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施有效的师生互动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8631278 上传时间:2018-05-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实施有效的师生互动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如何实施有效的师生互动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实施有效的师生互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实施有效的师生互动(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如何实施有效的师生互动随着数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发挥师生互动的作用是促进教学工作、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的一项工作。要真正体现师生互动的有效性,教师不仅要在理念上重视它,更要在实践中处理好互动中形式与实质的关系,构建轻松和谐的数学课堂“学习共同体”。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实施有效的师生互动,使之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呢?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制约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的因素。那种教师权威式的讲解与“独白式”的教学不可能产生有效的互动。有效互动需要宽松的外部条件和良好的心理环境作支持。而良好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和学

2、生学的积极性,影响课堂气氛、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低下身子和学生一起学习,努力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有效互动的基础。师生平等,老师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者”,而是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而自主的前提是平等地参与,只有平等参与,交往双方才可能向对方敞开心扉,彼此接纳,无拘无束地交流互动。因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首先应是师生完全平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二、改变师生的课堂角色 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间共同协作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也是师生互动的直接体现。教师要从已经习惯了的传统角色中走出来,变“教

3、”为“导”,从知识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学生要变“接受”为“自学”。现代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2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同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论及自己的思想,与同学进行充分的交流,学会如何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作出适当的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反省。教师应充分发挥“导向”作用,真正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育思想。 三、创设有效互动的情境 教师要力求创设情境,以利于形成双向或多向互动的交际方式。克莱恩认为“最佳的学习方法是先做后辨认,或者边做边辨认”。创设情境可以提供

4、尽可能多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参与其间。在特定情境中,将课堂还给学生,将探索的空间还给学生,把自主还给学生,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情感、体验、思维、创新水乳交融。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在教学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从他们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素材,推荐一些简单的问题,鼓励学生自由地选择并组织相应的统计活动。比如,在课程表所列的课程中,你对哪门课程最感兴趣?你觉得哪门课程自己学得最好?在课间活动中,你最喜欢哪个活动项目?在小组中统计每位同学的年龄及出生月份。把任务具体落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这样,加强了学生的参与

5、意识,使之在交际过程中,为完成各自任务积极参与、和谐交流。 四、建立有效互动的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进行生生互动的重要途径,4 人一组为宜。小组活动的交流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即“会说”,二是会倾听别人的诉说,并能积极响应,即“会听”。交流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明确小组活动的目的和任务,组内有具体的分工;二应留有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三要让学生思考,在小组内准备发表怎样的想法或观点,用什么方式既能表达清楚又能让别人听明白,3思考自己有什么困惑,怎样请教组内同学;四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会与不同意见的学生进行对话;五学会合作后的反思与调整,能够不断地检验自己学习成果的准确

6、性,做到修正错误,反思想法。在小组交流时,教师要认真观察和了解每个小组的活动情况,及时加以指导。 在全班交流时,要确保发言人的发言能代表本组成果,形成“想说”、 “会听”的良好局面。让学生体验到,表达给大家听是一种享受,得到大家的评价是一种进步,质疑同学的发言是最大的收获。惟有这样,学生才会有收获、有发展、有提高。 五建立师生间的相互理解 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是一种双边(或多边)交往活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指点,学生思考;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共同探讨问题,互相交流,互相倾听、感悟、期待。这些活动的实质,是师生间相互的沟通。实现这种沟通,理解是基础。师生要相互理解、彼此信任,情感相通、配合

7、默契。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生生、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合作学习、真诚沟通。老师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眼神、一丝微笑,学生都心领神会。而学生的一举一动,甚至面部表情的些许变化,老师也能心明如镜、知之甚深,真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这里的灵犀就是我们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建立起来的相互理解。 总之,有效的师生互动能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积极思维,是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要真正体现它的有效性,教师不仅要在理念上重视它,更要在实践中处理好互动形式与实质的关系,形成互动的师生关系是走向和谐课堂教学的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要进一步思考与探索, “动”出学生的思维、 “动”出学生激情、 “动”出学生的创造,让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真正有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