系。其计算公式为:社会成员人均收入弹性系数报告期社会成员人均收入增长率/全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4)公式(4)的经济意义在于:社会成员人均收入弹性系数1,说明社会成员人均收入增长与人均经济产出增长同步,劳动效率与收入分配相互协调;社会成员人均收入弹性系数1,说明社会成员人均收入增长速度快于人均经济产出增长,若差距较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